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楊嬋蹤跡

韓湘子手裡落了一道綠光,原來是碧綠翠竹煉成的洞簫;

呂洞賓接過金光,耳邊當即想起陣陣鏗鏘有力的金鐵聲,入手正是一柄純陽寶劍;

粉光飄忽,化作一朵荷花,被何仙姑拿在手裡,大小正好;

還有一副雲陽板,只因八仙還有最後一人未歸位,故而先落在呂洞賓手中,等他日後度化最後一人,再另行轉交。

而那兩條剛剛收了張果老和藍采和的木柴,現在又重新將兩人吐了出來,並且自身化作漁鼓和花籃,落在二人手中。

“你們兩個,剛纔沒事吧?”

鐵柺李看他們這才一會兒不見的功夫就變得臉色煞白,於是多問了兩句。

兩人驚魂未定,顯然是嚇得不輕,擺擺手吞吞吐吐地回答道:

“你可不知道,剛纔我們連個不知怎的就落到了一處大山腳下,山底下有兩個實力高強的魔怪,我們打不過他,只得被逼着鑿石穿山,這一干就是三年,其中受苦受累,簡直苦不堪言。”

鐵柺李聽了心中一驚,方纔兩人從消失到再出現不過纔是一會兒的功夫,怎麼就過了三年了?

難道老爺已然徹底掌握了時間的大道,所以纔會如此?

老爺這是,成聖了嗎?

武吉不曾再現身,直接從屋裡發話:

“今日對你們小懲大誡,以後千萬要注意言行,否則遲早會惹得大禍。你們去吧,人間歷練纔是你們的正途,等日後功德圓滿,再回蓬萊島。”

“是。”

鐵柺李帶着仙人們退去,小院之中再度恢復了平靜,屋子裡的武吉早已收了火,這座大竈也因此結束了使命。

“帶着你到這裡,就是爲了等今天,如今功德圓滿,你也該回去了。”

武吉拍了拍這些年被他燒的一片黑的大竈,這大竈當即就跟活了似的自己抖動了起來,不多時便變回真身——正是那老君的太極八卦爐,徑直化作流光飛向了東海兜率宮。

“沒了竈,家裡開不了火,這買賣也做不下啦。”

武吉笑着跟龍吉公主玩笑道。

“有件事情還要辛苦你跑一趟。楊嬋那小丫頭,終於露面了。“

一聽這話,龍吉公主瞬間來了精神:

“你終於算到了?她現在人在哪裡?”

“倒不是我算到了,應該是釋迦摩尼和廣成子故意讓我知道的。”

如今在這聖人不在的三界之中,除了釋迦摩尼,沒人能在他面前藏住一個人。

他明裡暗裡找了這楊嬋多年,卻忽然在此時發現蹤跡,這隻能說明是有人故意泄露給他知道的。

龍吉公主不解:

“這又是爲什麼?”

“無他,借我的刀,殺他們想殺的人唄。當初他們一個想西方大興,一個想執掌人間,都想通過結好玉帝來實現自己的利益。如今西方大興已成定局,天庭的強勢反倒成了阻礙;人間推崇玉帝多過於闡教,二者也成了競爭關係。“

“所以這這新天條,已經沒有再繼續的必要了。放出楊嬋解脫楊戩,新天條自然不攻自破。”

按理來說,要想阻止楊戩,本來只要廣成子一道諭旨便可;但這楊戩桀驁不馴,廣成子的話未必會聽,所以這事情還是不能讓闡教自己人來做。

當初當這個司法天神時,廣成子是用楊嬋做要挾;如今想讓楊戩不幹,關鍵也依然還是在這小丫頭的身上。

還有一件事情武吉沒說,那就是自從新玉帝上任之後,天地間的靈氣衰弱得愈發厲害。

這些年,除了早年得道的人物之外,後來者現在連大羅境都很難達到;

