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鳳氏懷庸

鳳懷庸打小就覺得,她家除了個個讀書,而且都還都讀得不錯以外,其實也就是個平常人家。

曾祖母鳳清竹雖然文名赫赫,可她自己卻命犯孤星。母父與夫君都是三十來歲就沒了,就連一雙兒女裡的兒子也在十六歲上沒了。她去世之後,鳳家才漸漸繁盛起來。鳳懷庸的祖母生了三個女兒,到了鳳懷庸這一代有六女七男,也算是相當繁盛的大戶人家了。

鳳懷庸因是長房長女,在懵懵懂懂的時候便把照顧弟妹當成了自己必須履行的責任。但是那個時候的她還不知道,她將會有一羣千奇百怪到什麼地步的弟妹。

三妹懶到連話也不愛說,兩個字能表意的絕不說第三個,好像嘴皮子多動兩下能要她的命一樣。五妹是個饞鬼投胎,花花草草的捋下來就朝嘴塞也算了,她連墨汁都敢去舔一舔。二弟在六歲的時候張嘴就說人家“贈綈袍”,當着面譏諷人家有眼無珠自高自大。而四弟自小喜歡帶刃的東西,給把大砍刀,他能樂得覺都睡不着。

只有七弟未竟從來都是不同的。

平靜寧和,寬容體諒,文雅端方,似乎世人臆想名門公子時能用到的詞彙都適用在他身上。

鳳家上下其實都情願他奇怪一點,再奇怪也比他天生心疾來得好。

每每看着他嘴脣青紫地倒下去,都叫人心驚膽戰;每每看他一臉蒼白地從昏迷中醒過來,又異常叫人心疼。於是整個鳳家,從祖母開始,到母親和兩位姨母,甚至他的六個姐姐和六個哥哥,整個鳳家就沒有不寵他的。

平心而論,鳳懷庸覺得她這個弟弟,在鳳氏裡頭也是數一數二的,因此絕不肯叫他低嫁了。可誰成想在鳳家人眼裡再沒有不好的孩子,居然只因爲身子不好這一樁,就拖累了他的婚事?

從馬車裡出來的鳳懷庸,雙腳才一落地就擡頭,看向門楣上寫着“崇文館”三個大字的匾額。怔忡了一瞬之後,她又下意識低頭看了看手裡被她捏皺了的胭脂色的帖子。

“欣聞懷庸先生至京。若得初十日未正時分崇文館一見,寧之幸矣。”

她不由自主地念了出來。

措辭很平常,但是那筆字卻有幾分說道。

乍看着雋秀飄逸,仔細看卻能發現無論筆力、結構都紮實得很,顯見是下過苦功的。筆力從頭到尾始終如一,則是能說明此人心性沉穩。

帖子用的紙平滑厚實,所費不菲。寫那些字用的墨,顏色濃淡相宜還有淡淡馨香,顯見也不是尋常貨色。

單看這份帖子,倒是足以令人心生好感。只是當她目光一挪到落款的地方,卻不由莫名地嘆了口氣,才三個字那麼長的名字倒被她念得像一聲幽幽輕嘆。

“李鳳寧……”

鳳懷庸這邊還在怔忡之間,那頭已經有人從門口走出來,是個十四五歲書僮打扮的少女。她衣着合身,面容略圓,走到鳳懷庸面前先施一禮,道:“請問,可是鳳氏懷庸先生?”

因鳳家乃是以文出名,又有個鳳氏家學,所以外頭碰着她們倒是多以“先生”相稱。鳳懷庸便點了點頭,道:“鳳某應秦王殿下之約而來。殿下可是已經到了?”

