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國家產業基金

ff37;ww.ff35;ff18;xff33;.ff23;omu85c0f;8bf4;66f4;65b0;6700;5feb;5c0f;8bf4;9605;8bfb;7f51;

這一次對濱海的進攻,秦鎧自然力爭掌握全部的主動權,而根據參謀部多次推演,俄國人所能進行的反擊的手段相對匱乏,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爲上一次中俄戰爭中,俄國人失去了從黑龍江進入濱海行省的重要通道。

而從海上補給的艱難程度,甚至可以說超過從西伯利亞補給的難度,而黑龍江航道上,隸屬於五鎮的大批蒙古、達斡爾等少數民族邊軍,以各種離奇的藉口徵收着高額的厘金,使得從水路的補給代價昂貴,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當時的黑龍江副都統劉永福的默許下進行的。

當然,俄國人並不是毫無還手之力,兩國漫長的邊境線上,尤其是靠近新疆北方伊犁地區,雖然有之前中俄伊犁條約的約定,但是,新政府對於那塊土地,目前也只有一個名義上的管轄權,當地邊軍都未曾經過整編,戰鬥力實在堪憂。

俄國人在當地駐軍戰鬥力也強於目前新疆的駐軍,不過,由於伊犁西北的大片土地都是浩瀚的沙漠地帶,俄**隊在後勤補給上將會遭遇很大的麻煩,難以持續作戰,之前左宗棠與新疆叛軍作戰的經驗也證實了這一點,這將有力的阻滯俄國人的進攻。

當然,俄國人的手段可能不止這些……

滴滴答答的電報聲中,軍政部的作戰命令經過周瑞東簽署後迅速在漫長的有線電報網內通過密碼開始傳送,而秦鎧卻在這關鍵時刻,出人衆人意料的從參謀司作戰室消失了,稍後,他再次出現在西鳳閣之時,更是多少讓已經聽到風聲大佬們的意外。

在他們看來,這次來到北京集體謀劃南洋工業體系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已經是極其重要的大事件,雖然目前的討論還沒深入下去,不過。他們已經明白了秦鎧想利用外國投資的決心,即便這樣會損失一些貿易利益和國內市場,這位秦大總督似乎也是毫無擔心。

所以,秦鎧沒出現之前,他們除了探討各自管轄體系業務之間的協作外。也開玩笑的談起。俄國佬還真是不會挑時刻,惹毛了秦大總督的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結果,當秦鎧再次氣定神閒出現在西鳳閣之時,衆人倒是很期待。可能這位會發布一些涉及作戰的重要消息,畢竟,這些大佬都是經歷過多次南洋體系作戰的老人馬了,這古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現在。兵馬未動,除了糧草,要先行的東西可是遠超古代。

但恰恰讓所有人十分奇怪的是,秦鎧似乎對於北方的戰事,只做了一句非常簡明扼要的說明:“諸位,北面要打仗了,不過,除了馬尾海運可能要增加幾十艘貨船外,應該不會有更多需要大家費心的。我們現在的重要任務,是繼續討論賺英國人銀子的問題……”

衆人略帶驚訝的表情下,秦鎧非常嚴肅的招手讓侍衛送上來一大刀文件,並且逐一發放到幾位大佬的手裡,剛剛完成印刷的封面。是那種十分普通的新聞紙,但是,正面印刷的一行行標題,卻讓所有人剛剛平復的心再次突突的萌動起來。

《兩廣、東北重工業五年擴張計劃》、《東北農業十年拓展方案》、《新軍5年軍費開支草案》、《海軍採購草案》、《製造業產業細分方案和競爭規則》、《新醫學科研投資計劃》、《南洋銀行票兌和紙鈔設想》、《金融行業規則》、《國家教育法》……

這本厚厚的文件。其中內容,事實上在座的大佬或多或少都從秦鎧嘴裡聽到過隻言片語。或者是一些打算、設想之類的話語,只是沒想到的是,這草案或者策劃顯然已經出現在自己的面前,這幾乎立刻讓所有人找到了自己該乾的事情,一個個立刻開始仔細翻閱起這本忽然出現在面前的驚人草案。

不過,這時候的秦鎧卻絲毫沒有靜等他們看出結果的意思,這些策劃書中的內容,如果以後世專業性的眼光來看,可能存在大量不切實際的提法,或者是存在明顯的政策導向,從而讓人懷疑,這種策劃上的問題是否會對產業造成指導性的不良傾向。

比如秦鎧在工業擴張計劃中,涉及大量是引入國外資本結合國內勞動力的提法,同時對輕重工業有着明顯的區分和體系投資區別,計劃中涉及在五年,對兩廣重工業投入維持每年20%的投資增幅,但是總體規模上,維繫在每年300萬兩左右。

但是,對於東北工業的擴張,卻提出第一期開列七百萬兩的資本和大量的技術人員,建立包括十三個大型鋼鐵、機械、機牀、金屬冶煉和延壓、軍工設備的產業,之後,每年維繫超過500萬兩以上的投入,讓東北兩年內形成生產規模、五年內形成工業圈的計劃。

光是這個計劃,不算引入歐洲資本的前提下,在五年內將一共投入4000萬兩以上的資金,還有難以以金錢估量的技術和人力!

