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我有我的後手

沈淮跟陳寶齊打太極拳,郭成澤樂得看好戲,不過他參與今天的談話,有他的意圖,看着陳寶齊、戚靖瑤他們的意圖給沈淮推得乾淨,氣氛有些沉悶之際,時機恰好的插進話題:

“現在你們霞浦縣一二三把手都在,有個問題,我要跟你們提前談啊。”

“郭市長說這話,我真心是怕啊,”沈淮笑道,“霞浦有什麼問題,郭市長批評時,能不能輕點聲啊?”

沈淮不像以往那般鋒芒畢露之後,郭成澤也不覺得就是什麼好事,他現在就需要爲沈淮的油滑頭痛,但有些話還是要硬着頭皮說:

“江堰等縣,沒有幾家像模像樣的企業,地方財政困難。江堰的姜志軍,每次到市裡就是哭窮,我也很頭痛,看到他都想躲着走。是要考慮江堰當前的困難情況,但是市級財政就那麼大盤子,缺錢的又遠不止江堰一家,而且都是緩不得的事,我當市工,便是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霞浦縣是不是要考慮替市裡分憂解難啊?”

這次梅鋼繫有五人新增選爲市委委員,佔到新增選市委委員的一半,不是沒有代價的。

李峰、何清社、黃新良增選市委委員,跟此前梅開分拆、組建淮海融投集團、支持成立區土地儲備中心、推動市裡進行土地儲備制度建設有關;肖浩民入選市委委員,跟他擔任常務副縣長、推動嵛山旅遊產業發生密切相關,還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沈淮同意推動市級財政制度建設。

九四年前後國內推行分稅制,由於淮海省作爲當時的發展落後省市,省市財政上能獲得較大比例的中央轉移支付;九七年,也就是去年,省級財政開支裡,中央轉移支付部分佔到一半還多些。故而,地方上進行進一步的分稅時,由地方分享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等,都較大幅度的由區縣一級財政佔有。

這使得梅溪新區、新浦港財稅總規模急劇增長之後,收上來的錢要麼直接上繳中央國庫,要麼就留區縣,市級財政從這兩地高速增長中分享到的直接收益比例很低。

所謂的市級財政制度建設,其實就是要對由地方分享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等,在區縣及地市之間重新調整分配比例。

對於經濟發展落後的區縣,雖然上繳比例增加,但在市級財政大規模增漲之後,從市級財政下拔的款項會更大幅度的增長,故而是支持這個工作的;唯一不利的,也就是唐閘區跟霞浦縣。

去年,也就是九七年,除了上繳國庫的稅收外,霞浦縣歸屬地方的財稅收入達到十億,其中上繳市級財政僅一成,其他都用於霞浦縣的地方建設及民生開支;唐閘作爲市屬區,受限制較大,但上繳市級財政依舊不足三成。

這也使得東華這幾年雖然發展速度極快,但市級財政增長規模有限,使得市委市政府主導重點工程建設的能力嚴重不足。

國內財稅制度建設,雖然整體還是往集中方向發展,但同時中央又傾向加強縣域經濟的競爭力;在行政結構上,縣只是交由地市代管。這就造成,在現有的政策下,地市可以收市屬區的財權,卻又很難收下屬縣的財權。

未來三五年內,東華財稅增長的重地,主要還是在霞浦。

沈淮不鬆口,郭成澤提出的兩年內使市級財政規模增長超二十億的目標,就難以完成,就會成爲一句空話。

現在胡林、陳寶齊送戚靖瑤到霞浦任職,明擺着是佔位去了,沈淮要是一直都讓霞浦縣截留這麼大的財政規模自用,最終只會便宜別人——所以,郭成澤在陳寶齊送戚靖瑤到霞浦任職選擇,而在其他方面支持沈淮,都是有他的深沉考慮在內。

而郭成澤最直接的意圖,還是希望沈淮能共同推進加強市級財政建設;畢竟未來的梅鋼系在東華,更多還要參與市級權力的制衡跟分享,而不會侷限於區縣層次。

當然了,沈淮也是答應推動市級財政制度建設,但究竟提高多少財稅上繳比例、怎麼進行提高以及什麼時候進行提高,沈淮卻不會輕易鬆口——這恰恰又是郭成澤焦急的地方。

全委會議還沒有結束,郭成澤就迫不及待的提這事,沈淮自然沒有那麼厚道,對郭成澤說道:“霞浦一直都在研究相關政策,要是省裡有統一部署,那就沒那麼難辦的了。”

不提這個也罷,提了這個,郭成澤還是氣沮。

財稅在各級政府之間的分配,始終是地方上一個矛盾焦點。

市裡想要區縣集中財權,省裡又何嘗不想從地方上的財稅更大規模的集中到省裡去、然後由省裡分配?

