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援軍

戰鬥了兩個時辰,雖然還沒有到那個狀態,可不少的士兵拿着兵器的手,已經開始在瑟瑟發抖。這不是害怕,不是興奮。而是麻木,勞累!呂蒙將自己的手與兵器綁在一起,就是要讓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堅持。

司馬懿見到此舉後,不僅是他,就連身旁的那些副將和參謀等都自愧不如,面對這樣的絕境,做出這樣的選擇,非常人之選!呂蒙身周的江東將士個個都按照呂蒙的方法如法炮製。此舉震撼着在場的每一個人的心,不僅是江東軍,就連曹軍包括司馬懿、于禁在內,都無不佩服眼前這個血人,這條漢子!

正當衆人的眼光都聚焦在這個漢子身上時,司馬懿的內心開始起了微妙的變化,一定要將此人活捉了。即使是用屍體堆也要把他抓住。

高舉起自己的右手,大喝道:“上,給我活捉他。”

本來已經退出戰鬥的于禁,此時,也再度參與到內,眼見江東將士個個都已經滿身的鮮血,都已是累的氣喘吁吁,可就是頑強不倒。身上的傷口也已經隨着血液的凝結,已經感到麻木,沒有一絲疼感。

見呂蒙已經快不行了,就連站力都是靠手中的方天畫戟在支撐着自己的身體,可他就是屹立不倒,而江東士兵亦是如此。

于禁身經百戰,自是明白這個道理,若不拿下這個軍魂,眼下已經所剩不多的江東將士絕對不會有任何一人投降的。

“呔……”大喝一聲,于禁率先出手了,已經緩過勁來的于禁手中方天畫戟,從天而降,夾帶着呼嘯的風聲,朝呂蒙的身上招呼過去。

呂蒙此刻可能是真的太累了,眼睛微閉,卻沒有注意到人羣中的于禁正向自己攻了過來,餘光在周圍的曹軍中掃視着。

“啊!”說時遲,哪時快。正危急關頭,一名江東士兵,挺身而湖,爲呂蒙擋下了這要命的一招。雖然身體疲憊,但意識卻是異常清醒。

聽到身旁的江東士兵中了于禁的方天畫戟倒下之後,注意力便被吸引了過來,一時間,曹軍、江東軍再次戰成一團。

而呂蒙則是摟着那名爲自己擋下那致命一招的江東士兵:“兄弟……兄弟……你怎麼了?快站起來啊!”此刻的呂蒙已經再沒了往曰的將軍威風,而讓江東士兵感受到的,更多是兄弟之間的情誼。

雖然那隻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而已,呂蒙帶領他們作戰到此時,卻沒有一個人退縮,如今,眼前這爲兄弟還爲自己了一招。此刻男人的熱血,瞬間被融化。呂蒙那滿是鮮血的臉上,連唯一看出一點白色的眼眶也開始紅潤起來。

滾燙的淚水,融化了已經在臉上停留許久的血液,混合着從呂蒙臉上流了下來。悲憤?恐怕此時這個詞語已經不足以形容呂蒙的心情了。而更多的是對兄弟的感激之情,還有的就是滿腔的仇恨與熱血,再次被兄弟的犧牲而激化出來。

“啊!”呂蒙仰天長嘯。這一聲把所有的人,無論是曹軍還是江東軍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呂蒙身上。

放下手中救了自己一命的兄弟,右手握緊手中方天畫戟,慢慢的舉起手中的戟,直到齊平到肩膀的位置才停了下來,指着周圍放眼皆是的曹軍,眼神中衝滿了殺氣:“殺!”

爆喝一聲,呂蒙再次勇猛起來,對身周的曹軍進行砍殺,而司馬懿有令,無論如何都要活捉此人,加之呂蒙本身武藝高強,一時間,竟無人上前抵擋,就連軍中大將於禁也不能攝其鋒芒。

形勢開始出現了小小的轉機,不過,戰勝曹軍是不可能的,只是在呂蒙身先士卒的帶領下,所有的江東軍也都燃起了心中那滿腔的熱血,奮力的與曹軍做着抵抗。

幾千江東軍竟然將周圍數以萬計的曹軍殺得退了些許,要知道在重重的保衛圈之中做到這樣一點,那是相當不易的,幾乎沒有可能。

可是,呂蒙做到了,帶領他的士兵做到了這堪稱奇蹟的一幕,司馬懿眼見呂蒙如此英勇,對此人的憑藉更是高了幾分。心道:“果然沒看錯人。”

已經在此地僵持了兩個時辰之久,追擊淩統及被其擄走的百姓是來不及了,司馬懿索姓將重心放在呂蒙身上,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而眼前這個看似鹵莽的漢子正是自己要找的人。

“稟報將軍,百姓已經全部過河!”

淩統回頭望了一下那遠處的山峰,距離太遠,無法判斷呂蒙等人的具體位置,已經兩個時辰,百姓已經全部度過了黃河,而此時,呂蒙卻還沒回來。是吉、是兇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來了。

淩統回頭看看最後一撥百姓所乘坐的船正在江上飄蕩,又回頭望着遠處的山峰,大喝道:“部隊集合!”

“回稟將軍,呂將軍爲阻擋司馬懿大軍,此時,已經與曹軍戰成一團,于山腳處不能脫身,已被曹軍圍住了。”斥候急報道。

淩統更是一驚,立即從馬上跳了下來,此時,部隊統統集合完畢後,淩統才發話:“兄弟們,你們都是江東的好兒郎,諸位肯定也知道主公懷縣一戰之事,主公在危急之餘尚不遺棄一名兄弟,而此時,呂將軍爲了掩護我們,此時已與曹軍戰成一團。你們說,我們應該怎麼做?”

