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上了主席臺

臨近會議開始的時間,與會人員已經差不多到齊了。

看着前排主席臺的五個位置還空着,趙國陽就暗自揣測了一下,這五個位置會是那幾位。

他這邊正嘀咕的時候,主持人已經在那邊開聲了:“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領導、兩院院士李克儉李老進場!”

司儀興奮的聲音剛剛結束,會議室裡已經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作爲共和國工業領域的絕對大拿,李克儉在行業內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無人能及的。

這一點,即使是機械電子工業部的方部長,比之也要差了不少。

掌聲之中,李克儉微笑着步入會議室,坐到了主席臺五張座位的中間偏左的一個位置。

接下來,在主持人的介紹之下,國家計劃委員會高新技術產業司司長江浩然、國家摩托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認證部部長苗國良、全國四輪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鄭立春等人,依次進入,坐到了各自的座位上。

雖然按照級別和分量,李克儉應該是現場最爲重量級的人物,但是中間的位置他還是讓給了東道主江浩然。

四位重量級人物落座之後,會議室裡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在大家的注視之下,主持會議的領導江浩然坐下之後,就低聲向身邊的李老請示了兩句什麼。

接着他就將話筒移動了一下,對準了自己,緩緩開聲道:“請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標準編制副主編趙國陽、趙研究員,上臺就坐。”

江浩然並不認識趙國陽,因此在他這話說出來之後,目光並沒有落在趙國陽的身上。

而現場之中,除了“四羊集團”、“重騎集團”與會的兩位分管技術的副總樑紅軍、薛明之外,認識趙國陽的人也幾乎一個沒有。

但是聽得江司長陳述了這個“趙研究員”的身份之後,大家對於“他”進入主席臺就坐,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

畢竟,今天這個會議,主要就是關於全地形車的標準編制的。

在大家都沒有接觸過“全地形車”這個項目的情況下,請“全地形車”標準編制的副主編主席臺就坐,也是在情理之中。

就在會議室裡一陣竊竊私語之際,趙國陽則感到有些疑惑。

他沒想到,自己竟然被叫上了主席臺就坐,該不會是搞錯了吧?

但是看看江浩然講完之後,李克儉李老對自己眨巴眼睛的樣子,趙國陽就知道,看來這事兒應該沒跑了。

身邊的李儒司長叫趙國陽有些愣神,連忙推了推肩膀,好心的提醒道:“國陽老弟,點了你的名字了,快上去吧。”

“呃,好的,李司長!”趙國陽低聲應和了一聲,然後迅速站了起來。

他這邊剛剛站立起來,臺下就響起了一陣唏噓不已的聲音。

“啊?這個小夥子是什麼人啊,喊‘趙研究員’,他站起來幹嘛?”一個嘶啞的聲音提高了幾分音調問道。

“就是啊,這小小子是怎麼混進咱們這個會議室的啊,不是走錯門了吧?”另一個咋咋呼呼的聲音接着開聲道。

就在大家夥兒疑惑不已的時候,趙國陽已經越過了他這一排的幾個與會者,走到了右邊的通道里。

接着,他不慌不忙的調整的步伐,一步步走到了主席臺最末位置、全國四輪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鄭立春的身邊坐了下來。

坐下之後,趙國陽不忘和幾位大佬點頭致意了一下。

看着身邊這位鄭立春主任疑惑的目光,趙國陽就善意的對他露出了一絲笑容。

全國四輪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主任,是李克儉。

但是李老也就是掛了個名字,真正具體主持工作的,肯定是這位鄭副主任。

也就是說,自己未來和這位鄭副主任共事的時間會很多。

因此對於他,趙國陽當然是比較關注一些了。

一直到趙國陽坐到了主席臺最後一張座位上,現場一些人的疑惑才被解開。

先前的嘶啞聲音就恍然大悟道:“啊,原來這個人就是江主任說的那位‘趙研究員’,還真是年輕有爲啊!”

這人身邊那咋咋呼呼的聲音旋即響起:“年輕是夠年輕的,‘有沒有爲’那可就不好說了……”

在會議室的與會者議論紛紛之際,坐在角落的樑紅軍和薛明,就是相視一笑。

他們倆剛剛進來的時候比較晚,沒注意到趙國陽坐在什麼地方。

此時見趙國陽被點名上了主席臺就坐,二人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要知道,趙國陽現在可不僅僅是“宏達機械廠”負責“全地形車”生產的技術部長。

他還兼任了“四羊集團”、“重騎集團”的“特別研究員”,以及“全地形車項目總監”的職務。

可以說,全國這第一批獲准生產“全地形車”的三家企業,都是要靠他來撐場子。

在這種情況下,這位“趙研究員”的一舉一動,自然牽動了“四羊集團”和“重騎集團”衆人的心。

在趙國陽上臺之後,江浩然就和李克儉請示了一下,宣佈了會議的開始。

一番開場白之後,江主任就侃侃而談道:“這一次,咱們這個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是由國家計委、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全國汽車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聯合行業權威機構共同組織的。”

