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兩封電報

ff37;ww.ff35;ff18;xff33;.ff23;omu85c0f;8bf4;66f4;65b0;6700;5feb;5c0f;8bf4;9605;8bfb;7f51;

新政府破天荒的邀請各國參與到這起涉及兩國糾紛的實踐調查,相對於以往清政府、乃至於新政府以往的態度,這一顯得開明過分的方式,立刻引起了駐華各國外交官的注意。

當然,對於這個出人意料的要求,各國公使自然是反應各異,親俄羅斯的法國公開表示,這樣的調查行動毫無意義,在中國,真相永遠無法查的清楚,同時,傲慢的法國人再次強調,歐洲各國應該聯合起來對新政府內閣施加影響力,確保各國在華利益的。

而英國領事館在沉默了一天後,出人意料的發表公開評論,願意爲中俄的糾紛進行斡旋,這一次巴夏禮爵士公開表示,大英帝國願意爲維護遠東中國和平促使雙方進行談判,這讓其他列強們大跌眼界,要知道,大英帝國向來只關心他們利益核心的長江流域,現在忽然對於北方中國出現的衝突感興趣,這後面透出了一些耐人尋味的東西。

緊跟英國的表態,德國、奧匈、意大利也表示願意參與遠東中俄衝突的調查,一個由德奧英組成的調查團,顯然讓俄國公使博白傅十分不滿,要知道,上個月三皇同盟剛剛走到盡頭,儘管俾斯麥首相表示,只有有一個絲線的聯繫,他也將盡力維繫三皇同盟,不過,對於奧匈帝國匈牙利議會已經開始叫囂要與俄羅斯帝國全面開展的現狀,德奧俄的同盟顯然已經是一個笑話了。

很快,之前嚷嚷着不願意參與的法國,以及一直來對遠東事務都不怎麼熱心的美國也同意派員參與調查……不過,讓各國公使有些難堪的是,李中堂內閣在發出邀請後,後續跟進卻已然維持着清政府時代的拖拖拉拉!

而俄國公使博白傅這兩日無疑是北京城最忙碌的外交官了,他馬不停蹄的拜訪着各國領事館,尋求各列強的外交支持,同時也拜訪的新政府內閣大臣李中堂。要求中國方面立刻恢復雙方之間的談判。

不過,博白傅顯然對於局面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他認爲,新政府提出由多國組成調查組的要求,顯然暴露了新政府目前的軟弱!他依然固執的認定,即便是俄羅斯太平洋第一艦隊在這起衝突中負有責任,但是,俄國海軍依然擁有震懾中國政府的能力。所以,在與李中堂的會面中,他甚至毫不掩飾軍事上赤果果的威脅。

但是,很快他就看到了中國人的反擊,8月1日,《北京時報》、《申報》等多家國內報紙都在頭版頭條刊發了國內記者關於從朝鮮獲得的珍貴採訪資料,“粵興”號商船遭遇炮擊的照片、“澄慶號”訓練艦奮起反擊的採訪,海軍爲掩護商船獨立挑戰強敵的英雄事蹟,頓時引爆了國民的蓬勃熱情,一時間。各地紛紛掀起新一輪的反俄狂潮。

同日,《申報》年輕的評論員英斂之。在當天的時事評論中大聲疾呼,“中國海軍崛起已是不爭事實!列強依靠大炮來講理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而在德國領事館內,施萊爾公使現在卻無心去關注中國國內正被激發出來的這股反俄的熱情,因爲他突然收到來自柏林兩封電報,一封是來自俾斯麥首相,另一封卻是來自於德軍總參謀部貝恩哈特?馮?毛奇,對於一個軍官團主導的國家而言。這兩位絕對是超重量級的人物,而他們同時發來電報的原因,顯然是因爲之前施萊爾從秦鎧那裡獲得的一些消息。

