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新型巡洋艦

對於驗收組來說,這驗收工程幾乎等同於把整艘戰艦都要仔細摸上一遍,每一個鉚釘、螺絲都被列入的驗收範圍,而船體驗收完成後,水師高級軍官們還要對新安裝火炮等武器系統進行測試,只有得到最後認可,纔算正式交付。

可以說,這一時刻,馬尾船政所有的人都等待了太久,這將是代表着馬尾船政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中國人只能製造木製船隻的時代結束了!

十二月二十日,在中國傳統佳節的前夕,秦鎧接到了馬尾徐國方發過來的電報,讓他激動的時刻終於來臨了,率先完成舾裝的是1250噸位的快速巡洋艦,24小時的海上試航結束後,對於新戰艦的速度,參與試航的許壽山讚不絕口。

測試後,最高速度達到了18.1節,巡航速度12節,續航能力在8節速度下有3800公里,這能保持和501艦完成同樣的長途巡航,最讓許壽山滿意的是這艘戰艦上由馬尾火炮局最新研發的雙聯120mm速射炮。

採用新型gt12型火炮鋼材製作的35倍徑的雙聯速射炮,卻擁有不俗的戰力,採用滾筒螺旋形揚彈機,使得120mm雙聯速度炮的最高射速達到10發/分鐘,這意味着一個驚人的炮擊速度。

每分鐘內,最快速度下,一座雙聯炮塔就能向敵人發射20發20公斤的炮彈。若是4座雙聯炮塔同時攻擊,一分鐘內最快能傾瀉80枚炮彈,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下的射擊速度。

而最重要的是,由於炮彈重量的降低,馬尾炸彈局的林德平最終拍板生產兩種型號的120mm速度炮彈,a型炮彈使用最新型的tnt炸藥進行生產,而發射藥不再採用常規的栗色炸藥,而是用馬尾自產的雙基發射藥。

當然考慮到產能上的問題,還有b型的備用炮彈,在彈頭的規格上並沒有任何的縮減,依舊是裝填tnt炸藥,而發射藥則採用常規的栗色炸藥作爲發射藥,b型炮彈的有效射程相比a型炮彈要短700m左右。

這一些列的變化,使得火炮口徑變小、射速變快的前提下,新型火炮使用a型炮彈的有效射程提高到3500mm,這樣的射程已經接近一些25倍徑200mm的重炮射程。而炮彈穿甲能力的測試結果也讓南洋水師的將領們頗爲滿意,在2000米的距離上,新型炮彈能擊穿50mm的鋼板。

要知道,鐵甲艦時代在1880年之前的戰艦,除非的列強的主力戰艦,水線重要部位的裝甲的厚度一般都在70-200mm之間,當然也有“英弗萊息白”這種400mm的變態裝甲,而戰艦的速射炮廓之類的厚度一般都不足50mm,更有一些重炮都是露臺炮座。

而且新型快速巡洋艦上首次採用了最新研發的gx11型基線測距儀,採用20米的基線和30倍的透鏡組,實測距離誤差在4000米內僅有100米,這已經是光學測距儀的極限水準了,這讓射擊軍官出身的陳英興奮不已。

第一代安裝在501艦上的gx10光學測距儀,測試誤差在5千米內爲±150米,很顯然很快501艦上的測距儀也將會進行改裝。

在秦鎧的授意下,新型快速巡洋艦被命名爲601艦,而新的訂單已經下達到胡長途這裡,要求在新的一年裡,完成兩艘601級快速巡洋艦建造,而事實上,馬尾空閒的兩個兩千噸的船塢和一個4千噸的船塢上,新戰艦的龍骨早就開始鋪設了……

東京,右大臣巖倉具視的官邸內,一場激烈的辯論正在進行中,爭辯的雙方是來自於陸軍的山縣有朋大將和海軍大臣西鄉從道,而看客則是右大臣巖倉具視、內務卿伊藤博文。

“巖倉大人,這一次朝鮮事端,我以爲必須派遣軍隊予以介入,現在雖然不是一個最佳時機,但是對我們大日本帝國而言,確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清帝國正在和法國人交戰中!”敦實壯漢模樣的山縣有朋不緊不慢的說着,作爲明治維新十四大功臣碩果僅存的兩位之一,他的言論顯然在日本高層有着很大的蠱惑了。

“山縣大將,光憑藉着陸軍是無法完成跨越海峽的戰爭的,現在海軍方面完全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一旦清政府與帝國發生交戰,首先的戰場不會是陸地,而是海上!要知道,現在清國南洋水師有着在帝國被稱之爲亞洲軍神的秦鎧將軍,他的艦隊創造了亞洲海軍擊敗歐洲強國的先例!”

