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新軍制和山東新政

秦鎧等三人在一旁坐下,早已站在前面的周瑞東立刻大聲宣佈起軍政部的新命令:“軍隊,乃是國之柱石,軍人,乃是軍隊之根本,軍容,乃世人觀我軍隊之印象……因上之緣由,特發佈軍政部新軍服制度……軍服分士兵服、軍官服、將官服,陸軍爲綠色棉布裝,水師爲白色棉布服,巡捕局爲薑黃色棉布服……”

周瑞東宣佈命令的速度很快,而後,一隊穿着各式軍服的士兵大踏步走進院子,向院子裡的軍官們展示了一遍他們分別穿着的陸師、水師和巡捕局的服裝,這軍服的式樣在這時代已經顯得十分另類,而十分新式的黃銅鈕釦,更是讓衆人都是嘖嘖稱讚。

其實,這軍服也就是秦鎧翻版了後世解放軍65式軍服體系,不過,對於65式樣軍服中不標示軍銜的做法,秦鎧顯然考慮到軍隊指揮的必要性,所以在軍服上還是採取了標註軍階的辦法,只是考慮到成本問題,將軍銜以下全部採用採用布制軍銜標誌,不過,即便如此,軍服上黃橙橙的黃銅鈕釦,還是讓這樸質的軍服顯得十分的莊重。

而同時與軍服頒佈的,還有秦鎧指定的新軍軍銜制度,作爲與舊體制徹底決裂的標誌性做法,新軍銜顯然是他改編了來自後世國家軍銜制度,同時,爲此激勵士兵榮譽感和責任性,同步實行軍官軍銜和士官軍銜。

新軍銜制度的最高職務爲大元帥。軍官軍銜設11級,即大元帥、上將、中將、少將、准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而士官也有足夠的晉升空間,分別是軍士長、專業軍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而現役的軍官將依照官職直接轉換爲新軍銜,不過,這一次,新軍中最高級別的軍官、有提督銜的周瑞東不過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二鎮指揮官章奎、三鎮薛超、四鎮馬龍、五鎮劉永福都被授予了准將銜,老六鎮粵軍吳奎、新七鎮、新八鎮的指揮官陳冬、宋雲澤則是上校軍銜,這自然是考量各自的戰績和領兵的時限。畢竟真正的戰鬥遠未到來。

衆人對新軍服評頭論足,除了對式樣的贊同外,幾乎所有人都對束腰的那根帆布武裝帶,感到十分的好奇,這自然是秦鎧對軍服的重要改進之一,這勁由腰生的淺顯道理,武裝帶出現的重要原因,而沒有采用牛皮帶。自然是從成本的考慮,這時代,牛可是重要的生產資源,哪有那麼多牛皮供軍方做皮帶!

而另外一個原因,這軍人紮上這腰帶,那這軍容軍貌立時就能有所改變。這精練整齊之態,能讓百姓對新軍有更多的認同感,對於一支要成爲全國性力量的軍隊來說,這一點也是極爲重要和必要的。

而採用衝壓標準制品的皮帶金屬部件,使得批量生產這種帆布腰帶具有極大的可操作性。而准將以上軍銜的武裝帶則是牛皮製件,那更是威風凜凜。

聽了周瑞東講解這軍服式樣、色彩選擇的原因之後,軍官們更是熱情高漲,宣佈解散後立刻都圍住了軍政部負責發放軍服的軍官,一個個都琢磨着把新軍服儘快領回去,好第一個穿上到北京城的街面上去展示一番咱這新軍的風采。

旁邊的曾紀澤和薛福成兩人一開始也是認爲這位秦大總督多少有些錢多燒得慌的意味。不過聽完之後立刻都意識到這樣做那深層次的原因,看起來,淮軍雖然現在尚有十萬之衆,但是,和這支迅速成爲全**事真正主力的新軍,這其中的差距,絕對不僅僅是武器和人員素質上的差別,更多的因爲是這軍事長官在理念上的巨大差距。

