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村幹部學員的重要性

從王湘民帶領着國家部委的考察團來到東部新區之後,彬就知道自己花了那麼大的心思,培養的第一批新時代大學生村幹部,東部新區能夠留下的恐怕是不多了。按照這次的規模來看,就算是想要一半的數量那也屬於妄想,省委省政府絕對不會答應的,周國林和陳錫坤這兩位老闆,面對着即將到來的全國性農業改革工作大潮,不把學員全部分散到全省各地市,已經算是手下留情了。

畢竟這是直接面對新慕的村幹部,有着最好的學習環境和高學歷,實習都是直接在石橋鎮和和平鎮進行,絕對可以作爲各地市開展新慕的先鋒力量使用,這樣的人才都讓東部新區給留下,那別的地市領導們肯定不答應,他們不會管這批學員是不是東部新區培養的,他們考慮的是如何在這次的國家任務中體現自己的政績。

鄭海露對於高建彬的說法感到很憤慨,說道:“高書記,這麼大規模的大學生再就業,和農業幹部羣體培養機制,全南江省也就是隻有我們東部新區才做得到♀第一批學員是這次培訓措施直接的受益者,是作爲東部新區新慕推廣實施的中堅力量,爲此我們花了多大的心血和代價!爲他們請的全部是高等學府的專業學者和教授,都是在農業領域具有相當知名度的權威,光是聘請的費用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厲害的還有您親自出面向學員們講課,把新農業深度開發慕的操作思路以及要點,毫無瀕的向他們進行傳授,區委還要安排他們到石橋鎮以及和平鎮這樣的基地,進行實際的理論操作運用實踐,這樣的環境那個地方能有?”

孔慶民和俞兵也是爲此感到憤憤不平·高建彬說的話他們都明白·這麼大的蛋糕放在那裡平時不起眼,如果和平鎮的試點工作沒有出現滿意的成果,國家也沒有對各省市做出明確的要求前,誰都不會關注到東部新區黨旋在開展的這項工作,反而會有人站在一邊看熱鬧·說他們這些東部新區的領導們是吃力不討好,說高書記是譁衆取寵。可是事情如果明朗了,國家也有這方面的導向,變成了一項政策和任務,那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到時候所有人的眼睛都會立即盯在這批學員的身上,還會通過各種渠道向東部新區施加壓力,爲的就是想要多要幾個學員,以便在他們自己開展工作的時候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最可怕的是,有些領導幹部就是得到了名額,還會嘲笑諷刺高書記做了一件傻事,辛辛苦苦勞累了這麼長的時間·上躥下跳的向南江省和海州市要資源,爲的卻是給各個地市培養人才!東部新區的領導幹部們,都把大學生村幹部培訓班當做首要的大事來做,爲的就是讓這批學員畢業後,能夠爲東部新區的農業工作發揮出力量來,以最快的速度切入到新慕推廣裡面·讓東部新區的老百姓能夠走上富裕的道路。看到別人手裡面有資源,就要厚着臉皮爭搶,這樣的事情並不是他們專有的,東部新區的幹部們也會幹,也不會比他們差到哪裡去的。

高建彬笑着說道:“你們啊就是隻看到眼前而不考慮更深遠的東西,我也知道你們心理面不痛快,這是人之抽我不責怪你們·但是我想問問你們,東部新區區委區政府作爲這項工作的倡導者、推動者和實踐者·也可以說是母體,這份榮耀和功勞是別的人能搶走的嗎?要是你們也和那些人同樣的想法·豈不是顯得非常可笑?”

孔慶民忍不住說道:“高書記,從大面上來說我們給南江省做出貢獻也是應該的,但是我就是生氣別的地市黨委政府一點資源也不出,就等着摘我們東部新區的桃子,這些學員都非常的優秀,爲他們的成績做了嫁衣,真是沒天理了!”

