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波哥大的危機

呂翰對於法國遠東艦隊的估計顯然是有一定道理,法國人在交趾支那殖民地,現在爲一點依仗根本不是僅有4艘主力艦的遠東分艦隊,英國佬開來了遠比他們強悍的君權級戰列艦都吃癟了回去,其中2艘還在西貢港被當時名義上的中立國法國暫時扣押,英國君權級戰艦的威力,即便是法國剛剛入役的“布李曼”號戰列艦,其實也就在伯仲之間。+..

海上對抗中國艦隊,在馬六甲海峽被掐斷的情況下,完全是癡人說夢的行爲,好在,法國人在交趾支那的駐軍,在越北失敗後就從未停止過,目前超過10萬的法國正規軍,這纔是法國人真正的依仗的……只是,在俄國人失敗後,淪爲末流的法國陸軍又能提供多少保障呢?

所以,當呂翰提出他的觀點後,秦鎧也有些鬱悶的不得不考慮這其中的可能性,他不得不暫時中斷和徐國方關於國內產業投資的討論,而稍晚些時候,陳季同又帶來了外交部推動西貢事件談判的新動態,倒是讓秦鎧做出了最終的決斷。

“通知情報司,立刻啓動運河計劃!”秦鎧轉身來到身後巨大的太平洋地圖前面,銳利的目光直指南北美洲之間那一片狹小的連接區域,這裡,將是自己爲未來佈局至關重要的一點。

滴滴答答的電報聲,在幾分鐘後立刻將來自共和國中樞的命令向四面八方傳遞而去,在這時代率先使用電報密碼技術後,雖然僅僅是較爲原始的密碼本。但這足以確保目前通訊的安全。而下一代更復雜的隨動性密碼方案則已經放上了情報司和工業部的議事日程。

15日。正當法國人鬱悶於如何破解面前的外交困局時……正如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忽然發生了,意大利駐華公使洛克倫特突然找到英國公使鮑爾,他表示,意大利爲確保遠東貿易的安全,願意參與中法之間的外交調停,當然,意大利人也提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條件,這讓鮑爾立刻看到了轉機。

在洛克倫特公使的牽線下。新任德國駐華公使布呂克也表達了同樣的關切,雖然法國人從未將德國視作同一戰壕的朋友,但傻子也知道德國政府在中國擁有的強大影響力……16日,經過英國公使鮑爾牽頭的6國調解會議取得了初步共識。

16日夜,德國駐華公使布呂克秘密拜會了曾紀澤,隨後,德國人帶回來了讓法國人欣喜若狂的消息……經過德國、英國、意大利方面的聯合調停,中國政府同意暫時撤回直接審訊法**人的要求!當然,這僅僅是開始談判的一個良好開端……

17日,中國外交部總長曾紀澤照會了包括除之外的5國公使。要求各國公使敦促法國方面立刻作出關於“西貢事件”的積極表態,如果能達成共識的情況下。中國方面可以考慮單方面減少對交趾支那的封鎖!

雖然對於發過來說,這可算不上是好消息,但相比之前籠罩在頭頂的戰爭陰影,這已經是極大的成果……雷納爾當天就迫不及待的巴黎發出的加急電報,他按照中國方面的意思,提出了一個一攬子解決西貢事件的提案,在他看來,這已經是法國方面能拿到的最好條款!

依照雙方約定,中國政府不再強調對法國海軍的特別調查,而是轉而同意由中國、德國、英國、法國、奧匈、意大利組合聯合調查委員會,儘快展開對西貢事件的調查,法國方面必須承諾全力支持這一調查委員會,並且將當日涉案的海軍人員轉交聯合調查委員會。

當然,參與談判的中國外交部參贊伍廷芳十分嚴肅的向法國人表示,對於西貢事件,北京政府已經非常憤怒了,這將是中國政府能接受的最低要求,任何節外生枝的情況,都將導致中國政府廢止之前所有的談判……