海軍大臣顯然對於山縣有朋的瘋狂舉動有些不滿,若是秦鎧如果知道現在自己竟然成爲日本海軍眼裡的軍神,估計他的感覺會是一種無言的莫名!而事實上,在秦鎧原本的那個歷史上,擊敗法國人的馮子材倒確實被當時的日本人奉爲過軍神。

“西鄉君,你不會是被清帝國的宣傳所迷惑吧!這位秦將軍確實創造了一個先例,但是我們在清國的情報人員收集到的信息顯示,他並非清政府的核心官員,而且這位秦將軍估計現在也正在爲如何應付法國陸軍而焦頭爛額吧!”山縣有朋顯然對於這位年齡偏大的海軍大臣也有些看不慣。

“若是一旦開戰,我以爲清國未必敢與我正面爲敵,五年前的琉球之戰,不也是以帝國獲勝而終結的嘛!更何況現在清國正面臨着與法國戰事升級的威脅,我以爲,清國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像當初我們吞併琉球島時提出抗議而已!”山縣繼續發表着自己的意見。

“真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在沒有掌握海權的情況下,我以爲一切的妄動都是失去理智的行爲!”西鄉從道對於陸軍的冒險行爲並不贊同。

這時候伊藤博文開口說道:“西鄉君,目前海軍對於清國的軍力有什麼判斷嘛?”

“伊藤君,目前就鐵甲艦數目而言,帝國佔有優勢,目前清國南洋水師有戰艦噸位1萬噸左右,北洋水師有戰艦噸位14000噸,但是清國的鐵甲艦數量較少,僅有南洋水師旗艦以及北洋揚威、超勇兩艘1300噸快速巡洋艦!而帝國有金剛、扶桑、比睿,總噸位爲8300噸,帝國佔有優勢!”

聽到這個分析,上首的兩位大日本最高層的官員也微笑着點着頭,這兩年儘管國內的工業發展並不順利,從英國購進的鍊鋼高爐兩年了,都無法生產出合格的鋼鐵,但是帝國從天皇到貧民都節衣縮食,爲海軍從英國購置的新型鐵甲艦,現在終於看到了壓制清國的希望了。

西鄉從道看了看巖倉具視和伊藤博文,繼續說道:“但是在普通戰艦上的數量遠遠少於清國,清國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的鐵脅戰艦多達12艘,此外還有若干魚雷艇,算上這個月正在訓練的帝國最新的戰艦‘筑紫’號,以及赤城、盤城鐵脅巡洋艦,我們的戰艦數目還是遠遠少於清國!”

“西鄉君,但是我們的鐵甲艦噸位完全可以壓制清國的鐵甲艦,木殼戰艦在與鐵甲艦的戰鬥中,應該沒有太多勝算吧!”山縣有朋這時候開導起西鄉來。

“山縣大將,這個問題,我建議你把海軍大佐新井有貢叫來詢問一下,他是英國海軍學院的高材生,對於海戰有着深刻的瞭解!他現在正在門外!”

巖倉具視和伊藤博文對望一眼,今天是他們討論對朝鮮糾紛的外交應對方案,而陸軍方面強烈要求出兵漢城,而海軍在這方面卻謹慎的很,認爲根本無法在海上提供必要的軍事支持,而且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很可能造成帝國的嚴重損失。

所以他們特地把主管陸軍和海軍的山縣有朋和西鄉從道叫來討論,沒想到兩人談了沒幾句,這決策卻是南轅北轍,很顯然要說服任何一方都必須拿出有力的證據出來,否則根本不可能。

侍衛官出去很快把帝國最強大戰艦“扶桑”號的艦長新井有貢大佐叫來進來,新井有貢是日本少壯派的實力人物,絕對的鷹派干將,在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學習兩年,在英國主力戰艦“鐵公爵”號上實習,回國後很快就因爲海軍戰術上的獨到之處被任命爲3800噸鐵甲艦“扶桑”號的指揮官。

在座的幾位大佬自然是認識新井的,伊藤開口問道:“新井大佐,西鄉大臣說你對於清國海軍實力有獨到見解,希望你依照自己的判斷提供意見,爲帝國的決策提供幫助!”

