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大政奉還

沐晟有些哭笑不得。

他終究有一種大勢已去的感覺,戰火一旦蔓延到了沐家的老巢雲南,到了那時,就真是生死存亡了。

叔伯們的勸說,無非是爲沐家考量。

可是要降,哪有這樣容易。

他搖頭,最後站了起來,道:“我要修書一封。”

隨即,他上了筆墨,沉吟片刻,作書一封,便叫了一個叔伯,目光炯炯地道:“郝家終究還是反賊,要我們降了,倒也無妨,可是假若有一日,朝廷厲兵秣馬,平息了戰亂呢?”

衆叔伯們皺眉。

沐晟正色道:“我們現在是臨時抱佛腳,可是也絕不能把所有的寶壓在郝家的身上,降可以,可是族中也得有人立即去金陵。老三沐昂一直賦閒在家,四叔,你們得立即領一支軍馬,必定要信得過的人,回到雲南去,等廣西這邊舉降,你則與老三沐昂一道火速入川,經由四川沿水路去金陵,俱言……”

說到這裡,沐晟的語氣有些沉重,嘆口氣,才道:“俱言我投降諒山,十惡不赦,我沐家乃英烈之後,兩代忠良,如今卻出了我這等叛逆,罪惡種種,罄竹難書,人神共憤,沐昂和四叔要大義滅親,與我沐晟勢不兩立。來日……若是朝廷當真能發奮圖強,剿滅亂賊,郝家和我沐晟自是死無葬身之地,可是四叔和老三終究能延續下去,到了那時,你們便是大義滅親的典範。承襲家父的爵位,朝廷要定雲南。還是少不了我們沐家的人的。”

衆人聽了,這才明白了沐晟的意思。

這是要兩頭下注。哪一邊都不能落空,朱高燧雖然落了下風,可是終究是共主,在雲貴兩廣一帶,或許郝家能佔便宜,可是湖北、江浙乃至於整個江北,向來都是理學的大本營,在那裡,絕大多數人都是絕不能接受陳學的主張。郝家能得雲貴、兩廣的人心,可是想要入主江浙、中原、山東、河北,那可就是未必了。

因此,沐家絕不能一頭栽下去。、

大家既明白了沐晟的意圖,也就都不做聲了,那個四叔也沒有二話,他心裡知道,將來若是郝家勝了,沐晟等人必定就是大功臣。自己和老三沐昂雖是階下囚,可是有沐晟這些人在,固然是待罪,可性命總還是在的。

可若是朝廷勝了。沐晟等人雖是反賊,可是有自己和老三,沐家就還能延續。這黔國公也跑不掉。

他鄭重地行了禮,深深地看了幾個堂兄弟和沐晟一眼。眼眶微紅,道:“既如此。好,一切都以景茂所言,我……去了……”

他沒有回頭,走了。

大帳之中,誰也沒有說話,每個人都透着一股不安。

………………………………………

幾日之後,一份書信送到了諒山,到了郝政的手上。

這些日子,郝政過得並不好,他已經許久沒有好好地睡過一覺了,諒山的事,不知多少都要他郝政來決定,好在一切事情都還算順利。

這幾日,他接見了一些使節,其中就有個倭人。

這些倭人也甚是可笑,竟有敲詐勒索的意思。

一年半之前,倭國鬧出了一個事,或許是因爲受了諒山的衝擊,再加上諒山的船隊肆無忌憚的遇到江戶,並且傾銷大量商貨,導致日本國內白銀外流嚴重,此時的倭國,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一方面白銀大量外流,另一方面,諒山布和大量低廉鐵器的出現,導致倭國內部,大量的小手工業者破產。

倭國的農田稀少,如今又多了許多流民,使得足利家族的幕府統治已經搖搖欲墜。

於是乎,一批破產武士聯合一些早就不滿於幕府統治的大名們發動了叛亂,他們打出尊彥仁天皇的口號,要求大政奉還,立志革新,要求一切效仿西洋諸國,設首席大臣,建立資政局等等。

可以說,倭國的所謂大政奉還,幾乎就等同於西洋諸國的所謂陳學叛亂,只不過倭國自有國情在此,西洋諸國的實力權利大多在國王和蘇丹手裡,因此資政局的目的就是推翻國王和蘇丹,而對於倭國來說,國政卻在將軍手裡,爲了推翻幕府,於是便搬出了所謂的天皇出來與之抗衡。

