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

隆慶二年的京城官場,其氣氛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震驚,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威望齊天的兩朝首輔,高舉《嘉靖遺詔》的定策老臣,門生故吏滿天下、幾乎無敵於天下的徐閣老,竟然因爲區區一個給事中的彈劾,就倒臺了。

當然,官方的說法,是致仕。然而所謂金盆洗手,急流勇退,那隻存在於史書之中,是史家對政治鬥爭的美化。就連在茶館裡擺龍門陣的京城百姓,也知道徐閣老其實不想走,其實很想留……只是不知一天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皇帝態度驟然轉變,對徐閣老由懇切挽留變爲欣然允辭,這卻是平民百姓無從知曉的。

其實何止百姓,就連官場上也是霧裡看花、衆說紛紜。只是官員們畢竟知道的多一些,總能摸到真相的邊緣。比較靠譜的大抵有三,一是說,皇帝老兒對於徐階的確厭煩了,早想讓此老有多遠閃多遠,所謂挽留之舉,也不過聊作姿態。亦有另一些人,說徐階的致仕與去歲的案子密切相關,胡宗憲的死亡、都察院的醜聞、左安門前的集會、王廷相的離奇自殺,皇帝的態度,不斷給徐閣老增添壓力,讓老人家疲憊不堪,心力交瘁,加之年事已高,自然去意堅決。

還有個比較離奇的說法,是張居正覺着徐階擋了自己的位子,就主動說服了徐階去位,然而把消息通過太監傳遞給皇帝。這樣隆慶才放心的準了徐閣老的請……雖然這一種,傳得有鼻子有眼,但大家都是不信的,一來皇帝哪有這水準;二來,徐閣老好比張居正的親爹,親爹走了,對他又有啥好處?

無論有多少猜測,多麼的難以置信,都已經無改結果了——隆慶二年正月二十二,通政司向各衙門轉發了,徐閣老辭呈的副本,並附有隆慶的聖旨——‘准許致仕,賜白金鈔幣,敕命乘官船,派錦衣衛護送回鄉等等……有心人將先前高拱致仕時,所得皇恩賞賜與徐階所得作一比較,發現後者竟遠不及前者,皇帝對大臣的親疏遠近,由是盡顯。

當然在當時,各衙門的官員都沉浸在震驚中,還沒有人能注意到這些細節的東西……那些依附於徐階的官員,往日的自信與驕傲一瀉而光,此時都垂下了頭,一個個臉色灰敗,驚懼茫然,不知未來會是什麼命運。

各個衙門都籠罩在傷感和憂懼的氣氛中,其中又以都察院和六科廊爲最……

都察院裡,本就爲自己命運擔憂的御史們,聽到最大的靠山轟然倒臺,心中的悽惶無以復加,不知是誰第一個放聲大哭起來,接着所有人都跟着放聲大哭,許多人哭倒在地,痛苦的以頭觸牆,說如喪考妣都無法形容其悲態。

六科廊的人也一樣惶然,就在半個月前,徐閣老還給他們開會,要他們衆志成城,維持穩定呢。會後他們還紛紛上本,要求皇帝不要再爲難徐閣老,迅速結束亂局。誰知僅僅過了個年,他們的領袖、導師、保護人,就被他們中的一份子給彈劾倒了。

對未來的恐懼,化爲無比的憤怒,六科廊的科長和科員們,恨不得要吃了那個該死的張齊。然而張齊早料到會有這般下場,過了年就稱病在家,沒來找刺激。不過今天,他就是躲起來也沒用了,憤怒的言官們衝到他家裡,將其從房間裡拖出來痛打一頓,猶不解恨,又在他家外面的牆面,寫上‘狗腿之家、遺臭萬年’八個大字。然後又一齊來到相府衚衕,要求面見徐閣老,希望他能改變主意。

其實科長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爲他們在見到上諭後,便將其先行扣下,準備行使封駁權,將聖旨駁回;一面趕緊派代表去徐階家裡通知。然而徐階告訴他們,這是他自己的主意,皇帝只是尊重他的選擇而已。

科長們的熱臉貼個冷屁股。既然徐階已經明確告知,這是出自他本意的,那自然沒有封駁的理由,這才任其轉往通政司的……既然有機會駁回的時候,徐閣老都放棄了,當然更不可能在上諭公佈後去抗上了。

果然,徐階客客氣氣把言官們請進家裡,和和氣氣的對他們解釋說,並不是有什麼人在逼他退休,自己老了,也累了,到了該退的時候了,就是這麼簡單。

任言官們如何相勸,徐階都是反覆那一個論調,堅決不動搖。言官們見徐閣老去意已決,不由放聲大哭,惹得徐階也陪他們掉下淚來……

言官們哭道:“您鼓勵我們仗義執言,保護我們不受打擊報復,現在您卻撇下我們不管,那些我們得罪過的人物,肯定會找我們報仇的”

徐階聞言垂淚道:“老夫愧對你們啊。老夫本打算,在我走後,讓張太嶽繼續保護你們,然而世事難料,我這一突然離開,倒把你們閃着了。”老頭不想善了啊上一句還說,是自己自願的,下一句雖沒自打嘴巴,但話裡話外都透露着一股冤氣……不是我不想保護你們啊,是有人逼我,我不得不走哇。

