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

雞鳴時分,天還未亮,營房內王德順等人,正睡得香甜,通鋪上鼾聲此起彼伏,王德順不曉得做了什麼美夢,嘴角流出不少哈喇子。

城中除了巡哨的士卒外,衆人都在熟睡中,精力旺盛的趙銘,卻一個鯉魚打挺,便從牀上站起來,稍微洗漱一下,穿戴整齊,來到營地裡。

“噹噹噹~”一陣刺耳的銅鑼聲響起,刺破清晨的寧靜。

通鋪上,睡着的士卒,翻了個身,誰也不願意起牀。

“噹噹噹~”鑼聲繼續響着,引得周圍民居里,傳來一陣叫罵聲。

通鋪上,睡着的士卒,終於受不了刺耳的鑼聲,一個個煩躁無比的坐起。

“姓趙的沒完了!”士卒們一邊大罵着趙銘,一邊迅速的穿着衣物。

這時王德順卻用被子,捂住頭不動,一旁士卒見了,忙道:“王哥,起來了,不然等會兒又得捱揍,還不給飯吃。”

王德順賭氣似的,想要抗爭,可是士卒的話卻提醒了他,他根本打不過趙銘。

“老子直他孃的,早晚有一天,弄死姓趙的孫子!”王德順麻利的起身,擦了把嘴角的哈喇子。

一衆士卒紛紛點頭附和,很贊成他的主意,“對,遲早弄死姓趙的孫子!”

一羣士卒苦不堪言,慌忙穿好衣甲,斜帶着軍帽,陸陸續續出了營房,在校場上集合,一個個嘴上抱怨,身子卻很誠實的站得筆直,就連王德順也是擡頭挺胸撅屁股,雙手下垂,緊貼着褲腿,站了個漂亮的軍姿。

沒奈何,臉還腫着了,眼睛腫得老高,本就不大的眼睛成了一條細線,好漢不吃眼前虧,打又打不過,先忍着吧。

趙銘掃視他們一眼,雖只有幾日時間,但面貌卻已經有了改觀。

“今天本將帶着你們跑步,屆時四人一排,從左到右,依次出校場,明白嗎?”趙銘大喊一聲。

底下傳來稀稀落落的迴應聲,趙銘眉頭一豎,“草泥馬的,沒吃飯啊!”

一聽趙銘的口頭禪又出來,底下人頓時慌了,一個個急忙吼道:“明白了。”

趙銘滿意的點頭,“等會我喊一就邁左腳,二就邁右腳。前面的看着我怎麼跑,後面不分左右的,看着前面怎麼跑,自己就怎麼跑,明白了嗎?”

“明白了!”衆人大聲答道。

趙銘當即雙手握拳,提到腰間,帶頭小跑起來。

“鴨兒鴨,鴨兒鴨。手擺高一點,左右左……”趙銘邊跑邊喊,“都喊起來,對了,鴨兒鴨……”

隊伍亂糟糟的出了營房,圍着營房外的街道轉圈跑。

趙銘帶着跑了幾圈,身後的隊伍才慢慢整齊一些,不在需要他領頭,於是跑到隊伍側面,邊喊口號,邊矯正隊列中,錯誤的士卒,“劉四,你他孃的同手同腳了!”

劉四驚得腦門冒汗,目光連忙打量着前面,調整半天,也沒調整過來。

“鴨兒鴨~嗯,王德順你小子動作很標準,去前面帶着他們跑!”趙銘繼續說道。

王德順內心感到一陣羞恥,嘴上卻立刻條件反應似的,大聲回道:“是!”

他連忙跑上前,來到領隊的位置,動作標準的跑了起來。

“口號,口號!”趙銘提醒道。

“是!”王德順羞恥的學着趙銘的樣子喊道:“鴨兒鴨,鴨兒鴨~”

……

衆人繞着營房,從黎明跑到天色大亮,一個個汗流夾背,不過跑完後,確又神清氣爽。

這時士卒正跑步歸營,鄭森站在門前,注視着士卒跑入營地,臉上暗暗稱奇。

“大木,你幹啥子?”趙銘看見他,跑了過來。

鄭森回過神來,“等會去府衙議事,陳先生讓我叫你去議事!”

“那你等會兒我,我交代幾句!”趙銘先對鄭森說了幾句,然後叫來劉四囑咐一些事情,便又走過來,“可以去了。”

兩人並排而行,鄭森一路上,對趙銘的訓練似乎很好奇,兩人一路交談,趙銘水平其實很有限,還好路不長,等他把底漏完,正好到了縣衙外。

縣衙大堂裡,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曾化龍等人都已經到了,昨晚閻應元與陳明遇已經進行商議和交流,今天把所有人都叫來,主要還是分配任務。

鄭森與趙銘進堂,拱手一禮,“閻總制,陳先生。”

閻應元看了趙銘一眼,遂即道:“既然人都到齊,那便開始了。”

陳明遇道:“都入座吧!”