省裡現在甚至有人提出對搞直管縣試點,瞅準的就是霞浦等經濟強縣。

現在省級財政開支,一年也就七八十億,要是真的將霞浦搞成省直管縣試點,將東華市撇到一邊去,直接由省縣兩級政府分享新浦港高速增長帶來的財稅收益,省級財政可支配規模可能一下子就能增長十億之多。

涉及到財稅,派系、地方、黨政之間的矛盾點非常的複雜,所以造成霞浦縣即使處於省市縣三級行政體系的最底層,猶有很大的話語權。

要是把沈淮惹惱了,他撇開東華市,利用宋系在背後的力量,再迎合省裡一些人的利益意願,推動“省直管”的試點工作,他郭成澤、陳寶齊在市裡,也只能苦笑。

同樣的,地方上反對聲強烈,省裡也不會輕易推動“省直管”試點工作,即使推動試點,也很難直接將目標放到霞浦頭上——那樣的話,意圖太明顯、吃相太難看。

推動市級財政制度建設,郭成澤更焦急一些,但陳寶齊的立場跟他是一致的。

唯有市級財政規模大幅增長,市委,或者說他陳寶齊在重大工程上纔有更大的話語權跟主導能力。不像現在,靖海公路擴建這樣的工程,他作爲堂堂的市委書記,都插不上什麼話,更不要說讓關係企業去承接這個工程了。

九七年,東華市由財政負責直接投入以及與財政相關的基建投資高達六十億,而梅鋼系僅新浦開發集團去年實打實的基建投資就高達二十億,相比較之下市級財政投入的以及市港投集團負責的部分,僅六七個億——從這個角度來說,誰纔是東華實質意義上的經濟負責人?

見沈淮不鬆口,陳寶齊也要考慮同郭成澤一起,給他施加壓力:“這些年,唐閘、霞浦發展非常迅速,這裡面有兩地的黨員幹部勤幹、苦幹的功勞,但也跟兩地的區位優勢密切相關。市裡還是要講究平衡,不能說唐閘、霞浦兩地發展了,就不管江堰這些地理偏於一隅的落後區縣了。去年,霞浦縣教職工大幅調整工資,這在霞浦是好事,但市裡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江堰、嵛山的老師,一個月就三五月元工資,他們意見就鬧大了。一些平衡是迫在眉睫的,總不能等其他區縣的教師,圍鬧縣政府、圍鬧市政府之後,再被動的做調整吧?我們建設社會主義,還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是我們的根本政策不能變……”

面對郭成澤、陳寶齊連哄帶嚇,沈淮心裡只是一笑,說道:“陳書記說得是,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是國內當前很突出的一個矛盾點。田家庚書記調到川東任省委書記,從中央層面來說,也是要重點加強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市裡做什麼決定,我是支持的……”

郭成澤與陳寶齊面面相覷,虞成震坐在一旁不吭聲,暗感沈淮對政策吃得太透了。

東華市在國內不是較大市,沒有單獨制定頒佈財稅政策的權力。

現在想在霞浦縣頭上搞特例,霞浦縣不主動配合,市裡想撇過霞浦,那就要到省裡尋求特例支持。

現在沈淮表面說是支持,背地裡說不定會搞什麼渾水,情勢就有可能會變得很複雜,稍稍一拖這事就是兩三年都看不到什麼眉頭;這跟他們迫切想改觀市級財政現狀的意願不合。

在這事上,戚靖瑤、潘志強都沒有什麼話語權,只能看着沈淮像茅坑裡的石頭一般,叫郭成澤、陳寶齊聯手都啃不下一口。

看着氣氛沉鬱下來,沈淮挪了挪身子,換了個姿勢翹二郎腿,說道:“我們幾個縣委書記,在底下也討論這個問題,在現有財稅政策下,怎樣才能更好的進行區域平衡問題。跟郭市長剛纔說的那樣,江堰的姜書記上午到會場遇到我,也是一見面就哭窮,說霞浦發展比較好,應該要拉他們一把,我當時也沒有多想什麼,就隨口答應他說,好呀,江堰有什麼困難,霞浦是兄弟縣,應該要援一把手。現在聽陳書記、郭市長說這些話,叫我認真的思考上午跟姜書記那幾句戲言,心想這在當下的財稅政策下,也不失一個辦法,霞浦縣也願意承擔更多的責任。當然,這件事還需要市裡支持。”

陳寶齊差點把鼻子氣歪掉,乍聽沈淮的建議很合理,但跟他與郭成澤說的完全是兩回事。

他與郭成澤希望提高霞浦縣財稅上繳比例,然後由市裡加強對江堰等落後區縣的財政撥款,市裡在收繳財稅及財政支配方面,權力能夠同時大幅提高;而沈淮的意思,則是由霞浦縣直接對江堰等落後縣進行財政支援,沒市裡什麼事。

