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商人都是逐利

有了舒爾茨的承諾,趙國陽對採購“斯堪尼亞”重卡發動機的事兒就多了幾分期待。

當然了,有些事情點到即止是最好的。

趙國陽只是大概提了提這事兒,就沒有繼續糾纏下去。

對他的灑脫,舒爾茨也是很意外,內心深處更是對這位年輕的老總多了幾分好奇。

說起來,舒爾茨因爲生意做得很大的緣故,見過的各色人物還是很多的。

但是像趙國陽這樣年紀輕輕就創下了偌大基業的,他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不過,在這短短几個小時的接觸之後,舒爾茨也已經感覺到了趙國陽的與衆不同。

對他取得的成就,他也是不再驚奇了。

從“興泰國際”到“榮光有限公司”也就是一小會兒的路程。

趙國陽和舒爾茨二人聊了沒多大會兒,勞斯萊斯就已經停在了“榮光有限公司”的餐廳門口了。

因爲之前趙國陽就已經和白柔通過電話,他這邊和舒爾茨抵達的時候,這位白總就已經在門口相迎了。

下了車,趙國陽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給舒爾茨介紹起來。

他虛託着舒爾茨的胳膊,指着白柔微笑着介紹道:“舒爾茨先生,這位就是我們‘榮光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長、總經理白柔小姐。”

舒爾茨明顯沒想到這“榮光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是這麼一個麗人,當下就是一呆。

不過,他很快就恢復了鎮定,笑容滿面的和白柔握手寒暄起來。

“啊,白總您好您好!剛剛在路上,你們趙董事長還和我說來着,說他的這位的得力助手是個漂亮的女士。本來我還不相信,可是現在見了您真人之後,我得爲您鳴個不平!”

“白柔小姐這何止是漂亮啊,簡直是國色天香嘛!”

聽着對方舒爾茨的奉承之言,白柔就是抿嘴一笑,感激的開聲道:“謝謝舒爾茨先生的誇讚!裡面的酒宴已經準備好,舒爾茨先生,咱們要不先進去,邊吃邊聊?”

白柔的提議,舒爾茨自然是欣然應允。

另一邊,趙國陽對白柔露出一個讚賞的笑容,和舒爾茨把臂言歡,並肩走進了餐廳裡面。

看到這兩位進去之後,身後的沐依依才適時的跟了上去。

白柔給趙國陽、舒爾茨二人準備的是一箇中西合璧的宴席。

酒席上,既有中式的菜品,也有西式的風味小吃、牛排這些。

讓衆人有些驚訝的是,這位舒爾茨先生要的牛排,竟然只是三成熟的。

對此,趙國陽倒是總有心裡準備,沒有露出太驚訝的神情。

說起來,北歐地區的人們,過去生吃肉類的情況是很普遍的。

雖說在科學技術漸漸發達之後,生吃的情況少了許多。

但即使是進入了90年代,一些地方的人還會時不時的還會“憶苦思甜”一下,吃吃生肉。

看着舒爾茨大口吃着帶着血絲的牛排,無論是白柔還是沐依依,就都有些反胃。

好在主要作陪的趙國陽心理素質極佳,在一旁面不改色的和舒爾茨聊着天。

喝了一口紅酒,舒爾茨就看向趙國陽道:“趙董事長,聽了白柔小姐剛剛的介紹,你們‘榮光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原來是首飾、奢侈品這些啊?”