事實上,體系內,徐建寅作爲工業推進司的大佬,對於如何鋪開工業化規模,早就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穩妥方案,若是由他來起草這份工業擴張方案,這份計劃中的一些東西肯定也會被吸納進他的策劃,但是,這份計劃遠比他想象的步伐要快、要猛!

但是,徐建寅並沒有在看到計劃後立刻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因爲所有人明白,一手創建整個南洋體系的秦鎧,一直來就表現出讓人不得不敬佩的遠見,並且獲得體系內近乎個人崇拜的認同感……而且,讓所有人都十分認同和崇拜的背後,這位秦大總督表現出來對不同意見的接納程度,只有讓他們更加的佩服。

而看到衆人的投入程度,秦鎧繼續着他的話題,他輕輕敲了敲桌子,“諸位,你們面前這冊子的重要性,我想也是毋庸多說的,不過,我想你們也看到了這冊子內容上的問題了吧……我只提了該幹什麼?也提了一些怎麼幹的設想,但是,在細節上,應該怎麼去推進、怎麼去操作,是你們這次來北京要仔細考慮完善的事情,甚至你們可以全盤推倒任何一個草案,提出你們的計劃!”

說到這裡,秦鎧又從身邊的公文中抽出另外一份來放在桌上,指了指這份文件,他繼續說道:“之前諸位都知曉我們體系內的大筆產業收益,這是另外一份草案,依照目前的我們手頭可以資金,將建議‘國家產業基金’進行運作,同時成立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基金的使用和運作……前期,我將親自參與運作,而目前資金規模,是我們現在要確認的重要議題!”

衆人的關注立刻被吸引到秦鎧面前的公文上了,秦鎧的想法已經說得很明白了,目前南洋體系內的資金可謂是十分的充足,而資金運作方面的事情,其實基本都是由何興、吳金貴、陸義錦這三巨頭掌管着。

其他方面,比如唐紹儀手頭進進出出的銀子,那也是天文數字,不過這些數字都是由南洋銀行代爲收支而已,徐建寅推動的產業投入,那也是能動輒百萬銀兩,但是,他事實上也不會和銀子接觸太多,至於張簡、蔡紹基他們,乾的都是燒錢的買賣。

而這顯然也讓這些大佬心存疑慮,不過,秦鎧既然提出要建立基金,很自然是收錢上來,所以,作爲替體系內的頭號財神爺,何興自然是第一個開口,這些體系內自己掌管產業的盈餘,他自然是瞭如指掌。

“烈風,國方那邊的工廠、馬尾海運和海外產業的進項,我這裡上個月盤點下來的結餘是現銀是一億五千四百餘萬兩,我這裡支出的常項,主要是南洋重工大型項目、教育經費、實驗室列支、特別撫卹款、媒體運作補貼等,還有就是特別軍費!”

秦鎧點了點頭,“何大哥,你這邊能拿出多大比例的資金?當然,這比例日後肯定需要根據我們體系產業的變化進行調整,若是盈利能力上升,可能會進一步調高,若是產業支出增多,也可以調低!”

“之前的報表中測算過,這三年內,產業盈餘,當然要提出特別費支出,比如你今年的特別軍費之類的,實際增幅都超過25%,所以,之後五年保守估計,增幅不會低於20%,這樣的話,我這裡第一期能夠拿出一億兩白銀,日後每年的盈餘中,拿出六成來作爲產業基金!”何興深思熟慮之後提出了他的想法。

“六成……”秦鎧點了點頭,何興掌管的這塊收益,實際上日後的變動可能會很大,海外的經濟危機和國內局勢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海上貿易和海外收益,而且南洋體系下的重工業自然需要繼續的大筆投入,馬尾實驗室和教育體系的投入那也是隻會增加不會減少,何興提出的六成,顯然是在他的接受範圍內。

ff37;w03c9;30fb;;off4d;ff55;247b;5c0f;8bf4;66f4;65b0;6700;5feb;5c0f;8bf4;9605;8bfb;7f51;