而之所以這些年準聖高手銷聲匿跡,正是因爲這種變化引起了他們的警覺,所以不敢再像從前那般隨意大打出手,免得破壞了天地間如今已經十分脆弱的靈氣平衡。

想必釋迦摩尼和廣成子也發現了這其中的關係,所以想試試打破新天條的約束,看看能否改變靈氣衰弱的危局。

武吉心中卻毫無波瀾,他早已察覺到了這背後可能存在的原因,只是現在還不到驗證的時候。

他接着說道:

“小丫頭如今出息了,自己找了個丈夫,還生了個了不得的孩子,如今正求到猴子面前想拜他爲師,想學那鬧天宮劈山救母的本事。“

“哦?他是從哪裡聽說,咱們家傳承鬧天宮的手藝的?猴子收了他沒有?”

龍吉公主笑着說道,話裡話外若有所指。

武吉當然知道她暗示什麼:

“那是,論鬧天宮,誰家有咱們有經驗?猴子早年跟二郎神有過節你也知道,他一聽這外甥要打舅舅,當時就興奮得不行,這時候正挑唆那孩子去偷老君的金丹,你快去管管他。”

“真是有趣的小鬼頭,跟他娘當年一樣淘氣。好,小丫頭的事情就交給我了。”

龍吉公主笑着起身就要飛走,忽然又再度落了下來,臉上的笑意一時之間盡數收起,沒頭沒尾地多問了一句:

“我這一去,還能見得到你嗎?”

武吉擡頭對上她的眼神,這些年在人間兩人日夜相處,彼此更是知根知底。

龍吉公主雖然平日裡愛說愛笑,但是在那看似無憂無慮的外表之下,其實潛藏着一股巨大的憂慮。

而這憂慮的根源武吉心裡也明白,正是在自己身上。

“會見的,咱們這麼有緣,一定會再見的;就跟當年我找到你的鳳凰鬥闕一般,誰都進不來,偏我就能找得到。”

龍吉公主笑了,這一笑一如當年初見:

“登徒子,我等着你找來的那天。”

