第934章 收爲螟蛉子

安祿山!

如果崔耕沒料錯的話,眼前這個古靈精怪的小胖子,就是日後發動安史之亂,造成大唐由勝轉衰的大災星安祿山!

在歷史記載中,安祿山的母親,是一突厥巫女,她的丈夫可能姓康。這名巫女三十多了一直無法生育,纔去突厥聖山軋犖山祈禱,最終有孕在身。那頭上綠油油的康姓胡人,在安祿山出生之前就去世了。

後來,安祿山的母親,又改嫁了一個叫安延偃的人。安思順、安文貞、安孝節這幾個人,就是安延偃的侄子。

如此看來,眼前之人是安祿山的可能性當在九成以上。

小白胖子被崔耕說得心裡發毛,道:“崔……崔相,您這話是啥意思?”

“你把鞋脫下來。”

“脫鞋幹啥?”

儘管心中疑惑不已,小胖子還是依照崔耕的吩咐做了。然後,又依着崔耕的吩咐,把兩隻腳擡起來。

果不其然,兩顆黑痣映入了崔耕的眼簾。

這就更錯不了了,據說安祿山長大後,認了大唐名將張仁願爲乾爹。

安祿山伺候張仁願洗腳時,發現張仁願的腳底有一顆黑痣,就說:“咱們父子倆真是有緣啊,您的腳底有黑痣,我的腳底也有黑痣。只不過,您的黑痣只有一個,我是有倆,而且比您的更黑更大。”

張仁願讓安祿山脫下鞋子一看,果然如此,從那以後,對他越發信任。

確認了此子是安祿山,崔耕可是有些爲難了。

殺了?安史之亂的本質原因,是天下承平日久,土地兼併,府兵制被破壞,改以募兵制替代。從胡人中募兵比從漢人中募兵便宜得多,朝廷當然選擇招募胡人。完全可以說,沒有安祿山、史思明,也會有其他的胡人野心家出現。

不殺?此子小小年紀就有如此之才,終究會成長爲一代梟雄。若置之不理,早晚會成爲中原大患。

到底該怎麼辦?

見崔耕面色古怪,安祿山人小鬼大,想到母親說過的,某些大人物有些古怪的“性趣”,下意識地退後了幾步,捂住了屁股,道:“您……您……您究竟想幹啥?我……我還小呢。”

撲哧~~

崔耕忍不住笑出聲來,道:“小娃娃,瞎想什麼呢。本官不是想把你怎麼樣,而是想擡舉擡舉你。”

安祿山依舊戒心不減,道:“擡舉?怎麼擡舉?”

崔耕眼珠一轉,順嘴胡謅道:“是這麼回事兒。本官昨夜偶得一夢,夢見有一金甲神人,拜託我看顧他的孩子。我就問,那您的孩子到底長啥樣兒啊?他就回答說,我的兒子左右兩腳上各有一顆黑痣。現在看來,你正是那金甲神人的兒子啊。”

“啥?金甲神人的……兒子?”

安祿山先是微微一愣,然後迅速高興起來,一蹦三尺高,興奮地大叫道:“我是金甲神人的兒子!我是金甲神人的兒子!”

安思順等人也替他高興,道:“嬸孃沒說謊,你果真不是一般人!”

“崔相都認定了,我看誰還敢還說你是野種?”

“軋犖山,你這回可揚眉吐氣啦!”

……

幾個小童議論個不停,崔耕也對安祿山的處境有了個大致的瞭解所謂聖山之子的稱謂,沒幾個人會信,就是安祿山自己也將信將疑。

現在好了,有自己這個大唐宰相、突厥左賢王背書,安祿山可以理直氣壯地稱自己爲聖山之子了。

既得隴復望蜀。

安祿山眨了眨眼睛,道:“那金甲神人有沒有說他姓什麼啊?”

崔耕搖頭道:“這倒是沒說。”

“哦。”

現在的安祿山,終究不過是個七歲左右的小孩兒,頓時小臉一垮。不過,崔耕的下一句話,馬上令他喜出望外。

只聽崔耕道:“不過,那金甲神人拜託本官收你爲義子。以後,你就跟本官姓崔如何?”

