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議論,讓running-man連續霸佔韓國網絡搜索榜單的關鍵詞頭名。
一週過後,票房突破150萬人次,打破了《狼族少年》四冠的局面。而且上座率居高不下,還有很強的票房潛力。當然,至此時《狼族少年》的票房已經過600萬人次了,但本週依然有50萬觀影人次的成績看最終成績突破700萬不是問題。
但現在的韓國票房市場,是屬於《running-man》。
至於下週好萊塢大片《霍比特人》來襲前,依舊有很長一段時間可走。放映電影院也從380家暴增到700多家幾乎翻了一倍,對於院線的選擇,魅影自然是舉雙手贊同的。
首周突破150萬人次的票房數據結果一經公佈,整個running-man團隊就像過年一樣熱鬧。
當週例行的節目錄制拍攝時,每個人都忍不住臉上笑容滿面。劉在石依舊第一個到現場,片刻後哈哈到場,兩人一見面就傻笑,“哇,真想不到。看新聞了嗎,150萬人次,首週一百五十萬人次。”
劉在石也笑歪了嘴,對着鏡頭鞠躬道:“是,這要多謝觀衆朋友們對我們running-man的大力支持。”
哈哈忙跟着鞠躬,感謝觀衆支持。“一會光柱、懵智孝來了會有什麼表情?”
“唉,這還用猜,肯定笑的合不攏嘴。”
果然不出所料。
成員們一個個到場,話題也離不開電影版的上映情況。懵智孝誇張道:“估計這部電影可以創造我演的電影最高票房了,拍的時候還不覺得。沒想到看了會這麼精彩。”
“光柱的表演被批評了,以後還要多努力。”劉在石道。
“是,哥。”光柱握着拳頭,繼續用他誇張的方式表演着,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
13日是“runningman”上映的第二個週末開始。這天,魔幻鉅著《霍比特人》登陸韓國。RM的排片受到嚴重排擠,卻依舊在魔幻大片的擠壓下,搶佔了405萬人次的票房。
這部電影由綜藝人主演,新人導演,唯一的兩個演員都也業內二線。居然創造了超過400萬的票房。真是韓國所有綜藝節目羨煞。也讓無數人跌破眼鏡。
倒也是,在所有的綜藝節目中,也只有runningman還保持這電影的模式。以前還有個《無限挑戰》很棒,可惜現在《無限挑戰》的收視每況愈下,都快要面臨被砍掉的危險。想改編電影都改不來,只能豔羨。
張愛玲的話說的沒錯。出名要趁早。
在這個眼球經濟時代裡,出了名別人都知道了你,金錢、好處都來了。所以魅影一直以來都在注重自己的品牌名聲培養,讓以後韓國觀衆看到魅影的Logo就會有觀影的興趣。
《Running-man》的電影版是真的那麼經典嗎,也不見得。全是魅影營銷得當,加上人氣使然的表現。但他們就是搶到了這個先頭。
最終,《running-man》在韓國上映了八週時間。總票房成績達到735萬,位列韓國本土全年票房第四位,僅次於《狼族少年》。也是當年最賣座的喜劇片。
在東南亞幾個國家上映,居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甚至比同期其他韓國大片在海外賣的還好。這也讓一衆韓國藝人們始料未及。
造成海外市場火爆的原因,自然是得益於RM在海外的無匹人氣。君不見running-man鮮有的幾次海外特輯,每到一個地方,都引起粉絲海嘯般圍堵嗎。
也是在自這部電影成功之後,在韓國的名氣也更進一步,收視率在SBS也更上一層樓。隱隱有將“兩天一夜”打壓下去的趨勢,儼然韓國頭號綜藝節目。
成員們的熱情更甚。劇組也在協商、討論。畢竟第一部留下那麼大一個懸念,開放式結尾不就是爲第二部準備的嘛。以後肯定不會少了第二部的製作。但要保持住第一部的金字招牌,在第二部中就得好好策劃一番。
……
時間回到三週前,11月的最後一週。
在中國市場。《少年派》正面臨馮小剛和陸川一老一少的夾擊。
法螺吹的震天響,到了見真章的時候,誰也沒料到會是這樣一種結局。
《一九四二》在尚未上映的時候,估計誰都不會懷疑本片將再次取得周票房冠軍。因爲所有人都瞭解馮小剛的票房實力,從《集結號》到《非誠勿擾》系列,還有《唐山大地震》,他的每部大片都會創立一個新的票房裡程碑,只是這回他失敗了。