“是!”新井有貢低沉沙啞的聲音接口道:“關於帝國海軍戰力的判斷,我已經向西鄉大人做過彙報,若是不考慮清國在與法國海軍交戰戰績的情況下,以艦隊對艦隊的判斷,帝國原本應該擁有絕對的勝算!”

“哦!新井大佐,你這個判斷是以什麼爲原則的呢?”巖倉具視顯然對於新井的判斷很感興趣,畢竟對於一個以蠶絲、紡織工業爲基礎的日本國,這每一艘戰艦上的鋼鐵幾乎都是賣掉生絲換來的。

經過十多年的維新之後,現在的日本政府可謂是一個極其高效率的團隊,但是身旁的那個龐大帝國給予日本數千年的威壓,卻始終讓這些自稱爲帝國英傑的高層官員難以忘懷,大日本帝國必須崛起,而崛起的標誌,必須從踐踏那個腐朽政治的清國開始……

新井有貢這時候從隨身的文件袋裡拿出一份報告遞給伊藤博文,“這是在下依據帝國情報部提供的消息,對清國海軍戰力做出的評估,完成的時候是一年之前,當時若是以扶桑、比睿、金剛三艦對清國艦隊作戰,在受到一兩艘戰艦的損傷後,應該能取得勝利!”

他又從文件袋裡拿出一份報告遞給了山縣有朋大將,“這是年初爆發中法戰爭時,海軍部對雙方戰力的評估,評估結果是,清軍水師傾全力與法國作戰的話,法國艦隊依舊是維持壓倒性的優勢,戰損比再1::10以上!”

他眼神複雜的看了看在座的大佬們,繼續說道:“但是……事實上,依據清國報紙和英國報紙上透露的戰果統計,清國南洋水師在作戰中就已經擊沉法國艦隊的噸位超過一萬五千噸,而自己僅僅損失了一艘鐵脅巡洋艦,噸位是1250噸,據情報部門消息,這艘戰艦的損失是在這位秦鎧將軍統領南洋水師之前……”

“法國、清國實際的戰損比並非我們估計的1:10,而是顛倒過來的10:1以上,我們海軍判斷,這樣的戰果,除了極高的戰略手法和戰鬥能力,還需要極大的謀略和愚蠢的敵人才有可能取得,而法國艦隊顯然不是個愚蠢的敵人,所以,以我的判斷來說,目前絕對不適合與一個高深莫測的對手交鋒,尤其是再沒有足夠的瞭解之前!”

對於新井有貢的判斷,伊藤博文仔細的聆聽着,他眼中也充滿了疑惑,很顯然,這南洋水師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在他看來,東方的這個龐大帝國現在正在快速的虛弱下去,在沒有絕對把握前,他更喜歡利用維新的巨大工業成就從這個國家身上吸取養分來壯大自己,直到這個帝國徹底的崩塌。

他看到山縣有朋垂直眼簾一聲不吭,很顯然也對海軍的判斷十分困惑,但是毋庸置疑,這南洋水師在這位秦將軍的帶領下煥發出了驚人的戰力,而且這一切都如魔術般的讓人難以理解,但是面前這個機會,以他的直覺看來,這必定是一個能以最小代價爲大日本帝國爭取利益的機會!只要有利益,就有必要進行嘗試……

“新井大佐,謝謝你提供的非常有益的建議,你可以先下去了!”伊藤博文看了看新井有貢,微笑着說道,等新井的背影消失在門外後,他纔看了看山縣有朋,“山縣將軍,你是否對原有計劃做出了改變?”

“絕對沒有!我認爲,領土上的爭端永遠需要以陸軍的戰鬥來解決,而我作爲帝國的外交官員親自考察過清國軍隊的訓練和戰力,相比帝國的軍隊,他們的士兵完全是業餘的農夫,我完全有把握擊潰朝鮮土地上的任何清軍!”

