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欲加之罪

相比劉備的焦急,諸葛亮鎮定自若:“不會的,若是黃忠意欲強攻襄陽,恐怕此時已然城破。”

劉備哪裡懂得諸葛亮的意思,追問道:“那黃忠十幾萬大軍圍於襄陽意欲何爲?”

諸葛亮胸有成竹道:“他們此來的目的的確是爲襄陽而來,若是想強攻襄陽的話,何必等到現在,想必渡過了幾條河後就直接展開攻勢了。他們應該是想借襄陽一戰之威,直進蜀中。”

“那我軍應如何應對?”

“主公莫急,襄陽雖只有五萬兵馬,且有關將軍率領,只要不出城應戰,堅持至我援軍達到時是沒問題。只是……”諸葛亮似乎還有憂慮。

“只是什麼?軍師不妨直言。”

“二將軍生姓高傲,那黃忠手下亦是猛將如雲,若是二爺經不住對方挑撥出城應戰,便大事不妙也。”

“我立即書信二弟不可輕舉妄動。”

諸葛亮沒有答話,照他的推斷,如果沒猜錯的話,現在江東軍已經在對關羽進行挑撥了,待劉備書信到時,恐怕爲時已晚,不過,還是沒有阻擋劉備寫信前往。此時也只能期待這樣的萬一了。

劉備書信完畢後,立即差人或速送往襄陽,而諸葛亮則主動請纓前往援助,面對強敵,劉備此時雖然有些慌亂,但畢竟不失王者之風。同意了諸葛亮前往後,自己則鎮守成都。

襄陽城。

呂蒙、慕容平等人又與關羽交手數次,皆不敵而退。

黃忠大帳中。

程昱胸有成竹看着幾人的議論,還是黃忠見其穩坐如鐘,絲毫沒有爲其所動。

“軍師,現在我軍已經襄陽圍城,幾次出戰關羽皆力戰我方,看樣子是不會投降的。”黃忠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程昱卻道:“關羽名噪天下,乃當世英雄。我根本就沒想過他會投降。”

“那軍師爲何遲遲不肯出兵?”呂蒙搶先道。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若是我判斷不錯,劉備已經派了援軍上來。我只是在想襄陽城破之後應如何行軍。”

將軍微微一驚,這軍師果然名不虛傳,這樣的局勢襄陽城破恐怕是遲早的事,不過,所謂上兵伐謀,當然要選擇最好的攻城方式纔是。想必其已經有了破城之計。

將軍抱拳上前:“軍師莫非已有退敵之策?”

程昱謙虛道:“目前還沒有,不過關羽盛名之下無虛士,想必縱觀整個軍營,唯有黃老將軍能與之匹敵。”

這一聲說的所有人都心驚不已,黃忠確實武藝非凡,只是已經年逾古稀,此時再上陣較上如此厲害的對手。恐怕後果難料啊。

黃敘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深知整個軍營內除了黃忠以外,沒有人是自己的對手,而自己也已經很久未與父親切磋,不知其現在身手如何。但要讓黃忠上陣殺敵,而且對手還是自己都抵禦不住的關羽。心中不免爲父親擔憂,這才站出來反對。

黃忠卻喝止了黃敘的阻攔,久久才道出幾句話:“好,那就由老夫親自上陣。”

見黃忠心意已決,黃敘也沒有再加阻攔,而是要求一定要爲其督戰,不敵時必須立即撤退。黃敘在說出這樣的提議時,其實還有一句沒有說出來,萬一黃忠不敵,黃敘便會親自上陣解圍。

此時,程昱卻笑道:“既黃將軍願親自出戰,那我便實言相告。”

黃忠其實不是不想上陣對戰,一是因爲黃敘的阻攔,二是因爲敬重關羽這樣的英雄人物。不願出手。而此時卻到了不得不出手的地步,麾下大將無一人能敵關羽。唯有親自上陣一試關羽了。

“軍師請直言。”

得到了黃忠的肯定答案後,程昱這才接着又道:“諸位應該記得前幾曰不斷向這邊流竄的襄陽城中的百姓吧。關羽爲護他們躲避洪水衝擊,全數往荊山上撤退,而我軍一到襄陽便將城圍住,使得百姓進不去,關羽大軍又不敢出城。”

“當然記得。這些天依然有百姓不斷路過軍營,甚至有的百姓還想進入襄陽被我軍攔下。現在那些下了荊山卻不肯離開的百姓一直在軍營四周晃悠不肯離去。照軍師的意思,還將百姓安置於軍中,每曰三餐供應。”黃敘不假思索答道。

“哈哈……不錯。現在時機已到,這些百姓也該發揮他們的功效了。”程昱神秘道。

“什麼功效!”呂蒙下意識的問道。

“對付關羽這樣的英雄硬漢,我們不用些手段是不行的。”程昱一臉的殲詐。

“什麼手段?”幾人幾乎同時問道。畢竟這纔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程昱行至帳前,仔細看了看門口,確定無人才開始說道:“關羽將百姓驅逐出城,無非是爲了將此罪名落到我等頭上,若是我們真上了他的當殺了這些無辜的百姓的話,恐怕就會如其所願讓民心流失。那我們打下襄陽亦不會被百姓所承認。利用這些無辜的百姓,端的是厲害狡猾。”

衆人個個眼睛瞪的如牛一樣,眼神更是透露出不相信的表情,黃忠思索了片刻後才問道:“關羽不是這樣的人吧?”

黃敘也開口答道:“對,雖然只與其交手數次,此人似有天生正義之氣,絕不會做這樣的小人。”

程昱聽罷哈哈大笑起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衆人更是聽得雲裡霧裡,只有慕容平稍微摸到一點門道:“軍師的意思是,給關羽栽贓嫁禍?”

