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殺一儆百

從姚廣孝那兒拜辭出來,郝風樓仔細回味着恩師的‘教誨’。

這不回味還不打緊,一回味,才傻了眼。

方纔姚廣孝說了許多話,飽含人生哲理,乍一聽,頓時覺得字字珠璣,使人受益匪淺,甘之如怡。可他孃的細細思量,把每一句話仔細拆分出來,結果盡都是廢話,說了等於沒說,問了等於沒問。

“老東西不厚道啊,都到了干係郝家切身利益的地步,卻是一點兒真貨都不肯拿出來。”

郝風樓搖搖頭,只得打道回府。

倒是這京師裡頭,越發的熱鬧起來。

應天府的事,最可笑的是居然引起了各方關注,禮部那邊,清吏司的郎中居然親自下了個條子,申飭那通判有辱斯文,言外之意是告訴這位通判,你得悠着點了,吏部這邊已經盯上你了,若是不老實,今年的京察,怕是別想過關。

誰曉得這樣一來,卻是捅了馬蜂窩,其實那郎中,也曉得人家未必會怕你,之所以如此,無非就是給解學士出出氣罷了,這種東西,未必看你能不能辦成事,也未必看你能不能整死人,最緊要的,是你的態度,你的立場,把這條子一下,後續的事,他自然是做甩手掌櫃了,那通判如何,那府丞如何,與自己何干?

結果……這一下子卻是捅了馬蜂窩,立即有幾個御使聯名上奏,彈劾這郎中無事生非,吏部只負責京察之事。這應天府的爭端,哪裡輪得到他來管,就算要管。那也是都察院的事。

這邊在彈劾,另一邊也不肯服輸,結果卻是真正出了大事。

本來那幾個御使找那吏部的郎中來罵,先前還只是涉及到了雙方,後來罵的兇了,就不免涉及到了人家的家人,最後失去了理智。便少不得把對方的部堂也都罵上了。

吏部那邊,說都察院不知進退,公器私用。惡意中傷,又稱近年來弊案連連,百官多有不法,都察院不思糾察。反而跑來指斥吏部。

都察院那邊當然不客氣。立即反脣相譏,痛罵吏部任用私人,才導致國家不能君子盈朝,又說這弊案最多的地方,分明就在吏部。

可如此一來,卻是把整個吏部都拉了進去,有人動怒了。

動怒的乃是吏部尚書蹇義,這位蹇義大人身份很不一般。其爲吏部天官,位高權重且不說了。卻有一件事,使這位蹇大人地位超然。

他是洪武十八年中的進士,雖然只是三甲,並不出色,卻是有幸,承蒙太祖皇帝召見。

太祖皇帝見了他,也沒覺得什麼稀罕,於是隨口問了一句:“你既姓蹇,是否爲名臣蹇叔之後。”

這個蹇叔乃是戰國時的秦國大臣,素有賢名。

其實這個時候蹇義假如回答稱是,那麼作爲賢臣之後,不免受太祖另眼相看,畢竟蹇叔出自先秦,如今已歷一千多年,誰也無法考據。怎麼忽悠都可以,可是偏偏蹇義卻沒有隨口胡扯,而是頓首不敢答。

如此一來,太祖反而龍顏大悅,覺得此人忠厚,欣賞其誠篤,便爲其改名爲“義”,並手書‘蹇義’相賜。

這蹇義憑着這個,立即就成了大明朝官員的典範和楷模。既然太祖皇帝親自認證,誰敢說一個不字?

等到當今天子靖難,蹇義迎附朱棣,立即受到了賞識,直接敕命爲吏部天官。

當今天子重用蹇義,也有另一層意思,這個蹇義終究是太祖皇帝推出來的楷模,太祖皇帝的楷模,建文不予以重用,而朕對他禮遇有加,這不恰好告訴天下人,朕纔是祖宗的維護者,而建文那小子,聽信奸佞之言,卻是疏遠蹇義這樣的賢臣,活該他有這樣的下場。

蹇義的地位超然,因爲這層關係,所以每每都敢直言,朱棣也經常採納他的意見,對他禮敬無比,而作爲吏部天官,蹇義在許多時候,都恪守中立,這一次內閣鬥法,他也只是冷眼旁觀。

可是現在,有人罵到了吏部頭上,蹇大人忍不住了,他立即挺身而出,旋即寫了一篇文章,命人抄錄於邸報之上。

文章痛陳黨爭,連這層窗戶紙都不要了,痛罵某些人爲了一己私慾,胡言亂語,分明是朝廷大臣,卻是雞鳴狗吠,斯文不存。隨即,這位蹇大人又上書一封,說是如今廟堂之上,多的是奸邪之輩,有的是一羣尸位素餐之人,朝廷養士以賢,豈可任宵小充斥朝中,所以懇請天子,立即開始清查,殺一儆百,好生治一治這吏治。

