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柏林和約》簽署

和談每前進一小步,都是各方大吵大鬧的結晶,“和約”還遠沒到簽署時候,美、法兩國就一直互懟,並各自揚言中途退場,這讓德國總理施特雷澤曼和外交部長米勒哭笑不得。施特雷澤曼已經不好意思總是去麻煩總統先生,如今,光是一個財政部就夠艾德里安頭痛的了,更何況這些天總統還得花時間陪伴自己的老婆孩子。

實際上,艾德里安並沒有施特雷澤曼想象的那麼焦頭爛額,反過來,和談到什麼時候都無所謂,只要“和約”沒有簽字生效,他就有權力組織大批人力物力對洛林、薩爾等能源區域進行緊急開採,短短几個月,他已經碩果累累,他很感謝那些屎少屁多的各國元首們毫無章法的胡鬧。

財政部長沙赫特從漢莎宮出來就沒休息過,好些日子忙得連家都沒回了,因爲人手不夠,他得幾頭兼顧,一是爭議地區礦產的緊急開採;二是全國範圍內的工業大恢復;還有農業發展的長遠規劃等等,除了找艾德里安要人以外,他反倒不想讓任何人打擾自己。

礦區工地上,春天的太陽並不火辣,但沙赫特卻已是滿頭大汗,採礦機24小時轟鳴,但他還嫌不夠,整天上躥下跳,不是訓人就是找毛病,連最嚴苛的工礦局長都看不下去。沒辦法,他就是這性格,其實,所有人都十分懂得這位部長的心情。也是湊巧,掘進機器剛巧出了點問題,工人們正在緊急排除故障,沒想到沙赫特就象從天上掉下來似地,一個個劈頭蓋臉地開始了批評。

助理跑過來附在他耳邊嘀咕了一下,沙赫特一陣驚訝,連忙拿上安全帽就往山下走。

埃裡克?艾德里安就坐在他的臨時辦公室裡,沙赫特一邊分附倒水,一邊衝着艾德里安說:“總統閣下,下次再來請先打個招呼,你看看,我這樣子有多狼狽。”

艾德里安笑着說:“不,我的部長閣下,你的模樣一點都不狼狽,沒錢的時候才真的狼狽,明白嗎?你要的人我可以給你,要多少給多少,但你要的機械我沒法滿足你,你得自己想辦法。作爲國家的錢袋子,我希望你能用最短最快的速度鼓起來。”

國家還在半癱瘓狀態,沙赫特知道艾德里安一時無法滿足自己的需要,但他卻另有對策,只不過想先跟總統商量:“您說得對總統先生,我想把國內油料重新統籌安排,讓幾家重點龍頭工礦企業率先復工,以滿足國內開採業的需要,這件事情在您這裡獲得通過的話,總理那裡就好辦了。”

艾德里安非常贊同:“想法非常好,這也是我爲什麼要來找你的原因。和談進展緩慢,對於德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法國人現在不斷向和談各方施壓,其中就有關於德國境內所有軍工企業生產機械、設備沒收後轉移海外的計劃,其實就是悉數銷燬,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抓緊時間將大部份軍工設備迅速就地轉爲民用,打破這種被動局面,爲今後的生產重啓留下堅實的老底子,有困難嗎?”

沙赫特想都沒想,激動地說:“英明的總統閣下,《關於德國戰後經濟復甦的計劃書草案》我都寫好了,如果您今天不來,我還准許抽時去去找你的,這可太好了,沒想到我們想到一塊兒去了。”

看着沙赫特勞累的模樣,艾德里安心裡很不是滋味,眼下派給他的人大都是一些外行,要想完全進入角色還需要認真地磨練。其實艾德里安身邊不是沒有這樣的人才,但爲了避免別人說閒話,他不能隨便啓用,這人就是總統夫人黛娜。

沙赫特知道黛娜是軍工機械方面是專家,但總統不說,他也不敢提,畢竟人家現在那身份怎麼能幫自己幹這樣的粗活呢。

艾德里安對沙赫特進行了一番鼓勵,並告訴沙赫特自己永遠都是沙赫特工作方面的堅強後盾,然後就上車離開了。

各國的代表在“和約”沒有簽署前都不會輕易離場,否則會視爲棄權,27國代表裡,有人歡喜地留下來等待最終的結果出爐,也有沒有達成所望的國家心灰意冷、想要離場,畢竟各國的政事不能耽誤。

