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

一旦清軍主力南下,十萬旗兵坐鎮江南,江陰和太湖等地的義軍,便都危險,所以必須在清軍主力到來之前,全部轉入地下,隱藏於湖泊和鄉間,讓清軍找不到,才能夠生存。

若是還據守城池,清軍主力一到,必然灰飛煙滅,所以到了必救江陰的時刻了。

當然一味躲藏,最後只能被清軍消滅,所以除了躲藏,義軍也需要看準時間進行反擊。

什麼時候藏,什麼時候反擊,則需要義軍首領們進行判斷。

趙銘看向衆人,“我的意思就是,派人通知浙東和福建,讓官軍早作準備,而我們則趁着多鐸未到,大鬧一場,奪取糧食,然後藏身於湖泊山川。清軍主力到了江南,多鐸大軍找不到我們,必然揮師南下,等清軍南下後,江南空虛,我們便乘虛殺出。屆時,官軍得到我們的消息,已有準備,而我們攻擊多鐸後路,多鐸進退兩難,必然退軍。”

吳易道:“多鐸退軍後呢?”

按着趙銘的意思,浙東只需要防守,不需要擊敗清兵,由江南義軍襲擾清軍後方,使得清軍退兵。

這對浙東官軍的要求,便降低了很多,江陰百姓尚能堅守數月,魯監國的人馬,防守一段時間,應該問題不大。

只要清軍一時間攻不下,後方又受到威脅,多鐸必然退軍,只是清軍退軍後,十萬旗兵坐鎮江南,江南義軍必遭圍剿。

趙銘笑道:“那我們便又鑽山入林!”

吳易微微皺眉,“博安意思是再次藏起來?”

趙銘點了點頭,“不錯,清軍主力回援,我們就藏起來,他們一走,我們又殺出來!這條策略,我叫他敵進我退,敵走我擾!”

吳易琢磨這趙銘的八字方略,眼前一亮,笑道:“博安之意,是清軍南下,我們便出,清軍回來,我們便藏。如此來個幾次後,南方官軍兵馬練成,我等亦是久經戰陣,而清軍則人困馬乏,方有機會扭轉時局。”

吳易眼睛一眯,趙銘這個辦法相當猥瑣,不過卻很適合義軍。

候峒曾道:“若是如此,我們必須要準備足夠的糧食,才能藏得住,耗得起!”

吳易道:“所以我們必須拿下蘇州,奪取清軍的糧草!”

趙銘道:“不只如此,還需讓徽州的金聲、江天一襲擊寧國府,再派出幹員,在南直隸和浙江交界之地舉義,放出風聲,天地會將配合浙東魯監國,光復杭州,將博洛的注意力引向南面,給水師救援江陰創造機會。江陰首舉義旗,救出江陰守軍,江南義師士氣大振,屆時我等登高一呼,必然一呼百應,使得江南鼎沸,把江南百姓都發動起來,讓鄉間變成我們的天下。如此我們纔能有源源不斷的補給,才能耗得起來。”

程璧孤身前往浙東,帶着鄭森的信物,到了舟山島,島上守將黃斌卿是隆武皇帝封的總兵,已經答應率船隊接應鄭森。

幾日前,程璧便有消息送到,只是趙銘還不知該如何救援。

李元胤的到來,給了趙銘一個契機,蘇州是江南大城,若是能夠襲取,必然震動江南,把博洛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如此纔有機會救援江陰。

……

八月,江陰守軍已經堅守兩個多月的時間,而隨着孔有德和沈志祥的到來,江陰也終於迎來了最後的時刻。

漢軍正紅旗和正白旗,到了江陰之後,立刻架起紅夷大炮轟城,火炮連續轟擊近十日,終於將江陰城轟塌了一大段。

江陰百姓靠着城牆,才能抵擋清軍進攻,現在城牆一塌,清軍衝入城中,百姓必然不是清軍對手,城池註定失陷。

紅夷大炮原來是明朝對付滿清的利器,不過孔有德等人投清,使的明朝失去了這一優勢。

以往明軍野戰不利,還能憑城而守,用火炮轟擊清軍,而清軍對於堅城也沒有什麼辦法,但是清軍有了紅夷大炮後,明軍僅剩的優勢也沒有了,野戰打不過,城池也守不住,便徹底被動了。

江陰城被正紅旗轟塌,城池陷落,就在眼前,清軍中軍大帳內,博洛長出一口惡氣。

一個江陰小城,擋了他兩個多月,要是再拿不下,他真的沒法子見人了。

好在,這一切,終於要有個了結了。

剃髮令後,江南各地反叛不斷,令博洛焦頭爛額,只要滅了江陰,必能打擊亂民的氣焰。

眼下豫親王的兵馬,即將到來,他必須在清軍主力到來之前,肅清江南的反叛勢力,不能影響豫王爺南征。

這次江南亂局,滿清朝廷也沒想到,博洛如果能處理好,那麼他的父親阿巴泰,必將在朝中面前揚眉吐氣,而他博洛,也將成爲滿洲第三代中,最爲閃耀的一顆將星!