在東海俄國戰艦炮擊參與軍方運輸的船隊後。施萊爾採納了秦鎧友好的建議,他向內閣首相俾斯麥大人拍發了一封關於東方問題的長信,電報中,他詳細描述了他所瞭解的中俄領土糾紛,經過與中**方高層的接觸,他非常肯定的表示,若是中俄在遠東衝突進一步升級,極大可能演變爲一場邊境戰爭。

而對於可能發生的中俄衝突,若是中**隊不堪一擊,那這封電報顯然毫無意義,但是,他卻通過一些或明或暗的途徑,拿到了早幾年中俄在外東北衝突的一些戰果來佐證自己的判斷,而電報的結尾部分,他放上了自己與秦鎧談判中得到的一個巨大紅利,中**方完全不介意在獲勝之後,在遠東向德國提供一處商業港口、甚至是軍港,甚至可以同意在中方主權的框架下,由德**方進行有限度的管理。

而這處所謂的中方主權下的軍港所指的位置,雙方自然都很清楚,那就是現在尚在俄國控制下的海參威港,而非任何現在中國國內的現有港口,因爲中國政府在成立之初,就明確表示將要對清政府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進行重新修訂,這已經否認了俄國人事實佔領濱海地區

事實上,這一條件對於德國方面是有極大誘惑力的,自從1885年德國與英國因殖民地問題產生利益衝突後,俾斯麥主動選擇了避免與英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競爭,這一舉措,從大局來看,確實是使得德國獲得平穩的發展時機。

但事實上,德國政府卻受到來自德國工業發達的漢堡、布萊梅地區的商業財團的巨大壓力,19世紀,歐洲殖民意識已經成爲了民族振興的靈丹妙藥,這一點,對於剛剛崛起的歐洲強國德意志來說,無疑也是充滿誘惑力的。

但是,德國的海外殖民計劃,顯然受到了兩個老牌殖民帝國的挑戰,英國、法國在這方面遠比德國走的早、走的遠,要想在死對頭法國人和這時代唯一的超級帝國大英帝國的夾擊下,開拓海外殖民地顯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俾斯麥在1883到1885年間開闢了有限的幾塊殖民地後,很快意識到投入大量的人力,組件龐大的海軍去開拓現在價值有限度海外殖民地,無疑是一樁表面光鮮的賠本買賣,所以,現在的德國殖民政策被有條件的擱置了下來,但這使得政府將要面對國內反對派、甚至軍方的強烈輿論壓力。

而這一次,施萊爾爲德國帶來了的消息,雖然僅限於高層知曉,但是,俾斯麥首相已經意識到,這消息將非常有助於減輕政府擱置殖民擴張政策的壓力,這種歸屬德意志帝國管理的遠東大型港口,雖然和殖民地有些區別,但是港口主權屬於中國,安全方面可以有中國人來負責,德國付出微乎其微,但獲得回報卻是十分的可觀,而且必定將爲德國工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位高明的外交家,很精準的認識到,一旦創造這種海外擴張新模式,國內輕工業資本、漢堡、布萊梅財團將會爲自己在遠東創造性的成果歡呼鼓舞,而這幾年來,自己與這些國內勢力之間的矛盾也將大大緩解……

俾斯麥甚至對於這種新的海外合作模式感到十分好奇,可以說,這個新型的港口租界模式,完全有別於以往任何一種殖民模式,也有別於自由港的形式,甚至很難匹配於以這時代有的任何一種國家之間的合作模式……

他私下和自己的親信、陸軍內閣長官阿爾伯蒂內爾討論時,頗爲感慨的認爲:那個和德意志帝國有多次非凡合作的中國秦確實是一個非凡的人物!