西鄉有道看了看山縣,對於這個明治功臣,他是在難以理解陸軍的判斷,他們的眼裡永遠只有陸軍,面對海上巨大的威脅卻視而不見!而內務卿伊藤博文的詢問,很顯然也昭示了帝國核心的思路,那就是……抓住任何的機會進行冒險投機!

他本人也未嘗沒有這種想法,帝國軍隊的多次冒險都取得了驚人的成果,那時候清帝國也是一個強大敵人的存在,但是日本的冒險確確實實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了!一次取得了琉球國,一次在臺灣獲得賠款!

當天的決議,伊藤博文還是下定決心進行一番冒險,不過在規模上進行了縮減,由日本陸軍第三旅團象徵性派出500名士兵登陸朝鮮,處理所謂“日本僑民遇害”案件的後續事務,這也是依照日朝《江華條約》的內容,雖然這條約並不被朝鮮的宗主國清政府所承認!

在伊藤博文看來,一紙空文在任何情況下都比什麼都沒有,要有力有效的多,這又是一回不錯的試探,他甚至能預感到,再一次與那位氣度不凡的李中堂大人的會談,一定能取得額外的好處!

與日本人忙着算計朝鮮的事情一樣,秦鎧此時也忙着算計着越南的事情,以他的歷史知識來看,法國人在接下的時間裡,會一刻不停的厲兵秣馬,準備一場大決戰,現在唯一缺乏的因素,就是法國內閣的強力支持,此時的法國,正在爲新內閣的成立進行着艱難的政治博弈。

而窩在防城縣和順化的章奎、薛超都接到了秦鎧新下達的命令,全力備戰。

相比而言,薛超現在日子非常好過,以至於這位護國軍三協的遊擊將軍無所事事的開始瘋狂編練新軍和訓練民團。

而同在順化的護國軍四協馬龍編練的僕從軍在整個護國軍中是最弱的一支,這讓突進隊長出身的馬龍十分惱火,在對這些包括越南族、泰族等七八個民族的僕從軍訓練中,至少有一成的士兵被他直接因爲訓練原因裁撤到民團去了。

而讓馬龍鬱悶的是,對於他這支僕從軍的定位,至今秦大人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說法,說實話,他對這些越南人用起來也不放心,雖然現在攝於護國軍強大的實力,這些土著士兵都是唯唯諾諾的,但是這更加讓他瞧不起這些土著!

