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黃承彥相助

部隊停下來之後,張浪命一百人先頭部隊,頭前探路,結果正如他所料,在接近即丘城約兩百多米時機關陷阱便袒露無疑。一百名士兵傷亡過半。還未探到一半路程。張浪心疼不已,還未到達城牆之下,恐怕自己已是死傷慘重,而那高聳的城樓之上還有什麼等着自己,還是個未知數,拿兄弟的姓命填補機關陷阱攻下即丘,這可不是張浪願意看到的。隨即下令撤兵。

當夜,張浪與郭嘉、龐統等商議,饒是深謀遠慮、運籌帷幄,對這樣的局面,也難免有些短處畢露的跡象。

最後在龐統的建議下,張浪連夜派人前往沔陽,請自己的老丈人(黃承彥)前來勸說,希望呂英可以納降。

可沔陽與即丘相隔數千裡,來回一趟至少得需要個把月時間,如此便過了與呂英之約“十曰攻下城之約!”

一夥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尤其是典偉,恨不得提着自己的斧子衝進即丘砍了呂英那傢伙。

其實,張浪、郭嘉、龐統三曰早已有了心中計策,只是三曰皆感此行有傷天和,若非必要時刻,決計不會用此方法。

天色已經微微亮了起來。張浪等人尚在帳內商議如何攻打即丘時,卻聞帳外鷹衛道:“稟報主公,沔陽名士黃承彥求見。”

“黃承彥!”張浪下意識的喊出這個名字,立即反應過來,衝出帳外迎接自己的老丈人——黃承彥!

數年未見,黃承彥的鬍子長了不少,但依然給人仙風道骨的感覺,精神抖擻站在帳外。張浪上前請安道:“小婿張浪,見過丈人!”

黃承彥擋住張浪下跪的動作:“張將軍不必多禮,汝乃人中龍鳳,老夫可受不起你這一拜。”張浪依言站了起來。

身後的龐統走上前來,對黃承彥抱拳道:“士元見過舅舅!”

“你也不必多禮了!”

張浪露出微笑,欲將黃承彥請進帳中,不料黃承彥卻道:“不必了,老夫此番前來,是爲我那孽徒來的。張將軍就不必挽留了。我來此是想告訴你,呂英雖師出於我,可他天資聰穎,不斷對我的機關陷阱之術加以研究和學習,也在不斷進步。老夫此番也沒有把握能盡解其術,若是我有個三長兩短,月英就交付於你了。”按理說黃承彥知道呂英投了曹艹並不奇怪,知道呂英爲官即丘也不奇怪。可是,讓張浪等人奇怪的是,黃承彥來的怎麼就這麼合適?明顯是爲助張浪一臂之力而來。

帶着疑問,張浪詢問道:“老丈從何得知小婿與呂英對陣。”

見張浪看穿,黃承彥也不隱瞞:“自張將軍徐州出兵後,老夫便夜觀天象,知張將軍必與我那孽徒於此對陣,而老夫還算到自己於此有一大劫。再想參悟天機,卻對其後之事不得而知。老夫這才匆匆追隨張將軍而來。”

張浪驚訝的望着自己的老丈人,不管的目的是什麼,黃承彥居然說自己算到會有此局面,早就追了上來,難道世間真有如此神奇之妙術?

張浪屢勸不下,只得派黃敘帶領鷹衛保護黃承彥向即丘城行去。

行至白天遇難之處時,黃敘提示道:“黃先生小心,此處有機關。”

黃承彥豈能不知,看出陣中機關排列方式,這才下馬而行,良久,黃承彥行不過數十米,便已是走的大汗淋漓。用去一個時辰!

黃承彥這才慢慢開始明白自己算出的劫,原來就在這裡,一路的機關陷阱倒也是破解得了,雖然順序有所改動,但黃承彥依然能隨着陷阱的變動而尋找出路,行於陣中越走越亂,忽然,只見黃承彥對身後隨行的黃敘和鷹衛做了個停止的手勢:“你們照剛纔走進來的路出去。”

“主公吩咐我一定要保護黃先生的安全,要走一起走。”黃敘心知事情不廟,焦急道。

黃承彥搖了搖頭:“已經晚了,這看似雜亂無章的陣勢排列,其實是爲了掩人耳目,以期讓人墮入此地的殺招。”黃承彥指了指自己的腳下。

黃敘等人望去,只見黃承彥足下一個竹棒之類的東西被其踩着,黃承彥道:“此地至少藏有數千箭矢,觸發機關箭矢便會從地底射出,向四面八方飛射而出。令人防不勝防啊。”

“可有解救之法?”

黃承彥思索片刻,嘆出口氣:“哎……也不是沒有辦法,只不過比較危險,你們還是先出去的好。以免我失敗後觸發機關,你們也難逃箭網。”

“那怎麼行,主公命我保護黃先生,我怎能棄你不顧呢。是不是腳離開,便會除法那機關?”黃敘問道。

“正是!”黃承還在觀察周遭的地形與連鎖的機關。

卻不料黃敘道:“那我有便有辦法救先生出來。”

黃承彥疑惑的望着黃敘,眼神閃過一絲精光,彷彿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黃敘轉身對身後的鷹衛道:“你把那塊石頭拿過來。”說着,用手指着那名鷹衛不遠處的石頭。

鷹衛倒是很小心,腳上不敢移動半分,回頭目測了一下距離,還好手剛好夠的着那石頭,只是拿起有些吃力。

黃承彥見此情景大驚:“別動!”

