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充滿活力的國家(二)

張簡,這個主管南洋大學8年的資深教育人事,如今已經是掌握全國教育大局的核心人物,他一直安靜的聽着秦鎧逐一提及各項讓人振奮不已的改革措施,今天在屋子裡討論的每一個細節,在幾天內都會引發整個國家的震動……

但是,關於自己執掌的教育……他看了眼秦鎧,覆蓋兩廣、福建的南陽教育體系,無疑是這時代中國最頂層的教育結構,他一年多來,其實就在致力於將整個南洋教育體系的經驗向全國各地進行復制,但事實上取得的成果並不算十分突出!

就在他思緒飛舞之時,秦鎧已經雷厲風行的落實了財政方面的大改革,轉頭跟他說了起來,“季直,各省議會報上來的教育改革方案,教育部有沒有最後的討論結果?教育部每年預算的大筆資金,那是必須的,但卻不應該亂投入!”

聽到秦鎧的問話,張簡也有些表情尷尬的說道:“總理,各省的教育改革方案,我都是逐一看過了的,大多數都是向內閣要錢的摺子,而且還互相有攀比之風,你要建20個小學,那邊就要建30個,你們省府有大學,這邊就琢磨着建兩所,而真正意義上搞教學的,我看真沒幾個!”

秦鎧聽了也是微微一笑,這其實早就在意料之中,自己在福建、兩廣搞起來的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馬尾西學堂的延續,而要在短期內把這樣的模式擴張到全國,顯然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不過,教育部看起來確實做得不錯……

得益於每年超過800萬兩的教育投資,同時在“中華教育基金”的推動下。更重要的是,教育基金掛着秦鎧的大旗,無疑使得推動地方教育上如虎添翼,三年裡,已經在建立了全國範圍內1750餘府縣的小學、中學體系建立了起來,投入的建設費用就高達2700餘萬兩,一共建立了8000餘所中、小學。

“季直,初等教育其實就是生產線,投入資金。即可產出……但是,將教育作爲產業,那將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師者,傳到授業解惑。而非買賣學識的商人!這一點上,教育部作出更清晰的方案,由國會立法,給予教師相應的地位,當然,也要有相應的要求,品行道德。那是爲人師的基本要求!”

在座的幾位,顯然都是見識深遠的大人物,一直來,在他們意識中。南洋教育體系培養出了驚人的技術人才和軍事人才,可以說是南洋體系崛起的一個重要基石,光是如今每年南洋大學近3000人的畢業生和數量更加驚人的特訓班畢業生,就足以撐起南洋體系獨一無二的地位。

不過。今天秦鎧的話語裡,顯然並不完全認可如今的教育體系。甚至頗有些要打破體系的意味,這下,即便是張簡也有些震驚了,他立刻追問道,“總理,按照88期的教育規劃,首都師範學院已經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學院,是不是還需要建立起省府的師範學院?”

“季直,這方面你做的很好了……我並非要全盤打破什麼舊體制,尊師重道一直來就是我們民族的傳統,但是,新的時代,顯然不能在全盤延續舊的傳統!中國的崛起,或許很快就會來臨,但是,要建立真正屬於中國的時代,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教育的普及,更需要的讓我的國家成爲一個兼具科學探索和科學創新的國家,這纔是我們教育的的真正未來!”

秦鎧侃侃而談,其實這教育的問題也是困惑他許久的事情,南洋教育體系的崛起,已經在8年後形成了龐大的規模效益,舉國之內的學子紛紛踏上前往廣東的求學之路,而隨着教育部在北京興辦大學的建立,至少,一個粗具規模的國家教育體制已經有了雛形。

而秦鎧念念不忘的,自然是後世新中國經濟崛起是的陣痛,當教育產業化之後,儘管當時的中國已經成爲了全球最大博士生產線,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傑出科技人才,幾乎是空白,就是人才的儲備,也呈現青黃不接的局面,以至於那位備受尊敬科技元勳錢學森臨終前依然無法忘懷他的困惑,“爲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張簡聽到秦鎧這個命題後,琢磨了片刻,臉都有些黑了,南洋大學、馬尾實驗室、南洋重工如今可謂是代表着這時代國內最高效的教育體系,這樣的情況下,秦鎧還根本無法滿足未來國家發展的需要,這讓他也立刻有些找不到方向了。