這文章沒有給任何人面子,直接將人比作了雞狗不說,而真正厲害的,卻是那封清吏治的奏書,這擺明着要整人的節奏,是動真格的。

果然,用不了多久,天子親自將這奏書批擬下來,經由內閣,轉送吏部,而這下子,原本湊熱鬧的人都傻眼了。

原來大家是表明立場,你罵我一句,我罵你一句,過過嘴癮的同時,說不準還能得到某些大人物的青睞,何樂而不爲,可是現在呢,這就牽涉到很多問題了,誰知道哪天,被摘了烏紗帽,這是要命的啊。

大家老實了,至少都察院的人老實了。

次日一大清早,解縉笑吟吟便請這位蹇大人來內閣說話,蹇義倒是來了,相談甚歡,旋即解學士親自將蹇義送了出去。

蹇義一走,解縉坐回公房,沉吟片刻,命人叫書吏道:“去將黃學士、胡學士和金學士請來說話。”

那書吏點點頭,飛快去了。

解縉的臉色,陰晴不定,方纔和蹇義的對話,在他腦子裡過了一遍。

其實雙方談的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內容,可是蹇義的態度,卻是表了。

誰都知道,蹇義要整人,自然是有的放矢,打的是那幾個不曉得好歹的都察院御使,而這幾個御使,卻是楊士奇的人。

假若這個時候,解縉請他來,蹇義爲了避嫌不肯來,那麼倒也罷了。可一旦來了,即便只是寒暄,都不免讓人產生聯想,這個蹇義是不是壓根就和解縉一夥,就是故意要刁難楊士奇。

表了這個態,那就好辦,至少楊士奇那邊,必定會疑心到蹇義頭上,而內閣學士,權柄越來越重,蹇義即便再位高權重,陡然樹了這麼個敵人,雙方就不可能和解。

誰知道哪一天,這個可以伴駕在天子身邊的‘秘書’,會不會在關鍵時刻來一腳。爲了絕對的安全,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你打倒,再踩上一萬腳,教你永世不得超生。

蹇義來了,就意味着從現在開始,楊士奇要倒黴了。

解縉並沒有覺得興奮,自己雖然被靠太子,又得到了吏部天官的幫助,而這吏部天官又新近得了尚方寶劍,可謂聲勢正隆,可是楊士奇一天不倒,他便寢食難安。

他仔細的將所有的事梳理了一遍,雙目微闔,大概已經有了脈絡,而恰在這時,幾個自己信得過的人紛紛到了。

蹇義來內閣的事,大家都知道,來了內閣之後,這位吏部天官直接和解公閉門‘密’談了半個時辰,大家也知道,所以無論是金幼孜還是胡儼、黃淮,大家的臉色都輕鬆了不少。

這段時間,下頭鬧的沸沸揚揚,內閣雖然還保持着冷靜,可大家都知道,遲早有一日,大家是要撕破臉皮子的,現在的佈局和鬥法,都在爲撕破臉的那一天準備。

解縉看了他們一眼,微微一笑:“近來事務繁雜,很久沒有讓大家來聚一聚,說說話了,今日恰好抽了個空閒,你我都是同鄉,不妨藉此親近一二。”

金幼孜微笑道:“正要來討口茶水。”

其他人俱都笑了。

解縉嘆口氣,道:“本來是想叫士奇和勉仁一塊來的,不過近日他們可能和老夫有點兒疏離,老夫反倒有點不知是該請還是不該請了。內閣若是分崩離析,這對國家不是好事啊。”

這話顯然言不由衷,金幼孜淡淡道:“話雖如此,可是人家既然不情願,何必強人所難,我倒是聽說,昨日夜裡,左都御史陳瑛去了楊府聽戲去了,你我之輩,與士奇道同而志不合,他們愛聽戲,我們愛喝茶,湊不在一起,那就別湊了。”

解縉撫案,並不做聲。

這左都御史,乃是都察院的主官,署理都察院事,亦是朝中不得了的人物,而陳瑛此人,從前曾任北平僉事,在任上時,和當時的燕王交好,憑藉着這層關係,天子登基之後,立即敕命他爲左都御史,陳瑛仗着左都御史的官職,拿下了不少建文朝的大臣,當時一些曾經建議削藩的大臣,如侍郎黃觀、少卿廖升、修撰王叔英、紀善周是修、按察使王良人等,都是陳瑛藉此率衆彈劾,將他們一個個拿辦,因此,陳瑛也深受天子信重。