“是。”那書僮恭謹地應了聲,完全沒有半點驕矜之色,“我是跟着主人出門的松煙,請先生跟我來。”說罷,便又一躬身,然後當先引路而去。

這副有規有矩的模樣,卻反而看得鳳懷庸更添一層沉重。

前些日子邵邊送信過來,居然說那個答應娶未竟的金師妹悔婚了。鳳懷庸打開頭就不同意這門婚事,後來還是父親勸她說因爲這個金師妹有求於鳳家,便不敢待鳳未竟不好。鳳未竟也知道這金師妹雖說爲人勢力了點,可既要做鳳氏塾師就必得留在鳳氏,未竟嫁過去也不用遠行,也方便家裡照拂,最終鳳懷庸還是勉強同意了。

可那個金師妹居然悔婚?

就在她滿肚子怒氣卻又不敢跟未竟說的時候,邵邊居然又送來了第二封信,說是……

□□遣人來提親了!

太過巧合的時間,令人不用推想也能知道能令金師妹退婚的到底是誰。而鳳未竟在看完信的剎那心就沉了下去。在安陽的她,比邵邊更能感覺到李鳳寧的如日中天。而旁人眼裡嘖嘖稱奇的大功臣,鳳懷庸卻只看到她的位高權重和野心勃勃。

她不相信李鳳寧是真心喜歡上她的弟弟,只是覺得她是想要藉着這個由頭,把整個鳳家吞吃下肚而已。只是鳳家對旁人或許還有點威懾力,但是在秦王的名號前卻特別蒼白無力。

但不管再怎麼沉重,來都來了,她必須去見一見。

崇文館原來是學堂,後來又歸到國子監之下,因規制與一般學堂也無甚兩樣,所以對鳳懷庸來說十分有親切感。再加上此地舍監喜好蒔花弄草,只是漫步其間倒也略略安撫了下鳳懷庸煩悶的心情。

只是,爲什麼那麼安靜?

走了一長段路之後,鳳懷庸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來這個問題。好歹也是朝廷衙門,怎的連個人影也不見?

鳳懷庸正疑惑着,就見前面屋子拐角處有個人立在那裡。這人長身玉立站在欄邊,許是聽見腳步聲而回頭,然後就對着她淺淺一笑。

這人長得十分雋秀,尤其那雙烏潤潤的眸子眼角微挑,那淺淺一笑之下,大概任誰都生不出惡感來。鳳懷庸也沒多想,便朝此人頷首爲禮。

誰想她正要越過去的時候,那人開口說話了,“懷庸先生。”

她知道自己是誰?

鳳懷庸滿心想着那請她來的正主一定是等她去拜見的,所以一時沒朝那裡想。待見到適才過來引路的書僮侍立到那人身後去,鳳懷庸也是愣了一愣才反應過來,然後她絲毫沒能在對方面前掩飾自己的訝然。

這人……

就是秦王李鳳寧?

“今天請懷庸先生過來,只是想問一聲,”站對面那人說,“我打算將這個地方交由鳳氏打理,懷庸先生以爲如何?”

交給鳳氏打理?

饒是鳳懷庸自詡有些見識,也一時鬧不明白她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

“殿下的意思是……”

“懷庸先生是當世大家,在您面前擺那些架子忒沒意思,不若就以表字相稱如何?”那人卻只咧嘴一笑,“清容也叫我謹安的。”

清容……

也叫她謹安。

這是什麼意思?

彷彿隱隱暗示着,自家小弟與她有什麼關係似的,令鳳懷庸心生惱意。只是她到底識得輕重,不肯做那憑着性子拂袖而去的事,雖然臉上還是一沉。

“鳳氏聞名天下,能入學的無不一時之選。”那李鳳寧卻彷彿並未察覺她的表情,只依舊那副親切到幾乎叫人如沐春風的語調說,“照我想無非分爲三類人。有心入仕的可以走一走科考之路,一心向學的只管把自己埋在書堆裡。而我卻想造一條可以上達天聽的明路,給那些既想兼濟天下又怕官場束縛的。”

鳳懷庸一時有些聽住了。

“殿下……”她猶豫了下,還是換了個稱呼,“謹安是想令我鳳氏入鳳閣?”

