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對決(中)

馬子曾經曰:“賦稅是官僚、軍隊、教士和宮廷的生活源泉,總之一句話,它是整個權力機構的生活源泉。強有力的政府和繁重的賦稅是同一個概念……,江南經濟之發達,遠超全國其他省份,爲國家輸血的能力,自然也高於其他地區,因此自唐以來,歷代統治者便對此地實行厚斂政策,本朝經濟名臣丘浚說過:“韓愈謂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觀之,浙東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蘇、鬆、常、嘉、湖五郡,又居兩浙十九也。,雖然不免有誇大之言,但國家財政對江南的依賴性也可見一斑。

朝廷爲確保重賦的如額徵收,一方面規定出身江浙的官員不得任職戶部,以堵塞漏洞,防患未然,同時又特意委派朝中重臣或廉幹之材爲重賦區的地方長官。但無論官吏催科如何嚴厲,狡黠的豪紳地主總能千方百計逃避賦稅,詭寄錢糧,將負擔轉嫁到無地少地的貧困下戶頭上,甚至和貪胥墨吏勾結起來,通同作弊,加重小民的負擔。

因此國初對江南課以重稅後,僅僅百餘年時間,江南一代的土地佔有關係,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原先課稅的主體“官田,……就是屬於國家,直接交由百姓耕種的土地,這種土地的稅額,向來是民田的兩到三倍……部分變成了稅負較低的民田,剩下的部分,則大都落在了貧民名下。至於富商名下的土地,則全都以民田登記。

更有大量的土地,被投獻到取得功名者的名下……江南文教昌盛,中舉人進士者多如牛毛,每次大比之後,許多縣便有上萬畝,甚至數萬畝耕地從納稅清單上隱去。但這樣一來,那些沒有辦法搗鬼的貧困下戶”就成了重賦的實際交納者。出現了,小戶要交大戶之稅”完課者日受鞭笞,逍賦者逍遙局外,的咄咄怪事。

而且儘管朝廷和地方官員,採取了一切措施橫徵暴斂,但超過百姓供給能力的賦額,在百般敲錄之下,每年仍有大量的稅額拖欠下來,所以江南的逍賦現象十分嚴重,甚至從來就沒有交齊過。僅以蘇鬆二府爲例,重賦甫定的洪武二年當年,就拖欠了幾十萬石。從永樂十三年到永樂十九年的短短七年中,二府就拖欠稅糧,不下數百萬石”緊接着的七年,拖欠亦不下數百萬石。

而後自宣德元年至宣德七年,蘇州一府累計逍賦高達八百萬石,一代名臣周忱巡撫江南,“閱籍大駭,。當時蘇州府每年應交納稅糧總額是二百七十七萬石,松江府歲徵一百二十萬石,可每年實收稅糧額只是應納額的一半。故而當時有諺雲:,朝廷貪多,百姓貪拖。”

這還是大明最好洪、永、宣三朝”其考成之嚴厲,官吏督催不可謂不賣力,因稅糧缺額而草職查處者也不在少數,稅糧逍欠仍然如此之多。之後〖中〗央朝廷的權威日衰,對地方的控制力,也遠不如開國之初,而且江南籍的官員逐漸掌握了朝堂的話語權。於是關於“江南重賦如山,民不知有生之樂,每逢完稅之時,即不得不賣兒弼女,甚至棄田逃亡”時時拋出這種論調,甚至捏造災荒死亡人數,就爲了能讓家鄉少交點稅。

謊言說了一千遍,也就成了事實,於是從景泰以後,朝廷屢次減免江南拖欠稅款,甚至有,每過五年減五年,的說法。於是田主益發有恃無恐,納稅之時更是想盡法子拖欠……但平頭百姓如何能頂住催稅的虎狼暴卒?所以能欠稅等着減免的,都是些什麼人?不言而喻。

羌奈之下,吏部考察在江南任職的官員時”如果其能完成一半的指標就算合格:完成六成,可以得良”得到提升:完成七成,會被視爲幹吏,重點培養。如果能八成的指標,傳說可以直接當上戶部尚書……當然傳說之所以是傳說,就是因爲從沒有人達到過。

