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

“你們說,龐德也投降了?”

等待樂綝將戰鬥經過講述完畢後,曹仁不由疑惑無比,詢問着。

在七軍覆滅以後,曹仁派出斥候所打探,得到的戰報是于禁投降,龐德寧死不屈。

此刻,卻聽聞龐德已經投降的消息,而且和關平親密無間的消息。

曹仁亦不由感到不可思議!

龐德此人,曹仁還是很瞭解的,在平定宛城候音叛亂時,龐德便統屬於他麾下將領,對於其秉性,忠勇的性格還是挺敬佩的。

故此,這也是當聽到龐德寧死不屈的消息,曹仁選擇相信的原因所在。

聞言,呂常、樂綝一致拱手,鄭重道:“將軍,我等皆保證龐德必定投降荊州軍了。”

隨後,樂綝又解釋着:“我軍此次襄陽之所以會失守,其關鍵因素便是關平利用了戰俘攻城,最終導致城中守軍士氣下降,青州兵譁變。”

“可將軍想想,單憑于禁一人,關平也不可能利用戰俘攻城,龐德是可以隨時站出以自身誓死不屈的秉性感染戰俘的。”

“須知,青州兵好歹也是跟隨魏王數十年的勁旅,沒有那麼不堪的!”

聽聞於此,曹仁也權當暫時相信了。

他畢竟也不是當事人,對於襄陽之戰具體的過程也只能是聽麾下將領的彙報罷了!

“龐令明,你當真背叛魏王了麼?”

徐徐走上城頭,望着那插在城樓上迎風招展的將旗,曹仁思緒萬千,喃喃自語,言語着又充斥着不可置信的念頭。

片刻功夫,呂常亦是走上城頭,眼神飄在南岸的方向,暗暗發誓:“基兒,吾定會將關氏父子的首級取下,前去祭奠你的。”

………

襄陽城,郡府

關平盤膝而坐,自顧嘀咕着:“自李基逃走已有一日,想必也已經返回樊城了吧?”

“你二人,去將龐德帶上來!”

思索片刻,關平面向階下的兩名侍衛,吩咐着。

“諾!”

隨着侍衛告退離去,約莫半刻鐘,二人便將用繩索束縛住的龐德押來。

見狀,關平揮手道:“你們爲龐將軍解開繩索,便退出堂外吧,吾要與他交談一番。”

指令下達,數名侍衛也不怠慢,立即上前解開,然後迅速退出。

只等到諸衆皆離去,堂中唯有二人時,關平輕笑一番,伸手示意道:“龐將軍,請坐!”

聞言,龐德卻是面露冷色,淡淡道:“關平,你又有何陰謀,要說便說。”

“今日我龐德站立傾聽就行了。”

經過襄陽一戰,現在關平已經令龐德極爲忌憚,他如今面對他時,無不是小心翼翼,謹慎無比,深怕在被算計。

起初,關平與他在城下進食時,龐德並沒有發現不妥,卻在事後結合總總關平的謀劃,他終於明白了自己遭了算計。

“那好,既然龐將軍願意直立,那吾也不強求,陪你一起。”

話畢,關平邁開腳步,徐徐上前數步,約莫在龐德一步距離間停下來,目光緊緊對視着他。

良久,關平笑道:“龐將軍,此次你想必也看見了,平領軍渡過南岸不過十餘日,便收復了襄陽。”

“這說明什麼?這正說明了天命在我大漢,大漢氣數還未盡,也證明了我主漢中王興復漢室,乃順應天意之舉。”

“曹操僭越稱王,已是逆賊,難道龐將軍當真要繼續執迷不悟麼?”

聞言,龐德冷哼一聲,淡笑着:“哼,笑話,就算魏王是你等口中的“逆賊”又如何,他起兵定中原,平河北,北征烏桓,西定隴右。”

“如此功績,天日昭昭,他劉玄德何德何能,能與之相比?”

“我龐德既是投效了魏王,自當助他一臂之力,掃清逆賊,讓天下四海昇平,民衆重離戰火,安居樂業!”

“如今,我就算背俘,也當保全忠義之名,誓死效忠魏王!”