趙國陽聞言,就“唔”了一聲點了點頭道:“是啊,舒爾茨先生。咱們‘榮光有限公司’進軍奢侈品市場已經有兩三年了。”

“這些年,咱們公司的‘Fashion beauty’品牌,在北美和歐洲市場,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算是站穩了腳跟吧……”

趙國陽這話並沒有太謙虛,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事實上,他是知道的,和舒爾茨這樣的老外打交道,有時候太謙虛了反而容易讓人家輕視於你。

就好像“Fashion beauty”品牌吧,雖然肯定比不上國際知名的那些奢侈品品牌,但是它在歐美地區的三流珠寶品牌中,已經有了一點點優勢。

當然了,這樣的優勢,是建立在“Fashion beauty”的低成本上的。

畢竟華夏這邊,無論是設計師的設計費,還是工人們的工資,都是非常低廉的。

像“榮光有限公司”設計部門下面的幾個知名珠寶設計師,就都是趙國陽從國內各個小的作坊請過來的。

這些珠寶設計師,雖說設計的理念比較落後,但是勝在手藝精湛。

在趙國陽的點撥之下,他們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比之世界上那些知名的珠寶設計師也是不遑多讓的。

但是他們的設計費,卻只有那些知名珠寶設計師的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

也正因爲這樣的原因,這才使得“Fashion beauty”的產品,在成本上首先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說白了,“Fashion beauty”能夠在歐美三流珠寶品牌中佔有一席之地,主要就是佔了成本低的光。

“榮光有限公司”的這些情況,舒爾茨自然不盡瞭然。

但是他現在已經非常瞭解趙國陽了,知道他是絕對不會打誑語的。

這位趙董事長既然已經說了“榮光有限公司”的這個“Fashion beauty”品牌在歐美地區有一定的競爭力,那就肯定是事實。

有鑑於此,舒爾茨就感慨的說道:“趙董事長真是太厲害了,您這生意可是分部太廣了。不光是在重型設備、船舶、重卡等機械產品的生產方面搞得風生水起,連奢侈品市場都有所涉獵,讓人想不服都不行呢!”

聽了這話,趙國陽也沒說什麼謙虛的話,只是微微一哂道:“舒爾茨先生,之前就聽您說了,在奢侈品方面,也是代理了幾家的。不知道能否和咱們聊一聊這方面的情況?”

“如果可能的話,咱們‘榮光有限公司’也完全可以和您合作啊!”

聽了趙國陽的這番講述,舒爾茨就是眼睛一亮。

他是個商人,商人都是逐利的。

相比工程機械設備、重卡這些產品的微薄利潤,奢侈品絕對算得上是暴利了。

之所以舒爾茨先前沒有和趙國陽細細分說這奢侈品方面的事兒,主要也是不瞭解他旗下的這個“榮光有限公司”竟然有“Fashion beauty”這樣有知名度的品牌。

現在既然聽趙國陽介紹了,這個品牌在歐洲和北美都很有市場,舒爾茨自然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拿定了主意之後,舒爾茨就笑呵呵的點頭說道:“趙董事長這話就太見外了!咱們既然已經簽訂了合同,那就是親密無間的合作伙伴。”

“這‘榮光有限公司’既然是趙董事長您的產業,它的所有產品,就都在咱們‘克萊頓貿易公司’的代理名單之中。”

說到這裡,舒爾茨就露出了一個真摯的笑容道:“說起來,在咱們北歐地區,奢侈品品牌也是不少的。”

“比如COS、G&S、J.Lindeberg,就都是咱們北歐地區的知名品牌。”

打了個哈哈,舒爾茨就接着說道:“當然了,咱們北歐地區的這些品牌,肯定是比不上GUCCI、Louis Vuitton、PRADA等一線奢侈品品牌了,但是它們卻也是各具特色,很受一些中產階級的歡迎呢!”

“假如趙董事長和白柔小姐想要將‘Fashion beauty’打入北歐地區,我覺得吸收一下咱們北歐本土品牌的特點,還是有一些必要的……”

聽了舒爾茨的這番誠摯的講述,白柔就是連連頷首不已。

她抿了口紅酒,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舒爾茨先生,實不相瞞,您說的這幾款品牌,我之前還真不知道……能否請您詳細的給咱們講述一二?”