“非也。”李鳳寧笑着搖頭,“鳳氏清名,一半來自學問,一半則因無官。真要令鳳氏入了仕途,也不過是另外一個連氏和蕭氏罷了。喪了文士學子的信服,那才叫得不償失。”

這道理,鳳氏又何嘗不知?

她家那麼多人,也不是個個都對做官毫無興趣的,不過就是因爲赫赫鳳氏的名聲與傳統壓在那裡,一家子人裡只要出了一個做官的便要潰於蟻穴,所以誰都不敢罷了。

只是她這個活了三十多歲的人能明白也就罷了,這個李鳳寧現下才二十一吧?

想起那個去邵邊求親的,那股侵擾了她好些時日的沉重感又復侵襲回來,重重地壓在她的身上。

“一入官場身不由己,雖然是句老話,卻也是句真話。我想給天下有識之士另闢一條暢言之路。有識有能之人不會都在官場,而當這些人有意爲天下盡一份心力的時候,我不想她們望洋興嘆而已。”

“這件事……”鳳懷庸想來想去,只能嘆道,“果然只有鳳氏才能做。”

這不是自吹自擂,即便鳳懷庸換了別的姓,也一樣如此說法。

這世上能安貧樂道的本來就不多,還得出了名的,還得在讀書人裡有好聲望的,還得人數不能少到幾十年就死光了的。所以算下來,果然是隻有鳳家才合適。

“若真有那麼個地方,必然得在安陽城內。消息走過百里就能變味,不要說進言和勸解了。”李鳳寧說,“何況,還得有人濾一下那些遞上去的東西,必得有些真材實料的才行。阿諛奉承的華麗文章,宮裡已經堆得汗牛充棟了,實在用不着旁人再來錦上添花。”

李鳳寧這罵人不帶髒字的諷刺,直聽得鳳懷庸眉頭一鬆。

然後毫無徵兆地,李鳳寧突然來了這麼一句,“更何況,不給你們一個就近瞪着我的地方,我怕你們不肯讓清容嫁給我。”

纔出現的輕鬆一凝。

鳳懷庸覺得自己完全分辨不出來。李鳳寧到底是爲了她這個計劃纔想求娶鳳未竟,還是爲了能讓鳳未竟能嫁給她,纔想到這種會令整個朝野都爲之震動的法子?

理智告訴她是前一種,但是在看着她眼角眉梢那股柔軟時,鳳懷庸又忍不住覺得是後一種。雖然才這麼想的瞬間就連她自己都覺得可笑,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她卻真的開始覺得李鳳寧不是爲了鳳氏纔想娶她家小弟的。

所以,鳳懷庸忍不住問了一句,“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他犯了一回傻,叫我撞上了。”李鳳寧卻彷彿想起什麼似的,淺淺地彎起脣角。

這個表情,看得鳳懷庸又是一愣。

她知道她爲什麼會那麼笑,因爲她在看到自己夫君的時候,也會有相同的感覺而已。

“不過,懷庸姐,”李鳳寧毫無徵兆地突然換了稱呼,然後也突然咧開嘴,把那種彷彿春光一樣溫暖明亮的笑變成了一種充滿野性的表情。

鳳懷庸一愕。

“我雖然有點配不上清容,但是我不會讓他嫁給別人的。”

