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英縣公得志便猖狂 齊王妃無奈忍怒火(二)

此後,司馬十七郎沒有再與十三郎發生衝突,因爲司馬十三郎被齊王妃關起來讀書了。

打聽到這一消息,司馬十七郎還有些遺憾,“金吾衛裡也有崔家的人,十三郎找了他們爲他出氣,不過我們這邊人更多,後臺也更硬,很容易把他們都收拾了,正就等着他們再找上門來,結果十三郎被關了起來,只有罷了。”

“看來你還真變成紈絝了。”

“哪裡,那些紈絝們哪個武功比我好?哪個有像我一樣認真值守?哪個不在外面惹事生非?”司馬十七郎從來都是瞧不起紈絝的,因此他帶了些不滿地回答,他還特別告訴盧八娘:“我馬上就要帶着手下參加輪值了,別人都要先熟悉幾個月才能獨立負責,唯獨我不到一個月就開始了。”

盧八娘笑道:“別人是不能同你比!”

“那當然。”司馬十七郎當仁不讓,不是他過於自信,而是他所在的小團體裡,他確實出類撥萃,這是無庸置疑的。

也正是因爲他的優秀,因爲他就要出人頭地,司馬十七郎才被齊王妃記恨,也使得他與司馬十三郎的關係越加地惡化。

司馬十七郎置身金吾衛後,齊王妃很難針對他做些過份的事,即使她有這樣的能力,也要考慮大局和顏面。正是基於此,她纔將十三郎關了起來。因爲有了世子,齊王妃未免對小兒子關心不夠,結果他就長成了這個蠢樣,公開把引起上位者猜忌的話嚷出來。

這樣的兒子,再放在外面就是給齊王和自己招災了。萬一他說的什麼父王繼承大統的話傳了出去,皇上聽到後一定會不高興,說不定還覺得齊王盼着他死呢。還有兩兄弟打架,外人看了只道齊王府沒有教好孩子,齊王妃身上都有不是。總之,近階段不能讓他再出門了。

吃了這個大的一個虧,齊王妃會心甘情願嗎!當然不會了!

盧八娘知道恐怕齊王妃會在她身上找些麻煩,但她依舊按部就班地去正殿請安,每日如常生活,她原本就不喜與別人交往,現在還是一樣,又因爲院子變大了,有了活動的空間,就連花園裡也很少去了。

對於這樣一個兒媳婦,齊王妃確實很苦惱。自從齊王分府出來,她統管着齊王府二十多年了,加上她成親前在崔家所見所聞,內院的事情就沒有她搞不定的,但是十七郎的媳婦就是她的剋星。

新媳婦嫁進來,都會主動向婆婆示好,尤其齊王妃自詡出身一流,身份高貴,又慈和寬厚,沒有一個兒媳婦不對她恭順敬愛,而齊王妃也會就勢把人拉攏過來。唯獨這個不起眼的盧氏女,第一次見面時就沒有一點親近之意。

齊王妃給了她下馬威後她就更疏遠了,其實這位盧氏女根本沒有吃過一點虧,所有的打擊都讓她舉重若輕地撥開了,而且她一點也不同於平常的貴女,對於各種嘲諷非常淡然,她那副什麼事也不放在心上的態度讓齊王妃無從下手。而且孟氏的後代又重新來到了世上,爲她憑添了不少的助力。

就在避暑期間,齊王妃白白費了不少的力氣,司馬十七郎卻衝破她的阻力成功地入仕了,盧八娘也沒有和離嫁入崔府,看着重新回到齊王妃的英縣公和他的夫人,齊王妃真想直接爲難爲難他們,可她知道不能。

齊王妃從來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賢良人,上至皇上,下到外間的傳言,她的形象一直非常好,當初司馬十七郎受傷的事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懷疑,她怎麼也不可能讓十三郎再與他衝突了。

折磨兒媳婦真不是齊王妃的風格,她還真有些羨慕那些潑婦,可以對着兒媳破口大罵,甚至動手傷人,她確實做不出來。再說如果真的動了手,盧八娘也不見得真會吃虧,她那個從來都不離身邊的丫頭就是個會功夫的,而且這次回齊王府時,又帶回了不少的下人。