這西洋的趨勢,不但影響到了倭國,這些所謂的倒幕派居然還成功了。不只是成功,彥仁天皇開始‘親政’,倒幕派設立了資政局,一方面提倡貿易,另一方面鼓勵工商。

很多事,都是難以預料的。

就比如同樣是在西洋諸國,是鼓勵工商,可是因爲這裡是諒山的後花園,工坊遍佈交趾,其他諸國只是提供初級的原料而已,因爲輸出原料,那些商賈就能從中漁利,這便是所謂的買辦經濟,將交趾和諒山的貨物運到本國傾銷,同時大力運輸運料至諒山、交趾進行加工。

而倭國卻是不同,倭國走的卻是另一條道路。

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倭國的資源是有,可是那兒的商賈若是想將這些資源運輸到諒山來,只怕來回的船票都不夠,既然做不成買辦,倒賣不了資源,思來想去,似乎也只有效仿諒山,興辦工坊了。

還別說,倭人雖是沐猴而冠,卻還真折騰了一條出入。倭人的工坊雖然粗糙,不過也有些模樣,他們的手段無非就是山寨而已,諒山有諒山布,他們便嘗試去學習,前幾年有不少倭人在這諒山逗留,諒山有鐵器,他們也學習鍛鍊鋼鐵,只是他們的質量,顯然要差了許多,而且遠遠比不上諒山的生產規模,因此生產出來的價格也比諒山要高。倭國若是在西洋,它的所謂初級工坊,只怕早已被諒山碾壓一百遍了。而他們顯然是幸運的,因爲他們離諒山很遠。

正因爲遙遠,所以他們的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價格不低,可是和諒山海路運去的布匹、鐵器相比,卻又低廉得多,畢竟這時代,運輸的成本極高,更何況是從西洋海運去倭國。

如此一來,一匹諒山布,從諒山出廠或許只需三錢銀子,可是運到倭國,卻必須得賣到二兩銀子才能保住收益,而倭國自產的倭布出廠是六錢銀子,他們在本地兜售的價格卻只是一兩,價格足足低了一倍。

不只如此,這些傢伙更是打着諒山布和諒山鐵的名目,把貨物運到朝鮮,以次充好,這時代可沒有什麼質量認證,也不需在商品上印上一個某某製造的商標,倭國距離朝鮮又近,自然而然,他們從中又牟取了大量的好處。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倭人的工坊還在大明身上分了一杯羹,大明要對郝家動兵,急需大量火銃和火炮,自造當然來不及,有時候也需要購買,可是不能買諒山的槍炮,怎麼辦?

這些倭人有辦法,他們自造了火炮和火銃,自稱是諒山進來的犀利火器,兜售給大明,這些槍炮自然比諒山生產的要劣質,卻比大明的要好一些,可是兵部的老爺們,卻寧願買倭人的貨物,道理也很簡單,因爲油水大。

正常從其他的渠道買諒山貨真價實的武器,一杆火銃假若是五兩銀子,那麼倭人這邊自造的,其實價格只需紋銀二兩,可是倭人開價依舊是五兩,另外三兩呢?自然也就是傳說中的回扣了。

某種意義來說,山寨不山寨,哪一樣不是用?反正用的是武人,發財的卻是經手的人。

正因爲這樣的縱容,倭人這傳說中的康帥傅,神奇般的興起了,一方面,他們有了足夠的市場,另一方面,他們有比諒山更爲堅韌不拔的匠人,在諒山,一個匠人的薪水往往是二兩銀子以上,可是倭人不同,倭國匠人連一半的價格都沒有,工作時間卻更長。

若說這世上誰更擅長忍耐,這倭人可謂當之無愧,舉世無雙,據說他們的尋常勞力,一日只要吃兩個巴掌小的飯糰子,便肯出賣勞力,朝五晚九,給你幹一天的活,此等堅韌,聽了都教人咋舌。如今倭國工商興旺,據說工坊遍地,商賈鉅萬,又壟斷了朝鮮和大明以及琉球等地的貿易,挖到了第一桶金,自然而然也就有些不太滿足了。