讓他這一哭、一訴,言官們的情緒,便從‘憂前程’轉爲‘恨小人’了……

最終在徐閣老的勸說下,給事中們沒有鬧事,只是把滿腔的憤怒,發泄在對幕後小人的追查上。很快,他們就把張齊這個昔日同事、今日死敵的底細查清楚了,也得出了張齊陷害徐階的理由。

然後,由刑科全科五名給事中聯名上疏,揭發張齊的罪狀,稱他彈劾徐階是蓄意報復。疏中說:‘張齊先前在宣大前線奉命賞軍時,有個名叫楊四和的鹽商,是其父張楝的好友,向張楝行賄數千金。因此張齊一回來就替鹽商利益代言,建議什麼‘體恤邊商、開邊開中、革除餘鹽之法’等等。然而邊事複雜,這些事情大都難以實行,故爲徐閣老所寢置。而鹽商楊四和見事情無法辦成,遂向張齊之父索要賄金,然而那些錢財已經在幾年裡,爲張氏父子所揮霍,已經無法歸還。’

奏疏中又說:‘楊四和等鹽商,因爲不滿徐閣老的邊策,早就有趕他下臺之心。便以此爲要挾,命張齊上書攻擊徐閣老。張齊害怕事情敗露,被朝廷問罪,纔會對徐閣老發動彈劾的。應該追究張齊和鹽商們的罪責以正國法。”疏入,皇帝馬上下令錦衣衛逮捕張齊父子及其他涉案人員,下獄嚴加審訊。

其實隆慶之所以如此迅速的同意逮捕,不過是因爲徐階痛快下野,沒有生事,反而讓皇帝大感愧疚……甚至自我懷疑起,之前對徐階的評判來了。當然好容易才把這尊神請走,他絕沒有反悔的想法。只是想安撫一下,那些徐階致仕,而大受打擊的徐黨官員,也算給徐閣老正名了。

然而他萬想不到,此舉竟然牽扯出了一樁大案……在對楊四和抄家時,發現其往來信件中,多處涉及晉商向蒙古人走私違禁物資,肆無忌憚、不加遮掩。自然,信件中提及的商人也是有名有姓,同樣不加遮掩。只要順着這條線查下去,雖不能徹底摧毀晉商的走私系統,但使其元氣大傷還是有可能的。

這件事驚動了北梅衚衕的楊天官,面對着那些求上門了老鄉親,楊博只能大包大攬下來。回頭對楊牧道:“我就說,他們不能讓我們一家獨賺,想辦法接觸一下,談談條件吧。”

作爲天下三傑中碩果僅存的一位,成名還在徐階之前的楊博,確實是個深不可測的高手,玩起陰謀陽謀來,也是駕輕就熟,沒有絲毫的匠氣。自始至終,他都沒有深度參與倒徐,只是在一些關鍵點上推動,就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很清楚,經過自己和沈默連番的抹黑之後,徐階的形象已經不再是如白蓮聖母般純潔了,尤其在皇帝那裡,更是人不人、鬼不鬼、一刻都不想再看到他。

然而想要公開、直接地把徐階搞下臺,還是不可能的。善於逆向思維的楊大人,採取了釜底抽薪、斷絕後路的辦法……他想到,只要徐階上疏請辭、皇帝再一批准,老徐的仕途便完了,就是這麼簡單。

至於如何讓徐階請辭,當然有的是機會……因爲按照慣例,一般說,受到參劾的人,或者說和誰鬧了矛盾,以及自己認爲不再被皇帝信任,比如提出的什麼建議沒有被採納之類,就會主動請求辭職。當然同樣是慣例,他也會受到慰留。也就是說,一般說來這只是無傷大雅的程序。

這些走程序的事,實在太多了,大家都習慣了,不覺得會有什麼意外的。比如前一年和高拱斗的時候,徐階就曾經一連上了八道辭呈結果高拱走了他都沒走。

楊博正是看準了這樣的機會,他讓徐階不經意的再次走程序,然後只要再讓皇帝不予挽留,就能把程序變成了現實

至於如何讓皇帝批准徐階的辭呈,就是他的第三步——從徐階被彈劾的那一刻起,他便使出渾身解數,開始爲徐階鳴冤、並暗中發動百官向皇帝請願,以挽留徐閣老。

讓皇帝看到徐階的威望越高,張齊奏章裡那句要命的話,殺傷力越大。哪個皇帝都無法忍受,百官眼裡只有宰相沒有自己,所以隆慶最終下定決心驅逐徐階,雖有些偶然因素在裡面,但也是必然會出現的結果。

簡簡單單的三招,便解決了沈默留下的殘局,將徐階徹底將死,說楊博已經大成若缺有些誇張,但大智若愚的評定是擔得起的。

只是他的對手是徐階,不可能就這麼白白捱打。在回過神來之後,徐閣老果斷的以退爲進,將不利的輿論徹底扭轉過來,然後通過張齊這個出頭鳥,抓住了對手的‘鳥’,一下就扳回了局面。