法國在洛林問題上糾纏不休,德國感到左右爲難,因爲德國與英美私下的議案也因此一再被幹涉。於是,由美國總統威爾遜見證下,英、德兩國繞開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單獨就德國殖民地歸屬權和雙方的條款進行了縝密的磋商,最終結果令雙方都十分滿意。英國喜滋滋地拿到了德國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另外還就海軍艦船噸位的比例也達成了令雙方都能接受的11:5,據此,這是在衡量法國軍艦總噸位不及德國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法國軍艦的總噸位超過了德國軍艦的總噸位,那麼德國在與英國協商後可以追加同級別的艦船。

德國現有的軍艦將與英國交換資源,還在船塢中在建的船隻也將繼續完善後出售給英國,英國在此期間將派遣專家和技術人員搞好接收和質量監督工作。

這樣的條款艾德里安基本上是滿意的,德國沒必要在噸位上咬死不放,以陸上爲主的國家軍隊沒必要在自己的天然短板上費工夫,只有當德國擅長陸地領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纔會兩者兼顧,甚至三者兼顧,並打造出更加優秀的海軍。這次和談,德國能爭取到至少二十年的安寧發展期,海軍的精英路線,以及空軍的非凡戰鬥力就能逐步實現,當然了,現在一切都爲時尚早。

英國的問題解決了。

шшш ⊙тт κan ⊙℃O 美國的“十四點綱要”德國一貫表示支持,這也是威爾遜總統想要的結果。

迫於德國經濟壓力和英、美補給困難,艾德里安遂下令由國防部長勃勞希契親自奔赴各戰俘營,主持並陸續簽發釋放證明,讓英、美兩國將士陸續登船駛離歐洲大陸各自回國。

在克里蒙梭再三催促下,法國問題經艾德里安間接過問,施特雷澤曼向法方宣讀了如下條件:

1、洛林歸屬德國,但不設邊防軍,僅由德、法兩國共同組建的聯合國警察局負責地區治安,由英、美共同監督。洛林礦藏開採權由兩國共有,所獲爲法國6成,德國4成,爲期10年。德、法兩國都不得在洛林邊境上駐紮軍隊。

2、薩爾無主權爭議,一直都是德國的,爲了表現出德國的誠意,可以在境內不設邊防軍。

3、萊茵河以西德國的駐防力量不超過10個師。

4、德國陸軍坦克以及設計圖紙等技術交由法國處置。

5、德國三軍將出售一切現有軍工生產設備。

在外界看來,德國爲尋求世界的和平與安定,甚至不惜出讓國家主權,德國總統本人在處理各國事務中,慷慨仗義,忍辱負重,集聚了很高的國際威望,並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和平的浪潮。各國將艾德里安稱爲“國際友人”並建議給艾德里安總統頒發諾貝爾和平獎。實際上,德國做這些對德國本身無關痛癢,更何況德國的民衆支持他們的總統,哪怕喪失主權的條款,在德國國內也鮮有人反對,大家反而覺得總統爲了德國民衆早日脫離戰爭的苦痛而忍受着法國的無理。

美、英兩國出乎意料地在這些條款上大力地支持德國,聲稱法國若是連這樣的條款都無法接受,只能視爲逼迫戰爭繼續,法國將會得不到國際上的任何支援,這樣的聲明其實已經帶有了威脅的意思,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只好答應在條款上籤署。

1919年4月6日,在和談開展了近4個月之後,四大主要國終於和其他國家一同簽署了《柏林和約》,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宣告結束。

