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衛國!”
“英勇無畏!”
“不懼艱險!”
“一二三……四!”
舞臺上,包括姜倫的在內的幾位小品演員舉着拳頭高聲吶喊着口號。
背景牆的led裡飄着白色的雪花,同時還有營地、哨塔和邊界等。
呼呼的風聲吹着,大家的眉毛上、眼睫毛上、衣領帽檐上,都落了雪花,但所有人都一動不動。
觀衆們驚訝的捂着嘴。
“姜倫又跑出來了。”
“好期待啊,他之前在央視演過小品。”
“編導演集一身的他,這次肯定不會差!”
“對啊對啊!趕快拍照發微博,把這個驚天大新聞告訴大家!”
“超神了!沒想到熬到這個時候還是有福利的!”
“對對對,幸虧我們沒有提早離場。”
“咦?怎麼就幾句口號啊?”
“幽默的段子肯定在後面呢,你們等着瞧吧!”
導演組那邊。
總導演也詫異的看着舞臺上的人,不禁問身邊助理,“姜倫?他怎麼上來了?”
“不知道!”
助理無語的搖頭,爲什麼每次有關姜倫的事兒,他都不知道。
怎麼每次總是他?
“導演,會不會……又是臺長的計劃?”
助理小聲說道,之前已經體會過一次康兆源的手段了,這次難不成又是?
總導演嘆了口氣,“算了,先錄吧,等錄完了去問問。”
這時,另一名編導走了進來,呵呵笑着,“姜倫還真夠意思,蒯大河這次估計得欠他一個天大的人情。”
“什麼?怎麼回事兒?”
總導演和他的助理立即轉頭看向這麼編導,異口同聲道,“把話說清楚!”
編導嚇了一跳,見兩人這種語氣,不禁說,“呃,是這樣,那個蒯大河的徒弟李羣山得了急性闌尾炎,混過去了,這不是臨時蒯大河請姜倫幫忙出演嘛。”
總導演傻了,“這事兒爲什麼沒人告訴我?”
然後他看向臺上的那幾個演員,確實沒有李羣山。
“呃……”編導支支吾吾道,“他們好像是直接找的康臺長,包括上午的節目順序變動,也是康臺長的意思!”
“呼……”
總導演腦袋一片空白,心裡直罵娘,媽的,這工作沒法幹了,全由臺長指揮,還要他這個導演幹什麼?
上午節目臨時順序變動就沒跟他詳說,而且他只知道姜倫要上午唱。
當時還以爲姜倫有什麼事兒下午要走,結果是這樣?
“那……人呢?”
總導演一把抓住編導,“我是問,李羣山呢?”
“上午就送醫院了,現在也不知道醒了沒。”
編導說,“那個……導演,要是沒事兒我就上去了。”
說完,這傢伙便溜之大吉了。
一臺晚會除了總導演外,下面還有好幾個各負其責的導演。
雖然前臺和後臺分別都由不同的導演指揮,但畢竟是總導演,後臺發生的事兒,他居然什麼都不知道。
失敗!失誤!失責!
總導演自責的同時,也怨恨康兆源,這完全是把他架空了,難不成真是不想讓他幹了?
後臺。
康兆源從二樓上下來,挨個屋子和那些明星嘉賓表示感謝。
馬上就錄製完了,他邀請大家一起到觀衆席去坐。
這本該是由總導演來做的事兒,現在全讓他一個人做了,和大家一起出了後臺,來到現場,臺上正是蒯大河和飾演他妻子的女演員對戲的時候。
“呵呵呵,蒯老師這舞臺表演能力還是不減當年啊!”
康兆源一邊邀請大家落座,一邊說道,“當年我還在部隊的時候,有一次慰問演出看了蒯老師的現場表演,極爲震撼,這次把他請來,我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是啊,蒯老的舞臺功夫一直很深!”
“他是我們曲藝小品界的楷模!”
“畢竟是小品之王,現在華夏除了他,誰還能戴上這頂帽子?”
“對……哎,今天姜倫的臺詞好像不多啊?”
“他就是臨時客串,頂替李羣山的角色!”
“哦……”
不只是明星們紛紛議論,觀衆們也在議論。
“爲什麼?爲什麼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比姜倫的對白還多?”
“是啊?姜倫一直在那兒假裝包餃子、切菜,這麼大牌就是飾演這麼一個人物?”
“唉,好失望啊!”
