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祭天大庭爭

崔耕太瞭解“祀南郊”的政治意義了。

在古代,宣揚皇帝乃是“真名天子”“代天行事”,皇帝祭天的意義,如何重視都不爲過。

當然了,爲了表示對上天的尊重,這“天”也不是隨便祭的。

最高一級,就是“封禪”。非得皇帝自認文治武功足以感天動地,纔可以舉行。否則,上蒼就會降下災禍。

想當初,唐高宗李治平百濟滅高句麗,將大唐版圖擴張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就曾經進行泰山封禪。

當初那場封禪的“初獻”,當然是皇帝本人。亞獻,本應是太子或者朝廷重臣,最後卻換成了武則天。

從那以後,武則天的政治地位急劇上升。

韋后既然坐着女皇夢,當然也想沿着則天女皇的“成功經驗’走下去。

但是奈何,李顯的文治武功着實差點兒,根本就不可能祭天。所以,韋后選擇了次一等的“祀南郊”。

毫無疑問,這個提議一出,定然在朝中掀起一陣軒然大~波,自己這個禮部尚書就算站到風口浪尖兒上了。

他苦着臉道:“如果微臣沒料錯的話,您不僅要祀南郊,還要充任“亞獻”吧?”

“崔尚書果然聰明,確實如此。”韋后盯着崔耕的眼睛,道:“那麼,你是支持,還是不支持呢?”

“我……”

這話崔耕還真難回答,多年來,他一直和韋后維持了個鬥而不破的局面。

若是他堅決拒絕,可就徹底和韋后撕破臉了,不僅以後會迎來韋后的報復,家裡也沒法對李裹兒交代。

這可咋辦?

誒,有了!

崔耕心思電轉,深吸了一口氣,道:“皇后娘娘希望微臣支持您?”

“那是自然。”

“呃,其實微臣以爲,我若是在此事上支持您,其實是您最大損失。”

“什麼意思?”

“比如御史大夫蕭至忠吧,他原本官聲甚好。但是,自從投靠了您,名聲一落千丈,說的話不管對錯,都沒人聽了。微臣若是在“祀南郊”這個問題上幫您說話,恐怕會落得和蕭至忠一樣的下場。”

“哼,說來說去,你就是不同意嘍。”

“那倒不是,若皇后娘娘執意要微臣支持,微臣定當領命。只是那樣的話,您再遇到更重大的事,急需支持,微臣恐怕就會不能發生應有的作用了。換言之,好鋼得用在刀刃上,這您明白吧?”

“更大的場合?”

韋后心中一動,擺了擺手,道:“希望二郎你記住今日對本宮說的話,退下吧。”

“呃……是。”

其實,崔耕還想了一些說辭,準備詳細闡述自己“留在黨外比在黨內好”。但是,話還沒說出口,韋后就讓他走了,真有種一拳打在空氣上的感覺。

隨着賀婁傲晴往外走,崔耕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直到被引進了一塊僻靜無人之地。

他訝然道:“嗯?這是哪兒?咱們走錯路了吧?”

“沒走錯路,是我把故意把你引到這來的。”

“爲什麼?”

“因爲……”

忽然,賀婁傲晴“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道:“二郎,救我,救我啊!”

“你這是怎麼了?”崔耕趕緊以手相攙,奇怪道:“你讓我幫的忙我全幫了,又有誰欺負你了?”

賀婁傲晴順勢而起,搖頭道:“沒人欺負妾身,而是現在皇后娘娘一心做着皇帝夢,我怕遲早會迎來不測之禍!二郎,你帶我走吧,我不做內將軍了,就留在你身邊,爲奴爲婢都行。”

“這樣啊……”

崔耕暗暗尋思,賀婁傲情在歷史記載中,還真是在唐隆政變中被斬了。她今日之舉,也算明智。只是……她原來不知韋后的謀劃?怎麼就沒這種緊迫感呢?

崔耕哪知道啊,之前賀婁傲情久居深宮,以韋后爲天,根本就沒想那麼多。現在隨着他出去了一趟,不僅見識多了,還將一縷情絲漸漸寄在他的身上,就頗多了點旁觀者清的意思。

再說了,這麼一表態,不就有光明正大的理由,留在崔耕身邊了嗎?難不成,崔耕還真的讓堂堂的內將軍爲奴未婢?

崔耕對賀婁傲晴的話將信將疑,道:“本官可以帶你走,不過,堂堂的內將軍失蹤,干係太大。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那你什麼時候能帶我走?”