佳人化虹,飄然離去。

只剩下武吉一人,趁早也收了房子。

這呆了百餘年的長安城,也該是道別的時候了。

武吉將參天仙杖化作一根看起來十分普通的木杖,一個人拄着它走遍天涯海角。

此時又是唐末五代十國的亂世,山河破碎天下動盪,今日幾人稱王,明日幾人登基,人族的歷史似乎再度陷入一種循環。

殺戮和貪婪從未離開得太久,現在只是再一次重蹈覆轍,但在重複之中,似乎人族又有了些不同的領悟。

第八十七章 知己難得第十九章 聞太師將至第一章 當面渡劫第一百二十章 玄奘降生第三章 威名赫赫第二十九章 天生神力第三十九章 溫酒唬燃燈第七章 二人成聖第九十八章 相互欣賞第二十章 又一個鳥人第一章 吳紀“武吉”第三十三章 妖獸第八十七章 意外來援第六十一章 東海迷蹤第五十四章 回頭是岸第四十七章 擊掌豪賭(求收藏!求推薦!求書單!)第六十一章 我的兒第一章 女主武王第四十九章 陣鎖古佛第十章 古怪老道第二章 吞雷第八十三章 龜蛇第九十六章 再立賭約第三十六章 玉醴泉第十四章 故人第七十八章 武吉化萬物第六十章 震驚第三十八章 周天星斗大陣第六章 天不生仲尼第八十七章 知己難得第十六章 兩光頭第七十六章第二章 不識真人第六十五章 又見陷阱第七十二章 卸磨殺驢第四章 玄黃寶塔第六十三章 我喜歡第九十一章 刺吻矛第一百二十五章 姜子牙身死第四十九章 祖巫化身第九十二章 白蓮聖母第六十九章 秘密行蹤(感冒燒糊塗了,發錯章節行蹤補上,抱歉)第九十六章 人教辯論第八十章 帝王之陣第六章 八仙過海第五十章 拆法第五章 三聖母第四十一章 馳援第二十一章 分葫蘆第五十二章 不周山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水火風第八十八章 真男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結拜獅駝嶺第一百二十三章 聽夔牛講故事第六十五章 天庭第二十九章 上上策第三十五章 興師問罪第五十六章 陸壓斬屍第二十七章 悶棍迷案第六章 八仙過海第六十七章 再見鳳祖第五十八章 僞裝第二十四章 青龍老祖第六章 八仙過海第九章 凌霄議事第七十三章 圍攻第七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二十一章 分葫蘆第三十五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母第二十九章 太陽第四十六章 後手第九十一章 伯夷叔齊第十二章 李代桃僵第五十五章 武吉籌碼第十二章 如意湛金槍第十七章 青春損失費第三十一章 三戲聞太師第九章 悲慘卞莊第十二章 托塔天王第三十九章 亂動第九十章 莊生夢蝶?第二十八章 狡兔三窟第五十七章 百篤鎖靈第十四章 忽悠第三十五章 純陰少女(懇請大家多支持起點正版)第十五章 第九聖人第三十五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零四章 刷落聖人第九十六章 再立賭約第十五章 上山第九十章 是人非鼠第一章 又穿越?第八十九章 龍吟岐山第九十七章 陣前密談第二十七章 “卞”字旗第二十一章 分葫蘆第九十六章 再立賭約第十一章 八卦爐裡煉道法第十章 各教出人
第八十七章 知己難得第十九章 聞太師將至第一章 當面渡劫第一百二十章 玄奘降生第三章 威名赫赫第二十九章 天生神力第三十九章 溫酒唬燃燈第七章 二人成聖第九十八章 相互欣賞第二十章 又一個鳥人第一章 吳紀“武吉”第三十三章 妖獸第八十七章 意外來援第六十一章 東海迷蹤第五十四章 回頭是岸第四十七章 擊掌豪賭(求收藏!求推薦!求書單!)第六十一章 我的兒第一章 女主武王第四十九章 陣鎖古佛第十章 古怪老道第二章 吞雷第八十三章 龜蛇第九十六章 再立賭約第三十六章 玉醴泉第十四章 故人第七十八章 武吉化萬物第六十章 震驚第三十八章 周天星斗大陣第六章 天不生仲尼第八十七章 知己難得第十六章 兩光頭第七十六章第二章 不識真人第六十五章 又見陷阱第七十二章 卸磨殺驢第四章 玄黃寶塔第六十三章 我喜歡第九十一章 刺吻矛第一百二十五章 姜子牙身死第四十九章 祖巫化身第九十二章 白蓮聖母第六十九章 秘密行蹤(感冒燒糊塗了,發錯章節行蹤補上,抱歉)第九十六章 人教辯論第八十章 帝王之陣第六章 八仙過海第五十章 拆法第五章 三聖母第四十一章 馳援第二十一章 分葫蘆第五十二章 不周山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水火風第八十八章 真男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結拜獅駝嶺第一百二十三章 聽夔牛講故事第六十五章 天庭第二十九章 上上策第三十五章 興師問罪第五十六章 陸壓斬屍第二十七章 悶棍迷案第六章 八仙過海第六十七章 再見鳳祖第五十八章 僞裝第二十四章 青龍老祖第六章 八仙過海第九章 凌霄議事第七十三章 圍攻第七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二十一章 分葫蘆第三十五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母第二十九章 太陽第四十六章 後手第九十一章 伯夷叔齊第十二章 李代桃僵第五十五章 武吉籌碼第十二章 如意湛金槍第十七章 青春損失費第三十一章 三戲聞太師第九章 悲慘卞莊第十二章 托塔天王第三十九章 亂動第九十章 莊生夢蝶?第二十八章 狡兔三窟第五十七章 百篤鎖靈第十四章 忽悠第三十五章 純陰少女(懇請大家多支持起點正版)第十五章 第九聖人第三十五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零四章 刷落聖人第九十六章 再立賭約第十五章 上山第九十章 是人非鼠第一章 又穿越?第八十九章 龍吟岐山第九十七章 陣前密談第二十七章 “卞”字旗第二十一章 分葫蘆第九十六章 再立賭約第十一章 八卦爐裡煉道法第十章 各教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