“我又昏昏欲睡了!”
“沒意思,蒯大河每年就那幾句臺詞,第一國家如何如何好,第二老百姓生活奔小康,第三他如何在國家的號召下發了財,唉!沒新鮮感!”
“我還說這次軍營題材,他能有些變化呢?誰知道這次不止是他,連扮演他媳婦的賈柏麗,也跟着一起上……真是,這臺詞無語了。”
“我還是想不通,這種小品叫姜倫上來幹嘛?光包餃子?少他一個也不少啊?”
臺上。
蒯大河扮演的團長,正在給大家普及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而他媳婦則給大家表示家鄉的建設如何如何好,家裡幾畝地又增產多少多少,蓋了樓買了車,還給兒子上了全鄉最好的幼兒園。
反正就是主旋律老一套。
下面觀衆張口流淚,哈欠連連,又回到了小品開始前的那一幕。
“要不是給錢,我早走了。”
“這晚會真沒意思,我估計今年京城衛視的春晚收視率不會很高。”
“就是請了姜倫也沒用,也不知道節目組是怎麼安排的。”
“看的我尷尬癌都犯了。”
“算了,我先睡會兒,結束記得叫我。”
“我也睡會,別打擾我。”
“都睡吧,太沒意思了……”
節目一分一秒的進行着。
蒯大河與賈柏麗終於叨叨完了他們的臺詞。
下一幕,蒯大河大喊一聲,“兄弟們,今天咱們好好過個年,吃頓年夜飯。”
“是啊!餃子也包了,菜也切好了,可以開工了。”
“我去炒菜!”
“我去煮餃子!”
“我去收拾桌子!”
“……”
大家紛紛忙活起來,節目看起來很緊湊,但難掩蓋尷尬的氣氛。
一道道提前做好的菜擺上了桌,一盤盤餃子也跟着上來。
戰友們以水帶酒,大家一起幹杯。
就在大家以爲這就要結局的時候,蒯大河朗聲說道,“小姜啊!咱這營裡就你多才多藝,今天趁着年夜飯熱鬧,你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吧!”
“好啊營長!”
姜倫站起來,笑呵呵的說道,“那我就藉着這個機會,給大家唱一段。”
下面觀衆一愣。
“咦?唱歌了?”
“現在的小品真是……一言不合就唱歌!”
“靠!搞半天,姜倫就是這麼一個作用啊?”
“唱什麼歌?”
“軍歌吧?”
“這場合也只有軍歌適合了。”
“要不就是什麼社會主義好。”
“還沒聽過姜倫唱這種剛毅的軍歌呢。”
“這倒是畫龍點睛了。”
“蒯大河還真有腦子,請姜倫上來唱歌,這樣他的小品就算爛,別人也不好意思說什麼了。”
“先聽聽再說吧。”
“就是,流行歌手唱軍歌,還指不定唱成什麼樣兒呢!”
舞臺上。
姜倫站了起來,拿着話筒走到舞臺前面。
沒有音樂響起,因爲他是清唱。
觀衆們豎起耳朵期待着,導演組也挺期待的,臺下康兆源和一幫明星更是期待。
下一秒。
姜倫開口了:
“寒風飄飄落葉!”
“軍隊是一朵綠花!”
“親愛的戰友你不要想家!”
“不要想媽媽!”
“聲聲我日夜呼喚,多少句心裡話!”
“不要離別時兩眼淚花!”
“軍營是咱溫暖的家!”
所有人都愣住了!
尤其是剛纔那些以爲姜倫要唱軍歌的人!
雖然這首歌他們第一次聽,但這的確是一首軍歌,只是和他們以往聽的那種剛毅吶喊風格的軍歌完全不一樣。
如此細膩溫柔,但卻讓人忍不住淚溼眼眶。
“爲什麼?我爲什麼要哭?”
“是啊!堅強點,不就是一首歌嘛!”
“當年部隊裡那麼苦我都咬牙沒哭,今兒這是怎麼了?”
“我沒哭,我只是眼裡進了沙子。”
觀衆席裡不少是正在服役的軍人,也有退伍的,還有很多是康兆源特意請來的戰友。
這些人聽到這首歌的感觸,比普通人要來的更深沉一些。
歌聲還在繼續,姜倫的聲音像是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卻直入人心。
“媽媽你不要牽掛!”
“孩兒我已經長大!”
“站崗值勤是保衛國家!”