俾斯麥首相的電報,已經讓施萊爾頗感驚訝,以他在國內人脈所瞭解的,俾斯麥首相對於海外擴張完全持壓制的態度,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秦鎧拋出了這個根本算不上殖民地……甚至連租界都很難算是的合作框架,竟然得到了首相的如此熱忱。

在電報的結尾,俾斯麥以德國式的口吻表彰了施萊爾多年在華的工作成果,認爲他是德國十年來最優秀的外交官,同時賦予他全權談判代表的權力,讓他必須立刻跟進與中國的談判,在中德舊條約談判草案的基礎上,將德國利益與中國友好進行深度的挖掘,爲德意志帝國在遠東創造更多的價值根基。

作爲一名優秀的外交官,施萊爾自然明白帝國的立場,德國政府在遠東問題上,雖然不願意公開站在中國新政府身邊,但對於向遠東中國提供互惠互利的交易,卻是樂此不疲,而這一次這位中國秦顯然很瞭解德國海外殖民的挫折,可以說是充分利用了德國的需求,以一個並不一定能兌現的海外合作模式,打動了帝國政府的高層。

而接下來他看到來自德意志帝國參謀部老毛奇總參謀長的電報時,驚訝的程度甚至超過了俾斯麥首相的回電。

這位87歲高齡、真真的“老”毛奇,唯一能讓他感興趣的話題,自然是軍隊和軍國主意,而這一次,老毛奇掌管的德意志帝國總參謀部發來的電報,卻是要確認中**隊的戰鬥力以及中**方和政府與俄國發生邊境衝突的可能性。

電報中甚至直接告知施萊爾,德國正在東非殖民地進行軍事巡查的總參謀部武官馮?戴拿斯少將將日夜兼程趕往中國瞭解中**隊備戰情況……這次,老毛奇出奇的舉動,顯然讓施萊爾也感到莫名其妙,自己這份電報還真是深具價值啊!

【昨天碼字瞌睡啦,哇咔咔,沒更……先補上!】

ff37;w03c9;30fb;;off4d;ff55;247b;5c0f;8bf4;66f4;65b0;6700;5feb;5c0f;8bf4;9605;8bfb;7f51;