其下手之穩準狠,決不在楊博之下。

楊博很清楚,徐階只是要找回場子,凝聚快散掉的人心,並不是真要跟自己魚死網破的……這種時候,任何殊死搏鬥,都會讓人漁翁得利。

楊博已經賺大發了,他知道生意想做長久,就得讓大家都有得賺,至少不能賠死。所以他並沒有採取反制、激化矛盾,而是主動向徐階求和,並要沈默開價……別人不知道他跟錦衣衛的關係,楊博可是一清二楚……那小子必然是怨自己利用鄒應龍,給他的政敵送藉口,所以纔會授意錦衣衛,對徐階的命令完全配合。

於是三方的代表,開始了激烈而艱難的拉鋸戰,以趕在高拱回來前,重新劃分勢力範圍……這也是每次激烈鬥爭之後的慣例。

大家爲什麼要跟你混?只是因爲跟着你能混得下去、混得好,不然誰稀罕碰你的臭腳?還以爲您那是美女的三寸金蓮?

這時你再看看坐在談判桌上的幾位,便會赫然發現,竟還是爭鬥開始之前,朝中最大的那三方。可見一切的政治事件,本質上都是權力鬥爭,而真正能左右自己命運的,仍是那挑起這場鬥爭的寥寥幾人。

對於開始和結束,唯一的不同,恐怕就是原先只希望混得下去的,現在要求混得更好了;而原先希望混得好的,只能先求混得下去,留此有用之身,以待日後翻盤了。

分割

兩更,需要刺激、需要鼓勵,才能寫得多快好

另外徐階之後,官場上政治鬥爭將不是主流。鬥爭對象和鬥爭路線都將發生大轉變,當然會更精彩、更激烈,更扣人心絃,拭目以待吧。

第753章 玉芝壇(上)第100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上)第357章 舌戰金殿!第218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911章 俠之大者(上)第918章 驚變(上)第478章 連環計之無中生有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801章 中秋之亂(下)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667章 揚州慢第868章 局(上)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785章 內閣(上)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303章 天下震動!第431章 三英戰呂布,還是打不過第762章 審判(中)第458章 風波亂第551章 安排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864章 會盟(上)第865章 返京(下)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281章 東陽雞第611章 凱旋第723章 正月(上)第776章 十月圍城(下)第25節 會稽縣衙(上)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515章 儉以養德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822章 絕殺(上)第503章 玉碎第244章 七劍下西湖第517章 遍地高手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中)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中)第669章 海上之城第202章 別第25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88 九章 君臣(上)第841章 西北望(下)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725章 亢龍有悔(下)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864章 會盟(上)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中)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中)第788章 過年(上)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723章 正月(上)第118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上)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709章 報復第759章 躲不過(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89節 繡春刀(中)第917章 暴起(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544章 天心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下)第741章 民心似水(下)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下)第8 九六章 丁憂(上)第21節 大條了(下)第692章 奪帝第803章 皿字號(中)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472章 一品宏第830章 名師高徒(中)第493章 潮起潮落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下)第865章 返京(下)第696章 你們被包圍了第834章 時不我待(中)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91節 最後一課(上)第148章 猛將一個,熊兵一窩第357章 舌戰金殿!第861章 無題(下)第837章 隆慶新政(上)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上)第500章 長歌當哭第787章 來使(上)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309章 現世報……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232章 沉默是金第594章 斷頭飯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
第753章 玉芝壇(上)第100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上)第357章 舌戰金殿!第218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911章 俠之大者(上)第918章 驚變(上)第478章 連環計之無中生有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801章 中秋之亂(下)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667章 揚州慢第868章 局(上)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785章 內閣(上)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303章 天下震動!第431章 三英戰呂布,還是打不過第762章 審判(中)第458章 風波亂第551章 安排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864章 會盟(上)第865章 返京(下)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281章 東陽雞第611章 凱旋第723章 正月(上)第776章 十月圍城(下)第25節 會稽縣衙(上)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515章 儉以養德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822章 絕殺(上)第503章 玉碎第244章 七劍下西湖第517章 遍地高手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中)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中)第669章 海上之城第202章 別第25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88 九章 君臣(上)第841章 西北望(下)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725章 亢龍有悔(下)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864章 會盟(上)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中)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中)第788章 過年(上)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723章 正月(上)第118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上)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709章 報復第759章 躲不過(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89節 繡春刀(中)第917章 暴起(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544章 天心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下)第741章 民心似水(下)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下)第8 九六章 丁憂(上)第21節 大條了(下)第692章 奪帝第803章 皿字號(中)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472章 一品宏第830章 名師高徒(中)第493章 潮起潮落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下)第865章 返京(下)第696章 你們被包圍了第834章 時不我待(中)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91節 最後一課(上)第148章 猛將一個,熊兵一窩第357章 舌戰金殿!第861章 無題(下)第837章 隆慶新政(上)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上)第500章 長歌當哭第787章 來使(上)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309章 現世報……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232章 沉默是金第594章 斷頭飯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