彥仁天皇見狀,覺得此次‘中原’戰爭對他有利可圖,於是派出了使團,此番尋上郝政,竟是來結盟的。

大意就是,願助郝家一臂之力,只是琉球、朝鮮等國必須在倭國羽翼之下,不只是如此,倭國願意爲郝家守護遼東,使郝家沒有北顧之憂。

…………………………………

第375章 空前繁榮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554章 重賞第746章 知兒莫若母第602章 建藩第428章 人非聖賢第486章 大喜 大喜第199章 遠征第620章 辦一件大事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22章 麒麟兒第825章 國難思良將第408章 帝心第473章 天大的事第663章 非我族類第354章 召郝風樓第326章 攤牌第78章 寒心第533章 內行指導外行第865章 此誠爲君子也第428章 人非聖賢第724章 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第430章 羣狼噬虎第467章 徐皇后的智慧第133章 正法第100章 衝我來第347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428章 人非聖賢第760章 鈍刀子割肉第752章 鴻第66章 黃雀在後第324章 雷霆之怒第517章 誰與爭鋒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241章 殺殺殺第920章 成何體統第887章 我是王莽第49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72章 割地第764章 膽大妄爲第835章 慾壑難填第335章 你再說一遍第903章 被坑了第738章 ;定南王第348章 殺機畢露第482章 全城圍捕第823章 忠義牌坊第711章 猛虎出籠第811章 自古忠臣多良苦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288章 丘八們瘋了第99章 吾兒爲天子第269章 君臣奏談第319章 心頭大石落地第31章 別惹乞丐第334章 納妾第256章 永樂親征第723章 欽差第139章 郝風樓的基石第365章 父子相見第628章 帝心難測第684章 利在千秋第182章 大動干戈第34章 大功告成第901章 不寒而慄第73章 三頭六臂第421章 轟隆隆第八百七十一 誰和你講道理第917章 出爾反爾第712章 恩旨第821章 大政奉還第939章 世界這麼大第412章 鉅艦第899章 自尋死路第144章 魚死網破第896章 傳統第266章 龍心震怒第48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241章 殺殺殺第702章 暖閣覲見第496章 殘酷真相第883章 宏圖大志第319章 心頭大石落地第6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55章 面聖第221章 宰的就是你第736章 殺死他第597章 超級駙馬第332章 回家第912章 母儀天下第371章 富甲天下第384章 千金之子第230章 瘋了第358章 敲斷你的骨頭第374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第850章 完勝第436章 決戰紫禁城(二)第299章 土皇帝第242章 痛快第93章 我敢造次
第375章 空前繁榮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554章 重賞第746章 知兒莫若母第602章 建藩第428章 人非聖賢第486章 大喜 大喜第199章 遠征第620章 辦一件大事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22章 麒麟兒第825章 國難思良將第408章 帝心第473章 天大的事第663章 非我族類第354章 召郝風樓第326章 攤牌第78章 寒心第533章 內行指導外行第865章 此誠爲君子也第428章 人非聖賢第724章 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第430章 羣狼噬虎第467章 徐皇后的智慧第133章 正法第100章 衝我來第347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428章 人非聖賢第760章 鈍刀子割肉第752章 鴻第66章 黃雀在後第324章 雷霆之怒第517章 誰與爭鋒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241章 殺殺殺第920章 成何體統第887章 我是王莽第49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72章 割地第764章 膽大妄爲第835章 慾壑難填第335章 你再說一遍第903章 被坑了第738章 ;定南王第348章 殺機畢露第482章 全城圍捕第823章 忠義牌坊第711章 猛虎出籠第811章 自古忠臣多良苦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288章 丘八們瘋了第99章 吾兒爲天子第269章 君臣奏談第319章 心頭大石落地第31章 別惹乞丐第334章 納妾第256章 永樂親征第723章 欽差第139章 郝風樓的基石第365章 父子相見第628章 帝心難測第684章 利在千秋第182章 大動干戈第34章 大功告成第901章 不寒而慄第73章 三頭六臂第421章 轟隆隆第八百七十一 誰和你講道理第917章 出爾反爾第712章 恩旨第821章 大政奉還第939章 世界這麼大第412章 鉅艦第899章 自尋死路第144章 魚死網破第896章 傳統第266章 龍心震怒第48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241章 殺殺殺第702章 暖閣覲見第496章 殘酷真相第883章 宏圖大志第319章 心頭大石落地第6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55章 面聖第221章 宰的就是你第736章 殺死他第597章 超級駙馬第332章 回家第912章 母儀天下第371章 富甲天下第384章 千金之子第230章 瘋了第358章 敲斷你的骨頭第374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第850章 完勝第436章 決戰紫禁城(二)第299章 土皇帝第242章 痛快第93章 我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