所以知情者都說,江南“徒有重賦之名,殊無重稅之實,。江南重賦固爲天下最,然江南逍賦也爲天下最。這不但使朝廷空負取盈之名,而終無取盈之實,徒擔重斂之名,原無輸將之實。而且由於賦額不能逐年交清,舊欠新徵,矇混爲一,納糧者不知孰爲舊欠,孰爲新徵,而官貪吏蝕等都混在了民欠之中,重賦反爲作奸貪污者提供了方便,當然最終都會落在無權無勢的小民身上。

對於這些情況,曾在蘇州擔任過知縣的海瑞一清二楚,他早就有心要解生民之苦,治一治那些貪婪無恥的豪紳大戶。所以他明知道,自己這次被派到江南,其實是給改草當槍使,利用自己的剛硬,衝擊一下這個幾乎鐵板一塊的人間天堂。但他仍欣然領命,因爲在他看來,自己與內閣諸位,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但他雖有慷慨悲歌之心,卻不想出師未捷便死。海瑞深知,蘇鬆稅賦積弊百年,若是去翻那些陳年老賬,追收歷年欠稅的話,只能鬧得天怒人怨,誰也不支持自己。他記得沈默曾經對自己說過:,鬥爭這碼子事兒,就是團結一部分人,打敗另一部分人:站在你這邊的人越多,你失敗的可能就越小,如果支持你的人強手反對你的人,你就有成功的可能。,這番庸俗智慧放在平時海瑞是不會聽的,但現在他面臨一場空前殘酷的戰鬥,失敗的可能性遠大於成功。在海瑞看來,身敗名裂了不要緊,可錯過這次解救生民,整理財稅的良機,江南的貧苦百姓,又不知要在苦難中煎熬多少年;大明的國勢,也不知還給不給,再次重來的機會。

所以必須成功,因此海瑞縮小了打擊範圍,不追究歷年欠稅,只要求重新丈量每戶所有的土地,登記造冊”以爲日後納稅憑證。他的目地很簡單”就是讓田多者多繳稅,田少者少納稅,還百姓一個公平。

但偏偏古來最難者,便是這爲弱者求一公平。

哪怕他是海瑞,也不能憑着名氣和勇氣蠻幹一通,而是要講策略的。

首先,爲了給接下來的清丈田畝造勢,獲得廣大百姓的支持,他名人將清丈田畝的好處,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命官吏走鄉串戶向百姓宣傳:同時,他發下告示,免費替百姓打官司,而且百姓若有所訴,不必寫成訴狀,直接來官府口頭告狀即可……這也是海瑞對過去司法過程的總結。

前日在松江,海瑞向徐階冉計,徐閣老說,吳中多刁民,性情兇頑好健訟是以衙門時常積案如山案。所以爲官需要刑清政簡,執法持平”簡而言之,就是不要理會那些刁民,少接受訴訟,一切以不影響百姓生活爲要。,這話其實不完全出自私心,蘇鬆一帶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爲一來抗倭十年,百姓幾乎各個習武健身,有武藝傍身自然不怕事;二來,蘇鬆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了大量的無業遊民這些人整日裡遊手好閒,尋釁滋事,自然帶壞了民風。

但海瑞卻認爲江南民風不好,其原因之一是官員不盡責,爲父母官者滿心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吃了原告吃被告又怎能爲百姓做主?貧苦百姓靠官府處理無門,只能自己解決。另一個原因”則是“訟棍,的存在海瑞認爲“健訟之盛其根在唆訟之人,然亦起於口告不行是以唆訟得利。,由於官府不受理口頭訴訟,便生成了一些靠替人撰寫訟狀生活的人,這些訟棍爲了反覆寫訴狀發財,便把一些簡單的事情搞得十分複雜,比如原先可以通過調解解決的問題,卻在他們的唆使下,矛盾激化,訴之以官司,使民風更加敗壞。

因此,直接接受普通百姓的口頭訴訟,是解決扭轉這一混亂的關鍵,於是海瑞命人宣告百姓:今後須設口告簿,凡不能親自書寫的人准許其以口陳述”

這條法令一出,登時引起了各府百姓強烈的反響,一時間撫衙之前門庭若市,百姓絡繹不絕,皆來控訴,真比過年還熱鬧……當然,換另外任何一人當這個巡撫,都不可能有這效果,但現在堂上做的是海瑞,爲民做主的海青天,不畏強權的海閻王,百姓們還有什麼好顧忌的呢?