“援助呂將軍,殺曹賊!”這次倒沒有找人配合,而是一名普通的江東士兵由心而發的話。

“好,你們不愧是我江東軍部隊,我們不能留下一個兄弟。爲難之際,我們應該團結,現在,大軍隨我殺將回去,救出呂將軍!”

說罷,淩統再次騎上自己的大馬,對着呂蒙所在的方向衝了出去,高舉起手的配刀大喝道:“殺!”

所有的江東士兵也都拿出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戰鬥精神,高聲吶喊着,跟在淩統後面,想呂蒙等人所在的方向衝了過去。

;

第二十二章 江津小城第二章 錯綜複雜第十四章 黃忠VS關羽第四十六章 一呂二典第三十章 洛陽血戰第十五章 生擒呂英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五章 計擒夏侯淵第七章 形勢大變第三十八章 鬱悶的大喬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三十八章 金礦?第二十章 奪門之戰第二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十九章 夜襲張飛營(二)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七章 夜襲長平閣 (一)第三十九章 九命蟑螂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二)第四十一章 達成的協議第八章 鐵甲連環馬第六章 盱眙第六章 兵分七路第十八章 事變第三章 龍在深山第七章 細陽之戰(三)第十六章 風燈第二十四章 諸葛亮第十七章 蘊釀第十一章 一身是膽(下)第八章 歸來第四十一章 達成的協議第三十五章 窮途末路(二)第一章 風雨會中州第二十四章 急逞洛陽第二十六章第四十四章 緣來是你(五)第三十章 威脅利誘第十五章 立威第四章 計破南陽(二)第二章 水上爭鋒(一)第十一章 太行道(一)第二十九章 聯盟第二十三章 忠義徐晃第四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二十五章 刁秀兒第二十三章 蜀中行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五章 挑逗第十八章 援軍的達到(四)第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五)第一章 論勢第十六卷 帳中獻計第四十五章第三章 重逢相聚第二八章 打開南侵大門第八章 坐下和談(二)第四章 故人迴歸第二章 名門良將第三十四章 孫策歸降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四)第十九章 夜襲張飛營(二)第三章 從新定位第十一章 攻堅戰第四十一章 緣來是你(二)第三十九章 一喜一憂第二十九章 敗退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三章 大喬第四十一章 達成的協議第二章 淮河戰役第十三章 北伐跳板(上)第四十一章 緣來是你(二)第六章 全面開戰第三十五章 窮途末路(二)第二十四章 悲狀的英雄第六章 昌盧之戰(一)第十九章 小試身手第二十五章 長信宮燈第二十一章 變革第十七章 援軍的到達(三)第二十六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下)第四十四章 鴻門宴(一)第二十章 宴會(二)第二十八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四章 顛峰會議第四八章 灰飛煙滅第四十三章 緣來是你(四)第十九章 巴丘攻防戰(四)第二十七章 離間計(二)第九章 陶謙之意第二十章 又見文姬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四十四章 欲攀金枝第三十八章 鬱悶的大喬第二十五章 反攻的序幕第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四)第二十章 宴會(二)第十四章 兵行南海
第二十二章 江津小城第二章 錯綜複雜第十四章 黃忠VS關羽第四十六章 一呂二典第三十章 洛陽血戰第十五章 生擒呂英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五章 計擒夏侯淵第七章 形勢大變第三十八章 鬱悶的大喬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三十八章 金礦?第二十章 奪門之戰第二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十九章 夜襲張飛營(二)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七章 夜襲長平閣 (一)第三十九章 九命蟑螂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二)第四十一章 達成的協議第八章 鐵甲連環馬第六章 盱眙第六章 兵分七路第十八章 事變第三章 龍在深山第七章 細陽之戰(三)第十六章 風燈第二十四章 諸葛亮第十七章 蘊釀第十一章 一身是膽(下)第八章 歸來第四十一章 達成的協議第三十五章 窮途末路(二)第一章 風雨會中州第二十四章 急逞洛陽第二十六章第四十四章 緣來是你(五)第三十章 威脅利誘第十五章 立威第四章 計破南陽(二)第二章 水上爭鋒(一)第十一章 太行道(一)第二十九章 聯盟第二十三章 忠義徐晃第四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二十五章 刁秀兒第二十三章 蜀中行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五章 挑逗第十八章 援軍的達到(四)第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五)第一章 論勢第十六卷 帳中獻計第四十五章第三章 重逢相聚第二八章 打開南侵大門第八章 坐下和談(二)第四章 故人迴歸第二章 名門良將第三十四章 孫策歸降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四)第十九章 夜襲張飛營(二)第三章 從新定位第十一章 攻堅戰第四十一章 緣來是你(二)第三十九章 一喜一憂第二十九章 敗退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三章 大喬第四十一章 達成的協議第二章 淮河戰役第十三章 北伐跳板(上)第四十一章 緣來是你(二)第六章 全面開戰第三十五章 窮途末路(二)第二十四章 悲狀的英雄第六章 昌盧之戰(一)第十九章 小試身手第二十五章 長信宮燈第二十一章 變革第十七章 援軍的到達(三)第二十六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下)第四十四章 鴻門宴(一)第二十章 宴會(二)第二十八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四章 顛峰會議第四八章 灰飛煙滅第四十三章 緣來是你(四)第十九章 巴丘攻防戰(四)第二十七章 離間計(二)第九章 陶謙之意第二十章 又見文姬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四十四章 欲攀金枝第三十八章 鬱悶的大喬第二十五章 反攻的序幕第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四)第二十章 宴會(二)第十四章 兵行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