暗中的手段不是沒有,最近府裡給英縣公院子裡的供給就做了不少的手腳,可是盧八娘從來不用齊王府的用度,那些東西沒有一樣送到她面前;再有派到華清院的下人雖然沒有一個是安分的,但沒有一個人在那邊挑出什麼事來;齊王妃還暗示幾個庶子媳婦去找盧八孃的麻煩,可是,盧八娘根本就不與她們結交。

一切都如同泥牛入海般,沒有一點效果。

這對庶子夫妻羽冀已成啊!

就在齊王妃覺得司馬十七郎如鯁在喉般地讓她不快時,她親生女兒湖陽郡主來勸她了。

湖陽郡主的第一個夫家姓鄭,爲江州著姓,當初她的公公鄭大人在京城任九卿時與齊王府結親,後來鄭大人致仕,一家人又都回了江州。

去年,湖陽郡主的夫君病逝了,孝期一過,郡主便帶着一兒一女回了京城,這個時代的公主郡主基本沒有爲夫君守孝的,只要年輕些差不多都會改嫁。只是湖陽郡主把兒女都從夫家帶出來顯得有些過了,畢竟在這裡孩子都要歸父族,但郡主就是這樣做了,也沒有人能說出些什麼。

湖陽郡主回京後很快就二嫁了,嫁的是三品秘書監楊太常,這位楊大人那時也剛好喪妻不久,丰姿甚美,又門當戶對的,日子過得很是不錯。

齊王妃一聽女兒勸自己不要再爲難十七郎了,心情就更壞了,“我還不夠賢良嗎?家裡這麼多孩子,哪一個不是我照管長大的?我要是心真黑一點,十七能活到現在!我已經將十三郎關在書房了,還要我怎麼做?難道把十七和他的媳婦都供起來嗎?”

湖陽郡主趕緊把一杯茶遞了過去,“母妃,你先平平火氣。”

齊王妃接過茶,慢慢喝了下去,果然平靜下來了,“父親和姑爺讓你過來的”

楊太常是崔相最信任的人之一,結成姻親後關係更近一步,如今崔相時常通過湖陽傳些話過來。果然湖陽郡主點了點頭,又說:“母妃,我們都知道你委屈,這麼多年來,父王的孩子一個又一個,要吃要穿,還要讀書習武,長大了出嫁娶妻,花了多銀錢不說,哪一個不是母妃操心!”

“等真成家立業了,又有哪一個真心念着母妃的好?沒出息的窩在家裡,整日算計着多從王府弄些錢財,有出息的一門心思奉養自己的生母,對母妃不過是表面客氣罷了。”

倒底是親生母女,湖陽郡主幾句話說到了齊王妃心裡,她差一點掉下淚來,還好她深深吸了一口氣後,忍住了心頭的難過,“我就盼着將來能有那一天……”

“我們都在等那一天,所以中間就不能有任何差錯。”

齊王、崔相、楊太常等人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擁立齊王爲帝,齊王妃完全明白崔相傳話是爲了自己好,她馬上收起了情緒問:“哪裡出問題了?”

“幾天前,十七郎的媳婦讓人給孟右軍送了一蔞鮮桃,說是母妃剛賞下的,恰好孟右軍那裡有客人,就直接打開了,結果馬上又撤了下去。他雖然什麼也沒說,又百般掩飾,可別人還是傳了出去,說母妃苛待英縣公。”

什麼正好送東西,什麼百般掩飾,明明這就是孟白和盧八娘商量好的!齊王妃恨得牙癢癢,可她當然知道自己讓人給華清院送的鮮桃是什麼貨色,實在是無從辯白。

“母妃,十七郎倒底成了縣公,皇祖父喜歡他,其實對父王也是助力,而且對母妃,他也不敢不孝。”湖陽郡主溫聲說着。

湖陽郡主成過兩次親,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母妃的心態她完全懂得。當年齊王妃選擇了做一個賢妃,便只有在這條路上走下去,母妃因此得到了很多美譽和實惠,但其實她失去的更多。

