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姑嫂一家親
“不好的吧。”
“就偶遇。”應奶奶拍板決定。
她不是那種煩人的老太太,就看看。
然後給人小姑娘買點吃的什麼的,打好關係。
說着話呢,聽見外面有人嚷嚷。
江曉鳳臉色一變:“糟了。”
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應奶奶聽清外面說什麼,剛剛臉上的高興勁兒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應淵他小姑應歌不是年紀小沒結婚,她是獨身主義者。
人講了,這輩子就肯定是不結婚了,無論父母誰覺得不爽,她都不鳥。
爲了怕別人嘮叨她,早就搬出去自己住了。
爲什麼不結婚?
年輕的時候談過一個長得特別好看的對象,對象也是齊州本地的。
但是人家父母層次比較高,就沒看上那個時期的應歌,棒打鴛鴦。
應歌也不是沒登過門,連續被人難爲了兩年,她就撒手了。
兩個人分手以後,男的另娶了,據說過得很不幸福,結婚半年就離婚瞭然後再也沒有娶。
對方的母親見兒子拖到這個年齡還是不肯再娶,肯定是急的呀,就幾次三番登門來求。
道歉哀求。
什麼招數都用盡了。
但……
不好使。
應歌的脾氣一是一二是二。
過去的事情翻篇,那就肯定不撿。
自己獨自過了幾年,現在更加不願意結婚了,覺得沒有意義。
一開始是被傷透了心,到了後面心就是完全沒有起伏了,壓根不想她也不着急也不上火。
愛?
愛情會被時間沖淡掉的,現如今她不肯結婚的原因早就不是放不下那個人了。
就是不願意而已。
對方的媽媽拉着應歌的手哀求:“……過去是阿姨做得不對,他現在不肯再婚就等着你……”
江曉鳳從屋子裡出來,把老人家勸開。
她纏住對方,叫兒子帶着他小姑趕緊走。
“你是她的家人,總得爲她着想着想吧?應歌也這個年紀了,她總得有個後吧?”
老太太和江曉鳳試着講道理。
這把年紀你再去挑,也沒那麼好挑了吧?
再說兩個孩子當初是談過好幾年的,感情基礎是有的,因爲家裡不同意兩邊都單身,那不就是等着家裡妥協嗎?那她現在願意妥協了。
江曉鳳勸:“大姨,我是做嫂子的但是不能伸手去管小姑子的事情,這樣您就先回去好不好?他們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解決。”
她不是沒和應歌談過。
這家人一開始就是嫌棄應歌她爸沒有個一定,人家怕你家成分不好什麼的會影響到人家家裡,後來吧知道應家怎麼回事兒了,態度倒是軟下來了,可也還是有點盛氣凌人的樣子,不就是覺得應歌年紀大了拖不起了。
小姑子的意思,她現在誰都不愛,就是不想結婚。
勸了好一會兒,才把人給勸走了。
回了屋子裡,應爺爺拿着噴水壺噴花呢,其實也是等江曉鳳回來。
“爸,人我勸走了。”
應爺爺嘆口氣。
但凡應歌表現出來那麼一丁點的留戀,他都可以逼着孩子出嫁。
這不就是被他給耽誤的嘛。
他有愧啊。
爲什麼着急應淵結婚?
應歌就是先例啊。
打死不肯結婚,你又沒辦法打她罵她,什麼道理也不敢講啊,你欠人家的。
應奶奶對着江曉鳳擺擺手:“別管他。”
“爸還是希望應歌結婚的吧。”
應奶奶嘆氣:“我也明白她生氣的點,可……算了吧兒女自有兒女福,也不是別人能操心的。將來應歌要是不結婚啊,到老了就麻煩應淵偶爾去看看他姑姑,別的我也不奢求了。”
不是自己養的孩子,人家願意伸把手呢你就得感激。
在生病的時候,或者嚥氣的時候能有個人替你收屍,她這個做媽媽的也就能閉上眼了。
不求啦!
求也沒用。
孩子當時那樣低氣登門求準婆婆同意她也不是沒看到。
小歌這輩子,挺難的。
江曉鳳保證:“媽,你就放心。我拿應歌就當親妹妹一樣的,應淵會管他姑姑的。”
應奶奶扯扯脣,笑都笑不出來。
覺得剛剛或許應該把應歌的錢收下,曉鳳要不要是曉鳳的事情。
應淵跟着他姑回了家。
他姑的房子也是單位分下來的,地點稍微偏了點。
樓也不是個新樓,但住起來的話什麼問題都沒有。
屋子裡收拾得乾乾淨淨的,該有的物件也都有。
“吃點水果然後再幹。”
“哪裡漏了?”應淵直奔廚房。
“就這兒……”
應歌帶着侄子進廚房,指了指下面的位置。
應淵悶頭幹活。
他是真的對別人的事情都不好奇,絕對不會多問一句。
應歌就喜歡侄子這點。
男孩子儘量別碎嘴,不然招人煩。
“管子堵了,換一根新的就行。”
“那哪裡買啊?我去買。”她沒換過這些,當然也就沒買過。
“姑,我出去買。”
應淵套好大衣,急急忙忙穿上鞋就下樓去了,應歌這邊給他拿錢,結果錢拿出來孩子都已經出門了。
家裡電話響。
“查出來哪裡的毛病了嗎?沒查出來我就過去一趟。”
江曉鳳害怕兒子沒弄過這些,搞不明白。
她是什麼都會。
因爲應紅傑大多數都不待在家裡,公公婆婆這個年紀她能有什麼叫二老去幹?所以江曉鳳也是那種,什麼都能學,什麼都會一點的類型。
“已經找到原因了。”
“那就好,歌兒啊,你如果想考慮結婚的事情,那面子方面的事情嫂子替你去辦……”
憋着一口氣嘛,她可以代替應歌去提要求的,這樣也不算難爲應歌,壞人她來做嘛。
應歌聽了只想笑。
以爲她是鬧脾氣呢?
“不考慮,這輩子都不考慮了。”
“……其實拿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也不太划算。”
“不是什麼懲罰,純粹覺得沒有必要浪費這種精力,我自己一個人過得挺好的。”
“那行吧。”
“嫂子,辛苦你和麻煩你了,我這個做女兒的……”她實在是不能回家裡去住。
因爲父母嘴上說不管,住在一起的時候還是會嘮叨她。
她住得遠了,不經常登門,她媽也就沒辦法嘮叨她了。
只是爲人兒女的,她確實有些不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