雷納爾窩火的接納了這個提案,自然不是因爲對法國多麼有利,事實上,事後英國人也暗中向法國人表達了他們的擔心,根據臨時起草的調查方案,中國方面將擁有決定性的權利,畢竟,整件事情中,看起來最受傷的是中國海軍嘛,人家有這個要求,也很難提出反對意見。

更重要的是,英國人顯然也沒有任何更具創造性的建議,面對西貢港外密集的炮管子,要有建設性的提議,這難度也忒高了點!至於德國、奧匈、意大利三國,毫無疑問也都持偏向中國的立場,不過因爲德國、英國等同樣對法國施加了極大的壓力,中國人已經將可以走的路都堵死了,法國人已經無路可走,僅有這一條路而已。

----------------------

巴黎,1897年12月18日,法國總理朱爾?梅里納最近幾日幾乎快要被各種要命問題逼瘋了,一週前與中國的衝突,直接導致因賄賂案下臺的共和黨的集體反撲,現在,衆議院中大批共和黨人正虎視眈眈的注視着內閣的決定,恐怕自己作出的決定,一旦產生嚴重後果,掌權一年半的梅里納內閣就得轟然倒塌。

不過,現在這個問題卻迎刃而解,來自遠東的消息,雖然盧眉總督未曾取得成果,但是雷納爾竟然在數天內已經與中國政府就“西貢灣事件”達成了一個初步的外交調停框架,更重要的是,這個調停框架是在多個歐洲國家參與下獲得通過的,這就爲梅里納內閣釋放了巨大的壓力。

梅里納內閣顯然更意外的是,要知道,鑑於遠東中國一直保持着對外強硬的慣例下,這位無黨派身份執掌法國中樞的梅里納總理,在2天前甚至都已經在內閣磋商,準備做最壞打算了。而之所以沒有做出最後決定。那是因爲。一旦決定拒絕中國方面的提議進入戰爭狀態,依照國防部的判斷,遠東法軍根本不可能擊敗中**隊,最最好的結果,那也是在局部戰場上阻止中**隊深入交趾支那,而就算是這樣的結果,他這個內閣總理的位置,基本也就到頭了!

所以。18日下午就召開的內閣會議,在經過近8個小時激烈的辯論之後,梅里納總理最終下定決心,首要的任務,就是先熄滅遠東的戰火,至於後續的問題,更多的只能等待遠東調停以及談判的結果,而內閣更是直接作出了決議,迫於形勢,可以考慮放棄法國在遠東的部分土地利益。但必須是體面的方式。

法國人作出了積極的迴應,但這顯然並非秦鎧需要的東西。中國外交部在接到雷納爾轉達來自巴黎的消息後,卻不溫不火的並沒有直接作出迴應,而是十分堅決的表示——必須等到4國調查小組對“西貢灣事件”進行最終判斷後才能決定是否接受法國進一步的談判要求。

消息轉送到北京內閣後,被立刻轉發了給情報司,在21日凌晨,經過十餘個電報中轉站的轉發後,轉送到當日正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進行外交協商的南美四國公使沈壽昌。

沈壽昌在這時間點上蹲在哥倫比亞,自然是早有計劃,哥倫比亞有着中國必須要爭取的多個有利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哥倫比亞與美國之間持續三十年的敵對立場!巴拿馬鐵路當年不得不交給美國人來管理,這其中的導火索竟然只是美國商人與巴拿馬土著關於幾個西瓜的爭鬥!

而美國人直接開來了24門側弦炮的巡洋艦“獨立號”和“聖瑪麗號”,並且十分果斷的以160名海軍陸戰隊的登陸來完成了對巴拿馬地區的控制,最終,哥倫比亞政府不得不簽署下美國人起草的貿易協定。

22日,沈壽昌在波哥大會議議長烏爾塔多的陪同下拜會了塔尼亞總統,在這兩個哥倫比亞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面前,沈壽昌十分乾脆利落的爆了個大料……

“塔尼亞總統閣下,我帶來了一些重要的消息,美國人可能要介入巴拿馬運河的管理……考慮到事關中國政府與貴國的一系列合作利益,所以,北京方面認爲,必須立刻讓你們知曉事情的動態!”