那還有啥不願意的?

崔耕的“崔”是五姓七望中,博陵崔氏的“崔”。

這年頭的姓氏鄙視鏈是:五姓七望,皇族,世家大族,祖上闊過的普通漢姓,一般普通漢姓,夷人貴姓,普通夷姓,夷人賤姓。

崔耕的姓氏,那就是最頂級的姓氏了。

至於所謂的神人之姓?哪個夷人貴姓不宣稱自己祖上是神啊。充其量,撐死了說,也只是比普通夷姓稍微強那麼一點點而已。

至於說隨便改姓會不會有辱尊嚴?拉倒吧,這年頭胡人偷偷改漢姓的多了。就是安祿山自己,在歷史上,長大成人後,也會主動冒姓安。

再說了,即便有崔耕背書又怎麼樣?每次跟陌生人解釋自己的爹是神仙,累不累啊?

現在,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爹是大唐宰相崔耕!

誰敢不服?

安祿山趕緊雙膝跪倒,道:“爹爹在上,孩兒給爹爹磕頭了。”

他耍了個小聰明,沒有稱呼崔耕義父,而是直接叫爹爹。

崔耕也難得糊塗,他收安祿山爲義子的目的並不單純,主要是想把安祿山留在身邊,不給他興風作浪的機會。

崔耕道:“起來吧,你以後就是本官的兒子了。來,這是本官給你的見面禮。”

說着話,他將手上的一個玉取了下來,交給安祿山。然後,又從袖兜中取出來幾顆金豆子,交給了安思順等人。

所謂,就是扳指,到了清朝演變爲一種裝飾品,但在這個時代,卻是一種射箭時保護手指的工具。

崔耕手上的當然價值不匪,安祿山又是跪倒磕頭,道:“謝謝爹爹,謝謝爹爹。呃……孩兒既然姓了崔了,再叫軋犖山,不合適吧?還請爹爹賜名。”

“那你以後就叫崔祿山吧。”

“是,孩兒以後就叫崔祿山了。”

然後,崔耕又問了一下,安祿山等人的現狀。

原來,安祿山現在大概是週歲六歲,虛歲八歲,只是長得又矮又胖,纔看起來比實際年齡略小。

安祿山的便宜父親安延偃,乃是一個突厥小部落的貴人,這四個小孩之前的日子過得也還算不錯。

只是這次,同俄特勤和闕特勤出征突騎施,將部落中的青壯抽調一空,讓一些馬匪找着了機會,將整個部落給屠了。

四個孩子僥倖逃脫,生活無着,偶然間來到了拂雲祠,遇到了崔耕。

從那天開始,崔耕等人就在拂雲祠安頓下來,等待朔方軍。

事實上,在臨出京之前,皇帝李顯下旨,宰相宗楚客副署,門下給事中李邕簽字,崔耕已經是正兒八經的朔方軍大總管了。

所謂朔方軍,全稱爲朔方道鎮軍。

朔方道下轄靈州、鹽州、豐州、勝州、夏州等十八州,乃是大唐對抗突厥的最前線。

此地人口稀少,單靠本地的軍力,當然無法應付應對突厥的進攻,所以,就需要其他州府派出府兵支持。對於其他府的府兵來說,這種行爲,叫做“番上”。

番上的府兵和朔方道本身的府兵,合稱朔方軍。

當然了,其他州府的府兵,不可能永遠留在朔方道,一般來說,兩年一換。

這次崔耕爲了順利築成三座受降城,打起了番上的主意。

原本的朔方軍大概是十四萬人,每年有五萬人需要調換。現在新兵已至,老兵還沒撤走,朔方軍達到了十九萬人之衆。

崔耕下了命令,原本應該撤回原駐地的府兵留下,十九萬大軍全部參與築城,爭取在兩個月內,將三座受降城修築完畢。

這兩個月的時間,大概也就是突厥大軍得到消息,再迅速趕回所需要的時間。

然而,本應在三日後到達拂雲堆的朔方軍第一支隊伍,直到第五日才姍姍來遲。

而且,本應到的一萬人,現在只到了八千多一點。

……

……

拂雲祠,一間偏殿內。

崔耕面沉似水,猛地一拍几案,寒聲道:“何弈,失期而至,士卒逃亡,你可知軍法無情嗎?”