不過。這件事情卻不是他們來拜訪秦鎧的意思,這強兵的理念雖然他們也是十分認同,但是具體如何去操辦,這應該是這位秦大總督的活,他們只需要在旁邊搖旗吶喊,但是這擺在面的需要應對的是,卻是開新政的大難題。

三人到內廳落座後,曾紀澤引介了一下他和薛福成之間的關係,作爲曾門四弟子之一的名頭,秦鎧自然早就知曉,而他與薛福成也是打過多次交道了,不過這位作爲李中堂重要幕僚的身份,以往談論的都是雙方合作的事宜,而今天,薛福成自然是以他山東巡撫的身份來單獨拜訪的。

薛福成等曾紀澤引介完成後,倒也絲毫沒有遮遮掩掩的意思,而是單刀直入直奔主題“秦大人……”

秦鎧忽然開口直接打斷了他的稱謂,他微微一笑“叔耘兄,今日既然不是爲中堂大人來辦事,那就無需這麼拘於官場規矩了,不妨喚我烈風即可!你當年所著的《籌洋芻議》,主張發展工商業,實行關稅自主,抵制外國商品傾銷,擴大絲茶出口,我深以爲然!”

薛福成那也是這時代睜眼看世界的開明大員,雖然他爲李中堂做了十餘年的幕僚,但是他的洋務理念卻遠比李中堂要更具現實意義,他的理念在引進洋務的同時,更注意經世濟民的觀點,所以更加強調發展工商,而非拘泥於官辦的洋務。

聽到秦鎧對自己的評價,他也是頗爲意外,不過今天來可是有求於對方,正擔心難以成事,沒想到對方主動表達了誠意,當下也立刻改口笑道:“烈風,那老夫癡長几歲,就賣一回老了,今天和曾侯一起來,自然是來相求一事,不知道你可願意援手?”

秦鎧笑眯眯的點點頭“叔耘兄不妨直言,我等所爲,不就爲了那‘中興’二字嗎,若是能讓泱泱中華不再仰列強鼻息,讓天下百姓早日康寧安泰,一切不可爲之事,只要有必要,我想我等都會義無反顧的去做!”

在他所知的歷史上,這位才高志大的能人,卻有一段頗爲坎坷的人生,少年時就在洪楊之亂中被太平軍抓住,好在他身份未泄露,這才脫逃,不過亂世中家道中落,他卻憑着一封萬言《上曾侯書》向途徑北上平亂的曾國藩進言,從而得以入幕曾國藩帳下,而他提出的“養人才、廣墾田、興屯政、治捻寇、澄吏治、厚民生、籌海防、挽時變”的八條對策,讓曾國藩十分的賞識,在當時曾府的幕僚中,與趙烈文有齊名之勢。

曾國藩平洪楊之亂後,聲名威震天下,卻不得不激流勇退,而他則被曾侯推薦給李鴻章,這位一生奉曾國藩爲師的大人物對於湘軍系統的軍隊,打擊可謂是不遺餘力,但是,對於這位上過萬言書,又以“治平六策”和“海防密議十條”聞名於當世的人才也是刮目相看,依爲左膀右臂。

不過淮軍體系在洪楊之亂後,實際上已經完全脫離了湘軍的體制,這是一個以昂貴餉銀扶持起來的軍事集團,上上下下的官員、軍隊都靠着優厚的餉銀捆綁在同一戰壕裡,而爲了讓這個軍事集團維持在他的控制下,李中堂甚至對自己當初的左膀右臂張樹聲、劉銘傳都極力打壓,但是,他這個外來漢卻被委以重任。

這一次,淮軍體系要開新政,雖然李中堂〖自〗由算盤,但是,薛福成還是被作爲一個後備的保險,讓他依照自己的規劃在山東嘗試他自行制定的新政,所以纔有了他和曾紀澤的秘密會晤。

聽到秦鎧如此直白的表態,薛福成立刻多了幾分成功的希望“烈風,中堂大人慾向英、法、美等過借洋款大興官辦產業,不過允我在山東自行開新政……這方面,我與杏蓀(盛宣懷)都挺看重你在廣東興辦的洋務,琢磨着和你商量引進一些產業!”