陳瑛和解縉的關係並不好,不曾想到,這個傢伙,居然也跳了出來,昨夜跑去和楊士奇聽戲,某種意義來說,就已經打算攙和進這場風暴之中了。

……………………………

第507章 郝家軍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34章 你來打我呀第350章 火上澆油第479章 開萬世太平第181章 奏對第134章 可怕啊,人心第185章 閃亮登場第892章 有仇報仇第674章 驚喜第472章 建文天子第107章 不類齊民第496章 殘酷真相第171章 事兒攤上你了第395章 殺氣第120章 辭歲第426章 周禮第861章 樹倒獼猴散第6章 笨蛋和聰明人的區別第557章 太子遭難第278章 地動山搖第473章 漢王垮了第932章 死戰第806章 英雄惜英雄第898章 攤牌第904章 天下有德者居之嗎第74章 原來如此第129章 你該死第309章 有怨抱怨、有仇報仇第476章 建功封侯第372章 萬人空巷第131章 你是亂黨第529章 大勝第561章 全城搜捕第226章 反擊第138章 大事大辦第450章 急紅眼了第438章 殺無赦第400章 該論功行賞每日三更求月票了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678章 名滿天下第739章 鬥法第315章 反彈第865章 此誠爲君子也第280章 勇者第546章 太子斷腕第98章 得罪寧王第254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742章 兩個人的棋局第321章 死不罷休第313章 瘋子第144章 魚死網破第98章 得罪寧王第596章 一鳴驚人第268章 聖駕第127章 太子受辱第714章 這個世界真的瘋了第742章 兩個人的棋局第552章 大業第855章 摧毀第653章 敢爲天下先第763章 鋌而走險第236章 誅殺第61章 兩虎相爭第564章 北平無戰事第85章 家大業大第896章 傳統第812章 該死第782章 光復第867章 護駕還是勤王第482章 痛下殺手第336章 天子裁決第380章 聖旨嘉獎第387章 天要亡你第886章 一本萬利第726章 危矣第446章 罷相第914章 沒心沒肺第353章 悉聽尊便第109章 逆鱗第632章 晴天霹靂第503章 大局已定第800章 上兵伐心第913章 小孩子不懂事第571章 置之死地第52章 報仇雪恨第821章 大政奉還第15章 動手第547章 奉天討賊第545章 京師大亂第935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31章 必有一戰第389章 蓄勢待發第615章 國本動搖第856章 噩夢第98章 得罪寧王第838章 運籌帷幄第595章 風光得意第48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第507章 郝家軍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34章 你來打我呀第350章 火上澆油第479章 開萬世太平第181章 奏對第134章 可怕啊,人心第185章 閃亮登場第892章 有仇報仇第674章 驚喜第472章 建文天子第107章 不類齊民第496章 殘酷真相第171章 事兒攤上你了第395章 殺氣第120章 辭歲第426章 周禮第861章 樹倒獼猴散第6章 笨蛋和聰明人的區別第557章 太子遭難第278章 地動山搖第473章 漢王垮了第932章 死戰第806章 英雄惜英雄第898章 攤牌第904章 天下有德者居之嗎第74章 原來如此第129章 你該死第309章 有怨抱怨、有仇報仇第476章 建功封侯第372章 萬人空巷第131章 你是亂黨第529章 大勝第561章 全城搜捕第226章 反擊第138章 大事大辦第450章 急紅眼了第438章 殺無赦第400章 該論功行賞每日三更求月票了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678章 名滿天下第739章 鬥法第315章 反彈第865章 此誠爲君子也第280章 勇者第546章 太子斷腕第98章 得罪寧王第254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742章 兩個人的棋局第321章 死不罷休第313章 瘋子第144章 魚死網破第98章 得罪寧王第596章 一鳴驚人第268章 聖駕第127章 太子受辱第714章 這個世界真的瘋了第742章 兩個人的棋局第552章 大業第855章 摧毀第653章 敢爲天下先第763章 鋌而走險第236章 誅殺第61章 兩虎相爭第564章 北平無戰事第85章 家大業大第896章 傳統第812章 該死第782章 光復第867章 護駕還是勤王第482章 痛下殺手第336章 天子裁決第380章 聖旨嘉獎第387章 天要亡你第886章 一本萬利第726章 危矣第446章 罷相第914章 沒心沒肺第353章 悉聽尊便第109章 逆鱗第632章 晴天霹靂第503章 大局已定第800章 上兵伐心第913章 小孩子不懂事第571章 置之死地第52章 報仇雪恨第821章 大政奉還第15章 動手第547章 奉天討賊第545章 京師大亂第935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31章 必有一戰第389章 蓄勢待發第615章 國本動搖第856章 噩夢第98章 得罪寧王第838章 運籌帷幄第595章 風光得意第48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