崔耕望着遠方,彷彿看透了歷史的迷霧,道:“兩年,兩年後,本官定當無驚無險地接你走。”

有了準日子就好辦了,賀婁傲晴低眉順眼地道:“妾身聽二郎的。”

在崔耕的想法裡,有兩年時間,足以考察賀婁傲晴今日之舉,是不是真心。至於兩年後,有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毫不費力地帶走宮內的任何人,這個承諾實現起來毫無難度。

在賀婁傲晴的想法裡,卻是崔耕給了自己一個終身的承諾。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誤會

然而,崔耕情場得意,官場就不怎麼得意了。就在他剛剛走出麗政殿後不久,屏風後走出一個人來,正是德靜王武三思。

韋香兒道:“剛纔的話,你都聽着了?對崔二郎,你怎麼看?”

武三思想了一下,道:“有好有壞。壞的方面講,他肯定跟咱們不是一條心。但好的方面講,如果你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了,非要稱帝的話,他也不會堅決反對。”

“那還要不要繼續對付他?”

“要,當然要啊,不僅僅是他跟咱們不是一條心,關鍵在於,他擋了咱們的人的道兒了。”

“可是,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南郊祭天,不宜多樹強敵吧?”

“要的就是南郊祭天!”武三思陰陰地一笑的,道:“你就請好吧,我保證,不僅能讓你在南郊祭天的時候,當上“亞獻”,還能利用這件事兒,讓崔二郎吃個大悶虧!”

……

……

神龍二年,丁酉,紫宸殿,早朝。

李顯宣佈道:“自從朕登基以來,我大唐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爲感謝上蒼庇佑,朕決定南郊祭天,以皇后爲亞獻,衆位愛卿可有意見?”

“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啊!”新任的國子監祭酒祝欽明馬上表態。

“你……”

魏元忠聞聽此言,一口老血好懸沒噴出來。

就在前幾天,李顯宣佈,自己之前讓鄭普思爲秘書監監正,葉靜能爲國子監祭酒,實在是大錯特錯。

事實是明擺着的,還沒怎麼着呢,鄭普思就謀反了。所以,連帶着的,葉靜能也別幹國子監祭酒了,直接領一個三品散官半退休吧。

魏元忠等人非常高興,認爲李顯吃一塹長一智,大有明君氣象,大呼“吾皇聖明”。

後來,李顯以祝欽明爲新任的國子監祭酒,大家就更高興了。

祝欽明不僅僅是李顯的老班底,而且是大唐少有的明經、進士雙科及第,尤精《三禮》,文名揚於四海。完全可以說,他是標準的清流人物,升任國子監祭酒,對清流派是一個大大的利好。

然而,萬萬沒想到,這祝欽明竟是早就投靠韋后了。

李顯之前哪裡是從善如流,罷去邪佞啊,分明是覺得葉靜能的戰鬥力太弱,換上了學富五車的祝欽明!

果不其然,只聽祝欽明繼續道:“《漢書郊祀志》雲:“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地。天地合精,夫婦判合。祭天南郊,則以地配,一體之義也。”所以,陛下南郊祭天,以皇后爲亞獻,實在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

“我呸!祝欽明你這個無恥小人!”

太常博士唐紹怒道:“皇后南郊助祭,於禮不合。剛纔你說的,那是祭宗廟禮,而非祭天地禮。謹按魏、晉、宋及齊、樑、周、隋等歷代史籍,郊天祀地,從來沒有皇后助祭之事,更別提當什麼亞獻了。”

國子監司業褚無量也幫腔,道:“祭天時只用始祖陪從受祭,並未以始祖母配享,因此皇后不應參與祭天。”

祝欽明面多對這二人的責難毫無懼色,道:“《周禮》大宗伯職雲:“凡大祭祀,王后有故不預,則攝而薦豆籩,徹。”你們倆看清楚,這上面寫的是“凡”。“凡”是什麼意思?不懂嗎?祭宗廟禮和祭天地禮都在其內。你們倆啊,實在是不學無術之至!”

“嘿嘿,祝欽明,真正不學無術的是你吧。什麼叫“大祭祀”?《周禮》有云:凡祀大神,祭大,享大鬼,帥執事而卜日宿,視滌濯,蒞玉鬯,省牲鑊,奉玉齏,詔大號……”

……

簡短截說,祝欽明引經據典,羣臣據以力爭,鬥了個天昏地暗、

至於結果?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事兒還真沒什麼結果。反正古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怎麼說怎麼有理。

李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待他們爭論了半個時辰之後,忽然輕咳一聲,道:“既然衆位愛卿爭論不休,那就由宰相決斷吧。韋愛卿你說!”

