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世事如棋局局新

YY語音頻道177855歡迎大家加入!1_YY頻道7.*7.*8暮春夏初的時分,宮裡的老祖宗一病不起。

德馨大皇太后自從寶慶五年年初得了一場風寒之後,身體便一直不大好。春後越弱了,下一下雨吹一吹風,就要在牀上躺個三兩天。朝政的事情也漸漸的不大管了,但一直都未放權,皇帝雖然多了些自主的權力,卻還是縛手縛腳,施展不開。加上如今內憂外患,自家兄弟急着要拆自家的臺,外又有巨澤、白朔等虎狼之國環伺,要安安穩穩的主持國政實非難事。

裕德帝原本是個勤政愛民的皇帝,雖然本性有些優柔寡斷,缺少霸氣,卻不失爲守國持家之君。但皇太后多年干政,加上如今兄弟反目,愛妃亡故,一系列的事端接踵而至,竟讓他的心中升起一股厭煩之意來,春後便隔三差五藉故不上早朝,又與後宮佳麗飲酒作樂,漸漸顯出頹喪之氣來。

帝黨忠良如奚仲等人看在眼裡,不免憂心;不懷好意暗自竊喜的自然也大有人在。另有位高權重者如尚書令楊應同,喜怒不形於色,叫人很難猜出他的立場,但是朝中亦有傳言,說是楊應同早就和蜀王慕容捷有所勾結,只等鐵甲軍進京便要倒戈。

但不管是忠言還是讒言,蜚短流長再如何甚囂塵上,裕德帝都只做不知。

湘王慕容歆因爲出身市井,因此百姓都頗爲愛戴,他喪的那天,來送行的百姓排了幾條街,但身爲兄長地皇帝卻連一面都沒有出現。也沒有下旨叫人徹查死因,坊間不免議論紛紛。朝中上下無不唏噓。

上位者諸事不理,往日泱泱天朝竟初現敗落之象來。

這一日。太醫院各位醫官在集雅宮會診,雞鳴時分進宮,午膳時分方纔離開,出宮的時候都是一臉沉重,顯然德馨大皇太后地身子不容樂觀。

醫官才走。便有集雅宮的宮人前往皇帝地寢殿稟奏,一個時辰之後,裕德帝慕容晟輕裝簡車,親臨母后居處。

殿中焚着寧神香,虛虛渺渺的煙霧從瑞金獸口中嫋嫋升起,紗幔後傳出一個低啞虛弱的聲音:“可是皇上來了?”

他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跪禮:“兒臣叩見母后。”

紗幔後地人輕輕咳了兩聲。嘆道:“這裡沒有別人。你且上前些來。與愛家好好說會兒話。”

在皇帝記憶中。鋼鐵手腕、雷厲風行地母后似乎從來沒有用這樣慈愛地語氣對他說過話。他猶豫了片刻。終於起身撩開紗幔。走到了鳳榻旁邊。

幾日未見。他竟不知母后已瘦弱到這般地步!

躺在寬大地鳳榻和錦繡軟褥間地婦人已經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原本犀利地一雙眼睛如今也如明珠蒙塵般渾濁。眼角地皺紋一直延伸到嘴邊。飽滿地下顎不見了。只有青色地血管暴露在鬆弛地皮膚下。

他微微地轉開眼睛。心下一陣說不出地悲涼。不忍心再看。

皇太后拉住他地手。輕輕一笑:“晟兒。哀家是不是很可怕?”

多少年來,這是他第一次聽到她叫“晟兒”,而不是“皇上”。

“母后。”他抿了抿脣角,“兒臣定會延請天下名醫爲您診治,請不用擔心!”

“年紀大了,就不得不信命。縱然有翻雲覆雨的手段,老天爺給你地安排好的路也不會改變。”皇太后輕輕嘆息,語氣十分無奈柔和,和一個普通地老婦人無異。皇帝愈覺得悲慼,德馨太后不過四十出頭,病了這些日子,竟衰老至此,可見平日勞心勞力,不知凡幾。

太后沉默了片刻,突然看向皇帝道:“皇上,可還記得哀家身邊的秉筆尚儀葉逢蘇?”

