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
中國城,
夜晚,一條條街道,掛着一個個紅燈籠,明亮的霓虹燈讓整個城市燈光閃耀。
一個半月前,也就是中國春節的時候,中國城舉辦了爲期16天(除夕到元宵節)的新春佳節活動,吸引了大量的遊客。
隨後小富考慮到夜晚安全問題,還搞了5條前往洛杉磯各地的大巴路線,專門接遊客過來、送遊客回去。
此舉吸引了更多的遊客。
今天,
《南京大*殺》場館的佈置,已經結束了,明天就可以正式對外開放。
“老闆,那些日本人真的做出了這種事嗎?”
比利(小李子)看着展館裡面的那一張張慘烈的照片,內心震撼無比。
他無法想象,除了魷魚人大屠殺那邊,那個東方國家也遭遇到了如此慘的經歷。
小富看着那些照片,目光深沉:“你以爲30萬就只有30萬嗎?這些日本人殺的又何止30萬?14年抗戰,30萬隻是一個縮影而已。”
比利是一個富有同理心而又正義的人,不然也不會在黑幫家庭背景中,當上了警察。
這一刻,他似乎感受到了華人對日本人的那種仇恨。
小富拍了拍比利的肩膀:“明天,活動就要開始了,你作爲負責人,辛苦一點。”
小富特意推比利這種正宗美國人出來,站在前臺,就是拉近遊客的距離。
比利認同這件事的重要意義,鄭重點頭:“是!”
……
……
新的一天,
3月份的春風,吹拂洛杉磯,清涼舒爽。
中國城的白天,和晚上一樣熱鬧。
這裡是洛杉磯的熱門景點,每天有幾萬十幾萬人來遊玩,是公認的熱鬧又安全的地方。
遊客一個個摩肩擦踵走進中國城,有拿着相機拍照的金髮碧眼年輕人,有辨認“福祿壽”浮雕的意大利裔老人,街上到處是粵語和英語的聲音,還有各種食物的香味。
很快,
一個大大的招牌吸引了遊客關注。
宣傳牌兩米高,紅色的背景上黑色的字“銘記歷史:南京大屠殺真相展”。
旁邊用黃色大字寫着“完成 10分鐘參觀,獲得 5美金獎勵”。
旁邊還有穿着工作人員在人羣裡發傳單。
比利拿着話筒,跟停下來的遊客介紹:“1937年,日軍在南京進行了六週的暴行,超過 30萬無辜百姓被害。這場展覽能讓你們看到那段慘痛歷史的一小部分。完成10分鐘觀看,可以獲得5美金獎勵哦。”
5美金獎勵,吸引了不少遊客。
“真的5美金?”有幾個白人大學生過來問比利。
“是的,參觀10分鐘,就能拿到5美金。”比利道。
戴棒球帽的小夥子卻搓了搓手:“我報名,五美金是當場給嗎?“
比利:“是的,馬上給,現金!”
他身後兩個同學,其中扎馬尾的女孩反覆折着傳單邊角,直到同伴推了她一把纔跟着進了館。
他們一行大學生走了進去,
展館裡的燈光像蒙了層灰布,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張放大的黑白照片:****(非和諧)
戴棒球帽的小夥子倒吸一口冷氣,下意識掏出相機拍照。
咔咔~~~
繼續走,然後目光卻被另外一張照片吸住,****
他喉結滾動了兩下。
馬尾女生此時也是臉色煞白……
其他同學也毫不例外,一個個震驚不已,感覺靈魂受到了衝擊。
十分鐘後的出口處,棒球帽小夥子、馬尾辮女生他們一行人,走了出來,有的人是臉色蒼白,有的人噁心無比,萎靡着臉……
工作人員微微鞠躬行禮:“謝謝關注華人的悲痛歷史!”
另外一個工作人員也微微鞠躬行禮:“謝謝!”
