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熹貴妃是不喜悅烏拉那拉氏的,實則,讓烏拉那拉氏當四爺的側福晉,是雍正爺親定的,只是此事只有熹貴妃知道。雍正爺不想讓那爾布覺得他過於重視和科爾沁部落的關係。
熹貴妃不太喜悅烏拉那拉氏,是因爲她父親並沒有如富察氏家族一般與皇家交好。雖科爾沁草原名義還是歸大清管轄的,但實權在那爾布手。
大清皇帝的宗源是出自科爾沁,當年從那裡出發,清兵一路入關滅了明朝,纔有了以後的愛新覺羅皇家的江山社稷。
只是如今科爾沁草原山高皇帝遠的,那爾布除了頒金節和元宵節之後的參見,每年按例納貢朝廷以外,其餘的時候,朝廷的手很少伸到科爾沁去,基本那爾布是科爾沁草原的王了。
他或許也會覺得這會讓朝廷對他產生不滿,這次能和皇家連姻,他也是出盡全力示好了,但雍正爺對收回科爾沁部落的實力統治權早有心思,親自選定烏拉那拉氏成爲四爺府裡的側福晉,也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
他不想和那爾布鬧僵,也想借此慢慢收回實權。
果然,那爾布這邊,也在等着契機與朝廷示好,收到烏拉那拉氏的書信即刻遞了摺子。如今大清江山穩固,兵強馬壯的,雍正爺說動年羹堯毫不客氣的動了,若是出兵科爾沁,也是說來來的事,若是硬扛,如同以卵擊石,唯有俯首稱臣,示好纔是妙的,如今女兒嫁給和碩寶親王,將來若是繼承大統,他那爾布也是風光有面兒,諸多考量,服軟,全力支持女婿纔是明智之舉,若是雍正爺收回實權,他交出去也罷了,想必他服軟,雍正爺也不會做的太過。
藉着女兒的手將摺子遞給熹貴妃,再讓她轉交皇,一來,讓熹貴妃對烏拉那拉氏有好印象,二來皇那邊也自是明白他的意思了。
容嬤嬤當時出主意的時候自是不知道那爾布的意思的,她這是歪打正着了。
總之那爾布是個聰明人,更聰明的是雍正爺,一個聯姻,一個暗示,不廢一兵一卒,收回實權,穩固草原邊疆,實乃明智之舉。
說回這邊。
黛兒將烏拉那拉氏扶起來,熹貴妃娘娘賜坐請茶。
烏拉那拉氏坐在軟榻一側,容嬤嬤立在她身旁。
她看桌有書簿放着,便問熹貴妃道:“娘娘,您這會兒正忙着?臣妾這會兒來打擾,可是討嫌了呢。”
熹貴妃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笑的也是慈祥之色:“無礙,一些瑣碎,什麼時候做都可以,你能來走動,本宮很高興。弘曆府裡的,自是本宮兒媳,兒媳來看婆婆,婆婆哪有不高興之理。”
烏拉那拉氏低頭淺笑恭敬之色道:“臣妾在草原之時,聽說娘娘平易近人,如今見着了才知所言非虛,寶親王如此優秀,才學兼備,母妃自是蕙質蘭心之人呢,臣妾能成爲您的兒媳,也是修來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