第319章 阿雷基帕的槍聲第590章 秦總督的決斷第1262章 戰機的競爭第448章 權兵衛的野望第1098章 德國人摻和進來了第465章 礦業公司爭奪戰第794章 工兵營出場第297章 圈了夏威夷的羊牯第52章 鐵甲艦出發……第1003章 拂曉攻擊第971章 進入印度洋的第一步第658章 天變第1027章 誰能堅持到最後第486章 戰略上的較量第431章 秦總督的勝負手第1066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三)第454章 炮火焚城第951章 四國密約第1305章 炮擊西海岸第603章 英國人的胃口第1034章 炮術,最強之矛第1199章 東非團在行動第167章 南征北戰第218章 工業之做大做強第891章 西班牙人迷糊了第458章 政治交易第292章 上海灘的風聲第183章 劫掠佐世保第945章登陸日本第1115章 巡航開普敦第752章 敗退第440章 海軍出發了第1000章 大胃口第1232章 海軍出擊封推感言第719章 擇日而戰第272章 無人敢言,那就我來說吧第1170章 西海岸逆襲第1266章 全力軍備建設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983章 好大一肥羊第83章 全不放過第499章 危機結束前的瘋狂第122章 新戰艦的下水儀式第147章 眼光要放遠第379章 國戰的問題第186章 暗流襲來第1259章 倫貝格戰線第607章 裁軍方略第1316章 艦炮下的均勢第386章 滿漢之爭第896章 決戰在即第337章 舊金山港的炮聲第667章 無聲的交鋒第763章 捕俘第486章 戰略上的較量第1083章 新的改革征途第592章 三巨頭第365章 菲律賓土着不是東西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883章 利益介入第1221章 摩洛哥危機的應對第1133章 火控的終結者第1238章後臺審覈中,暫時無法發佈第418章 怒江ii型淺水炮艇第833章 日本的大賭局第758章 驅逐艦,衝鋒第373章 土着也有智商第1128章 智利的大艦隊計劃第1000章 大胃口第294章 禍水東流第77章 廣義炮戰第521章 A等絕密計劃第1193章 這樣一班人第137章 紅河上的慘案第832章 教育產業基金第1317章 對峙佛羅里達海峽第1293章 碾壓的火力第1278章 交趾支那的麻煩第328章 血案庭審外的陰謀第928章 密議第734章 國家產業基金第55章 賣國條約和體制小白鼠第1310章 搞掉那個障礙第558章 帝師的算計第704章 南中國海上的艦隊第660章 撫西之戰第1359章 琉球號的逆襲(一)第682章 近在咫尺的海參威第850章 新執政時代的開始第756章 彈雨第219章 新的產業圈第962章 蝦夷之國第279章 權力的交易第886章 三大艦隊第570章 進軍,京畿門戶通州第775章 決戰雙城子(一)第262章 手握利器的塹壕戰第650章 宗教權第260章 駱知府的消息
第319章 阿雷基帕的槍聲第590章 秦總督的決斷第1262章 戰機的競爭第448章 權兵衛的野望第1098章 德國人摻和進來了第465章 礦業公司爭奪戰第794章 工兵營出場第297章 圈了夏威夷的羊牯第52章 鐵甲艦出發……第1003章 拂曉攻擊第971章 進入印度洋的第一步第658章 天變第1027章 誰能堅持到最後第486章 戰略上的較量第431章 秦總督的勝負手第1066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三)第454章 炮火焚城第951章 四國密約第1305章 炮擊西海岸第603章 英國人的胃口第1034章 炮術,最強之矛第1199章 東非團在行動第167章 南征北戰第218章 工業之做大做強第891章 西班牙人迷糊了第458章 政治交易第292章 上海灘的風聲第183章 劫掠佐世保第945章登陸日本第1115章 巡航開普敦第752章 敗退第440章 海軍出發了第1000章 大胃口第1232章 海軍出擊封推感言第719章 擇日而戰第272章 無人敢言,那就我來說吧第1170章 西海岸逆襲第1266章 全力軍備建設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983章 好大一肥羊第83章 全不放過第499章 危機結束前的瘋狂第122章 新戰艦的下水儀式第147章 眼光要放遠第379章 國戰的問題第186章 暗流襲來第1259章 倫貝格戰線第607章 裁軍方略第1316章 艦炮下的均勢第386章 滿漢之爭第896章 決戰在即第337章 舊金山港的炮聲第667章 無聲的交鋒第763章 捕俘第486章 戰略上的較量第1083章 新的改革征途第592章 三巨頭第365章 菲律賓土着不是東西第584章 不留活口第883章 利益介入第1221章 摩洛哥危機的應對第1133章 火控的終結者第1238章後臺審覈中,暫時無法發佈第418章 怒江ii型淺水炮艇第833章 日本的大賭局第758章 驅逐艦,衝鋒第373章 土着也有智商第1128章 智利的大艦隊計劃第1000章 大胃口第294章 禍水東流第77章 廣義炮戰第521章 A等絕密計劃第1193章 這樣一班人第137章 紅河上的慘案第832章 教育產業基金第1317章 對峙佛羅里達海峽第1293章 碾壓的火力第1278章 交趾支那的麻煩第328章 血案庭審外的陰謀第928章 密議第734章 國家產業基金第55章 賣國條約和體制小白鼠第1310章 搞掉那個障礙第558章 帝師的算計第704章 南中國海上的艦隊第660章 撫西之戰第1359章 琉球號的逆襲(一)第682章 近在咫尺的海參威第850章 新執政時代的開始第756章 彈雨第219章 新的產業圈第962章 蝦夷之國第279章 權力的交易第886章 三大艦隊第570章 進軍,京畿門戶通州第775章 決戰雙城子(一)第262章 手握利器的塹壕戰第650章 宗教權第260章 駱知府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