現在的母妃,對父王一點感情都沒有了,只是在外表做出恩愛夫妻的表像,但越是表面上做得好,在內心裡的不平和憤懣就越深,於是母妃對姬妾和庶子們的態度一點點地變差,特別受不了庶子們有出息。

王側妃所出的十四郎雖然得了縣公的封號,又娶了個士族女,但是自己卻知道十四郎已經廢了。王側妃對這個兒子愛如掌珠,母妃就待他更好,結果十三四歲時,十四郎就有了好幾個美姬,孌童,又有人勾引他去了些不該去的地方,沒幾年身子就徹底垮了。王側妃想盡了辦法,也只能保住兒子一命。

像十七郎這樣不起眼的庶子,原不用母妃多操心,他們出身低賤,無財無勢,又無母族的扶持,根本就只能一輩子靠着齊王府苟活。但十七郎卻是個有心計的,想辦法娶了盧氏女,然後又一步步走進了朝堂。他的成功尤其讓母妃生氣,舉動間就失了分寸。

但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又不能回到過去,將還沒有出頭的十七郎直接捏死,齊王妃只能接受了。

這些道理原就是齊王妃明白的,哪裡還用女兒來提醒她,只是明白歸明白,但真正看到十七郎得意洋洋的樣子,她實在沒壓制住自己的恨意。於是齊王妃輕哼了一聲,“我也不指望他孝順,我自己有兒子。放心吧,我會再容他幾年,但他也別想翻出我的手心!”

“正是呢,母親。”湖陽郡主贊同地說:“就是他敢,世人和孝道也不能容他!”