白柔這話說出來之後,舒爾茨就是仰頭一樂。

他剛點了點頭,想要發生,就不經意的看到身邊的趙國陽,似乎胸有成竹的樣子。

驚訝的張了張嘴,舒爾茨就試探着詢問道:“趙董事長,看您這個樣子,似乎對我剛剛說的這三個北歐品牌很熟悉?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趙國陽聞言,就“唔”了一聲,承認道:“舒爾茨先生言重了!這熟悉肯定是談不上,只能說是有一定的瞭解吧!”

舒爾茨見趙國陽承認下來,內心深處的驚訝就更甚了。

他眨巴眨巴眼睛,做出一個“請”的手勢道:“趙總,那就您先來給白柔小姐講講好了。”

趙國陽也不推脫,當下就摸了摸鼻子,點頭道:“行啊,那我就獻醜了。有什麼說的不對的,還請舒爾茨先生及時給與更正!”

停歇了片刻,趙國陽就緩緩開聲道:“首先說說這個COS品牌吧!它是H&M集團旗下高端副線品牌COSCOS,全稱Collection of Style。”

“與H&M集團內部走親民路線的H&M不同,COS定價要高一些,設計也更偏極簡主義。通常是以線條、剪裁和形質取勝,強調四季設計,服裝風格更加精緻,產品線包括男裝、女裝、童裝……”

“至於G&S品牌,它是從藝術中汲取靈感的一個時裝品牌,全稱是Greer Schafe,是GREER SCHAFE FASHIONCO公司旗下的一個品牌。”

“這個品牌,一直從北歐街頭藝術、音樂及一切當代的事物中汲取靈感,尊重傳統又不受其限制,粗獷質樸風格下透露着細節上精緻的奢華。其擅長的,是用對比性顏色汲取服裝剪裁細節,構建出服裝張弛有度的着裝修飾版型,同時巧妙融入北歐藝術文化元素,其產品線包括男裝、女裝、童裝、鞋履等……”