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145章 傘兵第322章 造價新高(求推薦票,求月票,求訂閱,求打賞混口飯吃)第432章 不老興登堡(因屏蔽430和431,補發後面的)第235章 攝心的國防陸空軍第237章 精簡陸軍第15章 位極人臣第140章 調停第84章 橋樑爭奪戰第330章 陸海不合第242章 解散國安部(第四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414章 烹狗第314章 打進雅典抽菸喝酒(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69章 施萊謝爾被捕第309章 四號坦克第10章 集體下課第139章 巴爾幹戰爭第383章 德國的底蘊(第二更,求推薦票、月票、打賞)第144章 威廉·勒布歸隊第188章 AFW990第395章 紅得發紫(求推薦、月票、打賞)第54章 聯邦黨第106章 願爲洛林開戰第344章 內戰第67章 城市戰(三)第265章 1920型第1裝甲師第446章 華沙爭奪戰(二)第265章 1920型第1裝甲師第85章 軍情局第260章 德國勢力圈(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401章 突變(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76章 全新佈局第453章 華沙爭奪戰(九)第48章 弗裡茨·哈伯第449章 華沙爭奪戰(五)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219章 蘇聯大單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179章 希佩爾的咆哮第391章 戰略儲備局第61章 內戰(一)第89章 利赫諾夫斯基親王第257章 Z-21T雷擊艦第245章 名存實亡的同盟國(第七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297章 多元化後勤概念第427章 陸軍要權第443章 收復比亞維斯托克第156章 班貝格(二)第390章 一讓再讓第53章 赤色風暴第50章 西線戰事(二)第193章 進入深藍(二)第356章 摩洛哥重歸第236章 裁軍第340章 廓清環宇(二)第345章 就是一次軍演第65章 城市戰(一)第124章 洛林危機(一)第348 華夏通駐英大使第76章 山雨欲來第109章 《柏林和約》簽署第350章 硬扛英國第272章 法國總理換人第161章 國防開支第219章 蘇聯大單第100章 攻陷巴黎第18章 行動開始第326章 密謀第11章 沒有退路就殺出一條來第260章 德國勢力圈(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9章 東線危機第313章 法國炮(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435章 襲擊英倫三島?第16章 艾德里安下課第312章 死或慫第86章 巴黎情報站第97章 拒絕和談第93章 埃裡克心中的海軍限制底線第263章 英國斡旋第321章 水到渠成(感謝小刀子123的再次打賞)第100章 攻陷巴黎第316章 填補空白第280章 資源第439章 激戰邊城第427章 陸軍要權第218章 反坦克炮第419章 大亂之際第40章 暴動第28章 意見分歧(三)第408章 希爾娜的勸阻第164章 取捨第167章 國防(二)第138章 匈牙利大使第228章 埃裡克的背景(第四更,求訂閱、收藏、推薦、月票、打賞)第412章 忍不住了第176章 全新佈局第182章 容克斯第415章 全都抓起來第409章 始亂第144章 威廉·勒布歸隊
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145章 傘兵第322章 造價新高(求推薦票,求月票,求訂閱,求打賞混口飯吃)第432章 不老興登堡(因屏蔽430和431,補發後面的)第235章 攝心的國防陸空軍第237章 精簡陸軍第15章 位極人臣第140章 調停第84章 橋樑爭奪戰第330章 陸海不合第242章 解散國安部(第四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414章 烹狗第314章 打進雅典抽菸喝酒(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69章 施萊謝爾被捕第309章 四號坦克第10章 集體下課第139章 巴爾幹戰爭第383章 德國的底蘊(第二更,求推薦票、月票、打賞)第144章 威廉·勒布歸隊第188章 AFW990第395章 紅得發紫(求推薦、月票、打賞)第54章 聯邦黨第106章 願爲洛林開戰第344章 內戰第67章 城市戰(三)第265章 1920型第1裝甲師第446章 華沙爭奪戰(二)第265章 1920型第1裝甲師第85章 軍情局第260章 德國勢力圈(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401章 突變(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76章 全新佈局第453章 華沙爭奪戰(九)第48章 弗裡茨·哈伯第449章 華沙爭奪戰(五)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219章 蘇聯大單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179章 希佩爾的咆哮第391章 戰略儲備局第61章 內戰(一)第89章 利赫諾夫斯基親王第257章 Z-21T雷擊艦第245章 名存實亡的同盟國(第七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297章 多元化後勤概念第427章 陸軍要權第443章 收復比亞維斯托克第156章 班貝格(二)第390章 一讓再讓第53章 赤色風暴第50章 西線戰事(二)第193章 進入深藍(二)第356章 摩洛哥重歸第236章 裁軍第340章 廓清環宇(二)第345章 就是一次軍演第65章 城市戰(一)第124章 洛林危機(一)第348 華夏通駐英大使第76章 山雨欲來第109章 《柏林和約》簽署第350章 硬扛英國第272章 法國總理換人第161章 國防開支第219章 蘇聯大單第100章 攻陷巴黎第18章 行動開始第326章 密謀第11章 沒有退路就殺出一條來第260章 德國勢力圈(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9章 東線危機第313章 法國炮(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435章 襲擊英倫三島?第16章 艾德里安下課第312章 死或慫第86章 巴黎情報站第97章 拒絕和談第93章 埃裡克心中的海軍限制底線第263章 英國斡旋第321章 水到渠成(感謝小刀子123的再次打賞)第100章 攻陷巴黎第316章 填補空白第280章 資源第439章 激戰邊城第427章 陸軍要權第218章 反坦克炮第419章 大亂之際第40章 暴動第28章 意見分歧(三)第408章 希爾娜的勸阻第164章 取捨第167章 國防(二)第138章 匈牙利大使第228章 埃裡克的背景(第四更,求訂閱、收藏、推薦、月票、打賞)第412章 忍不住了第176章 全新佈局第182章 容克斯第415章 全都抓起來第409章 始亂第144章 威廉·勒布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