“其次,史記所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既如此,那如今漢失其鹿,魏王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

此時間,龐德言語間堅錚無比,一言一語,皆有理有據。

聞言,關平不由笑着,道:“好一個漢失其鹿,曹賊取而代之也。”

“沒想到多日未與龐將軍攀談,龐將軍口才大有長進啊。”

頓了一頓,關平話風卻忽然陡然一轉,反問着:“只是平有一事不明,秦失其鹿,故此最終被高祖、霸王等聯軍所滅,可我泱泱大漢四百餘年,可有失其鹿的地方?”

“呵呵!”

話音落下,從旁龐德卻是面露冷笑,譏諷着。

片刻後,高聲道:“那好,吾就說與你聽,漢哪裡失其鹿了,也讓你知曉得心服口服。”

“恆、靈二帝時期,對內寵幸宦官,導致外戚、士人,宦官互相爭權奪利,全然不顧國家之安危,對外則搜刮、壓榨民衆,導致天下黎庶民不聊生,最終爆發了以張角爲首的黃巾起義。”

“這難道不是失其鹿麼?”

龐德徐徐說着,頓了頓,不等關平開口,繼續道:“其次,遠的不說,靈帝在位時期,大肆公開賣官鬻爵,致使有才之士紛紛背離大漢。”

“朝中,地方各級官吏魚龍混雜,拉幫結派,壓榨民衆,就以吾所在的涼州來說,爲何涼州地區頻頻發生羌亂,反抗大漢統治?”

“你以爲真的是羌人不服管束,野心高漲,想代漢自立麼?吾告訴你,根本不是這樣的,羌人連年叛亂。”

“歸根結底,都是受涼州官吏所剝削,壓迫,你並不知道,涼地官吏與當地豪族相互勾結,互相謀私,對於我等民衆的死活壓根不管不顧。”

“吾龐德,亦是受盡官吏欺壓,父母親屬皆遭餓死,要不是馬騰將軍收留我,恐怕我早已不復存在!”

“可你看看,魏王在平定涼州後,大肆啓用涼州具有真才實學的士人,張既、楊阜等衆,改善涼州吏治,着手整頓自漢以來的官吏勾結豪族的局面。”

“所以關平,難道這就是你要拯救的大漢?”

一席話,說得堅錚無比,最後亦是質問着。

見狀,關平眼神凝重,思索着該如何迴應,龐德剛剛所說的這番話,他的確是沒辦法否認。

龐德所說的確都是事實,是漢以來的弊端,錯誤。

不過,思索片刻,關平臉色瞬息浮現出一絲笑意,他雖沒辦法否認,但可以曲線反駁。

“龐將軍,平承認你所說的這些都是漢室的錯誤政策以及弊端,可難道他曹孟德便是啥好人麼?”

“想當初他爲父報仇,興兵攻取徐州,攻進州郡以後,曹賊爲了泄憤竟大肆下令屠城,最終殺得泗水爲之不流,這是事實吧?”

“關鍵時刻,幸我主不懼威脅,執意領兵救援陶謙,才制止了曹賊的罪行。”

“難道這就是龐將軍所效忠的魏王?”

“反觀我主,時刻都以愛民如子爲己任,以仁義居之,從未有禍害民衆之事,如此我等興復漢室,有何不可麼?”

“龐將軍你覺得,我主與曹賊治天下,誰又能給民衆帶來更多的恩惠呢?”

一席話,關平亦是避敵就虛,抓住曹賊弱點說論。

話音落下,此刻龐德再次沉寂下來,他內心的確動搖了,在暗暗詢問着自己,曹操真是自己要輔助的明主麼?

難道真要投奔劉備,興復漢室?

這一刻,龐德糾結半響,卻還是拒絕着:“關平,吾感謝你的看重,可魏王畢竟對我有器重之恩,德不想背叛他!”

眼見於此,關平陡然大喝着:“好,龐將軍果真不愧是忠義之人,平沒有看錯你。”

“既然你不願歸順我大漢,那龐將軍,你走吧!”

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十四章 收心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八十章 嫁禍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
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十四章 收心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八十章 嫁禍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