韋巨源是韋后的族人,他會幫站在哪邊兒,那還用問嗎?

魏元忠趕緊道:“微臣也是宰相,且是宰相之首,爲什麼不問微臣呢?”

第859章 錢財盡捐輸第1058章 名望可變現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1380章 羅鳳再背鍋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992章 鄭愔換門庭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第736章 月嬋的心思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833章 處置魚朝恩第131章 樂極驟生悲第616章 平生只靠臉第1625章 徹底誤會了第581章 傲嬌劇公子第899章 屢敗再屢戰第842章 未死休定論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1526章 阿布第二計第072章 方銘願入夥第1847章 覆滅回紇帳第061章 宋溫心裡苦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526章 批發果毅尉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258章 陰差加陽錯第711章 胡商有佳僕第1641章 元載忽來拜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044章 離去與歸來第119章 林家有遠見第341章 神州有青天第684章 人善被人欺第1435章 驚醒皇圖夢第1017章 大唐三海商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1649章 初會回紇使第1860章 都付笑談中(小番外)第239章 江心忽翻船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第1134章 呂某真有錢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1160章 楊家來道謝第1458章 胡商與貪官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546章 新神換舊神第411章 全部是崔諜第1526章 阿布第二計第1345章 三方使者到第024章 衆人商對策第002章 返回清源縣第676章 崔耕有新職第1786章 人死無對證第1429章 作繭自縛了第808章 天下第一婚第525章 天子有門生第1562章 義親難分清第167章 又有天使來第170章 周興來獻計第849章 斬僧則雨停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481章 事情鬧大了第1799章 虎亦謀算人第1802章 光庭有悍妻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514章 二郎說公主第132章 成事卻在天第1080章 興亡百姓苦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281章 名道黃師尊第1133章 弘農楊氏女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884章 小白再立功第166章 文名動長安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730章 吐蕃使者來第370章 忽然興大獄第1564章 全靠君襯托第1688章 鑑真和尚來第595章 考功員外郎第498章 泉州有故人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1041章 佛寶不起眼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902章 無心獻眼鏡第1062章 地藏顯神通第336章 黑雲隱隱現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511章 接任新職司第398章 忽然爲湯監第585章 人心有向背第294章 盛唐雄烈風
第859章 錢財盡捐輸第1058章 名望可變現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1380章 羅鳳再背鍋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992章 鄭愔換門庭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第736章 月嬋的心思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833章 處置魚朝恩第131章 樂極驟生悲第616章 平生只靠臉第1625章 徹底誤會了第581章 傲嬌劇公子第899章 屢敗再屢戰第842章 未死休定論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1526章 阿布第二計第072章 方銘願入夥第1847章 覆滅回紇帳第061章 宋溫心裡苦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526章 批發果毅尉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258章 陰差加陽錯第711章 胡商有佳僕第1641章 元載忽來拜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044章 離去與歸來第119章 林家有遠見第341章 神州有青天第684章 人善被人欺第1435章 驚醒皇圖夢第1017章 大唐三海商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1649章 初會回紇使第1860章 都付笑談中(小番外)第239章 江心忽翻船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第1134章 呂某真有錢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1160章 楊家來道謝第1458章 胡商與貪官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546章 新神換舊神第411章 全部是崔諜第1526章 阿布第二計第1345章 三方使者到第024章 衆人商對策第002章 返回清源縣第676章 崔耕有新職第1786章 人死無對證第1429章 作繭自縛了第808章 天下第一婚第525章 天子有門生第1562章 義親難分清第167章 又有天使來第170章 周興來獻計第849章 斬僧則雨停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481章 事情鬧大了第1799章 虎亦謀算人第1802章 光庭有悍妻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514章 二郎說公主第132章 成事卻在天第1080章 興亡百姓苦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281章 名道黃師尊第1133章 弘農楊氏女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884章 小白再立功第166章 文名動長安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730章 吐蕃使者來第370章 忽然興大獄第1564章 全靠君襯托第1688章 鑑真和尚來第595章 考功員外郎第498章 泉州有故人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1041章 佛寶不起眼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902章 無心獻眼鏡第1062章 地藏顯神通第336章 黑雲隱隱現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511章 接任新職司第398章 忽然爲湯監第585章 人心有向背第294章 盛唐雄烈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