第315章 枕月牢中勸第390章 郡府新長史第52章 傳話第106章 上賊島第389章 度閒命貴君第280章 “妹妹”與妹妹第121章 字謹安第31章 夜路第30章 姐姐第368章 枕月查隱秘第220章 御駕親征去第138章 上巳節 - 5第169章 我很想你第159章 官舍洗塵第370章 令儀會雲榭第117章 連家人第292章 你是小米粥第32章 梓心第137章 上巳節 - 4第258章 車中慰枕月第259章 誠郡王免職第209章 平常小事第189章 往事如風第304章 誠王與魏王第345章 清容突然悟第304章 誠王與魏王第45章 三處第8章 嫌隙第340章 車中聽閒說第202章 亡女下葬第353章 梓言留棲梧第242章 並非是偶遇第131章 羊肉攤第328章 轉眼三年過第347章 梓言讒隨兒第193章 改名枕月第162章 遠在安陽第213章 馹落狼煙起第171章 雙人同騎第196章 清容辭行第276章 梓言歸家來第88章 渭陽亂第231章 多西琿相勸第7章 離棄第84章 偶聽聞第245章 偶然一念間第40章 契約第383章 帳中說局勢第8章 嫌隙第73章 雛形第231章 多西琿相勸第346章 清容有身孕第147章 偶然事第238章 宮中議喪事第10章 王子第344章 誘拐鳳懷庸第383章 帳中說局勢第221章 書房議政事第172章 行前知會第129章 十四留第3章 挹翠第351章 殷六入宮來第30章 姐姐第38章 聖旨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59章 商量第23章 回家第222章 隨兒的勸解第132章 客求助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95章 海里遊第33章 定計第110章 政事堂第333章 鸞儀又生事第78章 謝雲流第86章 緣由疑第145章 偷懶亭第379章 勸諫的結果第30章 姐姐第186章 晉升秦王第190章 在馬車上第93章 跳海崖第10章 王子第13章 隨兒第262章 登門見少卿第188章 “姨母”李端第88章 渭陽亂第199章 周圍的人 - 中第150章 夜安枕第228章 再給個甜棗第147章 偶然事第207章 梓言之離第172章 行前知會第12章 王子第338章 端宜之侍官第122章 蕭府行第258章 車中慰枕月第136章 上巳節 - 3
第315章 枕月牢中勸第390章 郡府新長史第52章 傳話第106章 上賊島第389章 度閒命貴君第280章 “妹妹”與妹妹第121章 字謹安第31章 夜路第30章 姐姐第368章 枕月查隱秘第220章 御駕親征去第138章 上巳節 - 5第169章 我很想你第159章 官舍洗塵第370章 令儀會雲榭第117章 連家人第292章 你是小米粥第32章 梓心第137章 上巳節 - 4第258章 車中慰枕月第259章 誠郡王免職第209章 平常小事第189章 往事如風第304章 誠王與魏王第345章 清容突然悟第304章 誠王與魏王第45章 三處第8章 嫌隙第340章 車中聽閒說第202章 亡女下葬第353章 梓言留棲梧第242章 並非是偶遇第131章 羊肉攤第328章 轉眼三年過第347章 梓言讒隨兒第193章 改名枕月第162章 遠在安陽第213章 馹落狼煙起第171章 雙人同騎第196章 清容辭行第276章 梓言歸家來第88章 渭陽亂第231章 多西琿相勸第7章 離棄第84章 偶聽聞第245章 偶然一念間第40章 契約第383章 帳中說局勢第8章 嫌隙第73章 雛形第231章 多西琿相勸第346章 清容有身孕第147章 偶然事第238章 宮中議喪事第10章 王子第344章 誘拐鳳懷庸第383章 帳中說局勢第221章 書房議政事第172章 行前知會第129章 十四留第3章 挹翠第351章 殷六入宮來第30章 姐姐第38章 聖旨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59章 商量第23章 回家第222章 隨兒的勸解第132章 客求助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95章 海里遊第33章 定計第110章 政事堂第333章 鸞儀又生事第78章 謝雲流第86章 緣由疑第145章 偷懶亭第379章 勸諫的結果第30章 姐姐第186章 晉升秦王第190章 在馬車上第93章 跳海崖第10章 王子第13章 隨兒第262章 登門見少卿第188章 “姨母”李端第88章 渭陽亂第199章 周圍的人 - 中第150章 夜安枕第228章 再給個甜棗第147章 偶然事第207章 梓言之離第172章 行前知會第12章 王子第338章 端宜之侍官第122章 蕭府行第258章 車中慰枕月第136章 上巳節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