當天晚上一盤點,竟收到口頭和書面的訴狀三千餘份。襄助政務的王錫爵苦笑道:“這一天,收了一年的狀子。都公,咱們不幹正事了?”,“呵呵,這就是正事兒……”,海瑞從滿桌子的故紙堆中擡起頭來,笑道:“你且把這些案件分類,再看看。”,說完繼續低頭抄寫計算。

今夜,海瑞竟破天荒的點起了十盞牛油大燈,把軒敝的堂屋照得亮如白晝。因爲此刻屋裡不光他倆在忙,還有十六位從匯聯號請來的審計,在對着滿屋子的積年田產登記檔案攻堅…………雖然準備重新丈量,但如果能把田產的所有權理出個大概,自然可以大大減少清丈的難度。

這份差事對一般賬房來說,肯定感覺像螞蟻啃大象難以完成,但對於習慣了煙波浩渺的賬冊匯聯號的審計先生來說,卻只是一份尋常的差事。對於他們高效準確的工作,海瑞自然九分滿意,剩下一分不滿,來自於他們要價太高,每人一天就是三兩銀子,據說這還是內部優惠價。所以爲了縮短工日,海瑞只好咬牙點起了大辦…………和要支付的酬勞比起來,這點油錢實在不算什麼。

好在貴有貴的道理,到了下半夜,審計先生們將海瑞佈置的任務完成了,爲首的一位將彙總的結論送到他手裡,其餘人則紛紛回去睡覺。

海瑞揉揉眼,接過那報告一看,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但還是“哎喲,一聲:“這麼多?”

這一聲引得王錫爵轉過臉來,海瑞便將報告遞給了他。王錫爵拿過來,湊到油燈底下細細閱讀起來,但見上面寫着:,松江府在冊田畝總數一覽”下面詳細開列了松江各縣田畝總數、糧稅總量;並與開國二十年後的田畝數、糧稅總量做了對比…………因爲這一時期,生民安居樂業,墾荒基本結束,統計數字比較有參考價值。

可見洪武二十四年,在冊田畝共四百七十六萬畝,糧稅總量一百三十八萬石:隆慶二年,在冊田畝四百三十萬畝,糧稅總量一百零三萬石。在冊土地共萎縮了四十六萬畝,糧稅總量縮減了三十五萬石。這個數字已經算是很漂亮了,因爲中間還有嘉靖二十年的統計,在冊田畝四百四十萬畝,糧稅總量七十萬石……這說明海瑞之前三任巡撫,沈默、唐汝輯和歸有光,在當時允許的範圍內,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且不論爲何在冊土地萎縮,也不問這些年來疏浚吳淞江,開發上海灘,新增加的近百萬畝耕地去了哪裡。單就這一度萎縮近半的稅賦,審計先生們給出乎一組相關數據:洪武二十四年,重賦官田的數量是三百萬畝,免稅田只有三萬畝。

但到了嘉靖二十年,重賦官田卻只剩下一百七十萬畝,其餘都被官府以各種形式,轉賣給了民間,成爲平賦民田;而免稅田的數目,則達到了九十萬畝。至隆慶二年,重賦官田數爲一百一十萬畝,免稅田達到了一百一十七萬畝,首次超過了官田數量。

對於嘉靖二十年到隆慶二年,這近三十年間,耕地數量進一步惡化,賦稅數量卻顯著好轉,海瑞知道是松江百姓大量改種棉田,經濟效益提高帶來結果。但他認爲這並不能掩蓋土地兼併帶來的惡果,因爲不納稅的田畝依舊不納稅,只是能從窮苦百姓身上多榨出油水罷了。

在一系列數字之下,還有一行統計數字,是徐家在松江一府的土地總量一四十六萬畝。!~!