拿出了5美金,還有一本張純茹寫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
馬尾辮女生聲音還在發抖:“這些照片.都是真的嗎?我奶奶是波蘭人,她是在納粹集中營長大的……可我從來不知道中國人也受過這種罪。“
入口處,一個帶着妻子、女兒過來遊玩的運貨司機傑森停下腳步。
“10分鐘換 5美元?“
他一下子來了興趣,眉飛色舞地走了進去,在他看來,這種錢太好賺了,比其他開車送貨賺錢容易多了。
妻子想進去,也賺這個錢,不過被比利制止了,因爲禁止未成年進去。
傑森:“我先進去吧,等下換你進去……”
然後走了進去。
10分鐘後,他出來了,臉色有點沉重。儘管他對華人感官不好,但是親眼目睹着這一張張照片,讓他感覺一股悲痛涌上心頭。
“這該死的日本人!”
這日本跟美國合作太久了,在媒體上是彬彬有禮,各種鞠躬,讓不少美國都以爲這些日本人人不錯,甚至都讓他們忘記了空襲珍珠港,忘記了太平洋戰爭。
妻子這時候將女兒交給傑森,準備進去,結果被傑森攔住了:“算了,你不要進去。”
妻子不捨:“爲什麼?5美金啊。”
傑森搖頭:“我怕你做噩夢,還是算了……”
剛剛那些畫面,就算是他這種男人看了都覺得看不下去。
工作人員鞠躬:“謝謝關注華人的悲痛歷史!”
送上5美金,還有書。
傑森搖頭,接過,然後帶着妻女繼續往前走。
女兒:“Dad,裡面是什麼?”
傑森:“你還小,不能知道這些……”
參觀結束的遊客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展館,臉上的神情各異,卻都難掩內心的震動,那份沉重的感受如同巨石般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他們腳步沉重,有人把書塞進書包,有人給家人打電話,有人站在唐人街久久不語……
此時,
一名特殊的客人,來到了這裡。
東大駐洛杉磯總領事館總領事吳先生,他帶着秘書開車過來,他是聽說過展覽的宣傳,今天是特意過來的。
他下了車,身穿淺灰色休閒西裝,低調內斂。
他帶着秘書來到了展館外面,這裡聚集了大量遊客排隊參觀,入口處“完成 10分鐘參觀,獲得 5美金獎勵”海報十分醒目。
排隊了10分鐘,他和秘書終於進去了,手中拿了一張寫着時間的紙條。
進去之後,
展館內昏黃的燈光下,吳先生站在巨幅黑白照片前駐足良久,右手不自覺地攥緊了公文包的提手,眼眶泛起微紅。
一路看,不知不覺眼眶已經帶着淚水。 不過他也時不時觀察那些‘外國人’的反應。
離開展館時,
陽光顯得那麼刺眼。
吳先生擦了擦眼淚,深吸幾口氣,壓下心中的悲痛。
工作人員依舊在鞠躬:“謝謝關注華人的悲痛歷史!”
遞上5美金、書。
吳先生搖頭,沒有拿錢,而是接過了那本書。
助理也一樣,沒拿錢,只拿書。
“回去~~~”
他們很快離開中國城,坐上車,返回總領事館。
吳先生回到了辦公室,深吸幾口氣,帶着着沉重的心情,拿出一張紙,提筆懸在半空稍作思忖,便揮毫疾書:
“這場展覽以最直觀的方式,讓世界看到了南京大屠殺的真實面貌,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因爲它而駐足沉思、流淚,甚至憤怒。”
“此次活動以民間力量爲紐帶,用最直觀、最震撼的方式撕開歷史迷霧,不僅讓美國民衆、國際遊客深刻認知那段黑暗歷史,更在國際輿論場爲還原歷史真相築起堅實陣地……”
……
夜幕低垂時,
洛杉磯中國城的朱紅燈籠與霓虹燈次第亮起,將整條街染成流動的暖金色。
但今晚的熱鬧裡多了幾分肅穆。
一個個餐廳,或者街頭,一個個遊客議論着,手中不少拿着那本書。討論聲此起彼。
有人捏着領到的5美元說:“這錢拿在手裡沉甸甸的,進去之前以爲沒什麼,親眼看到照片才知道有多慘。”
“是啊,太慘了。”
“那些日本人實在太可恨了。”
“還記得珍珠港嗎?這幫日本人還炸了我們……”
而此時,
不少媒體終於後知後覺,派了記者、或者採訪車來到了這裡。