皇帝一愣:“太后是說前些日子得了急病去世的葉姑姑?”這位葉姑姑聰明能幹,甚的太后喜歡。整個宮中都知道她是太后的心腹,地位甚至比某些後宮娘娘還要來的尊貴。只可惜前些日子染病死了,太后此刻提起,莫不是嫌接替葉逢蘇的那位姑姑不夠盡心?

誰知太后長眉一皺,面露寒色,慢慢道:“葉姑姑沒有死,而是出宮去了。”

“爲何?是母后放她出去的?”

“不是。”太后那張佈滿皺紋的臉一下變得冰冷怨毒,“皇上還記得關在宗人府天牢的何倥傯被人劫獄是哪一天麼?”

皇帝神色一暗:“記得……那一天也是六弟被刺……”

“葉姑姑也是那天出宮去的,何倥傯便是她放走的!”

“什麼?”皇帝忍不住站起身來,怔了半晌,知道自己失態了,幸好紗幔之內並沒有其他人。他又慢慢的坐了回去,沉聲道:“這位葉姑姑可是有什麼來頭?”

“皇上這一問可問到要緊處了。”太后咬着牙,“葉姑姑失蹤之後,哀家便派人去查她底細,本是想若她有什麼難言之隱多年情分上哀家也可幫她一把,誰知這一查……”她一雙枯槁的手驟然抓緊被褥,“她竟是何家豢養的暗影十年來竟潛伏在我身邊,虧我還把她當成女兒看待……”

她連用“哀家“自稱都顧不得了,一口氣上不來,小聲的咳嗽着。

“母后!”皇帝猶豫了片刻,終於雙手合上那隻只剩皮連着骨頭的手,“母后不需爲此勞神。朕定會加派人手將她尋回治罪。”

“不,晚了,已經晚了。”德馨太后喟然長嘆,慢慢的閉上了眼睛,“這十多年來她一直伺候我的飲食,茶水羹湯之間都加入了一味斷腸蓮,這東西最是壞人心肺。偏又讓人上癮,欲罷不能。今年節後。她將這味藥量漸漸減少,如今人又走了。哀家的身體便成了這幅模樣。”

皇帝一時怔住,急道:“不管什麼斷腸蓮,就算是大羅金丹,朕身爲一國之主要什麼樣地藥物?母后且等着,朕立刻叫人去找!”

罷就要起身宣人。袍角卻被細瘦的手指牢牢地拉住,太后的聲音雖然不大卻很堅定:“皇上,如今就算再找到斷腸蓮,也救不了哀家地命,最多不過多拖延幾天罷了。哀家這裡卻有幾件事,一定要和你說!”

她喘了口氣又道:“今年節後何家便撤了哀家賴以爲生的藥物。皇上以爲這是爲何?如今蜀王一路進犯,若是連日行軍,還有多少天能夠到達京城?還有。信王如今的下落,皇上可知道?”

她一連問了三個問題。句句切中皇帝所憂之事,他不禁渾身緊繃起來。想了想,朝她坐近了一些。俯下身道:“母后的意思如何?”

“他們……準備來要你我的命啊!”太后冷笑了一聲,“哀家一生尊榮,從未向別人低過頭,如今老天雖然要收我地命,也不能讓那兩個賤人的兒子搶了這個辛辛苦苦得來的帝位!”她吶吶自語,渾濁的眼中閃出點點晶亮又狠毒的光,又咳了幾聲才道:“哀家有三件事交代給皇上。”

“母后請說!”

“待哀家死後……”

“母后!”

“聽着!待哀家死後,將那領先帝御賜的百鳥朝鳳錦繡袍子拆了,裙褶子裡有一卷先帝手書地遺詔,皇上須親自毀去,不要讓任何人看到!”

“母后,那是……”

“那是何物,你看了自然會明白。第二件,不論哀家是何時身故,訃告一定要在立夏之後昭告天下。立夏距今尚有一月時日,在此之間,請皇上每日來集雅宮看望哀家,哀家還有許多事要和你交代。”

皇帝不知此舉何故,但料想太后必有深意,因此點頭稱

“最後一件……哀家死後,不與先帝合葬!”

皇帝臉色有些蒼白,卻什麼也沒問,鄭重的答道:

交代完這些事後,德馨太后似乎有些累了,躺在牀上閉了眼睛,半晌沒有再說話。皇帝正要起身告辭,她突然又道:“晟兒,這些年來,你心中可是在責怪母后?”