第1453章 江韋重來投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030章 好戲連番演第1693章 火燒真經文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830章 一門盡榮顯第032章 喜訊從天降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074章 徒勞忙一宿第306章 吉頊逸事多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299章 二美難得兼第1208章 終除鱷魚患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1828章 一死就發動第1504章 勃律朝堂變第853章 賀婁內將軍第1686章 真假各就位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1568章 詐盟瀧州行第1714章 扶桑宋之問第368章 臨危奇蹟現第592章 被迫做臥底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711章 胡商有佳僕第1295章 名城一場戲第1332章 豎起王上旗第1807章 破局忘憂草第141章 扶桑有靖難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310章 煙鎖池塘柳第1767章 吾有三大恨第833章 朝局大變樣第748章 仲巴好無禮第1502章 借爾運氣用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191章 月嬋微鬆口第048章 曹家這爺倆第1495章 輕取娑勒城第339章 突來異鄉客第685章 二郎大請客第789章 高嶠的野望第1524章 萬世傳美名第1661章 過河慢拆橋第1112章 肖放殺人案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335章 雞蛋和鴨蛋第267章 紛紛來投降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342章 禍從天上來(兩張合一章)第999章 有幸見高僧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742章 終往吐蕃行第1714章 扶桑宋之問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757章 爭色起波瀾第1800章 幕府大將軍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222章 一箭且雙鵰第865章 二狗走好運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1433章 兵發黑水國第1216章 查案渭源縣第1560章 節外有枝生第1188章 惡鬼攔路途第1468章 兩樣腌臢物第539章 劍南查訪使第654章 酒樓遇故人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第1349章 毒酒削突厥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1857章 百萬大會戰第1410章 最佳背鍋俠第1511章 虎病雄威在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584章 紅顏真禍水第1481章 天理正循環第1268章 再解哥舒危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994章 誤會父老意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183章 忽悠侯思止第843章 充當和事佬第1856章 史思明授首第742章 終往吐蕃行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1817章 又得一兒子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880章 祭天大庭爭
第1453章 江韋重來投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030章 好戲連番演第1693章 火燒真經文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830章 一門盡榮顯第032章 喜訊從天降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074章 徒勞忙一宿第306章 吉頊逸事多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299章 二美難得兼第1208章 終除鱷魚患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1828章 一死就發動第1504章 勃律朝堂變第853章 賀婁內將軍第1686章 真假各就位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1568章 詐盟瀧州行第1714章 扶桑宋之問第368章 臨危奇蹟現第592章 被迫做臥底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711章 胡商有佳僕第1295章 名城一場戲第1332章 豎起王上旗第1807章 破局忘憂草第141章 扶桑有靖難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310章 煙鎖池塘柳第1767章 吾有三大恨第833章 朝局大變樣第748章 仲巴好無禮第1502章 借爾運氣用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191章 月嬋微鬆口第048章 曹家這爺倆第1495章 輕取娑勒城第339章 突來異鄉客第685章 二郎大請客第789章 高嶠的野望第1524章 萬世傳美名第1661章 過河慢拆橋第1112章 肖放殺人案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335章 雞蛋和鴨蛋第267章 紛紛來投降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342章 禍從天上來(兩張合一章)第999章 有幸見高僧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742章 終往吐蕃行第1714章 扶桑宋之問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757章 爭色起波瀾第1800章 幕府大將軍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222章 一箭且雙鵰第865章 二狗走好運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1433章 兵發黑水國第1216章 查案渭源縣第1560章 節外有枝生第1188章 惡鬼攔路途第1468章 兩樣腌臢物第539章 劍南查訪使第654章 酒樓遇故人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第1349章 毒酒削突厥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1857章 百萬大會戰第1410章 最佳背鍋俠第1511章 虎病雄威在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584章 紅顏真禍水第1481章 天理正循環第1268章 再解哥舒危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994章 誤會父老意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183章 忽悠侯思止第843章 充當和事佬第1856章 史思明授首第742章 終往吐蕃行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1817章 又得一兒子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880章 祭天大庭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