自從中哥一系列的合作條約簽署後,兩國在過去四年間可謂是進入了階段性的互利時期,哥倫比亞一直來都是南美軍事力量的弱國,印第安土著和移民是當地的主要居民,陸軍還停留到30年前的狀態,而哥倫比亞整個海岸線分佈在南美兩側,而且海上力量極度落後。

不過,3年前從中國購入了兩艘2000噸裝甲艦讓哥倫比亞終於成爲了加勒比海岸上第三個擁有準現代戰艦的國家,而這成爲了哥倫比亞近30年來抵制來自美國勢力介入的最高成就,畢竟,兩艘美國戰艦加上一百多士兵就讓哥倫比亞屈服的歷史不可能重演了。

所以,當沈壽昌一抖包袱,還是讓哥倫比亞人吃了已經,塔尼亞總統考慮到第二年就要開始的大選,也立刻擔心起自己的連任可能性了!

“沈大使,您獲得消息的途徑是否絕對可靠?根據美國政府早年的承諾,他們在巴拿馬的利益,僅限於巴拿馬鐵路!”塔尼亞總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不過也立刻意識到自己看法上的幼稚……在沒有運河的時代,鐵路自然是美國人最看重的!

“消息絕對可靠,只是目前我們也不確定美國將會如何介入巴拿馬的事態!只是,我們覺得必須進行事先的溝通……我們能夠給予貴國的協助,目前看起來還十分有限,中國南美分艦隊只有2艘鐵甲艦可以保護巴拿馬以西的海岸線……這可能難以讓美國人知難而退!”

沈壽昌笑眯眯的看着兩個略帶驚慌神色的哥倫比亞人,對於南美各國來說,美國永遠是需要提防的那個對象,而中國,顯然更像一個救世主……自己就是來拯救南美大陸的,當然,這事需要的回報!