第百二十七章 盧八娘談笑定大位崔夫人細論隱密事二第80章 謀出路湖陽嫁尚喆打秋風諸弟至淮北(二)第百二十三章 寓意深刻傳世名畫池邊初見林下美人二第45章 欲曬鹽上表求封地 攏夫君設計治王府(二)第92章 堅守孝道問心無愧 時局變幻把握良機(二)第86章 慧眼如炬送女讀書 帶孝出征思父克城(一)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二)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開朗夫救妻虛驚且團圓二第百二十五章 細叮嚀父母意不同共明月作畫傳深情二第50章 盡忠盡孝郡王盟誓 謀求前途王妃鋪路(一)第58章 送財贈物孟白論史 募兵籌糧八娘顯才(一)第69章 心氣平笑談薛側妃躊躇間自比無鹽女(一)第百三十一章 感父語皇上拒納妃行俠義玲瓏勝義王一第35章 遭挫折十七郎立志 遇紛爭盧七娘調節(一)第87章 利之所趨幾處熙攘 情之所起一往而深(一)第百十八章 細心叮嚀兄弟情深淚水漣漣慈母心腸一第74章 煮酒笑談京中舊事 排戲展現淮北新貌(二)第39章 畏權勢吳內侍殺子求子嗣十七郎服藥(一)第19章 上惡當十七郎受傷 識大局盧八娘議政(一)第77章 傳捷報獻子女玉帛 生次子思遠征良人(二)第55章 任閒職英郡王不甘 現晨光嫡長子降生(二)第93章 機緣難得擴大基業 世子掌印鎮守後方(二)第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終究成眷屬新皇室後繼有傳人一第82章 尚刺史臨終託徐州 十七郎整軍過新年(一)第28章 入宮輪值盡心盡力 打點生意蒸蒸日上(一)第46章 孟右軍娶親全禮儀 盧相國贈玉重四房(二)第百十九章 識人不明孟白嗟嘆愛女心切崔六設宴二第84章 陳左軍王府得美女 齊王爺香塢赴黃泉(一)第69章 心氣平笑談薛側妃躊躇間自比無鹽女(一)第17章 悔傷細君桃花心急 冷諷孟白八娘送美(二)第百十五章 痛失愛女王妃發病鮮卑來犯世子出征一第76章 孟太白好奇探私情 淮北王揮兵收青州(二)第百二章 思想衝突母女爭論顯示武力淮北狩獵二第百十六章 穆崔氏爲救子叛夫朱四娘因動情離家二第76章 孟太白好奇探私情 淮北王揮兵收青州(一)第百十七章 實踐諾言重返京城展示軍威見駕省親一第百十七章 實踐諾言重返京城展示軍威見駕省親二第百十八章 細心叮嚀兄弟情深淚水漣漣慈母心腸第百十八章細心叮嚀兄弟情深淚水漣漣慈母心腸一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二)第7章 庶子娶親王府敷衍 心病難醫貴女服藥(二)第百十一章 探病人十七郎登島勸妻子淮北王允諾一第35章 遭挫折十七郎立志 遇紛爭盧七娘調節(二)第百十一章 探病人十七郎登島勸妻子淮北王允諾二第8章 臂釧生輝夫君深情 深井清冷王妃爲難(二)第百十二章 爲甘願盧八娘苛求深思慮小世子醒悟一第67章 謀圖發展淮王心計 跋山涉水吳璉送馬(二)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二)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二)第19章 上惡當十七郎受傷 識大局盧八娘議政(一)第25章 嫡庶分明楊柳受挫 順應潮流孟白髮奮(二)第98章 京城解圍鐵騎顯威 吳郡平叛水軍制勝(一)第95章 狼子心陶刺史發難 危急中淮王妃決斷(二)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溫言涓涓細君論情(二)第68章 陳春煊情陷單相思 盧八娘淡然無私意第百十四章 最是無言坦誠相問嫣然一笑王府歡騰一第9章 體味人生心情愉悅 談論出身孟氏復出(一)第59章 舍安穩盧八娘渡河 選營寨十七郎駐軍(二)第百四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暗通曲款私相授受二第28章 入宮輪值盡心盡力 打點生意蒸蒸日上(一)第79章 完善政權任能酬功得青州歡天喜地(一)第50章 盡忠盡孝郡王盟誓 謀求前途王妃鋪路(一)第11章 補衣不成平安被罵 買簪露富崔嶸心塞(二)第29章 得誥命盧八娘理妝 明事理盧七娘備嫁(二)第83章 美王妃試探顯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禮儀(一)第50章 盡忠盡孝郡王盟誓 謀求前途王妃鋪路(二)第44章 脫胎換骨八娘重生 重信守諾桃花允婚(二)第23章 