山東要開產業……秦鎧聽了之後,心思立刻就活動起來了,山東可是國內發達沿海地區少有的礦業豐富地區,又擁有極佳的海港優勢,青島港、日照港都是日後新〖中〗國巨型港口的選擇地,而且青島港還是後世〖中〗國海軍的重要基地。

在這位身上的投資,顯然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即便是從拉攏的角度來看,這薛福成絕對是個值得自己huā力氣的對象,而且在淮軍體系內,實行源自於南洋體系的產業維新,無疑是埋下一個等待發芽的種子。

很快,秦鎧叫來現在直隸方面負責南洋產業掌櫃,他向薛福成提出了一港三產業的建議,那就是全力建設青島港,將青島港開闢爲北方第一貨港,吸引各地貨物的吞吐,這可是一本萬利的產業,尤其是在現在喊着要收回海關稅的情況下,日後,擁有一個貨物吞吐量巨大的港口,那可絕對是一個長期的提款機。

山東的三個產業,秦鎧建議的是依託山東農業衍生加工產業、山東煤礦和招遠金礦,進行官辦產業的生產,這三大產業的來錢效應十分迅捷,一旦投產後,還能通過廣州證券交易所進行股票融資,加大產能。

而薛福成希望拓展的工商產業,秦鎧也並未有任何的藏拙,將廣州工商產業的激勵體制全都進行了介紹,不過,這些在現在朝廷都是認爲是不合時宜的新政,薛福成聽了也是連連乍舌,這些新政若是放到山東來辦,恐怕自己那就是捅了馬蜂窩了!