皇帝猝不及防,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得沉默不語。

太后輕輕一笑:“晟兒,你莫要怪母后干政,不予你自由。你自幼心性沉穩,少年老成,卻獨獨缺少身爲帝王的霸氣。母后費盡心機讓你登上皇位,總不能讓這大好江山斷送至此……但從今以後,母后再不能幫你什麼了,那些老臣經哀家地授意,自會幫你,你……”她輕輕嘆了口氣,“你今後好自爲之。我累了,皇上請回吧。”

她彷彿耗盡了全部的力氣,轉過身不再牀邊地皇帝。皇帝看着鳳榻上背影,當她高高在上華貴尊榮的光環退去,竟也只是一個這樣瘦削無助地婦人。

妄圖改變江山,卻終敵不過衰老病痛。那他呢?他又能改變什麼?

這一刻,他突然覺得自己追求了許多年的獨立親政,竟是那麼地虛妄無知。

自那天之後,裕德帝一改往日頹喪,每日上朝,親理政事,也每日到集雅宮問安,陪德馨太后說上一會兒話。後黨老臣得了太后的授意,也都漸漸爲皇帝所用。如此朝政清明的日子,安安穩穩的過了一個月。

寶慶五年六月初十,德馨大皇太后病重不治,辰時初刻薨於集雅宮。

裕德帝下令全城舉喪三日,大開水6法場替太后祈福,同時開倉放糧,廣結天下善緣。

一時間滿城素縞,連守城的將士都換上白衣,鐘磬吟誦之聲直傳到城外數裡仍未止

就連城門的戒嚴,都在無形中取消了。

整座遼陽京,宛如一座悲鳴的白城。

好8月結文的,可是影子偷懶了嘿了快了

第33章 緣來何須無情棄(二)第5章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49章 桃花渡上雨紛紛(二)第19章 從此蕭郎是路人(二)第5章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66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三)第99章 流光斯人忽蹉跎(一)第66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一)第56章 此生此夜不長好(二)第29章 坐看雲起聲色黯(一)第54章 芙蓉帳底霜露冷(二)第9章 白日放歌須縱酒(三)第50章 蒹葭不負少年情(二)第47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二)第50章 蒹葭不負少年情(二)第16章 芳草連天鞦韆外(三)第2章 直道相思了無益(一)第6章 曾照吳王宮裡人(一)第22章 夜來驚聞風雨聲(一)第20章 承君一諾邀白首(二)第3章 風雨如晦夜夜燈(二)第7章 爲誰零落爲誰開(一)第66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二)第24章 有豔淑女在蘭堂(一)第72章 珊瑚枕上丁香寐第92章 不辭鏡裡朱顏瘦(三)歷史不知道的結局一生如夏花第104章 非魔非聖一念間第20章 承君一諾邀白首(二)第32章 雪上空留馬行處第49章 桃花渡上雨紛紛(一)第39章 殘宵猶得夢依稀(二)第101章 奼紫嫣紅都開遍(一)第79章 似此山水又一程第100章 開到荼靡花事了(三)四方悠加更第19章 從此蕭郎是路人(二)第45章 繁花三千藏金戈(二)第42章 一宿西風春光暮(二)第21章 一艙舟燈清夢醒(一)第15章 任他明月下西樓(二)第98章 鏡花水月兩樣情(一)第66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三)第41章 梨花落盡不沾衣(二)第51章 朱弦已爲佳人絕第75章 流光容易把人拋(二)第6章 曾照吳王宮裡人(二)第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一)第12章 祭水寒冰同此人(三)第4章 俱邀俠客芙蓉劍(一)第6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一)第95章 紅顏白骨自經年第101章 奼紫嫣紅都開遍(二)第100章 開到荼靡花事了(二)第108章 歲月輪迴大夢歸(一)第31章 燕歌未斷塞鴻飛(三)第105章 隻影孤帆向誰去第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一)第80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二)第96章 他生未卜此生休(二)第64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16章 芳草連天鞦韆外(三)楔子佛眼砂第93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二)第96章 他生未卜此生休(二)第107章 萬里江山萬里塵(二)第27章 風嘹月唳重逢處(二)第23章 我本求心心自持第2章 直道相思了無益(二)第93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一)第94章 人生彈指芳菲暮(二)第47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一)第40章 桐花萬里關山路(一)第100章 開到荼靡花事了(二)第96章 他生未卜此生休(三)第94章 人生彈指芳菲暮(二)第90章 劍光濯盡生平事(一)第89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一)第73章 金樓玉臺似曾見(二)第83章 水風空落眼前花(一)第93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一)第47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二)第82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二)第38章 卻是舊時簪花人(二)第76章 擬把疏狂圖一醉(二)第40章 桐花萬里關山路(一)第40章 桐花萬里關山路(三)第80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二)第21章 一艙舟燈清夢醒(二)第18章 是是非非斷難斷(一)第66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一)第15章 任他明月下西樓(一)第67章 換得浮生半日閒(一)第75章 流光容易把人拋(一)第40章 桐花萬里關山路(一)第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二)第91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80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一)