程昱停止了爽朗且帶有一絲陰險的笑聲:“不錯,別看軍營中近曰收留的原襄陽百姓,他們心裡恐怕對關羽保護他們不被洪水衝擊之難心存感激。現在雖然還沒有人爆發,一旦有人爆發起來,這些人便會爭先恐後起來。”

衆人這才稍微有點明白程昱的意思,慕容平似乎也想到了什麼繼續追問道:“那是不是由我扮演襄陽城中逃脫出來的士兵?”

“哈哈……將軍果然慧眼。恩,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將軍新入江東不易被察覺出來,恐怕也只有你才能擔此重任了。我還一直不好意思開口。既然將軍說起,那就有勞將軍辛苦一趟了?”程昱謙虛道。

;

第十一章 黃敘VS關羽第七章 形勢大變第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五)第三十章 呂氏家族第二十六章 周瑜第十八章 準備第四十三章 美女軍師(二)第六章 全面開戰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三十二章第三十章 呂氏家族第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五)第六章 陰謀詭計第六章 毛遂自薦第十五章 會決烏聊山(一)第三十八章 聯袁滅曹?第二十章 敗走穎陵道第十四章 他想造反?第二十二章 宴會(四)第八章 急進中伏第二十一章 糧草之戰(2)第四十章 伏擊第十三章 虎口拔牙(下)第三十五章 呂布(二)第三十二章 故人韓山第十四章 他想造反?第七章 昌盧之戰(二)第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五)第四十一章 血詔(二)第十章(二) 黃敘揚威第四十二章 緣來是你(三)第三十九章 一喜一憂第十一章 路在何方第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三章第三章 穎上之戰第十四章 汝南決策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二十二章 計誘第十二章第十六章 巴丘爭奪戰(一)第五章 安城之戰第十八章 事變第二十四章 無題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二章 錯綜複雜第十九章 西蜀危機第六章 計破南陽(四)第十七章 攻克襄陽第十九章第十七章 援軍的到達(三)第二十一章 孟獲第三章 重逢相聚第十九章 宴會(一)第十五章 會決烏聊山(一)第九章 黃忠之危第十八章 火燒白陵坡第四十六章 一呂二典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九章 全局定位第十九章 夏口與隨州第三十一章 威脅利誘第三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三章 從新定位第四章 五龍現鬼魂(二)第十三章 敗走滎陽第六章 計破南陽(四)第十一章 論曹第二章 凱旋第十章 反擊第十三章 小沛初戰第六章 陰謀詭計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時刻第七章 勝第一章 突圍第十九章 西蜀危機第二十一章 糧草之戰(2)第十章 平都大捷第五章第十二章 黃承彥相助第十章 水淹襄陽第八章 鐵甲連環馬第二十一章 事出有因第三十五章 挑逗第十二章 太行道(二)第二十七章 離間計(二)第四四章第七章 張郃VS太史慈(上)第三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二十五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上)第十二章 移駕弘農第十四章 智取即丘(二)第十五章 援軍的到達第四章 五龍現鬼魂(二)第二十八章 局勢第三十八章 難渡洛水(二)第三章 水上爭鋒(二)第二十一章 決定意義的一戰第十六章 巴丘爭奪戰(一)
第十一章 黃敘VS關羽第七章 形勢大變第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五)第三十章 呂氏家族第二十六章 周瑜第十八章 準備第四十三章 美女軍師(二)第六章 全面開戰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三十二章第三十章 呂氏家族第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五)第六章 陰謀詭計第六章 毛遂自薦第十五章 會決烏聊山(一)第三十八章 聯袁滅曹?第二十章 敗走穎陵道第十四章 他想造反?第二十二章 宴會(四)第八章 急進中伏第二十一章 糧草之戰(2)第四十章 伏擊第十三章 虎口拔牙(下)第三十五章 呂布(二)第三十二章 故人韓山第十四章 他想造反?第七章 昌盧之戰(二)第三十八章 窮途末路(五)第四十一章 血詔(二)第十章(二) 黃敘揚威第四十二章 緣來是你(三)第三十九章 一喜一憂第十一章 路在何方第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三章第三章 穎上之戰第十四章 汝南決策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二十二章 計誘第十二章第十六章 巴丘爭奪戰(一)第五章 安城之戰第十八章 事變第二十四章 無題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二章 錯綜複雜第十九章 西蜀危機第六章 計破南陽(四)第十七章 攻克襄陽第十九章第十七章 援軍的到達(三)第二十一章 孟獲第三章 重逢相聚第十九章 宴會(一)第十五章 會決烏聊山(一)第九章 黃忠之危第十八章 火燒白陵坡第四十六章 一呂二典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九章 全局定位第十九章 夏口與隨州第三十一章 威脅利誘第三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三章 從新定位第四章 五龍現鬼魂(二)第十三章 敗走滎陽第六章 計破南陽(四)第十一章 論曹第二章 凱旋第十章 反擊第十三章 小沛初戰第六章 陰謀詭計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時刻第七章 勝第一章 突圍第十九章 西蜀危機第二十一章 糧草之戰(2)第十章 平都大捷第五章第十二章 黃承彥相助第十章 水淹襄陽第八章 鐵甲連環馬第二十一章 事出有因第三十五章 挑逗第十二章 太行道(二)第二十七章 離間計(二)第四四章第七章 張郃VS太史慈(上)第三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二十五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上)第十二章 移駕弘農第十四章 智取即丘(二)第十五章 援軍的到達第四章 五龍現鬼魂(二)第二十八章 局勢第三十八章 難渡洛水(二)第三章 水上爭鋒(二)第二十一章 決定意義的一戰第十六章 巴丘爭奪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