號稱投資兩億,籌劃十餘年的這部災難大片《一九四二》,傾注了馮小剛的大量心血,也被他看作又一個超級票房航母。不過本片上映四天之後,僅收到1.38億元,屈居上週票房榜的亞軍。不僅衝擊票房冠軍失利,這樣的首周票房成績在他自己的作品序列裡同樣是非常平庸的一個成績。而之前喊出的10億或是8億的票房目標都基本無法實現,如不出意外,本片的最終票房大約只能有四、五億左右,這樣的成績遠遠無法達到之前的預期。
而上映第二週的《少年派奇幻漂流》依然取得了1.69億票房,在國內的總票房達到2.7億,傲視同期。
《一九四二》根據劉震雲的小說改編,原書並沒有太多劇情的內容,僅是通過一些鬆散的調查報告匯聚而成。拍成電影之後,則增加了難民逃難的故事,也成爲本片重要的煽情部分。
故事聚焦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河南的一場可怕的旱災與蝗災,並引起了範圍很大的大饑荒,馮導在煽情方面頗費了些心思,也確實感動了不少觀衆。
不過這個過於沉重的話題可能並不適合臨近年末的檔期,華藝也顯然沒把握住觀衆的心理,在年尾的時間裡,你還整一部悲劇讓人哭。能全民皆動地鑽進電影院看電影纔是怪事。
再加上“少年派”在票房上造成了強大壓力,本片的票房也進一步縮減。
從之前的宣傳來看,外界普遍以爲《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將共同成爲上週的票房主力,不過由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實力過強,導致《一九四二》屈居亞軍,而之前叫囂最響的陸川的《王的盛宴》則更是慘敗。
它與《一九四二》同日上映,四天之後只有4050萬票房入賬,只能屈居票房榜季軍位置。
排片有限,上座率同樣不理想。陸川以獨特的視角解讀昔日的歷史,希望帶給觀衆不同的感悟,不過實際上觀衆卻並沒有買賬,他們大多會覺得這部片子有些凌亂和陰暗。
鴻門宴,這麼好的故事,色調卻被拍的很是陰暗。吸引力自然也沒有預期的強大,唯一吸引觀衆的僅有吳彥祖、張震以及劉燁這樣的陣容。
票房不理想,本片在口碑上同樣遭遇危機。
收穫了很多差評之後,影片方面則相應採取動作,引發一場關於口碑維護團的活動。
水軍互相攻訐,讓整個中國電影市場混亂不堪。
也就是票房僱傭水軍爲自己的電影打高分,陸川方面的解釋就是,“他們的電影遭到了一些惡意的水軍陷害,導致影片在網絡上的評分太低,因此他們只能僱傭水軍往回找補一下。”
這個解釋讓人感到荒唐。
關於各院線影片在網絡評分上的水軍醜聞其實早有傳揚,並且由來已久。只是這一次《王的盛宴》將這件事拿了出來,也希望能借之對整個混亂的內地電影市場帶來一些衝擊。只不過這種做法可能首先會讓一些觀衆反感,最終對影片的票房反而產生反作用。
不過華藝也一向都是霸道的主兒,他們的水軍行爲也不是一天兩天。之前還有馮大炮打嘴仗,今年陸川的嘴仗也不輸他。嘴炮上確定不了優勢,就只能用歪門手段貶低對手。
結果兩敗俱傷,一樣都沒討得好。觀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依靠衆口相傳的《少年派》繼續從中漁利。
李東來特地微博PO文批評這件事,“打水仗的行爲,完全是在給中國電影行業掘墓。”
“打水仗就等於造假,電影行業說白了也是個消費行業,雖然工商局沒有給電影造假做出規定,可這明顯是在欺騙觀衆的感官,是不值得提倡的。”
“這也是目前電影公司宣傳手段極度不成熟的表現,或許以前用過,很管用。但那要建立在網絡秩序不夠完善的前提下,觀衆的眼睛是雪亮的,觀衆的接受程度也在日新月異變化着。宣傳要推陳出新,要搏出位,就要多動腦筋,擅用智慧。”
“如果雙方你罵我一句,我一定要罵回來,就成小混混打架了。憑白降低了品味。”
“所以雪亮眼鏡的觀衆們,在真金白銀之間找到了合適的選擇,魅影出品《少年派》依舊一馬當先繼續領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