“這次會議的召開,目的有兩個:一個就是商討、研究咱們國內首個‘全地形車標準’的各個款項;再一個,就是推動全國全地形車行業與戶外動力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

江浩然頗有些振奮的開聲道:“在和李老,以及幾位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委員們商量之後。現在基本決定,今後將於每年度的七月份,舉行全國全地形車技術研討會。”

“屆時,我們將圍繞理論研究、組織發展、基地建設、傳媒發展、運動發展、會展組織、成果總結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來全力推進全地形車項目的進度。”

江浩然的這番開場白說完之後,大家就是一陣掌聲連連。

毫無疑問,這位江主任的講話,基本代表了國家對於“全地形車”項目發展的支持。

每年一度的這個“全地形車技術研討會”,對於推動行業的發展,無疑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在座的與會者,雖然有很多之前從未接觸過“全地形車”這種車型。

但是大家能夠坐在這個會場,無疑都是汽車,或是摩托車行業內的精英人物。

“全地形車”集合了兩家之長,它的發展,還是被大家普遍看好。

如果能夠得到國家層面的支持的話,大部分人都相信,這個“全地形車”產業,未來的前景,肯定會非常光明。

江浩然講了十來分鐘,大概介紹了一下今天這個會議的宗旨和精神。

看看解釋得差不多了,他就將目光投在自己右邊端坐的,國家摩托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認證部部長苗國良的身上。

“下面,我們請苗部長,給咱們講述一下目前國際上‘全地形車’的質量監督方法,和考量的具體措施……”

聽完了這位江主任的陳述,旁邊的趙國陽就暗暗點了點頭。

確實,江浩然讓苗國良先講一講國際上對於“全地形車”的質量要求,還是非常有必要。

現在場中的與會者,對於“全地形車”的概念或許已經從報紙、雜誌上了解了一些。

但是對於這種車型的一些質量要求、行業標準等,大家還是雲裡霧裡。

有苗國良這位精通國內外“摩托車”、“全地形車”質量控制的大佬,給大家詳細講述一下國際上的普遍行業準則,可以讓大家更快的進入到狀態。

作爲國家摩托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認證部部長,苗國良在國內外相關的政策研究上,是十分有造詣。

“全地形車”這種車型,對別人來說或許是新鮮事物,但是苗國良早上六七年前,就已經在國外訪問時,見過、並詳細瞭解過這種車型。

在江浩然請他發言之後,這位苗部長就好整以暇的,將自己在國外的見聞大概講述了一番。

對於“全地形車”的概念,他引用了國際通用的描述方法。

“因爲結構與摩托車十分相似,且許多部件與摩托車通用。所以在國外,有很多人稱‘全地形車’其爲‘四輪摩托車’。”

“對於這一點,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可的。我也傾向於將‘全地形車’的標準制定,圈定在‘摩托車’這個基準上……”

