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緣巧合,或許是千里有緣來相會……
另一邊,
鞏偉一路沖沖衝,最後衝到了佐藤健次郎的那個櫻花院子裡。
“嚯~~~”
鞏偉一看到這櫻花,這院子,頓時意識到這裡的人,不一般。
“八嘎~~!!”
一聲怒喝,
鞏偉被觸發了關鍵詞,眼神一下子興奮起來,看向了聲音來的方向。
正好看到了‘將人護在身前’的佐藤健次郎。
鞏偉一下子認出他來。
大魚……不是,是狗王!
舊金山日本城商會的會長!
那些保鏢反應迅速,瞬間抽出腰間長刀,呈扇形將佐藤健次郎護在身後。
鞏偉身形一閃,如獵豹般撲向離自己最近的保鏢,那人舉刀下劈,鞏偉側身躲過,順勢一記肘擊,重重砸在保鏢太陽穴上,保鏢悶哼一聲,軟倒在地。
與此同時,鞏偉順勢奪過這保鏢手中長刀。
此時,
那些保鏢已經衝了過來。
鞏偉手腕翻轉,刀光霍霍,迎了上去。
兩聲短促的慘叫響起,2個保鏢手筋被挑斷,長刀“哐當”落地,他們捂着鮮血淋漓的手腕,疼得在地上打滾。
一陣砍殺,鞏偉成功將一個個保鏢砍翻在地。
“八嘎!!”
佐藤健次郎臉上閃過一絲驚恐,但很快又強裝鎮定,抽出一把短刀,親自衝向鞏偉。
鞏偉冷笑一聲,迎着佐藤健次郎而上,兩人瞬間交鋒,叮叮叮~~~
這佐藤健次郎竟然還是一個陰險的高手。
兩人拼了五刀,火星四濺。
鞏偉瞅準佐藤健次郎一個破綻,一腳踹在他胸口,佐藤健次郎向後踉蹌幾步。
鞏偉趁勝追擊,一腳踢飛佐藤健次郎手中短刀,而後迅速出。
嗤~~~
刀光閃過,佐藤健次郎感覺腿一涼!
小蟲子掉落~~
佐藤健次郎癱倒在地,捂着襠部,臉色慘白,發出痛苦的呻吟。
解決完佐藤健次郎後,鞏偉快意笑了,沒有絲毫停留,去尋找監控室。
他很快找到,熟練操作監控設備,將所有監控數據破壞,取出錄像帶,而後帶着錄像帶,大步離開了這個滿是狼藉的櫻花院子。
拿回去燒了。
……
另一邊,
天養生遇到了一個女人,正是那個高市苗草。
“啊~~~”
“你們這些該死的支那人……”
天養生一開始根本沒怎麼在意她,但是一聽這話,直接兇狠地踹了一腳,高市苗草當場飛出幾米遠,躺地,昏迷不醒,這次不死也殘廢了。
天養生揚長而去。
……
此時,
街道上,衝突已然失控。
華人與部分日本人扭打作一團,叫罵聲、哭喊聲、器物碰撞聲交織,混亂不堪。
垃圾被踢得四處飛濺,店鋪的招牌搖搖欲墜,有的已經摔落在地,玻璃碎片散落得到處都是。
至於誰佔上風,毫無疑問是華人。
混戰中的阿峰,偶然一擡眼,目光瞬間被櫻花會會館屋頂那面高高飄揚的太陽旗吸引。
那面旗幟在風中肆意舞動,紅白相間的顏色此刻在阿峰眼中格外刺眼。
它彷彿在對華人的公然挑釁。
祖輩們遭受侵略的慘痛畫面在他腦海中快速閃過。
阿峰眼神一眯,迅速跑到一個雜貨店裡面,翻箱倒櫃,最後找到了一瓶有70多度的醫用酒精,然後在櫃檯找到了一個打火機。
然後來到了會館側面,迅速攀爬,花了1分鐘,順利爬到屋頂。
他走到了旗杆前。
此時,那面太陽旗在風中依舊“嘩啦嘩啦”地作響。
他將酒浸溼了太陽旗。
“咔嚓”一聲,打火機被點燃,那小小的火苗在風中搖曳。
“呼”的一聲,大火騰起。
橘紅色的火焰迅速吞噬着太陽旗,旗面捲曲起來。
火燒太陽旗!
“好!”
“幹得漂亮!”
“燒,哈哈哈~~~”
樓下,一個個華人歡呼鼓譟起來。
而那些日本人,一個個憤怒大叫。
“八嘎呀路!”
