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長嘉強忍着眼淚走進屋內,屋裡被收拾一空,中間放了大爺的遺像,屋內的地上鋪着草蓆和稻草,村裡的大媽、嬸子、嫂子或站或坐的戴着孝布好些人。
按照村裡的風俗,屋外的靈棚是男人弔唁的地方,屋內的是給女眷設的。
遺像前面有墊子,崔長嘉在上面跪了,磕了三個頭,哭了起來,很快一個嬸子過來把她扶了起來,一邊給她往身上搭孝衣,一邊道,“孩子,別哭了,咱不能一直哭。”
崔長嘉擦着眼淚,點着頭,算是迴應,問道,“嬸子,我大媽呢?”
“在裡屋呢,去看看吧。”
崔長嘉撩開裡屋的門簾進去,大媽正在牀上躺着,她背對着門,看不到表情。她媽媽、二大媽還有兩個嫂子都在牀邊坐着,個個神色沉重.
見了面又少不得哭一場。
天色漸漸晚了,沒有來弔唁的人了,屋裡的人也漸漸地散去了,只有外面還剩下幾個至親在守着靈棚。
等天徹底黑透了,大爺的骨灰盒被挪進了屋裡,在外面守着的人也跟着進了屋,他們要在這守一夜。
當天晚上,崔修遠和崔承澤留下守靈,崔長嘉和周青彥陪着父母一起回了他們自己家,同行的還有常遠亮。
往年常遠亮都回來過年,他今年沒有回來,屋子沒收拾,不能住。這麼晚了去麻煩他們村裡的人也不好,就在崔長嘉家裡住了。
崔長嘉他們家的房子當初翻修的時候裝了暖氣片,但是因爲屋子太大,外面又是零下的溫度,即便是燒着暖氣,屋裡卻沒有多暖和。
幸好江紅英怕他們回來冷,又在客廳裡點了採暖爐。
崔長嘉知道家裡冷,出發的時候特意穿了棉鞋,又加了一條秋褲,毛衣也換成厚的了,她也讓周青彥多穿了衣服,沒想到還是凍的夠嗆,進了屋他倆縮在取暖爐旁,好久才緩過來。
江紅英從衣櫃裡翻出兩件軍大衣來,在爐子上烤熱了,讓崔長嘉去給崔修遠和崔承澤送過去,今晚他們要在那邊待到半夜纔回來。
村裡晚上更冷,穿的薄了扛不住。
周青彥忙接過來,“媽,我去,別讓嘉嘉去了。”
“還是我去吧,”崔長嘉道,“遇到人了,我也能打招呼。”
“我和你一起去。”
“別兩個人都受凍了,你在家跟爸說說話,讓他教給你明天怎麼做。”
老家的婚喪嫁娶,風俗禮儀繁多,如果不告訴周青彥,估計他什麼都不懂,明天就要被人看笑話了。
崔長嘉拿了衣服,扣上帽子出去了,周青彥看着崔長嘉出了門,才轉身回來。
江紅英端了一口鍋過來蹲在了爐子上,對周青彥道,“青彥,咱們今晚上將就吃點。”
其實,像周青彥這種第一次回老家的女婿,應該好好招待的,但是家裡現在有喪事,便顧不上他了。
鍋裡有大米,她準備熬點粥喝,太冷了。
“媽,我吃什麼都行。”
崔文泉喊周青彥,“青彥,你過來坐一會。”
周青彥走過去搬了個馬紮坐在了取暖爐旁邊,崔文泉拿了茶缸子倒了杯熱水遞給他,“暖一會。”
常遠亮對崔文泉道,“泉哥,周總是堂侄女女婿,不用過於在意那些禮節,讓他跟着那兩個姐夫就行。”
崔文泉點點頭,不自覺的眼淚就在眼眶子裡打起了轉。
他的心情一直很沉重,今年夏天他纔回來見過大哥一面,兩個人一起去祖墳上看過,當時他大哥還和他說,將來他埋哪裡,下一代埋在哪裡,不過半年的時間,人就沒了。
周青彥看着心裡很不是滋味,他雖然是女婿,但是崔文泉待他跟自己的孩子沒什麼區別,有時候他回去晚了,經過他房間的時候,他總會問一句。
他不過回來幾天,人就瘦了很多,戴着黑色的毛線帽子,老了好幾歲。
“爸,”周青彥抽了兩張紙巾給父親,“您也得注意身體。”
崔文泉接了紙巾,折起來擦擦眼。
常遠亮也道,“泉哥,總歸是見了最後一面。咱大哥走的時候看到你又起來了,想來他也沒有遺憾了。別難受了,八十多了,也算是長壽了。”
崔文泉苦笑,“我們弟兄三個,就剩下我自己了。”
常遠亮嘆道,“說句不好聽的話,咱們早晚有這一天。”
爐子裡填的炭很多,爐火很旺,說話的功夫,鍋裡便有了吱吱的響聲,三個人看着爐子裡的火苗舔着鍋底,都看出了神。
只聽外面吱的一聲,有人進了院子,周青彥起身去看,是崔長嘉和崔修遠回來了。
“我哥在那都找他說話,我就找了個理由把我哥叫回來了,”崔長嘉道,“等會吃過了飯,讓我哥再去守着。”
自從到靈棚之後崔修遠就一直哭,眼泡子都哭腫了,因爲一個勁的擤鼻涕,鼻子尖通紅,好不狼狽。
“大哥,坐這。”周青彥讓崔修遠坐了自己的凳子,自己又去搬了兩個馬紮過來。
崔長嘉挽起袖子,去廚房幫她媽做飯去了。
他們廚房還保留着大鍋竈,江紅英穿着厚厚的棉衣,正戴着圍裙站在大鍋竈前炒菜。
她切了白菜、豆腐,還準備了五花肉和丸子,準備燉一鍋白菜豆腐,一人一碗。
崔長嘉走到竈間坐下,一邊往竈間塞着柴火一邊說道,“媽,咱們是不是要準備明天的供品?”
老家的風俗是發喪的時候都要帶供品。
“晚點院裡的嬸子過來和我一起準備,你是出嫁的閨女了,也得給你準備一份。”
“我爸那邊您勸着他點,他自己身體都不行,明天給他穿厚着點,他那個毛病怕凍。”
“說了不聽。”江紅英嘆了口氣,“隨他去吧,幸好回來的時候帶的厚衣服多。”她一直記掛小寶,道,“也不知道樂樂能不能照顧好小寶。”
“常瀅在呢,再說了有王姐在,沒事的,放心吧。”
提起王春花了,江紅英嘆道,“別說啊,春花這孩子真好,心細,手巧,也有耐心,小寶整天往她那跑,她都不待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