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難題
這樣的情況倒也沒有在太后意料之外。
太后過來看了一眼,隨後點了點頭,看向議論紛紛的衆人:“的確是血液相融。”
按照說法,也就可以確認葉清時的身份了。
不過自然也有那不服氣的,比如燕王,他直接就跳出來,陰測測的說了一句:“誰又知道是不是因爲福安公主的緣故呢?”
這樣的說法也算是有道理,況且還有不少人支持。
再說了,方纔也是因爲這個起了爭執,所以這會兒太后也就不好說話,只是歉然的看向了福安公主。
太后這樣的做法,還有什麼叫人不明白的?
太后其實和燕王是一個想法。
不過太后並不肯直接說出來而已。
福安公主也是早有預料,當即就直接讓太后去請自己的兒子葉振水過來。
葉清時雖然剛纔並沒有在裡頭聽見看見,但是多多少少也猜到了,這個時候他就忽然說了句:“其實也不必去請,就只當我是葉家的子孫。”
葉清時說這話的時候,神色多多少少有些傲氣。
顯然是不在意這個身份。
對於葉清時這樣的態度,自然也有那看不慣的,當即就出口諷刺:“即使不稀罕,何苦鬧這麼一出?”
太后沒有說話,那態度就像是看一個鬧脾氣的晚輩,甚爲包容。
太后不出面,其他人就更加肆無忌憚。
畢竟太后也沒攔着他們,不讓他們說不是?
這個時候也不知榮大人是怎麼想的:“年輕人年少輕狂是有的,不過這件事情可不是單單一個你情我願就能解決的,這件事情關係到了天家血脈,半點不得馬虎。”
榮大人看了一眼太后。
太后便也點了點頭。
的確是如此,要不是關係到天家血脈這件事情,就這麼當個笑話過去了也未嘗不可。
不過太后現在看着這些宗親們這副樣子,也就越發確定這些人到底心頭在想些什麼東西。
太后自然不能讓他們如意。
所以葉清時今日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得認祖歸宗!
太后正要讓人去請葉振水過來,不過福王在這個時候又緩緩開了口:“其實要證明也容易,這裡有這麼多分枝。隔了這麼多輩,或許可以先試試他們。”
說的這個話的時候,福王看了看康親王。
這裡就屬康親王輩分最高,輩分隔得最遠。
太后微微一思量,就同意了。
於是福王對着康親王說了句“請。”
康親王半點也不想攪和進這件事情來,可是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最後康親王推辭的話也沒說出口,就被太后一句話堵在嘴裡:“到底是認祖歸宗的大事,不得馬虎,還請老親王犧牲一二吧。”
太后居然都這樣說,康親王也只能推測太后對這件事情是樂見其成,所以還是隻能顫巍巍的走過去,伸出一根手指來。
康親王現在手抖的厲害,已經握不住刀了。
陳天喜不敢動手,所以只能小心翼翼的看向福王。
福王笑了笑,幫着康親王割了一道口子。
又親自替康親王擠出一點血。
最後才又從自己剛纔的傷口中擠出一點血。
然而神奇的一幕就這麼發生了。
康親王的血滴入水中之後,雖然也有微微散開的跡象,但是後面福王的血滴進去之後,卻是怎麼也不和康親王的血液相融。
甚至連微微散開的跡象也沒了。
彷彿是十分排斥。
想來也是,兩人雖然出自同一個線索,但是輩分隔開這麼多。實在也是沒有多少相似之處了。
這等奇蹟的跡象,讓陳天喜臉上震驚得不行。
隨後,太后又親自來看一眼。
見兩滴血,始終沒有要融合的跡象,太后便輕輕嘆了一口氣:“如此一來也是真相大白了。”
“康親王的血脈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可見,若真是因爲福安公主的血脈,葉清時算不至於能夠與福王的血液相融。”
太后看了一眼葉清時,將話說完:“由此可見,福王與葉清時的確是親兄弟。”
在太后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這件事情也就等於塵埃落定。
誰也不能夠再說出一句反駁的話來。
葉清時的身份確定了。
衆人看葉清時,個個都是心思複雜。
最後還是榮大人對着太后拱手問道:“既然你是確定了身份,那麼不知什麼時候更改玉牒?”
一旦葉清時上了玉牒之後,那就是正式的李家人了。
也是當今陛下的親兄弟。
誰也不敢再有半點猜疑。
而且可能那個時候葉清時也就不好,再叫葉清時了就得改個名字。
不過這件事情不是小事。
還需要禮部細細籌備。
太后當即就看了一眼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立刻站出來。
“認祖歸宗的大事兒就交給你們去辦了。”太后笑着吩咐一句:“越快越好。”
到好像太后是真高興。
不過反而宗親這邊,一個個兒的就有些不大高興了。
當然福王例外。
福王竟然笑看葉清時:“原本以爲我們這一脈已經是人丁凋零,沒想到現在又多了一個兄弟。”
“以後若有什麼事兒,只管來找我這個大哥。”
要知道福王在腿殘疾以後,又錯失江山,早已經是性情大變,不再是那個溫厚的太子,變得格外的冷漠和孤僻。
所以今日福王這樣的表現,還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而太后似乎又對福王格外的縱容。
對福王這麼開心,太后也是滿面笑意:“可不是,回頭將這個消息說給陛下聽,陛下也會歡喜的。”
“之前哀家還想着先帝膝下子嗣凋零,到底是太冷清了一些。逢年過節的,也實在熱鬧不起來。如今倒是好。”
太后笑盈盈的提出一個建議:“既然是確認身份,再住在葉家也不合適,乾脆就搬到宮裡來?等到將來你成親了再住進王府。”
說到這裡,太后的笑容就更深:“多了這麼一樁大喜事,宮裡且有的忙呢。”
至於到底忙什麼,那就不好說了。
葉清時在衆人矚目之下緩緩開口,一出口就是一句拒絕:“太后美意,原本不當拒絕不過,我在葉家住習慣了,實在不願住進宮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