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吉公主來得可謂是好巧不巧,真是雙方正僵持到無人能解的時候。
而她這一番話卻是將事情直接當場挑明,這東海龍宮收復之戰的功勞,或者是說那蓬萊島的歸屬問題,究竟該花落誰家,她現在就要一個答案。
或者說,要一個明確的說法。
不過事情還沒有這麼簡單,龍吉公主雖然沒有說別的什麼話,可他手底下領兵的卻是卞莊,誰都知道這人是太清一脈的弟子,更是武吉不折不扣的小弟。
他此刻竟然直接指揮着天兵天將圍在了武吉的身旁結成陣勢,看那樣子似乎是在爲武吉撐腰。
如果沒有龍吉公主的暗示,恐怕這卞莊也不敢這麼幹。
更何況…他現在都已經當着面這麼做了,龍吉公主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更是擺明了是站在武吉這一邊。
剛纔也就罷了,如今誰要是敢以多欺少對付武吉,只怕是龍吉公主第一個要跟他翻臉!
打又打不過,道理上也不佔優,畢竟這東海龍宮確實是人家武吉實打實,靠自己一己之力拿下的。
見此情形,截教的衆人立刻便打了退堂鼓,紛紛低着頭不再多說,只一心看着上面的闡教三仙要如何收場。
事到如今,闡教的三仙哪裡會不知道,他們早已被武吉和龍吉公主聯手擺了一道。
也怪他們太過輕敵,如果他們此刻擁有絕對的實力能夠及時先把武吉鎮壓在當場,即便現在龍吉公主帶人過來恐怕也沒辦法說得了什麼。
可如今…情況卻恰恰相反,反倒是他們三個被武吉一人給攔在了這裡進退不得。
雷震子默然不語,他回頭看了一眼武吉,心中暗自盤算着他們兩人之間現在的差距,不由得隱隱有些擔憂。
雷澤的事情恐怕不能再耽擱下去了,這武吉實在是太過邪門,再不想想辦法只怕他這先天雷精就要先成了笑話,居然還敵不過武吉這區區凡人之身修行得道。
哪吒個人是無話可說,他跟武吉之間說實話並沒有多大的仇怨,反倒還有些老交情。
只是如今兩人分屬兩派不得不敵對,又是當着自家師傅的面他自然也不敢多說,如今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是回頭看太乙真人的臉色,論道行論輩分,這裡的事情都該由太乙真人做主。
太乙真人現在臉上的表情可謂是萬分尷尬,可無奈誰都在看他的表情,就等着看他如何做主決定這裡的情況,他是想躲都躲不過。
猶豫再三,太乙真人知道終究大勢不可違。
“恭喜武吉師侄,立下此等奇功,不想太清一脈竟然有師侄這樣的人才,將來大道傳承指日可待!”
太乙真人這句話一說出口,在場的衆人就立刻心領神會,知道他終究還是服了軟,只是不好意思直白地把實話說出口罷了。
哪吒和雷震子耳朵裡聽得明白,於是這便收了手抽身而退。
這兩人一退,武吉立刻也就把自己的二十四條雷龍全都收攏在身旁,放那九龍神火罩晃晃悠悠地回到太乙真人的手裡。
“有勞真人親自出手指教,今日收穫頗豐,有一半多都是有賴於真人的指點!”
武吉笑眯眯的一拱手,顯然是話裡有話。
太乙真人如何會聽不懂他話裡譏諷的意味,只是事已至此除了強作不知,他又能如何。
“剩下之事,就有賴公主多費心了!”
忙活了這麼些日子,最終還是讓別人撿了便宜,太乙真人頓時有些意興闌珊,說了句場面話之後便帶着麾下衆人匆匆離去。
他這一走,截教的人更是沒有理由多留,也跟着一打招呼全數退去。
東海多的是仙山,雖然這蓬萊島自上古之始,就大大有名,也確實是遠超其他仙山,但他再好又哪裡能好得過金鰲島?
截教本來就無意於非要將蓬萊島納入麾下,只是這東海之地向來是他們截教的地盤,自然是不可能讓闡教把手伸到這裡來。
兩教人馬就此撤去,龍宮中又只剩下武吉和龍吉公主等幾個自己人。
“多謝公主及時出手解圍,否則今日這場面恐怕是不好收場了。”
武吉當然明白公主特地趕來是爲了給他撐場面,這份情誼他更是記在心裡。
“你可是說好了,今後這東海的八仙可要跟我天庭同進同退,這蓬萊島我可不是給你的,可是給我天庭八仙預留的。”
龍吉公主這話說的冠冕堂皇,但話裡話外還不是在維護武吉。
有些話不用說出口,該懂的人自然懂得便就足夠。
“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你手底下可沒有幾個人,那八仙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聚齊,總不能將這島就這樣空着無人看守吧?我暫且借你一支兵馬,勉強替你看看家。”
龍脊公主者是心疼他手底下連個人都沒有,這才主動開口。
“行,替我看個200年就足夠,八仙雖然未必集聚但200年的時間足夠出來個大半。這八仙應運而出,修行速度可是飛快,只怕到時候只怕用不着我如何去看顧,他們自己就懂得如何自保。”
武吉不跟龍吉公主多客氣,直接笑納了這好意。
“爲表謝意,我這卞莊小兄弟可就交給你們天庭了,今後用得着衝鋒陷陣的地方你可千萬別跟他客氣。”
武吉順手又把卞莊推給了龍吉公主,他早已想好,要讓這卞莊到天庭之中去做那天蓬元帥。
讓卞莊終日靜坐參禪悟道終歸不符合他的心性,領軍征討纔是他真正的大道所在。
至於日後西遊時的那一劫數,武吉就不信如今有他在,還能出現玉帝將他貶入六道輪迴最後錯投豬胎的事情?
與其畏畏縮縮,還不如放開手腳讓他去做,有什麼事情他這做小老爺的人一力承擔了!
龍脊公主回頭看了一眼那邊還忙着調兵遣將的卞莊,點頭稱讚道:
“這卞莊我跟他接觸的時間倒不算多,但也看得出來確實是個人才,而且難得的是兵法嫺熟,懂得進退,相比於枯坐悟道,天庭神道確實是更加適合於他,這人我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