第963章 新政第832章 教育產業基金第970章 海軍大裁軍第500章 爭奪經紀人第1159章 怒海急航第961章 友好對待的價碼第851章 農稅政治紅利第1282章 火力即王道第232章 不靠譜的大戰略第351章 海上遇敵第1119章 軍備大促銷第1358章 關島鐵壁(二)第646章 陣地決戰(一)第140章 南洋大布局第423章 外東北之全面戰爭第744章 第一戰果第340章 秦鎧的新理論第1242章 中國大艦隊方案第193章 劍指南洋第426章 新思潮的戰爭第35章 豪華的訓練艦第761章 海軍新技術的誘惑第262章 手握利器的塹壕戰第757章 悲慘世界第83章 全不放過第1200章 海軍新時代的序幕第137章 紅河上的慘案第851章 農稅政治紅利第679章 中英草約第281章 外交的博弈第339章 對美製裁條款第851章 農稅政治紅利第1214章 氣冷式輕機槍第799章 權力遊戲第748章 怒吼吧,火炮(一)第226章 張樹聲的算計第1279章 施佩艦隊的大餐第748章 怒吼吧,火炮(一)第552章 危險的名冊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訪者第173章 緊鑼密鼓第703章 秦鎧的允諾第436章 月黑風高第130章 狹路激戰(二)第313章 平靜下的隱憂第393章 鏈接東北的運輸線第1095章 火神級和強盛級戰艦第1064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 一第252章 猛擊北寧第1038章 暴風火控平臺第972章 天大的棋局第782章 英國人插手了第114章 秦鎧的算盤、中堂的伎倆第194章 對峙越北第996章 決戰南安迪第126章 八一版刺殺教範第805章 大局之外第297章 圈了夏威夷的羊牯第939章 彈幕絞肉機第484章 南華使團的遭遇第918章 突襲蘇比克灣第166章 改造完成,開始吧!第1302章 西海岸襲擊戰第1254章 西北戰線第1章:清穿啦第819章 打斷西伯利亞的脊樑第3章 門路第562章 帝黨造勢第86章 終極對抗的始末第542章 改變世界的一擊第1166章 海峽之戰(二)第1088章 秦鎧給德國的建議第579章 關門打狗第1199章 東非團在行動第712章 中德密約第864章 撞擊旗艦第1170章 西海岸逆襲第25章 敵人都是紙老虎第1126章 中國領地的價碼第1086章 土地國有的金融之手第1063章 接戰第679章 中英草約第423章 外東北之全面戰爭第403章 一千萬的大手筆第875章 世界第一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56章 人心,是需要凝聚的第1029章 中英宣戰第1034章 炮術,最強之矛第850章 新執政時代的開始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810章 戰後的佈局第709章 無線信號機第645章 激戰在即第163章 新型巡洋艦第1115章 巡航開普敦第1082章 北澳洲武裝移民計劃第456章 不一樣的談判(一)第750章 怒吼吧,火炮(三)之特種炮彈第559章 決裂在即
第963章 新政第832章 教育產業基金第970章 海軍大裁軍第500章 爭奪經紀人第1159章 怒海急航第961章 友好對待的價碼第851章 農稅政治紅利第1282章 火力即王道第232章 不靠譜的大戰略第351章 海上遇敵第1119章 軍備大促銷第1358章 關島鐵壁(二)第646章 陣地決戰(一)第140章 南洋大布局第423章 外東北之全面戰爭第744章 第一戰果第340章 秦鎧的新理論第1242章 中國大艦隊方案第193章 劍指南洋第426章 新思潮的戰爭第35章 豪華的訓練艦第761章 海軍新技術的誘惑第262章 手握利器的塹壕戰第757章 悲慘世界第83章 全不放過第1200章 海軍新時代的序幕第137章 紅河上的慘案第851章 農稅政治紅利第679章 中英草約第281章 外交的博弈第339章 對美製裁條款第851章 農稅政治紅利第1214章 氣冷式輕機槍第799章 權力遊戲第748章 怒吼吧,火炮(一)第226章 張樹聲的算計第1279章 施佩艦隊的大餐第748章 怒吼吧,火炮(一)第552章 危險的名冊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訪者第173章 緊鑼密鼓第703章 秦鎧的允諾第436章 月黑風高第130章 狹路激戰(二)第313章 平靜下的隱憂第393章 鏈接東北的運輸線第1095章 火神級和強盛級戰艦第1064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 一第252章 猛擊北寧第1038章 暴風火控平臺第972章 天大的棋局第782章 英國人插手了第114章 秦鎧的算盤、中堂的伎倆第194章 對峙越北第996章 決戰南安迪第126章 八一版刺殺教範第805章 大局之外第297章 圈了夏威夷的羊牯第939章 彈幕絞肉機第484章 南華使團的遭遇第918章 突襲蘇比克灣第166章 改造完成,開始吧!第1302章 西海岸襲擊戰第1254章 西北戰線第1章:清穿啦第819章 打斷西伯利亞的脊樑第3章 門路第562章 帝黨造勢第86章 終極對抗的始末第542章 改變世界的一擊第1166章 海峽之戰(二)第1088章 秦鎧給德國的建議第579章 關門打狗第1199章 東非團在行動第712章 中德密約第864章 撞擊旗艦第1170章 西海岸逆襲第25章 敵人都是紙老虎第1126章 中國領地的價碼第1086章 土地國有的金融之手第1063章 接戰第679章 中英草約第423章 外東北之全面戰爭第403章 一千萬的大手筆第875章 世界第一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56章 人心,是需要凝聚的第1029章 中英宣戰第1034章 炮術,最強之矛第850章 新執政時代的開始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810章 戰後的佈局第709章 無線信號機第645章 激戰在即第163章 新型巡洋艦第1115章 巡航開普敦第1082章 北澳洲武裝移民計劃第456章 不一樣的談判(一)第750章 怒吼吧,火炮(三)之特種炮彈第559章 決裂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