“咔咔咔~~~”
此刻,衆多媒體紛紛將這令人矚目的一幕,拍了下來。
《洛杉磯時報》的攝影師單膝跪地調整焦距,閃光燈連爆中,阿峰站在屋頂邊緣的剪影被拉得很長,他在陽光下折射出銳利的光。
畫面定格,
一個華人年輕人站在屋頂,陽光之下,以及燃燒的太陽旗,還有下面街道那混亂的背景。
而就在這時,
“嗶嗶嗶~~~~~~”
警察終於上場了。
場面才10分鐘,已經亂成這樣了,如果再晚一點都要死人了。
刺耳的警笛聲由遠及近,
戴着防刺頭盔的警察舉着盾牌組成人牆推進。
“散開!全部後退!”
擴音器的聲音,覆蓋全場。
更多媒體記者的鏡頭,將這一切,全部都拍了進去,要將這場十分鐘的衝突,榨成明天報紙最燙的頭條。
……
……
幾乎同一時間,
洛杉磯那邊的日本城,同樣爆發華人vs日本人之間的衝突。
會長麻生和夫,被小富戴着「超人眼鏡」找上門,拖出了大街上,然後一羣華人痛揍,然後被潑了紅漆。這些估計洗一個月都洗不乾淨了。
“八嘎呀路~~~”
“八嘎~~嗚嗚嗚~~~”
嘴巴被人一腳踹掉好多牙齒,只剩嗚嗚叫。
隨後是洛杉磯警察登場,分開雙方。
……
…… 當天中午,
各大電視臺的新聞節目紛紛報道了這一場‘難得一見’的大型衝突事件。
CNN收了錢,神情嚴肅地對着鏡頭報道:
“今天上午,洛杉磯、舊金山發生了兩起重大的遊行衝突……”
“具體起因是……”
“衝突現場畫面顯示,日本人羣體率先向華人遊行隊伍投擲酒瓶,並使用侮辱性語言挑釁,華人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進行自衛反擊。”
畫面中,日本青年揮舞着拳頭、華人躲避酒瓶攻擊的片段被反覆播放。
同時,新聞公佈了警方的抓捕數據:共逮捕華人12人、日裔8人,雙方受傷人數分別爲18名華人和10名日裔,傷者多爲皮外傷與輕微骨折。
也有不少媒體收了日本的錢。
《ABC》新聞就報道稱:“這是有組織的華人暴力事件”,鏡頭刻意放大華人焚燒旗幟、攻擊日本店鋪的畫面,將衝突起因歸咎於華人“蓄意挑釁”。
新聞還採訪了幾名日本城商戶,刊登了他們面對店鋪損壞時愁容滿面的照片,標題直指《和平街區被破壞:華人極端行爲重創舊金山日裔社區》。
關祖的計劃成功了。
不管是哪一邊的,全國的媒體都不想放棄這個熱度,報道這一場衝突。
全美國的市民、遊客,目光吸引到了這件事上面。
這些媒體報道衝突的時候,自然就免不了報道衝突的起因——南京大屠殺。
進一步深化了南京大屠殺在美國人、遊客心中的印象。
關祖的目的,達到了!
……
……
“哈哈哈~~~~”
“我還以爲這華人有多厲害!”
“他們卻不知道已經走了一步昏棋!”
紐約,
華爾街,摩根大樓。
魷魚人大亨布隆伯格看着新聞,哈哈大笑。
很多人不知道他,但是他打造的彭博資訊終端機是全球金融市場重要的信息工具,爲金融機構等提供大量數據和資訊服務。
而且在未來2001年,他會放棄民主黨籍,並在2001年11月以共和黨人的身份當選爲紐約市第108任市長。2005年11月,再次當選紐約市市長。2009年11月,第三次當選紐約市市長。
由此可見這個人實力實在是強大。
最近,
他一直在關注着華人的《南京大屠殺》宣傳,對華人的捆綁行爲十分厭惡,但又無可奈何。
可以說,布隆伯格是如臨大敵。
結果,
今天華人竟然搞出這種事?
故意激發衝突?
布隆伯格當然看出華人是想通過沖突來刺激全美國的民衆關注南京大屠殺。
但是!
這些華人搞錯了一點:這種暴力行爲,會引起全國的反感!
你們既然是受害者?要引起大家的同情。爲什麼還要這種暴力?你這暴力,還怎麼引起大家的同情?
“真是愚蠢的華人!”