陳寶齊原以爲把顧金章調到江堰去,會對梅鋼系是一個打擊,沒想到沈淮會有這麼個後手等着他們。

沈淮笑眯眯的等着陳寶齊、郭成澤迴應,心裡冷笑:你把顧金章調到江堰去,好吧,我現在就調部分財政資源支持顧金章到江堰搞建設,你們能拒絕嗎?(未完待續)

第166章 鳩佔鵲巢第384章 居心最難猜第676章 葉選峰第335章 母女平安第126章 總有垂淚人第518章 並坐看夕陽第143章 潘石華第959章 哭一場第437章 密會第1018章 餘香第488章 小嘍羅第142章 意料之外的新區長第484章 同學聚會第343章 譚啓平的焦躁第175章 少女的心(一)第17章 夫妻矛盾第132章 少女情懷(三)第600章 圖謀(二)第382章 企業是有屬性的第1000章 形勢比人強第261章 矛盾第12章 爲何不破釜沉舟第542章 夜半叫門第400章 協議第619章 大煉化(一)第575章 意圖(二)第680章 見面第833章 淹城第156章 欲予先奪第695章 挑刺第743章 公交車上第491章 新官上任第179章 對峙第780章 睡時覺遲第784章 往事第264章 溝通第320章 字見根性第805章 少婦失婚第985章 餘味第896章 能幹什麼第40章 不歡而散的筵席第169章 繞過潘石華第882章 夜雪第789章 侷限第820章 分工第999章 迷亂之夜第1005章 晉南集 團第866章 勸酒第610章 勢態(四)第437章 密會第388章 急於求成第942章 父子一第314章 平臺公司第184章 夜深人靜時第618章 分權第244章 沒有藉口第503章 孫亞琳的裙子第289章 回梅溪第821章 我有我的後手第八百二十二章第680章 見面第820章 分工第93章 遠房表姐第517章 脾氣第1032章 外逃第952章 入局第963章 議學第138章 鋼鐵雄心第392章 治政思路第456章 請君入甕第161章 不爲枝葉第620章 大煉化(二)第918章 形勢明朗第229章 利與弊第996章 又是南灣湖第323章 故知第313章 衆信第800章 女人心計第73章 職工大會(二)第647章 傾斜第429章 赴任第818章 和稀泥第645章 問詢第319章 意外相遇第47章 官場到處都是坑八百二十六章 建設基金第353章 突如其來的鬥毆第171章 合併辦學第610章 勢態(四)第258章 提拔第675章 敲打第518章 並坐看夕陽第470章 風聲第262章 西尤明斯第17章 夫妻矛盾第301章 人比人第589章 回京目的(一)第753章 真假消息(二)第869章 談話
第166章 鳩佔鵲巢第384章 居心最難猜第676章 葉選峰第335章 母女平安第126章 總有垂淚人第518章 並坐看夕陽第143章 潘石華第959章 哭一場第437章 密會第1018章 餘香第488章 小嘍羅第142章 意料之外的新區長第484章 同學聚會第343章 譚啓平的焦躁第175章 少女的心(一)第17章 夫妻矛盾第132章 少女情懷(三)第600章 圖謀(二)第382章 企業是有屬性的第1000章 形勢比人強第261章 矛盾第12章 爲何不破釜沉舟第542章 夜半叫門第400章 協議第619章 大煉化(一)第575章 意圖(二)第680章 見面第833章 淹城第156章 欲予先奪第695章 挑刺第743章 公交車上第491章 新官上任第179章 對峙第780章 睡時覺遲第784章 往事第264章 溝通第320章 字見根性第805章 少婦失婚第985章 餘味第896章 能幹什麼第40章 不歡而散的筵席第169章 繞過潘石華第882章 夜雪第789章 侷限第820章 分工第999章 迷亂之夜第1005章 晉南集 團第866章 勸酒第610章 勢態(四)第437章 密會第388章 急於求成第942章 父子一第314章 平臺公司第184章 夜深人靜時第618章 分權第244章 沒有藉口第503章 孫亞琳的裙子第289章 回梅溪第821章 我有我的後手第八百二十二章第680章 見面第820章 分工第93章 遠房表姐第517章 脾氣第1032章 外逃第952章 入局第963章 議學第138章 鋼鐵雄心第392章 治政思路第456章 請君入甕第161章 不爲枝葉第620章 大煉化(二)第918章 形勢明朗第229章 利與弊第996章 又是南灣湖第323章 故知第313章 衆信第800章 女人心計第73章 職工大會(二)第647章 傾斜第429章 赴任第818章 和稀泥第645章 問詢第319章 意外相遇第47章 官場到處都是坑八百二十六章 建設基金第353章 突如其來的鬥毆第171章 合併辦學第610章 勢態(四)第258章 提拔第675章 敲打第518章 並坐看夕陽第470章 風聲第262章 西尤明斯第17章 夫妻矛盾第301章 人比人第589章 回京目的(一)第753章 真假消息(二)第869章 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