趙銘和鄭森忙在空位上坐下,衆人目光便紛紛投向閻應元。

“今天召集大家來,是商議守城之事!”閻應元沉聲道:“就這幾日,清兵必然攻城,屆時我親守西城、大木守南城、培卿守東城,化龍守北城,四面編鄉勇畫垛而守,一隊守三垛,各安值守!”

鄭森等三人,立刻站起身來抱拳,大聲答應,“諾!”

閻應元取出三枚令牌,遞給三人,三人接過後退下。

閻應元遂即將目光投向趙銘,“聽陳先生說,博安是難得大才,幾日時間,就把那五百兵丁訓練得有模有樣。博安一部,就作爲支援,隨時待命,準備應對危情!”

“諾!”趙銘面露得色,學着鄭森的樣子,同樣接了一枚令牌。

閻應元立刻將目光看向陳明遇,“城中糧草和器械趕製,就交給拱辰了。”

陳明遇肅然抱拳,“一切都聽總制調遣。”

弘光朝已亡,江陰又是孤城,爲了便於指揮,閻應元自稱總制,並製造了令旗和令箭。

這時閻應元繼續道:“各位具體的職責,我以寫在令牌之後,你們去辦吧!”

趙銘看了看,眉頭微皺,怎麼沒說請援,或是突圍的事情?

江南已經被清兵佔據,以江陰一城相抗,就算堅持再久,最後也避免不了城陷的命運。

江陰人要活下去,要麼有人來救,要麼突圍而出,只堅守的話,失敗將是遲早的事情。

雖說現在沒援兵可請,但是還是應該試一試,不能坐以待斃。

趙銘站了出來,抱拳道:“總制,爲何不向外請援,或是準備突圍?”

第982章女真寨子第341章負隅頑抗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658章令人頭大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417章如何報捷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一零八章趙銘被抓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401章精銳雲集第761章咸陽立朝第143章人心思漢第183章依山避戰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685章大敗清軍第879章攻城作業第339章出兵響應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591章荷蘭人的戰略第670章阻止何騰蛟第868章徐州城破第619章攻陷馬尼拉第359章水師對決第428章胡虜易與耳第906章周國出兵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960章猛龍過江第773章廣州完了第704章失敗的政變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933章淘金熱第638章兵貴神速第193章甕城陷落第973章他們一直忠於大明第829章國有企業第968章黃雀在後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806章反漢同盟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457章海峽遭遇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740章開戰!開戰!第644章胡馬南侵第771章胡漢三又回來了第226章席捲山東第147章聯順抗清第122章海洋理念第847章股價大戰第922章內應暴露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第196章追至城下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四十三章多爾袞興兵十萬第869章入城安撫第976章川東義軍第783章緊急求援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360章擊敗清軍第865章至書招降第一零七章趕赴行朝第492章黃海大戰下第766章漢軍撤兵第647章禁軍危機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1009章誰都別想跑第521章政變上第641章重振雄風第528章江南困局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545章未有之敗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412章破釜沉舟第759章姜襄敗北第484章隔間對持第956章援兵趕來第274章佔據福京第439章黃宗羲第862章暗流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149章多鐸退兵第846章回購拉昇第336章三省會攻第七章建奴追至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194章棒殺準塔第414章生死激戰第134章再陷鎮江第871章分配利益第1020章河東名門的隕落第566章下南洋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852章就想爲殿下效力第803章鐵棒包圍網第815章進殿逼宮第503章激戰
第982章女真寨子第341章負隅頑抗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658章令人頭大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417章如何報捷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一零八章趙銘被抓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401章精銳雲集第761章咸陽立朝第143章人心思漢第183章依山避戰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685章大敗清軍第879章攻城作業第339章出兵響應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591章荷蘭人的戰略第670章阻止何騰蛟第868章徐州城破第619章攻陷馬尼拉第359章水師對決第428章胡虜易與耳第906章周國出兵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960章猛龍過江第773章廣州完了第704章失敗的政變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933章淘金熱第638章兵貴神速第193章甕城陷落第973章他們一直忠於大明第829章國有企業第968章黃雀在後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806章反漢同盟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457章海峽遭遇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740章開戰!開戰!第644章胡馬南侵第771章胡漢三又回來了第226章席捲山東第147章聯順抗清第122章海洋理念第847章股價大戰第922章內應暴露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第196章追至城下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四十三章多爾袞興兵十萬第869章入城安撫第976章川東義軍第783章緊急求援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360章擊敗清軍第865章至書招降第一零七章趕赴行朝第492章黃海大戰下第766章漢軍撤兵第647章禁軍危機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1009章誰都別想跑第521章政變上第641章重振雄風第528章江南困局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545章未有之敗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412章破釜沉舟第759章姜襄敗北第484章隔間對持第956章援兵趕來第274章佔據福京第439章黃宗羲第862章暗流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149章多鐸退兵第846章回購拉昇第336章三省會攻第七章建奴追至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194章棒殺準塔第414章生死激戰第134章再陷鎮江第871章分配利益第1020章河東名門的隕落第566章下南洋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852章就想爲殿下效力第803章鐵棒包圍網第815章進殿逼宮第503章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