“哈哈哈~~看來是我多慮了,這華人也不是那麼聰明嘛。”
布隆伯格二話不說,打電話吩咐「美以會」的下屬,佈置任務。
“發動我們的媒體,儘量對華人進行污名化……”
“他們煽動暴力……”
布隆伯格指尖敲擊着紅木辦公桌,聽筒裡傳來美以會下屬恭敬的應答聲:“是!大人!”
“記住,不能直接否認南京大屠殺,那會惹麻煩。要把焦點鎖死在‘暴力行爲’上。讓《華爾街日報》發社論,配圖必須選ABC報道的其中一個畫面:華人青年揮拳、日裔老人抱頭的照片——”
“是!”
……
……
……
新的一天,
全美的報紙,包括《洛杉磯時報》與《舊金山日報》等報紙,大部分都在報道這兩場遊行衝突。
其中《洛杉磯時報》頭版版面幾乎被同一畫面佔據——橙紅色的火焰中,年輕華人站在屋頂的剪影與燃燒的太陽旗重疊,下方街道上散落着破碎的酒瓶與扭打身影。
《歷史仇恨爆發:舊金山街頭血戰》
文中大篇幅引用華人示威者的控訴:“我們只是想要日本正視歷史,爲當年的暴行道歉!”
配圖裡,受傷華人捂着流血的額頭、日本右翼分子高舉酒瓶的畫面,讓每一個翻看報紙的讀者都能感受到現場的激烈。
而《紐約時報》則同情日本,猶太裔評論員以撒羅森伯格撰文《寬容不是縱容:論少數族裔的自我毀滅式抗議》,文中將舊金山事件與六十年代黑人平權運動對比:“馬丁路德金從未教唆焚燒國旗,而今天的華人激進分子正在用暴力消解歷史苦難的正當性。”
還有一些電視節目,播放剪輯過的視頻,着重展示華人青年揮舞棍棒的畫面,以及從兒童被嚇哭到老人因店鋪關閉失去收入,同時配以旁白:“這些極端分子正在將仇恨宣泄在無辜的日裔居民身上,卻又試圖將日本人塑造成徹頭徹尾的施暴者、侵略者,極爲可笑。”
隨後的幾天,
因爲輿論過於激烈,所以這件事的後續,愈演愈烈。
熱度爆炸。
一個個美國媒體,紛紛撲了過來,要分享這個新聞盛宴!
……
隨着幾天的報道,
普通美國民衆通過報紙、電視,瞭解越來越多的資料,反應呈現兩極分化。
不少美國人表達對華人的同情,一位中年女性在接受《舊金山紀事報》採訪時說:“他們只是想要一個道歉,這要求並不過分!日本人的暴力讓人震驚。”
但也有不少抱着看熱鬧心態的人,在酒吧、咖啡館裡熱議衝突細節。
還有部分人認爲華人的行爲過於激進:“無論歷史如何,在公共場合製造這樣的混亂,華人也難辭其咎。”
……
……
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CNN Center大樓。
作爲全球第一家全天候播報新聞的電視臺,CNN長期專注於新聞實時更新,在重大新聞事件報道上積累了較高權威度。
其中的1991年海灣戰爭的現場報道使其國際知名度大增。
而CNN的《錢線》《拉里金現場》等欄目深受觀衆喜愛。《錢線》是首個網絡商業新聞節目,吸引了大量企業高管觀看,爲 CNN帶來豐厚廣告收益。
而《拉里金現場》更是王牌節目,主持人拉里金以大膽尖銳的提問著稱,節目採訪過包括政界、商界、文娛、體育等領域衆多知名人物。在 1993年曾因播出戈爾和佩羅的電視辯論,吸引了將近 2000萬人觀看,創下美國收視率的最高記錄。
對了,他還在1987年採訪過萬稅爺。
(圖)
中午,12點。
62歲的拉里金準備下樓吃東西。
“先生~~~”
這時候,一個秘書走了進來:“這裡有一個採訪邀約,您應該感興趣。”
拉里金一邊走出辦公室,一邊問:“什麼邀約?”
秘書:“是這一次華人、日本衝突的幕後推動人——李傑先生,以及《南京大屠殺》作者張純茹小姐,他們想跟先生您邀約,上您的節目。”
拉里金點頭:“這確實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
這幾天的輿論,有着敏銳新聞敏感度的他,自然不會不知道。
而《拉里金現場》的播出方式是每天 21點播出,也就是說,他需要很多很多的素材來源。
而最近的日本、華人衝突,是一個不錯的輿論衝突,相信美國國民會非常喜歡。
秘書:“那要不要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