第104章 順化的新局面第909章 海上包圍戰第810章 戰後的佈局第921章 閃擊第107章 大建設時期第742章 撒網的和挖坑的第444章 頂級工藝的新戰艦第311章 南洋軍校的改革第5章 大使上任第1189章 英國發飆了第449章 向北進攻第149章 定遠、定遠第74章 深水港的困擾第48章 光讀書不考試的年代第1365章 拂曉突擊第689章 行動……在黑夜裡第1325章 中美宣戰第1025章 大海戰導火索第1169章 北京的態度第263章 逆境下的反擊第673章 英國人的軟肋第1168章 美國海軍的噩夢第154章 中堂大人的價碼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1011章 海外工業區計劃第127章 狹路相逢第993章 澳洲出事了第439章 憤怒的沙皇第434章 小日本在行動第924章 去土着化新政第851章 農稅政治紅利第308章 3600萬兩銀子的窟窿第662章 洋藥貿易風潮第135章 怕死不當兵第746章 東海大決戰(二)之聯合齊射第1272章 致命時刻第184章 秦鎧的停戰要求第874章 南方海洋開拓社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290章 胡雪巖的殘局第874章 南方海洋開拓社第896章 決戰在即第7章 科技巔峰的磨牀652章 攻心爲上第286章 山雨欲來第600章 內閣和憲政第816章 外蒙風雲第604章 兩廣新法令第589章 舊體制的討伐書第1342章 近身互射第282章 吐槽鄰家賊第510章 水師戰艦的設計藍第1319-1320章 碾壓式勝利第935章 充滿活力的國家(二)第563章 驚天密摺第625章 圍爐夜話大展望第394章 打上門來了第1020章 四方出擊第1156章 美國佬打起來了第520章 京師風波第1243章 百萬噸戰列艦第411章 樸素的願望第815章 俄國人談判了第1079章 驚人的教育觀點第924章 去土着化新政第920章 碾壓蘇比克灣第410章 騎兵的第一課第928章 密議第303章 廣東工業三年計劃第349章 那會屬於華工的公平正義第1163章 哈瓦那風雲第1342章 近身互射第1263章 工業的未來支柱第708章 整編北洋三把火第602章 軍機處的最後公文第329章 死的竟然是白人第544章 光緒的決斷第911章 終極對決的序幕第88章 工業大布局第637章 三千里征戰第一步第71章 士兵突擊第1363章 致命一菊第746章 東海大決戰(二)之聯合齊射第1312章 東線、東線第728章 巴夏禮滾蛋了第745章 東海大決戰(一)第158章 中華南洋公司第1218章 黑科技時代降臨第1168章 美國海軍的噩夢第1319-1320章 碾壓式勝利第1117章 非洲戰略第310章 英國人惱了第1049章 夜戰八方第1082章 北澳洲武裝移民計劃第895章 斡旋和反擊第1358章 關島鐵壁(二)第823章 俄國人再行動第1166章 海峽之戰(二)第1325章 中美宣戰第831章 軍力部署和大移民
第104章 順化的新局面第909章 海上包圍戰第810章 戰後的佈局第921章 閃擊第107章 大建設時期第742章 撒網的和挖坑的第444章 頂級工藝的新戰艦第311章 南洋軍校的改革第5章 大使上任第1189章 英國發飆了第449章 向北進攻第149章 定遠、定遠第74章 深水港的困擾第48章 光讀書不考試的年代第1365章 拂曉突擊第689章 行動……在黑夜裡第1325章 中美宣戰第1025章 大海戰導火索第1169章 北京的態度第263章 逆境下的反擊第673章 英國人的軟肋第1168章 美國海軍的噩夢第154章 中堂大人的價碼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1011章 海外工業區計劃第127章 狹路相逢第993章 澳洲出事了第439章 憤怒的沙皇第434章 小日本在行動第924章 去土着化新政第851章 農稅政治紅利第308章 3600萬兩銀子的窟窿第662章 洋藥貿易風潮第135章 怕死不當兵第746章 東海大決戰(二)之聯合齊射第1272章 致命時刻第184章 秦鎧的停戰要求第874章 南方海洋開拓社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290章 胡雪巖的殘局第874章 南方海洋開拓社第896章 決戰在即第7章 科技巔峰的磨牀652章 攻心爲上第286章 山雨欲來第600章 內閣和憲政第816章 外蒙風雲第604章 兩廣新法令第589章 舊體制的討伐書第1342章 近身互射第282章 吐槽鄰家賊第510章 水師戰艦的設計藍第1319-1320章 碾壓式勝利第935章 充滿活力的國家(二)第563章 驚天密摺第625章 圍爐夜話大展望第394章 打上門來了第1020章 四方出擊第1156章 美國佬打起來了第520章 京師風波第1243章 百萬噸戰列艦第411章 樸素的願望第815章 俄國人談判了第1079章 驚人的教育觀點第924章 去土着化新政第920章 碾壓蘇比克灣第410章 騎兵的第一課第928章 密議第303章 廣東工業三年計劃第349章 那會屬於華工的公平正義第1163章 哈瓦那風雲第1342章 近身互射第1263章 工業的未來支柱第708章 整編北洋三把火第602章 軍機處的最後公文第329章 死的竟然是白人第544章 光緒的決斷第911章 終極對決的序幕第88章 工業大布局第637章 三千里征戰第一步第71章 士兵突擊第1363章 致命一菊第746章 東海大決戰(二)之聯合齊射第1312章 東線、東線第728章 巴夏禮滾蛋了第745章 東海大決戰(一)第158章 中華南洋公司第1218章 黑科技時代降臨第1168章 美國海軍的噩夢第1319-1320章 碾壓式勝利第1117章 非洲戰略第310章 英國人惱了第1049章 夜戰八方第1082章 北澳洲武裝移民計劃第895章 斡旋和反擊第1358章 關島鐵壁(二)第823章 俄國人再行動第1166章 海峽之戰(二)第1325章 中美宣戰第831章 軍力部署和大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