可惜,終究晚了一步,只聽那名鷹衛一聲慘叫,便被地底射出的竹筒所擊穿。

黃承彥微閉雙眼,似乎是在爲沒能救得了一條姓名而悲哀。片刻後,睜開雙眼道:“別碰這裡的任何東西,一根草也有可能是觸發機關的東西。”

黃敘望着那名被竹筒射穿了身體,吊在半空中的屍體,大叫道:“兄弟,都是我害了你啊!”語氣之中流露出無限的悲哀。若不是礙於此地機關滿布,黃敘可能早就衝了過去。可惜只能望着那名鷹衛斷氣,而無法救他。

隨蟑螂征戰多年,黃敘首次有這樣的感覺,這種身處絕境的感覺。讓他幾乎失去理智而爆走。若不是這些年跟隨張浪南征北戰,恐怕憑一腔熱血也會衝動一番。

;

第三章 五龍現鬼魂 (一)第十六章 穎水絕堤第十八章 巴丘爭奪戰(三)第十六章 會決烏聊山(二)第三十三章 從回秣陵第六章 奸相曹操第十章 水淹襄陽第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十一章 夜訪蔡邕(一)第四章 顛峰會議第十四章 兵行南海第二十五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二章 陷陣營(下)第三十一章 送於不送第四章 強攻費縣第十一章 暗會劉備第二章 淮河戰役第十五章 援軍的到達第五章 計破南陽(三)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三章 北伐跳板(上)第十二章 以身做餌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十二章 真正的漢子第五章 計破南陽(三)第二十七章 進退難擇第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六章 周瑜第十一章 徐州之危第二十章 糧草之戰第二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四章 鴻門宴(一)第二十一章 生死一線第二十一章 宴會(三)第十四章 密商大計第三七章 春色無邊第三十五章 窮途末路(二)第十六章 穎水絕堤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十一章 暗會劉備第十八章 揮軍西進第九章 慕容平投誠第十六卷 帳中獻計第三十八章 計降馬超第二十七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上)第三章 五龍現鬼魂 (一)第一章 流星風暴第十二章 真正的漢子第九章 英雄本“色”第三十三章 從回秣陵第十八章 準備第二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一章 達成的協議第二十八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二章 陷陣營(下)第十三章 栽贓第四章 南下巴丘第四十四章 鴻門宴(二)第五章 千里相投第二十七章 另一個戰場(一)第十章 水淹襄陽第四十一章 緣來是你(二)第三十一章 夜訪蔡邕(一)第三十四章 呂布(一)第七章 細陽之戰(三)第六章 細陽之戰(二)第三章 宿願得償第四十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十三章 從回秣陵第二十七章 計擒夏侯淵(三)【求推薦票】第三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十九章 夜襲張飛營(二)第八章 汜水關下第十五章 生擒呂英第二十八章 另一個戰場(二)第六章 毛遂自薦第十七章 援軍的到達(三)第九章 大戰孫伯符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三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二十七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上)第四十章 血詔(一)第六章 全面開戰第六章 陰謀詭計第六章 計破南陽(四)第三十一章 夜賊第三十一章 威脅利誘第九章 昌盧之戰(四)第十四章 密商大計第六章 兵分七路第七章 南陽失陷第二十四章 大李莊下第十二章 真正的漢子第七章 歃血之盟第十五章 連環設套第四十二章 追訪龐統 (一)第二章 蛟龍歸海(二)第十章 二進長安第五章 原來如此第三十二章
第三章 五龍現鬼魂 (一)第十六章 穎水絕堤第十八章 巴丘爭奪戰(三)第十六章 會決烏聊山(二)第三十三章 從回秣陵第六章 奸相曹操第十章 水淹襄陽第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十一章 夜訪蔡邕(一)第四章 顛峰會議第十四章 兵行南海第二十五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二章 陷陣營(下)第三十一章 送於不送第四章 強攻費縣第十一章 暗會劉備第二章 淮河戰役第十五章 援軍的到達第五章 計破南陽(三)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三章 北伐跳板(上)第十二章 以身做餌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十二章 真正的漢子第五章 計破南陽(三)第二十七章 進退難擇第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六章 周瑜第十一章 徐州之危第二十章 糧草之戰第二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四章 鴻門宴(一)第二十一章 生死一線第二十一章 宴會(三)第十四章 密商大計第三七章 春色無邊第三十五章 窮途末路(二)第十六章 穎水絕堤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十一章 暗會劉備第十八章 揮軍西進第九章 慕容平投誠第十六卷 帳中獻計第三十八章 計降馬超第二十七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上)第三章 五龍現鬼魂 (一)第一章 流星風暴第十二章 真正的漢子第九章 英雄本“色”第三十三章 從回秣陵第十八章 準備第二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一章 達成的協議第二十八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二章 陷陣營(下)第十三章 栽贓第四章 南下巴丘第四十四章 鴻門宴(二)第五章 千里相投第二十七章 另一個戰場(一)第十章 水淹襄陽第四十一章 緣來是你(二)第三十一章 夜訪蔡邕(一)第三十四章 呂布(一)第七章 細陽之戰(三)第六章 細陽之戰(二)第三章 宿願得償第四十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十三章 從回秣陵第二十七章 計擒夏侯淵(三)【求推薦票】第三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十九章 夜襲張飛營(二)第八章 汜水關下第十五章 生擒呂英第二十八章 另一個戰場(二)第六章 毛遂自薦第十七章 援軍的到達(三)第九章 大戰孫伯符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三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二十七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上)第四十章 血詔(一)第六章 全面開戰第六章 陰謀詭計第六章 計破南陽(四)第三十一章 夜賊第三十一章 威脅利誘第九章 昌盧之戰(四)第十四章 密商大計第六章 兵分七路第七章 南陽失陷第二十四章 大李莊下第十二章 真正的漢子第七章 歃血之盟第十五章 連環設套第四十二章 追訪龐統 (一)第二章 蛟龍歸海(二)第十章 二進長安第五章 原來如此第三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