第36章 馬尾教育體系第813章 舊學子和新局面第586章 以逸待勞的絕殺第1366章 猶它號的抱負第497章 南洋第一強國的崛起第1137章 僑民保護協定第86章 終極對抗的始末第438章 以中華的名義第638章 永平府土改試點第1078章 英國新內閣的困局第138章 意外和失算第203章 宣光之戰(二)第424章 錢景美妙第712章 中德密約第356章 劍指利馬城第90章 新的基地第852章 農稅試點和產業傾斜第330章 砍人是個技術活第816章 外蒙風雲第60章 殖民時代的開啓第824章 凱旋之日第924章 去土着化新政第35章 豪華的訓練艦第823章 俄國人再行動第859章 軍校生的未來第477章 徐建寅的難題第523章 這是個燙山芋第463章 零支出的工業化計劃第1005章 狹路相逢第701章 強大的敵人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196章 蘇祿海就是咱的地盤第294章 禍水東流第1165章 海峽之戰(一)第702章 隱秘計劃和談判第902章 大海戰的終結第153章 暗戰河內府第1344章 決戰時刻(一)第505章 海軍的集體主義第434章 小日本在行動第270章 昭平縣的吏治第555章 新軍中的辯論第341章 政權決定態度第1038章 暴風火控平臺第627章 英國人的態度第897章 巴黎協議第752章 敗退第1169章 北京的態度第857章 英國的算盤第1295章 西海岸洗禮第259章 鎮南關的意外第1338章 陰差陽錯第93章 中西方的義利之辯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613章 炮營顯威第483章 蘇拉威西島急襲戰第177章 兩個層次的碰撞第497章 南洋第一強國的崛起第1003章 拂曉攻擊第893章 海軍的秘密手段第180章 琉球的未來第216章 現實的問題第263章 逆境下的反擊第517章 火力網下的潰散第467章 軍官大集訓第1077章 印度洋夢魘第176章 誘敵第756章 彈雨第646章 陣地決戰(一)第1013章 鬱悶的軍事宣示第73章 南海巡視計劃第382章 鋼鐵的時代第908章 不對稱較量(二)第1345章 決戰時刻(二)第1358章 關島鐵壁(二)第248章 沒有天生的將軍第555章 新軍中的辯論第329章 死的竟然是白人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1230章 意土戰爭打響了第72章 出擊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157章 良民? 海匪?838章 比火炮更困難的技術第1147章 中美洲盛宴的開始第19章 咱的第一炮第876章 押寶德國的未來第1220章 集團式技術攻關第488章 三巨頭會議第675章 吉林風雲第729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80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868章 瓜分日本權益的密議第10章 逼上廣州第193章 劍指南洋第1058章 大戰的序幕第777章 塔米爾要塞浴血戰第1279章 施佩艦隊的大餐第638章 永平府土改試點第20章 給巡撫大人的禮物
第36章 馬尾教育體系第813章 舊學子和新局面第586章 以逸待勞的絕殺第1366章 猶它號的抱負第497章 南洋第一強國的崛起第1137章 僑民保護協定第86章 終極對抗的始末第438章 以中華的名義第638章 永平府土改試點第1078章 英國新內閣的困局第138章 意外和失算第203章 宣光之戰(二)第424章 錢景美妙第712章 中德密約第356章 劍指利馬城第90章 新的基地第852章 農稅試點和產業傾斜第330章 砍人是個技術活第816章 外蒙風雲第60章 殖民時代的開啓第824章 凱旋之日第924章 去土着化新政第35章 豪華的訓練艦第823章 俄國人再行動第859章 軍校生的未來第477章 徐建寅的難題第523章 這是個燙山芋第463章 零支出的工業化計劃第1005章 狹路相逢第701章 強大的敵人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196章 蘇祿海就是咱的地盤第294章 禍水東流第1165章 海峽之戰(一)第702章 隱秘計劃和談判第902章 大海戰的終結第153章 暗戰河內府第1344章 決戰時刻(一)第505章 海軍的集體主義第434章 小日本在行動第270章 昭平縣的吏治第555章 新軍中的辯論第341章 政權決定態度第1038章 暴風火控平臺第627章 英國人的態度第897章 巴黎協議第752章 敗退第1169章 北京的態度第857章 英國的算盤第1295章 西海岸洗禮第259章 鎮南關的意外第1338章 陰差陽錯第93章 中西方的義利之辯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613章 炮營顯威第483章 蘇拉威西島急襲戰第177章 兩個層次的碰撞第497章 南洋第一強國的崛起第1003章 拂曉攻擊第893章 海軍的秘密手段第180章 琉球的未來第216章 現實的問題第263章 逆境下的反擊第517章 火力網下的潰散第467章 軍官大集訓第1077章 印度洋夢魘第176章 誘敵第756章 彈雨第646章 陣地決戰(一)第1013章 鬱悶的軍事宣示第73章 南海巡視計劃第382章 鋼鐵的時代第908章 不對稱較量(二)第1345章 決戰時刻(二)第1358章 關島鐵壁(二)第248章 沒有天生的將軍第555章 新軍中的辯論第329章 死的竟然是白人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1230章 意土戰爭打響了第72章 出擊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157章 良民? 海匪?838章 比火炮更困難的技術第1147章 中美洲盛宴的開始第19章 咱的第一炮第876章 押寶德國的未來第1220章 集團式技術攻關第488章 三巨頭會議第675章 吉林風雲第729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80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868章 瓜分日本權益的密議第10章 逼上廣州第193章 劍指南洋第1058章 大戰的序幕第777章 塔米爾要塞浴血戰第1279章 施佩艦隊的大餐第638章 永平府土改試點第20章 給巡撫大人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