“風吹雨打都不怕!”
“衷心的祝福媽媽!”
“願媽媽健康長壽!”
“待到慶功時再回家!”
“再來看望好媽媽!”
康兆源眼眶模糊了!
他閉起雙眼,一幕幕往事浮上心頭。
當年去參軍的時候,母親一路把他送上火車,他永遠忘不了車窗外那領別一眼。
“媽……”
康兆源忍不住輕聲呼喚。
一句“待到慶功時,再回家看媽媽”,讓他剋制不住淚腺,母親已經去世多年,如今他精力充沛,事業有成,卻無法回報母親。
一旁的明星們也感同身受。
秦樹嘆了口氣,擡頭看着天花板。
劉楠搖着頭,拿出手機給母親發了條短信,告訴她老人家,今晚回去吃飯。
導播室裡。
總導演也別過頭,暗自擦拭眼角的淚痕。
誰都有媽媽,雖然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但那份難以割捨的親情是一樣的。
幾個因爲籌備春晚而好久沒回家的女員工,此刻也捂着臉哭的梨花帶雨。
男員工更不例外,一個個沉默的看着顯示屏,心情複雜。
舞臺上。
蒯大河完全沒想到姜倫會唱這首歌。
原先不是說好唱《時間都去哪兒了》嗎?
怎麼唱了一首自己的原創作品?
還這麼感人?
蒯大河也哭了,他忘了這是在臺上表演,但是他真情流露的表現讓這小品更加真實。
若姜倫真要是唱了《時間都去哪兒了》,他肯定不會有這番表現,往往措手不及的驚喜,才更能表現出真實的反應。
趙寶泉避開攝像機,伸手在後腰關了耳麥,眼眶紅紅的對蒯大河說,“師父,這可怎麼辦啊?他再唱下去,我們下面都沒法演了。”
蒯大河搖搖頭,用嘴型暗示:隨機應變。
姜倫唱完兩段後,他自己也有些哽咽,拍了拍胸口順了口氣,微微一笑。
觀衆們一愣,看着他,怎麼不唱了?
還是說唱完了?
就在大家準備鼓掌的時候,姜倫忽然又開口了。
“故鄉有位好姑娘!”
“我時常夢見她!”
“軍中的男兒也有情!”
“也願伴你走天涯!”
姜倫深情脈脈的唱着,突然語氣一變,雙拳一握,表情凝重,“只因爲肩負重任,只好把愛先放下!”
“白雲飄飄帶去我的愛!”
“軍中綠花送給她!”
然後,姜倫全身一挺,站直朝全場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歌聲停了。
全場一片沉默。
蒯大河反應迅速,急忙打手勢帶徒弟們站起來,嘩啦啦的鼓掌。
臺上掌聲一響,臺下觀衆們也全都回過味來。
全場掌聲中,觀衆們開始陸陸續續的站起來。
一個!兩個!三個!十個……
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
最後,全場觀衆站着,掌聲經久不息。
蒯大河帶着徒弟們走上來,和姜倫並排站在一起,幾人拱手致禮,謝謝大家都掌聲。
他們明白,若不是姜倫的這首歌,觀衆們不可能給予這麼熱烈的掌聲。
“謝謝大家!表演結束了,待會兒記得排隊離場,注意安全。再見!”
姜倫和觀衆們揮了揮手,與蒯大河等人一起離開了舞臺。
“姜倫!”
臺下不知道誰先喊了一嗓子。
忽然,一聲聲“姜倫”接二連三的喊了起來。
錄製設備關閉了,演播廳觀衆席的頂燈全部亮起,舞臺上的燈光全部熄滅。
退場通知也同時響了起來。
但觀衆們依然喊着姜倫的名字不肯離去。
現場導演率人站出來勸阻,連幾位主持人也再次上臺勸阻。
這和騷亂不同,騷亂的話可以叫警衛,但是現在的場面,勸也勸不了,上去拉也不可能。
姜倫已經退到了後臺,但聽說現場的狀況後,又不得不再次出來。
面對臺下觀衆,姜倫喊到,“大家安靜!今天非常謝謝大家的到來,但電視臺還要工作,也請大家能體諒。”
“好!”
結果,姜倫這話還真管用。
剛纔誰也勸不了這幫觀衆,結果他一出馬,觀衆們紛紛落座收拾東西,開始有序的退場。
可把京城衛視的工作人員們驚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