第312章 辦法,也不是沒有第503章 它並沒有這麼神奇第882章 這個合作建議,您還滿意嗎?第607章 京城二建的合作意向第695章 ‘包圓’的做法第444章 全地形車項目第128章 想做事,就是要有人才第590章 吃透國外標準可不是件簡單事第168章 簡單問題複雜化第70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第646章 來自桑巴國的好消息第631章 趙總,請用茶第164章 昨日黃花和未來之星第940章 這檔次能低嗎?第51章 重要部位要用好鋼第851章 有能力纔有包容第653章 申志榮的商業頭腦第619章 李老語重心長的講話第650章 動作一定要快第805章 我來畫個圖吧!第371章 三個人挑起三大塊第718章 意想不到的衝擊第532章。要給我一個交代第806章 請先回答一個問題第365章 我是真的服了第587章 趙國陽的新任命第678章 拿出點像樣的東西第261章 孰優孰劣,自有公論第662章 “新材料產業”的事兒第932章 談談航工工業的合作意向!第734章 沒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第682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47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163章 考察團特定人選第337章 竟然被點名了第412章 很了不起的成績第329章 所以,你懂的……第881章 我想了解一些事第149章 江海“小松江”第478章 叫囂的田雞第730章 掉了好幾個餡兒餅第183章 必須要說點什麼第795章 表彰座談會第31章 考慮問題要周到第276章 法拉利F40的隱患第268章 阿拉斯加和阿拉巴馬第628章 關注產品比關注代言人更重要第377章 流行風向標第830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93章 沐愛軍的惋惜第412章 很了不起的成績第722章 趕鴨子上架第559章 更看重的是採礦教育第343章 掌聲響起來,目光看過來第742章 自己給自己找事兒第396章 拾遺補缺的‘返修工’第938章 這個消息真是太及時了第875章 只想和你交個朋友第375章 車子是我自己的!第860章 卓青峰要來寧海第422章 半路殺出來一個程咬金第17章 硬度檢測第445章 沙灘車的前景分析第203章 肺腑之言第871章 轟動性廣告第755章 戳到對方的“痛點”第101章 省機工委一把手第203章 肺腑之言第232章 要真正留住人才第461章 年輕人的觀點很新穎第888章 還有一個好消息第52章 奧康鋼材市場第330章 敲響了一記警鐘第545章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第208章 兩個目的第199章 陷入了一個誤區第700章 我們做到了第904章 船塢的問題第257章 這是一個政治任務第771章 皮包公司第92章 榮光機械廠第230章 這事兒兩清了第408章 人不可貌相啊!第883章 這個產業可以搞第608章 偶遇吳建龍第438章 SMS工程機械集團公司第68章 主持工作第491章 老美的文化輸出第801章 EDS信息技術公司第354章 他有什麼資格來參會?第650章 動作一定要快第27章 趙國陽的選擇第219章 這不是長久之計第452章 陸志興第一個發問了第847章 紅鸚鵡礦業的需求第77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740章 最好的合作對象第565章 將他看成我們的同齡人爲好第833章 這是個大好機會第842章 來自東京展覽會的邀請
第312章 辦法,也不是沒有第503章 它並沒有這麼神奇第882章 這個合作建議,您還滿意嗎?第607章 京城二建的合作意向第695章 ‘包圓’的做法第444章 全地形車項目第128章 想做事,就是要有人才第590章 吃透國外標準可不是件簡單事第168章 簡單問題複雜化第70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第646章 來自桑巴國的好消息第631章 趙總,請用茶第164章 昨日黃花和未來之星第940章 這檔次能低嗎?第51章 重要部位要用好鋼第851章 有能力纔有包容第653章 申志榮的商業頭腦第619章 李老語重心長的講話第650章 動作一定要快第805章 我來畫個圖吧!第371章 三個人挑起三大塊第718章 意想不到的衝擊第532章。要給我一個交代第806章 請先回答一個問題第365章 我是真的服了第587章 趙國陽的新任命第678章 拿出點像樣的東西第261章 孰優孰劣,自有公論第662章 “新材料產業”的事兒第932章 談談航工工業的合作意向!第734章 沒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第682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47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163章 考察團特定人選第337章 竟然被點名了第412章 很了不起的成績第329章 所以,你懂的……第881章 我想了解一些事第149章 江海“小松江”第478章 叫囂的田雞第730章 掉了好幾個餡兒餅第183章 必須要說點什麼第795章 表彰座談會第31章 考慮問題要周到第276章 法拉利F40的隱患第268章 阿拉斯加和阿拉巴馬第628章 關注產品比關注代言人更重要第377章 流行風向標第830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93章 沐愛軍的惋惜第412章 很了不起的成績第722章 趕鴨子上架第559章 更看重的是採礦教育第343章 掌聲響起來,目光看過來第742章 自己給自己找事兒第396章 拾遺補缺的‘返修工’第938章 這個消息真是太及時了第875章 只想和你交個朋友第375章 車子是我自己的!第860章 卓青峰要來寧海第422章 半路殺出來一個程咬金第17章 硬度檢測第445章 沙灘車的前景分析第203章 肺腑之言第871章 轟動性廣告第755章 戳到對方的“痛點”第101章 省機工委一把手第203章 肺腑之言第232章 要真正留住人才第461章 年輕人的觀點很新穎第888章 還有一個好消息第52章 奧康鋼材市場第330章 敲響了一記警鐘第545章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第208章 兩個目的第199章 陷入了一個誤區第700章 我們做到了第904章 船塢的問題第257章 這是一個政治任務第771章 皮包公司第92章 榮光機械廠第230章 這事兒兩清了第408章 人不可貌相啊!第883章 這個產業可以搞第608章 偶遇吳建龍第438章 SMS工程機械集團公司第68章 主持工作第491章 老美的文化輸出第801章 EDS信息技術公司第354章 他有什麼資格來參會?第650章 動作一定要快第27章 趙國陽的選擇第219章 這不是長久之計第452章 陸志興第一個發問了第847章 紅鸚鵡礦業的需求第77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740章 最好的合作對象第565章 將他看成我們的同齡人爲好第833章 這是個大好機會第842章 來自東京展覽會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