轉念一想,他立刻想通了另外一點,各個省提交上來的教育改革,顯然是完全不合格的策劃,目前而言,即便僅僅依託如今的南洋教育體系和衍生與南洋教育的北京諸多大學,也暫時能滿足整個復興黨的人才需求,而秦鎧希望的,顯然是從法理地位上建立一個能夠傳承科學精神和傳統道德的教育體系……不過,對於如何來做,他實在是感到無從下手,

正在張簡有些沉默之時,旁邊的曾紀澤忽然開口道:“總理,我和英國公使鮑爾也曾討論過英國本土的教育,英國人以劍橋大學爲楷模,莫非你的意思是要籌建像這一類的學術性高等學府?”

對於曾紀澤忽然提到劍橋大學,倒是有些出乎秦鎧的預料,其實,在他想象中,這時代已經成立百多年的哈佛倒是更合適的學習對象,不過,秦鎧很清楚一點,真正禁錮創造力的,其實是思想上的困局。

這也是他真正擔心的地方,復興黨提出了一系列的憲政治國方針,也有自己的綱領性文件,但是,他也深知一點,在中國的崛起道路上,有限的一黨制顯然是必由之路,民國初期的軍閥混戰和老太祖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就是明證……而這恰恰與思想上的開放頗有衝突矛盾之處!

“曾侯。這件事情上,我認爲南洋大學如今的規模,已經具備籌建更開放高等學府的條件,英國的劍橋大學、美國的哈佛大學,我們都可是學習,但是,適合我們國人的體制,纔是需要真正去研究的……而我認爲,給予學府更高程度的自治權。以學術的觀點,而不是我們政府的觀點來評判學校,這可是自古中華文明百花齊放的根源!”

說到這裡,秦鎧的意圖已經十分明白,而在座的幾位則是滿臉的驚訝。依託南洋大學,構建一座超越南洋大學的新學府……而且,這座學府竟然是以一種完全脫離復興黨或者南洋體系的方式存在,這無疑是一個十分難以理解的命題,不過,擔任數年南洋大學校長的張簡,此刻卻更能理解秦鎧的做法!

教育。就應該是純粹的教育,事實上,如今的南洋大學,完完全全復興黨的人才基地。而且,真真切切的爲南洋體系輸送了大批精英,但是……隨着和平年代的開始,學術和科學將會成爲振興國家的根本。而這顯然也是日後教育體系發展的方向……但這由秦鎧來發起,卻未免有些太驚世駭俗和讓人意外的。不過……這位秦總理讓人意外的事情實在太多!

1890年10月20日,定遠、鎮遠作爲突擊主力再次展露出他們的厚皮本色,超過10艘武裝到牙齒的鐵甲艦突破了西班牙人設置在馬尼拉灣口的水雷屏障,殘存的西班牙舊戰艦面對這林立的鉅艦大炮,完全喪失了抵抗的勇氣。

輪流上陣的飛艇部隊指揮下,而對馬尼拉灣炮彈的炮擊,整整持續了一天,幾乎所有的西班牙炮兵陣地都在視距外被狠狠的打擊和摧毀,就連陸軍的陣地也遭到了無情的覆蓋性打擊,對於這種無法理解的戰敗,西班牙軍隊徹底喪失了抵抗的勇氣。

21日晨,在原奧隆阿波總督佩德羅和海軍羅本中將的全力斡旋下,加上與北方軍團早已失去聯繫,馬尼拉的軍隊繼續抵抗也只是無謂的死亡,所以,西班牙駐菲律賓的最高行政長官、馬尼拉總督莫林斯伯爵終於選擇了體面的投降……當天下午,隨同太平洋艦隊的宋運澤部第七集團軍11師率先從馬尼拉灣登陸,幸運的成爲了第一支進入馬尼拉城的中**隊。

在海軍旗艦黃山號上,馬尼拉總督莫林斯向海軍中將呂翰遞交了停戰協議書,呂翰則向西班牙人表示,中國政府將會妥善的保護當地白人的利益和生命安全,介於莫林斯總督的積極配合,他的個人財產也收到中國海軍的保護,不過,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其他財產,都要無條件的移交給中國政府……當然,是以賠償的名義!