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667章 揚州慢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上)第909章 閹寺雄起(上)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中)第553章 請客第31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上)第572章 東廠詔獄第459章 呂竇印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835章 神擋殺神(上)第343章 閱第283章 劫殺第74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中)第865章 返京(上)第743章 制勝之道中第221章 喝完油湯茶,弟兄們抄傢伙第415章 開寶箱第352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上)第346章 御街誇官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747章 平定上第661章 帝嚳第564章 大發明第765章 大限(上)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537章 李娘娘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424章 誰在撒謊?第747章 平定中第218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738章 運籌帷幄(下)第30節 對(下)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848章 索南嘉措(中)第526章 潛龍第27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59章 呂竇印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668章 伊王第137章 生與死第811章 審(上)第861章 無題(上)第204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第731章 定風波(上)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795章 不如歸去(下)第59節 收成(中)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中)第633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849章 峰與亭(下)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363章 強大的壞人是強大的,軟弱的強人是軟弱的第786章 爭執(中)第292章 報仇鳥……第574章 闖關第792章 虎狼鬥(中)第499章 兒子第919章 殺(中)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922章 歸來(下)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837章 隆慶新政(上)第155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885章 大婚(下)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上)第730章 東南攻略(下)第639章 最後的一本第232章 沉默是金第213章 唱罷嚴冬,春叢認取雙棲蝶。第850章 倚天(中)第831章 新的開始(下)第810章 長歌當哭(上)第426章 大奸似忠第442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310章 無量天尊第677章 父親第905章 中隱(下)第852章 鄉愿(中)第577章 餘澤第792章 虎狼鬥(上)第593章 大耳賊第618章 欲罷不能第850章 倚天(中)第858章 婚變(上)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412章 蘇州的主人第831章 新的開始(下)第533章 老而不死第627章 結果第668章 伊王第722章 絕命書(下)第173章 壯族第785章 內閣(下)
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667章 揚州慢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上)第909章 閹寺雄起(上)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中)第553章 請客第31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上)第572章 東廠詔獄第459章 呂竇印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835章 神擋殺神(上)第343章 閱第283章 劫殺第74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中)第865章 返京(上)第743章 制勝之道中第221章 喝完油湯茶,弟兄們抄傢伙第415章 開寶箱第352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上)第346章 御街誇官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747章 平定上第661章 帝嚳第564章 大發明第765章 大限(上)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537章 李娘娘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424章 誰在撒謊?第747章 平定中第218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738章 運籌帷幄(下)第30節 對(下)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848章 索南嘉措(中)第526章 潛龍第27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59章 呂竇印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668章 伊王第137章 生與死第811章 審(上)第861章 無題(上)第204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第731章 定風波(上)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795章 不如歸去(下)第59節 收成(中)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中)第633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849章 峰與亭(下)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363章 強大的壞人是強大的,軟弱的強人是軟弱的第786章 爭執(中)第292章 報仇鳥……第574章 闖關第792章 虎狼鬥(中)第499章 兒子第919章 殺(中)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922章 歸來(下)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837章 隆慶新政(上)第155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885章 大婚(下)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上)第730章 東南攻略(下)第639章 最後的一本第232章 沉默是金第213章 唱罷嚴冬,春叢認取雙棲蝶。第850章 倚天(中)第831章 新的開始(下)第810章 長歌當哭(上)第426章 大奸似忠第442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310章 無量天尊第677章 父親第905章 中隱(下)第852章 鄉愿(中)第577章 餘澤第792章 虎狼鬥(上)第593章 大耳賊第618章 欲罷不能第850章 倚天(中)第858章 婚變(上)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412章 蘇州的主人第831章 新的開始(下)第533章 老而不死第627章 結果第668章 伊王第722章 絕命書(下)第173章 壯族第785章 內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