第1200章 海軍新時代的序幕第605章 大鬍子傅蘭雅第605章 大鬍子傅蘭雅第51章 英租界風雲第1126章 中國領地的價碼第1161章 奇葩的開始第492章 上海灘秦鎧的私宴第1023章 戰鬥工兵登場第157章 良民? 海匪?第1020章 四方出擊第55章 賣國條約和體制小白鼠第788章 新條件和推斷第616章 大戰略第427章 聚焦蘇楚娜第1073章 乘勝追擊第1055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111章 搶了鄧世昌的駕駛員第1276章 印度洋烽煙第339章 對美製裁條款第37章 打草驚蛇計劃第1022章 登陸蘇門答臘第1218章 黑科技時代降臨第1282章 火力即王道第1025章 大海戰導火索第511章 南美驚變第1180章 德國海軍的紅眼病第222章 亮出咱的底牌第603章 英國人的胃口第188章 朝廷下的絆子第1024章 預判出了問題第1235章 逆轉班加西第886章 三大艦隊第703章 秦鎧的允諾第1200章 海軍新時代的序幕第1267章 中國的戰爭新立場第1061章 飛艇出擊第1035章 坐等出招第1269章 巴黎之戰序幕第1163章 哈瓦那風雲第835章 南洋重工的發展方向第1307章 電塔矩陣第129章 狹路激戰(一)第516章 兵鋒奇出第1100章 德國的要求第676章 兵變第1189章 英國發飆了第147章 眼光要放遠第900章 海上大決戰(二)第341章 政權決定態度第571章 橫掃通州和北京之亂第973章 中糧矮1號第135章 怕死不當兵第788章 新條件和推斷第780章 分割包圍第824章 凱旋之日第877章 朝鮮歸漢第521章 A等絕密計劃第304章 最早實戰的潛艇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688章 俄國的胖餃子戰艦第1239章 愛奧尼亞大海戰第817章 德俄再保險條約的影響第202章 宣光之戰(一)第826章 見證第429章 北方的異族團第62章 滅國之災第865章 海上對抗第566章 丙戌春,新皇立第869章 針對本子的演習第173章 緊鑼密鼓第1252章 施裡芬計劃補丁第1347章 決戰時刻(四)第645章 激戰在即第554章 北洋來客第965章 戰爭的設想第271章 我出技術,你管理第825章 震撼第646章 陣地決戰(一)第1355章 關島炮戰第931章 兩個港口的利益交換第1176章 古巴獨立軍第957章 火海東京都第317章 英國人想幹嘛第591章 新政綱要第444章 頂級工藝的新戰艦第611章 中堂的佈局第1122章 軍備競賽升級第543章 第二計劃第602章 軍機處的最後公文第660章 撫西之戰第1369章 羣攻猶它號第1021章 強敵在前第822章 意外的收穫第519章 底線第541章 南湖島第1224章 經濟崛起的前夜第969章 歐陸烽煙第227章 佈局陸兒莊第34章 沈葆楨的遺願第530章 北洋的訂單
第1200章 海軍新時代的序幕第605章 大鬍子傅蘭雅第605章 大鬍子傅蘭雅第51章 英租界風雲第1126章 中國領地的價碼第1161章 奇葩的開始第492章 上海灘秦鎧的私宴第1023章 戰鬥工兵登場第157章 良民? 海匪?第1020章 四方出擊第55章 賣國條約和體制小白鼠第788章 新條件和推斷第616章 大戰略第427章 聚焦蘇楚娜第1073章 乘勝追擊第1055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111章 搶了鄧世昌的駕駛員第1276章 印度洋烽煙第339章 對美製裁條款第37章 打草驚蛇計劃第1022章 登陸蘇門答臘第1218章 黑科技時代降臨第1282章 火力即王道第1025章 大海戰導火索第511章 南美驚變第1180章 德國海軍的紅眼病第222章 亮出咱的底牌第603章 英國人的胃口第188章 朝廷下的絆子第1024章 預判出了問題第1235章 逆轉班加西第886章 三大艦隊第703章 秦鎧的允諾第1200章 海軍新時代的序幕第1267章 中國的戰爭新立場第1061章 飛艇出擊第1035章 坐等出招第1269章 巴黎之戰序幕第1163章 哈瓦那風雲第835章 南洋重工的發展方向第1307章 電塔矩陣第129章 狹路激戰(一)第516章 兵鋒奇出第1100章 德國的要求第676章 兵變第1189章 英國發飆了第147章 眼光要放遠第900章 海上大決戰(二)第341章 政權決定態度第571章 橫掃通州和北京之亂第973章 中糧矮1號第135章 怕死不當兵第788章 新條件和推斷第780章 分割包圍第824章 凱旋之日第877章 朝鮮歸漢第521章 A等絕密計劃第304章 最早實戰的潛艇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688章 俄國的胖餃子戰艦第1239章 愛奧尼亞大海戰第817章 德俄再保險條約的影響第202章 宣光之戰(一)第826章 見證第429章 北方的異族團第62章 滅國之災第865章 海上對抗第566章 丙戌春,新皇立第869章 針對本子的演習第173章 緊鑼密鼓第1252章 施裡芬計劃補丁第1347章 決戰時刻(四)第645章 激戰在即第554章 北洋來客第965章 戰爭的設想第271章 我出技術,你管理第825章 震撼第646章 陣地決戰(一)第1355章 關島炮戰第931章 兩個港口的利益交換第1176章 古巴獨立軍第957章 火海東京都第317章 英國人想幹嘛第591章 新政綱要第444章 頂級工藝的新戰艦第611章 中堂的佈局第1122章 軍備競賽升級第543章 第二計劃第602章 軍機處的最後公文第660章 撫西之戰第1369章 羣攻猶它號第1021章 強敵在前第822章 意外的收穫第519章 底線第541章 南湖島第1224章 經濟崛起的前夜第969章 歐陸烽煙第227章 佈局陸兒莊第34章 沈葆楨的遺願第530章 北洋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