而同一天,收到攻克馬尼拉消息後,駐防安吉利斯已經編組爲菲律賓第二方面軍的17師、18師、20師、34師立刻展開了對北方西班牙軍隊駐地的全面進攻,而海軍也配合剛剛抵達的第七集團軍4個師兵力沿着菲律賓西海岸向北進發,迅速進駐了毫無防衛能力的林加延灣聖法比安港。

當地的菲律賓比爾科族土著反抗軍首領埃辛克聽到馬尼拉已經被攻克的消息後,當天就率領兩萬多土著軍隊投向宋雲澤的第七集團軍,對於這些土著軍隊,歐陽慶早有秘密軍令。

很快,所有土著士兵、軍官都獲得了軍方頒給的土地證明,憑着這份證明,退伍後,這些士兵將獲得不小於10畝的莊園,而軍官們則都收到了兩個選擇,一是立刻參加軍方的特訓,才能繼續留在軍隊,二是發給遣散費和土地,立刻退伍。

獲得消息的埃辛克也意識到其中問題,他試圖找第七集團軍司令官宋雲澤商議此事,不過,立刻被滯留在軍營中,而當天大批土著軍的兵營被中**隊秘密包圍、逐一繳械和簽署遣散協議。

而整日的槍聲、炮聲,讓那些土著一個個噤若寒蟬,軍官們集體消失後,底層士兵更是毫無組織可言……三天後,嚴格甄別、被認爲存在危險性的土著軍官、士兵都被押上碼頭的船隻,而更多的土著,則領到了原本控制在軍官、高層的土地,高高興興的回去當農夫了!

真正意義上結束菲律賓戰爭的戰役,卻不是發生在菲律賓內陸,而是呂宋島最南方、如今被日本陸軍控制的阿帕里港口,隨着日本海軍的覆滅,唯一一艘殘存的日本戰艦大鳳號成爲了這座港口最後的武士!