表兄出頭恢復名聲 侍女爬牀遷怒夫婿(一)第7章 庶子娶親王府敷衍 心病難醫貴女服藥(二)第百十二章 爲甘願盧八娘苛求深思慮小世子醒悟一第百十六章 穆崔氏爲救子叛夫朱四娘因動情離家二第百十五章 痛失愛女王妃發病鮮卑來犯世子出征一第29章 得誥命盧八娘理妝 明事理盧七娘備嫁(二)第32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職 半年夫妻漸生嫌隙(一)第72章 十七郎出資招兵馬薛祺娘被騙露真容(一)第6章 孟表兄求親反遭拒 十七郎贏得美人歸(一)第46章 孟右軍娶親全禮儀 盧相國贈玉重四房(二)第百二十四章 母子二人共守秘密祖孫三代親傳手鐲二第百三十二章 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壽一第49章 備行裝思量顯真情 得凱旋封賞憂國勢(二)第94章 受重傷淮北王託孤 接軍權盧八娘發令(二)第百二十七章 盧八娘談笑定大位崔夫人細論隱密事二第71章 千里勝宴誰是贏家 百年寶物重歸故主(一)第百三十一章 感父語皇上拒納妃行俠義玲瓏勝義王二第72章 十七郎出資招兵馬薛祺娘被騙露真容(一)第百七章 觀念不同錯在機緣行路遲遲盼望來人二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一)第百二十六章 塞外射鷹夫妻爭勝驚聞國喪世子心焦一第百七章 觀念不同錯在機緣行路遲遲盼望來人二第8章 臂釧生輝夫君深情 深井清冷王妃爲難(一)第2章 盧相聯姻欲許庶族 姐妹賞花各懷心思(二)第百十八章 細心叮嚀兄弟情深淚水漣漣慈母心腸第百十八章細心叮嚀兄弟情深淚水漣漣慈母心腸一第21章 思謀聯姻伯孃來訪 天真公正桃花評論(二)第12章 阿春病癒內宅生變 八娘噩夢驚恐難忍(二)第百二十六章 塞外射鷹夫妻爭勝驚聞國喪世子心焦一第63章 平怒火盧八娘允諾 爲大局淮北王忍氣(一)第6章 孟表兄求親反遭拒 十七郎贏得美人歸(二)第58章 送財贈物孟白論史 募兵籌糧八娘顯才(二)第百十五章 痛失愛女王妃發病鮮卑來犯世子出征一第2章 盧相聯姻欲許庶族 姐妹賞花各懷心思(一)第83章 美王妃試探顯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禮儀(一)
第百二十七章 盧八娘談笑定大位崔夫人細論隱密事二第80章 謀出路湖陽嫁尚喆打秋風諸弟至淮北(二)第百二十三章 寓意深刻傳世名畫池邊初見林下美人二第45章 欲曬鹽上表求封地 攏夫君設計治王府(二)第92章 堅守孝道問心無愧 時局變幻把握良機(二)第86章 慧眼如炬送女讀書 帶孝出征思父克城(一)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二)第百十三章 子教父豁然而開朗夫救妻虛驚且團圓二第百二十五章 細叮嚀父母意不同共明月作畫傳深情二第50章 盡忠盡孝郡王盟誓 謀求前途王妃鋪路(一)第58章 送財贈物孟白論史 募兵籌糧八娘顯才(一)第69章 心氣平笑談薛側妃躊躇間自比無鹽女(一)第百三十一章 感父語皇上拒納妃行俠義玲瓏勝義王一第35章 遭挫折十七郎立志 遇紛爭盧七娘調節(一)第87章 利之所趨幾處熙攘 情之所起一往而深(一)第百十八章 細心叮嚀兄弟情深淚水漣漣慈母心腸一第74章 煮酒笑談京中舊事 排戲展現淮北新貌(二)第39章 畏權勢吳內侍殺子求子嗣十七郎服藥(一)第19章 上惡當十七郎受傷 識大局盧八娘議政(一)第77章 傳捷報獻子女玉帛 生次子思遠征良人(二)第55章 任閒職英郡王不甘 現晨光嫡長子降生(二)第93章 機緣難得擴大基業 世子掌印鎮守後方(二)第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終究成眷屬新皇室後繼有傳人一第82章 尚刺史臨終託徐州 十七郎整軍過新年(一)第28章 入宮輪值盡心盡力 打點生意蒸蒸日上(一)第46章 孟右軍娶親全禮儀 盧相國贈玉重四房(二)第百十九章 識人不明孟白嗟嘆愛女心切崔六設宴二第84章 陳左軍王府得美女 齊王爺香塢赴黃泉(一)第69章 心氣平笑談薛側妃躊躇間自比無鹽女(一)第17章 悔傷細君桃花心急 冷諷孟白八娘送美(二)第百十五章 痛失愛女王妃發病鮮卑來犯世子出征一第76章 孟太白好奇探私情 淮北王揮兵收青州(二)第百二章 思想衝突母女爭論顯示武力淮北狩獵二第百十六章 穆崔氏爲救子叛夫朱四娘因動情離家二第76章 孟太白好奇探私情 淮北王揮兵收青州(一)第百十七章 實踐諾言重返京城展示軍威見駕省親一第百十七章 實踐諾言重返京城展示軍威見駕省親二第百十八章 