苗國良的這番言論說出來之後,會場就響起了參差不齊的贊同聲。

顯然,大家對於這位專業性極強的大佬,還是非常認可。

相比之下,坐在主席臺最末尾的趙國陽,倒是並不怎麼認可這位苗部長的話。

他倒不是覺得苗部長的陳述有什麼問題,只是覺得將“全地形車”的標準,也歸類於“摩托車”裡,還是太“籠統”了一些。

說到底,這畢竟是一個新興的產業。

如果僅僅是爲了減少麻煩、圖省事,將其標準制定簡單化,無疑對未來國內標準在國際上的認可程度,是有不小的影響。

第940章 這檔次能低嗎?第850章 服了,我是真的服了!第859章 沐廠長的後路第888章 還有一個好消息第80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74章 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第379章 橫的怕夯的第779章 興泰國際的人事變動第844章 東京見聞第288章 成本要控制啊第306章 多多瞭解,未雨綢繆第432章 收購的事談妥了第740章 最好的合作對象第51章 重要部位要用好鋼第366章 按照你的思路,拿下了六個第196章 跑業務要懂人情世故第267章 六百萬馬克!第669章 他們居然想搞個大課題第863章 這樣的人才要多重視第18章 到底是何居心第509章 這筆賬,怎麼算都划算第951章 張老師,你有何高見?第203章 肺腑之言第465章 有些東西是沒法改變的第683章 小型挖掘機項目的可行性第316章 缺少創新精神是個普遍問題第604章 基建工程的商機第185章 陸志興的觀點第137章 挖人基調定得這麼高第872章 DK240系列跑車第804章 外行?內行?第702章 其實我並不在乎第300章 一語道破玄機第577章 找準定位纔是最重要的第342章 你這個問題有歧義第594章 大奔是用來坐的第912章 放手去做吧第880章 垂直振動提升機第337章 竟然被點名了第208章 兩個目的第230章 這事兒兩清了第45章 寧小虹第617章 “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第378章 遇到找茬的第711章 交替不可避免第963章 真人秀節目第461章 日子是越過越紅火第584章 江海中學走一遭第406章 還請不吝賜教第232章 要真正留住人才第279章 有個小小的要求第566章 老謀深算的鄭賢勇第32章 合同終於簽了第742章 自己給自己找事兒第93章 你說的每一個字,我都信!第357章 一番發人深省的話第788章 S2000起重機第677章 五天準備時間第76章 是不是有些問題第424章 趙總,您是我們的偶像第279章 有個小小的要求第906章 有什麼配不上的?第519章 非關稅貿易壁壘的重要作用第778章 這年頭,買個勞斯萊斯挺麻煩第878章 三億美金,綽綽有餘第609章 國產重卡的優劣第191章 陸董事長的禮物第399章 一波接着一波第861章 趙國陽的態度第85章 沒必要搞特殊化第284章 事情挺多,坐下慢慢說第565章 將他看成我們的同齡人爲好第58章 這個大學生太全能了第918章 他是大老闆第407章 這個想法有些不現實第230章 這事兒兩清了第551章 豪車可不是好叫的第71章 我說的話可能你不愛聽第81章 想法超前第683章 小型挖掘機項目的可行性第659章 有的放矢的路線第26章 挖牆腳第337章 竟然被點名了第632章 親自去看一看第684章 分配任務,各司其職第581章 樂見其成的競爭第76章 是不是有些問題第730章 掉了好幾個餡兒餅第749章 坦誠自然就好第31章 考慮問題要周到第964章 問題的角度第444章 一個合適的人選第173章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第541章 是譁衆取寵還是真材實料第747章 好男孩是個稀罕物第481章 又一個專利到手了第748章 改制風聲第954章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第326章 給大家看到了奔頭第790章 鑽機的難題
第940章 這檔次能低嗎?第850章 服了,我是真的服了!第859章 沐廠長的後路第888章 還有一個好消息第80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74章 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第379章 橫的怕夯的第779章 興泰國際的人事變動第844章 東京見聞第288章 成本要控制啊第306章 多多瞭解,未雨綢繆第432章 收購的事談妥了第740章 最好的合作對象第51章 重要部位要用好鋼第366章 按照你的思路,拿下了六個第196章 跑業務要懂人情世故第267章 六百萬馬克!第669章 他們居然想搞個大課題第863章 這樣的人才要多重視第18章 到底是何居心第509章 這筆賬,怎麼算都划算第951章 張老師,你有何高見?第203章 肺腑之言第465章 有些東西是沒法改變的第683章 小型挖掘機項目的可行性第316章 缺少創新精神是個普遍問題第604章 基建工程的商機第185章 陸志興的觀點第137章 挖人基調定得這麼高第872章 DK240系列跑車第804章 外行?內行?第702章 其實我並不在乎第300章 一語道破玄機第577章 找準定位纔是最重要的第342章 你這個問題有歧義第594章 大奔是用來坐的第912章 放手去做吧第880章 垂直振動提升機第337章 竟然被點名了第208章 兩個目的第230章 這事兒兩清了第45章 寧小虹第617章 “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第378章 遇到找茬的第711章 交替不可避免第963章 真人秀節目第461章 日子是越過越紅火第584章 江海中學走一遭第406章 還請不吝賜教第232章 要真正留住人才第279章 有個小小的要求第566章 老謀深算的鄭賢勇第32章 合同終於簽了第742章 自己給自己找事兒第93章 你說的每一個字,我都信!第357章 一番發人深省的話第788章 S2000起重機第677章 五天準備時間第76章 是不是有些問題第424章 趙總,您是我們的偶像第279章 有個小小的要求第906章 有什麼配不上的?第519章 非關稅貿易壁壘的重要作用第778章 這年頭,買個勞斯萊斯挺麻煩第878章 三億美金,綽綽有餘第609章 國產重卡的優劣第191章 陸董事長的禮物第399章 一波接着一波第861章 趙國陽的態度第85章 沒必要搞特殊化第284章 事情挺多,坐下慢慢說第565章 將他看成我們的同齡人爲好第58章 這個大學生太全能了第918章 他是大老闆第407章 這個想法有些不現實第230章 這事兒兩清了第551章 豪車可不是好叫的第71章 我說的話可能你不愛聽第81章 想法超前第683章 小型挖掘機項目的可行性第659章 有的放矢的路線第26章 挖牆腳第337章 竟然被點名了第632章 親自去看一看第684章 分配任務,各司其職第581章 樂見其成的競爭第76章 是不是有些問題第730章 掉了好幾個餡兒餅第749章 坦誠自然就好第31章 考慮問題要周到第964章 問題的角度第444章 一個合適的人選第173章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第541章 是譁衆取寵還是真材實料第747章 好男孩是個稀罕物第481章 又一個專利到手了第748章 改制風聲第954章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第326章 給大家看到了奔頭第790章 鑽機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