第33章 緣來何須無情棄(二)第5章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49章 桃花渡上雨紛紛(二)第19章 從此蕭郎是路人(二)第5章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66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三)第99章 流光斯人忽蹉跎(一)第66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一)第56章 此生此夜不長好(二)第29章 坐看雲起聲色黯(一)第54章 芙蓉帳底霜露冷(二)第9章 白日放歌須縱酒(三)第50章 蒹葭不負少年情(二)第47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二)第50章 蒹葭不負少年情(二)第16章 芳草連天鞦韆外(三)第2章 直道相思了無益(一)第6章 曾照吳王宮裡人(一)第22章 夜來驚聞風雨聲(一)第20章 承君一諾邀白首(二)第3章 風雨如晦夜夜燈(二)第7章 爲誰零落爲誰開(一)第66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二)第24章 有豔淑女在蘭堂(一)第72章 珊瑚枕上丁香寐第92章 不辭鏡裡朱顏瘦(三)歷史不知道的結局一生如夏花第104章 非魔非聖一念間第20章 承君一諾邀白首(二)第32章 雪上空留馬行處第49章 桃花渡上雨紛紛(一)第39章 殘宵猶得夢依稀(二)第101章 奼紫嫣紅都開遍(一)第79章 似此山水又一程第100章 開到荼靡花事了(三)四方悠加更第19章 從此蕭郎是路人(二)第45章 繁花三千藏金戈(二)第42章 一宿西風春光暮(二)第21章 一艙舟燈清夢醒(一)第15章 任他明月下西樓(二)第98章 鏡花水月兩樣情(一)第66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三)第41章 梨花落盡不沾衣(二)第51章 朱弦已爲佳人絕第75章 流光容易把人拋(二)第6章 曾照吳王宮裡人(二)第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一)第12章 祭水寒冰同此人(三)第4章 俱邀俠客芙蓉劍(一)第6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一)第95章 紅顏白骨自經年第101章 奼紫嫣紅都開遍(二)第100章 開到荼靡花事了(二)第108章 歲月輪迴大夢歸(一)第31章 燕歌未斷塞鴻飛(三)第105章 隻影孤帆向誰去第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一)第80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二)第96章 他生未卜此生休(二)第64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16章 芳草連天鞦韆外(三)楔子佛眼砂第93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二)第96章 他生未卜此生休(二)第107章 萬里江山萬里塵(二)第27章 風嘹月唳重逢處(二)第23章 我本求心心自持第2章 直道相思了無益(二)第93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一)第94章 人生彈指芳菲暮(二)第47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一)第40章 桐花萬里關山路(一)第100章 開到荼靡花事了(二)第96章 他生未卜此生休(三)第94章 人生彈指芳菲暮(二)第90章 劍光濯盡生平事(一)第89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一)第73章 金樓玉臺似曾見(二)第83章 水風空落眼前花(一)第93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一)第47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二)第82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二)第38章 卻是舊時簪花人(二)第76章 擬把疏狂圖一醉(二)第40章 桐花萬里關山路(一)第40章 桐花萬里關山路(三)第80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二)第21章 一艙舟燈清夢醒(二)第18章 是是非非斷難斷(一)第66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一)第15章 任他明月下西樓(一)第67章 換得浮生半日閒(一)第75章 流光容易把人拋(一)第40章 桐花萬里關山路(一)第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二)第91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80章 自古多情空餘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