有這樣的誘惑在,博洛怎能不盡心盡力,以求將江陰城趕盡殺絕。

“城牆塌了一大段,城中亂民在街道上壘土防守,不過我看他們撐不了多久了。”恭順王孔有德談笑風生,他這一次也着實露臉了。

劉良佐攻了數月攻不下,正紅旗一來,江陰便搖搖欲墜,確實給他長臉了。

“拿下江陰城,不僅能打擊亂民氣焰,還能騰出十萬兵馬出來,屆時剿滅其他亂民不難!”沈志祥亦笑道。

坐於上首的博洛,正拿刀划着豬頭肉,聽了兩人談話,難得放肆的朗聲笑道:“不錯,待江陰之敵肅清,我便能騰出十餘萬大軍,屆時什麼太湖水賊,天地會都不再話下。”

“貝勒爺說的對,一羣刁民,妄圖抗衡大清,簡直找死!”

博洛將一大塊肥得流油的豬肉送到嘴邊,撕咬下一口,突然想起一件事來,遂問道:“對了,那個趙銘趙博安有消息沒有?”

趙銘給博洛留下了深刻映像,這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搞點事情,現在沒聽到他的消息,還真不習慣。

“不清楚,好像還在太湖那邊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劉良佐開口道。

博洛聞語笑了笑,正要吃喝,忽見一將匆匆步入帳內,也不打招呼,直投博洛而去。到他身邊,俯下身來,就是一陣耳語。

博洛一聽完,臉色忽然大變,猛地一下將手中酒杯擲於地,暴怒道:“豈有此理!”

第820章組閣施政第204章震動江浙第634章控制浙江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871章分配利益第899章雲集南京第318章臺灣新政第944章割地求和第188章博洛進退兩難第341章負隅頑抗第820章組閣施政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748章矛盾激化第308章移駕湖廣第719章搬空通州第646章江北大火第570章跨越赤道第四章懸屍示衆第535章負隅頑抗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330章招商船運公司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1016章散兵線第310章多鐸病危第278章隆武危機第649章甕中之鱉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730章羣雄逐鹿第215章遷民禁海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196章追至城下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269章溫州會晤第709章兵臨錦州第748章矛盾激化第461章海東八道第855章長安使團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581章擴軍備戰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512章光復楚贛第765章龍城飛將第1052章大明菜菜子第1109章國宴第355章堅船利炮第582章踊躍應募第585章突襲彰化第626章發兵杭州第903章圍困鎖城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641章重振雄風第445章陽澄湖吃螃蟹第191章激戰金華第380章激戰武進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587章決議出兵第355章堅船利炮第725章宜從衆議第403章消滅清軍斥候第209章開發臺灣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二十五章渾水摸魚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530章籌劃伐周第134章再陷鎮江第980章被追哭了第626章發兵杭州第825章兩淮難民第797章金陵春之陣(完)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993章威服羣胡第二十一章雜毛劉攻城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902章兵臨南京第378章重組東林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149章多鐸退兵第653章闖宮第389章恢復工商第379章裡應外合第1082章最後的機會第191章激戰金華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817章桂王繼統第890章將計就計第843章棉花大豐收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215章遷民禁海第368章清軍撤軍
第820章組閣施政第204章震動江浙第634章控制浙江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871章分配利益第899章雲集南京第318章臺灣新政第944章割地求和第188章博洛進退兩難第341章負隅頑抗第820章組閣施政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748章矛盾激化第308章移駕湖廣第719章搬空通州第646章江北大火第570章跨越赤道第四章懸屍示衆第535章負隅頑抗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330章招商船運公司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1016章散兵線第310章多鐸病危第278章隆武危機第649章甕中之鱉第1070章仰光海戰(完)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730章羣雄逐鹿第215章遷民禁海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196章追至城下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269章溫州會晤第709章兵臨錦州第748章矛盾激化第461章海東八道第855章長安使團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581章擴軍備戰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512章光復楚贛第765章龍城飛將第1052章大明菜菜子第1109章國宴第355章堅船利炮第582章踊躍應募第585章突襲彰化第626章發兵杭州第903章圍困鎖城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641章重振雄風第445章陽澄湖吃螃蟹第191章激戰金華第380章激戰武進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587章決議出兵第355章堅船利炮第725章宜從衆議第403章消滅清軍斥候第209章開發臺灣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二十五章渾水摸魚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530章籌劃伐周第134章再陷鎮江第980章被追哭了第626章發兵杭州第825章兩淮難民第797章金陵春之陣(完)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993章威服羣胡第二十一章雜毛劉攻城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902章兵臨南京第378章重組東林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149章多鐸退兵第653章闖宮第389章恢復工商第379章裡應外合第1082章最後的機會第191章激戰金華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817章桂王繼統第890章將計就計第843章棉花大豐收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215章遷民禁海第368章清軍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