KTLA電視臺的記者舉着話筒站在展館門口:“我們現在就在洛杉磯中國城,一場特殊的展覽引發了大量關注。主辦方用5美元獎勵的方式,鼓勵大家花10分鐘瞭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鏡頭掃過排隊的人羣,有抱着孩子的夫妻,也有成羣結隊的大學生。
另一邊,CNN的記者攔住了一名家庭主婦瑪利亞,進行採訪。
瑪利亞指着展館說:“我原本只是爲了5美金進去的,結果看了之後,才意識到這次慘案是多麼可怕。”
此外,《舊金山日報》的記者則在拍現場的畫面。
今晚,變得熱鬧了。
……
……
新的一天,
太陽從海平面上升起,照亮了整個洛杉磯。
今天,很多加州、洛杉磯的報紙頭版,有一半是關於——中國城那場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展覽。
《舊金山日報》在頭版用醒目的標題寫道:《五美元的宣傳效應,洛杉磯遊客無法直面的大屠殺歷史》。
文章裡詳細描述了展覽現場,提及 5美元獎勵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排隊十幾分鍾,以及這種宣傳方法的創新、轟動性。
《洛杉磯每日新聞》則以《5美元打開歷史大門,南京大屠殺真相震撼洛杉磯》爲題,深入挖掘了活動背後組織者的用心。
《舊金山紀事報》更是整版報道,《銘記歷史:南京大屠殺展覽在洛杉磯掀起反思熱潮》。內容分析了這個展覽,並刊登了許多參觀者的採訪:“這是一段不應該被忘記的黑暗歷史”,“願世界和平,悲劇不再重演”。
隨着報紙的鋪開,整個洛杉磯都在議論着這個展覽。
“體驗10分鐘,拿到5美金?”
“我想去看看……”
“30萬的大屠殺?那些日本人竟然幹出了這種事?”
在街頭,路人手裡拿着報紙,熱烈討論着。
咖啡店門口,一個個市民看着報紙上的報道,搖頭嘆息。
學校裡,也有很多學生在議論着報紙上的內容。
隨着報紙的傳播,這場展覽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讓更多的洛杉磯人開始關注那段被歲月塵封的歷史。
……
“嘭~~~”
洛杉磯日本城,
商會會長麻生和夫臉色鐵青,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文件震得散落一地。
“八嘎~~~!”
“華人竟然想出這種宣傳方式,用區區 5美金,就讓那些美國佬對‘南京大屠殺’產生了興趣!”
麻生和夫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還以爲華人已經放棄了,沒想到卻想出了這樣的‘陰謀詭計’!
他深知,這各‘5美金’的活動的恐怖性,發酵擴散絕對極快,一旦爆發,對日本在國際輿論場上一直試圖美化侵略歷史的行徑將是沉重打擊。
現在日本正大力推進 APEC亞太經合組織中獲取更多話語權的事務中,以及推動常任理事國席位。
倘若這次傳播引發美國市民的共鳴,再聯繫上珍珠港事件,必然會加劇美國人對日本的反感與警惕。
麻生和夫在辦公室內來回踱步,思索應對之策,卻一時之間毫無頭緒。
焦頭爛額!
他打電話給舊金山的佐藤健次郎,把這邊的事說了一遍。
“我們舊金山這邊也一樣……”
“可惡的保護傘公司,竟然敢這麼搞事情,害得我們非常被動!”
佐藤健次郎在電話對面不斷八嘎八嘎~~~
……
……
日本城,
和果子店前,
和服老太太竹內由美子攥着被揉皺的《洛杉磯時報》,指甲深深掐進報紙裡“南京大屠殺真相展”的標題。
“啪”地將木屐砸在地上,震得榻榻米茶几上的抹茶濺出杯沿:
“這是赤裸裸的污衊!我們祖輩根本沒做過那種事!”
尖酸刻薄的臉充滿憤怒。
“對,那些照片肯定是僞造的!”
“可惡的華人!”
幾個穿棒球服的日裔青年扯着報紙嘶喊:“憑什麼讓我們背黑鍋?我們去中國城,把那個展覽砸了!”
居酒屋裡,喝得滿臉通紅的日裔工程師突然把酒杯砸向電視。
“都是謊言!我們根本沒做這種事!”
同事們也憤怒不已,不過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己內心有多心虛。
歷史,是真的。
但他們也不願意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