細心叮嚀兄弟情深淚水漣漣慈母心腸第百十八章細心叮嚀兄弟情深淚水漣漣慈母心腸一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二)第7章 庶子娶親王府敷衍 心病難醫貴女服藥(二)第百十一章 探病人十七郎登島勸妻子淮北王允諾一第35章 遭挫折十七郎立志 遇紛爭盧七娘調節(二)第百十一章 探病人十七郎登島勸妻子淮北王允諾二第8章 臂釧生輝夫君深情 深井清冷王妃爲難(二)第百十二章 爲甘願盧八娘苛求深思慮小世子醒悟一第67章 謀圖發展淮王心計 跋山涉水吳璉送馬(二)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二)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二)第19章 上惡當十七郎受傷 識大局盧八娘議政(一)第25章 嫡庶分明楊柳受挫 順應潮流孟白髮奮(二)第98章 京城解圍鐵騎顯威 吳郡平叛水軍制勝(一)第95章 狼子心陶刺史發難 危急中淮王妃決斷(二)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溫言涓涓細君論情(二)第68章 陳春煊情陷單相思 盧八娘淡然無私意第百十四章 最是無言坦誠相問嫣然一笑王府歡騰一第9章 體味人生心情愉悅 談論出身孟氏復出(一)第59章 舍安穩盧八娘渡河 選營寨十七郎駐軍(二)第百四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暗通曲款私相授受二第28章 入宮輪值盡心盡力 打點生意蒸蒸日上(一)第79章 完善政權任能酬功得青州歡天喜地(一)第50章 盡忠盡孝郡王盟誓 謀求前途王妃鋪路(一)第11章 補衣不成平安被罵 買簪露富崔嶸心塞(二)第29章 得誥命盧八娘理妝 明事理盧七娘備嫁(二)第83章 美王妃試探顯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禮儀(一)第50章 盡忠盡孝郡王盟誓 謀求前途王妃鋪路(二)第44章 脫胎換骨八娘重生 重信守諾桃花允婚(二)第23章 表兄出頭恢復名聲 侍女爬牀遷怒夫婿(一)第7章 庶子娶親王府敷衍 心病難醫貴女服藥(二)第百十二章 爲甘願盧八娘苛求深思慮小世子醒悟一第百十六章 穆崔氏爲救子叛夫朱四娘因動情離家二第百十五章 痛失愛女王妃發病鮮卑來犯世子出征一第29章 得誥命盧八娘理妝 明事理盧七娘備嫁(二)第32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職 半年夫妻漸生嫌隙(一)第72章 十七郎出資招兵馬薛祺娘被騙露真容(一)第6章 孟表兄求親反遭拒 十七郎贏得美人歸(一)第46章 孟右軍娶親全禮儀 盧相國贈玉重四房(二)第百二十四章 母子二人共守秘密祖孫三代親傳手鐲二第百三十二章 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壽一第49章 備行裝思量顯真情 得凱旋封賞憂國勢(二)第94章 受重傷淮北王託孤 接軍權盧八娘發令(二)第百二十七章 盧八娘談笑定大位崔夫人細論隱密事二第71章 千里勝宴誰是贏家 百年寶物重歸故主(一)第百三十一章 感父語皇上拒納妃行俠義玲瓏勝義王二第72章 十七郎出資招兵馬薛祺娘被騙露真容(一)第百七章 觀念不同錯在機緣行路遲遲盼望來人二第75章 多方調兵北上搶糧 三人聯手南下開礦(一)第百二十六章 塞外射鷹夫妻爭勝驚聞國喪世子心焦一第百七章 觀念不同錯在機緣行路遲遲盼望來人二第8章 臂釧生輝夫君深情 深井清冷王妃爲難(一)第2章 盧相聯姻欲許庶族 姐妹賞花各懷心思(二)第百十八章 細心叮嚀兄弟情深淚水漣漣慈母心腸第百十八章細心叮嚀兄弟情深淚水漣漣慈母心腸一第21章 思謀聯姻伯孃來訪 天真公正桃花評論(二)第12章 阿春病癒內宅生變 八娘噩夢驚恐難忍(二)第百二十六章 塞外射鷹夫妻爭勝驚聞國喪世子心焦一第63章 平怒火盧八娘允諾 爲大局淮北王忍氣(一)第6章 孟表兄求親反遭拒 十七郎贏得美人歸(二)第58章 送財贈物孟白論史 募兵籌糧八娘顯才(二)第百十五章 痛失愛女王妃發病鮮卑來犯世子出征一第2章 盧相聯姻欲許庶族 姐妹賞花各懷心思(一)第83章 美王妃試探顯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禮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