第414章 親衛隊的首戰第32章 馬尾船政的榮耀第975章 絕密計劃進行式第76章 迫在眉睫第75章 消失的艦隊第560章 咱要做棋手第416章 欽差的法寶第1199章 東非團在行動第135章 怕死不當兵第213章 排華法案和經濟危機第660章 撫西之戰第10章 逼上廣州第483章 蘇拉威西島急襲戰第305章 手伸到菲律賓啦第46章 毀滅和掌控第1318章 中國海軍的力量第120——121章 五十年的產業第219章 新的產業圈第966章 凱旋大會第623章 秦鎧的意第226章 張樹聲的算計第620章 聯合巡航第103章 光復順化第1339章 戰列之夜(一)第214章 關稅,從美國貨開始!第233章 臺海第一戰第1332章 空襲(一)第1241章 巴爾幹危機升級第943章那霸的集結號第305章 手伸到菲律賓啦第72章 出擊第971章 進入印度洋的第一步第994章 海軍在行動第1024章 預判出了問題第205章 意外的援軍第626章 北方的大預言第949章 突入日本內海第1054章 決戰南中國海(一)第599章 互相牽制第1178章 三一一實驗室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第257章 月黑風高夜第537章 秦鎧的密信第418章 怒江ii型淺水炮艇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156章 馬尾工業新成就第640章 豹河突破戰第1327章 消失的美國戰列艦隊第117章 秘密任務第1303章 激戰卡塔琳娜島第261章 全面圍攻第1280章 印度洋危機第590章 秦總督的決斷第384章 必須殺第969章 歐陸烽煙第285章 幹實業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750章 怒吼吧,火炮(三)之特種炮彈第583章 誘敵出擊第94章 再上天津衛第108章 整編第1345章 決戰時刻(二)第735章 北上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訪者第65章 總督也狂熱第1363章 致命一菊第170章 中日步兵第一戰(一)第836章 海軍的新時代第448章 權兵衛的野望第600章 內閣和憲政第431章 秦總督的勝負手第883章 利益介入第274章 定遠艦出事了第935章 充滿活力的國家(二)第634章 讓你出局第170章 中日步兵第一戰(一)第1143章 西貢灣之變第682章 近在咫尺的海參威第678章 挨板磚的政府第751章 北洋的奮戰第678章 挨板磚的政府第43章 不一樣的新年第1292章 首戰庫克海峽第1063章 接戰第911章 終極對決的序幕第451章 撞沉敵艦第601章 匪患和徵兵令第442章 定遠的鉅艦大炮外交第1089章 快速戰列艦第1015章 我們全面接管了第116章 科技工業的起源第1008章 鐵血風暴第713章 政黨興起第444章 頂級工藝的新戰艦第473章 許壽山的軍略第1129章 主炮的新時代第849章 世紀大選第1341章 路易斯安娜號的覆滅第776章 決戰雙城子(二)無畏衝鋒第609章 積重難返的體制第1066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三)
第414章 親衛隊的首戰第32章 馬尾船政的榮耀第975章 絕密計劃進行式第76章 迫在眉睫第75章 消失的艦隊第560章 咱要做棋手第416章 欽差的法寶第1199章 東非團在行動第135章 怕死不當兵第213章 排華法案和經濟危機第660章 撫西之戰第10章 逼上廣州第483章 蘇拉威西島急襲戰第305章 手伸到菲律賓啦第46章 毀滅和掌控第1318章 中國海軍的力量第120——121章 五十年的產業第219章 新的產業圈第966章 凱旋大會第623章 秦鎧的意第226章 張樹聲的算計第620章 聯合巡航第103章 光復順化第1339章 戰列之夜(一)第214章 關稅,從美國貨開始!第233章 臺海第一戰第1332章 空襲(一)第1241章 巴爾幹危機升級第943章那霸的集結號第305章 手伸到菲律賓啦第72章 出擊第971章 進入印度洋的第一步第994章 海軍在行動第1024章 預判出了問題第205章 意外的援軍第626章 北方的大預言第949章 突入日本內海第1054章 決戰南中國海(一)第599章 互相牽制第1178章 三一一實驗室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第257章 月黑風高夜第537章 秦鎧的密信第418章 怒江ii型淺水炮艇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156章 馬尾工業新成就第640章 豹河突破戰第1327章 消失的美國戰列艦隊第117章 秘密任務第1303章 激戰卡塔琳娜島第261章 全面圍攻第1280章 印度洋危機第590章 秦總督的決斷第384章 必須殺第969章 歐陸烽煙第285章 幹實業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750章 怒吼吧,火炮(三)之特種炮彈第583章 誘敵出擊第94章 再上天津衛第108章 整編第1345章 決戰時刻(二)第735章 北上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訪者第65章 總督也狂熱第1363章 致命一菊第170章 中日步兵第一戰(一)第836章 海軍的新時代第448章 權兵衛的野望第600章 內閣和憲政第431章 秦總督的勝負手第883章 利益介入第274章 定遠艦出事了第935章 充滿活力的國家(二)第634章 讓你出局第170章 中日步兵第一戰(一)第1143章 西貢灣之變第682章 近在咫尺的海參威第678章 挨板磚的政府第751章 北洋的奮戰第678章 挨板磚的政府第43章 不一樣的新年第1292章 首戰庫克海峽第1063章 接戰第911章 終極對決的序幕第451章 撞沉敵艦第601章 匪患和徵兵令第442章 定遠的鉅艦大炮外交第1089章 快速戰列艦第1015章 我們全面接管了第116章 科技工業的起源第1008章 鐵血風暴第713章 政黨興起第444章 頂級工藝的新戰艦第473章 許壽山的軍略第1129章 主炮的新時代第849章 世紀大選第1341章 路易斯安娜號的覆滅第776章 決戰雙城子(二)無畏衝鋒第609章 積重難返的體制第1066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