高建彬笑道:“想摘東部新區的桃子,那也要看看桃核有沒有那麼好的土壤生長!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道理也想不到呢?我們東部新區是什麼地方,有了前期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慕的工作作爲鋪墊,學員們到了各自的工作地點就能直接發揮作用,而別的地方呢,沒有這樣的基礎和環境!我們的老百姓都是在思想上接受了這套新理論,村幹部們也都願意把新時代的大學生推到領導崗位土,別的地方會怎麼樣呢?新老交替和資源的匹配,都是關係到成敗的關鍵性因素,論起新慕的成績,誰能比東部新區更快更有效果呢?而且你們還要想想,和平鎮已經是由國家財政扶持做好了全部工作,我們又節約了多少的資源?”

三人一想這話也是正確的,哪個地市有東部新區這樣的資本,整個鄉鎮的新慕都是國家掏錢,要推行新的農業改革慕,必定要花費大量的資a,要是想讓老百姓自己掏錢不加以扶持,短時間內肯定是ˉ效果的。就算是有大學生村幹部這類的專業人才,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空有一身本領沒有施展拳腳的空間,所以說領先的地方絕對還是東部新區。想到這裡大家的心裡感覺到好受了很多,高建彬看着三人的神情都想笑,就這點心思以後怎麼做大事,看不清事情的本質,就知道憑着衝動去猜想,這個絕對不是成大事者的態度。

高建彬看了看時間,心裡面記掛着李麗,就說道:“你們也不要再想這個事情了,就先這樣吧,反正憑着我們也是胳膊扭不過大腿,省委省政府做出的決定,不是我們小小的東部新區可以抗衡的§民同志開始做好第二批學員的選拔工作,這次我們主要的聯合對象是海州市委市政府,接下來別的地市也會自己組建培訓隊伍,也用不着我們再做模範了÷慕一旦啓動的話,需要的第一個資源配置就是農業方面的幹部,我們東部新區黨校的廟太小沒有那麼大的能量再爲別人服務。海州市委市政府對於我們只顧和省裡面合作是頗有微詞的畢竟還要在海州混的,不能把最根本的環節遺忘了。”

鄭海露三人聽到高建彬的話後也想到了這一層,雖然這次的工作部委領導已經明確要求不回答任何形式的採訪,但是海州市電視臺的新聞採訪組還是有相當的優勢,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口中找到需要的題材。從海州新聞的報道中領導幹部們不難看出國家勢必要推行新的農業生產導向,就如同當年的石橋鎮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慕一般。

而這次高建彬在和平鎮搞得項目,就是接下來大家的任務,那麼海州的各縣區領導們,對於東部新區黨朽養的學員也就引起了極高的重視。當初東部新區黨校搞大學生村幹部培訓班的時候的確沒有多少人看好,有的人甚至還斷言這就是形象政績工程,根本就是在領導面前邀功請賞!

東部新區就算是在南江省現在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就如同先前的石橋鎮一樣。特別是和平鎮的新農業深度開發慕試點工作,隨着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司長王湘民,和財政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張浩良率隊的部委考察團到來,隨之進入到了新聞媒體的視線裡。

先前東部新區得到了三個國家部委扶持項目已經是讓很多幹部們感到眼紅,特別是海州市的各級領導同志們♀次就更乾脆了,部委的重要部門領導居然親自大駕光臨,那又會給東部新區帶來多少的工程項目?高建彬和東部新區的領導們也太不地道了,絲毫不照顧兄弟縣區的情緒,總要分點項目出來表示一下嘛自己獨吞也不怕撐得難受!

這股因爲嫉妒而產生的不健康心理,在市委市政府和各地縣區領導中間,居然非常的有市場,這讓高建彬簡直有些不可思議,部委的工程是自己辛辛苦苦從京都要來的,憑什麼要分給別人?學員畢業後的分配權力是在省委省政府,他說了又不算數用得着一家人背後裡說他目無市委市政府嗎?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現在就想着手套白狼天底下那有這麼好的事情,他也想要呢!李麗在市委大樓工作當然聽到了很多針對高建彬的傳聞,她也知道衆怒難犯的道理,就勸說高建彬在適當的時候也和海州市走得近一點,東部新區和南江省之間還有海州市存在呢!

高建彬等三人走後就打開了電腦,明天既然要當人家的老師,當然要準備一下教材,要不然臨場發揮怎麼也會有想不到的地方。他對於這批學員的未來寄予厚望,想着多花點心思和精力好好培養,準備在整個七月份多抽出時間來和他們交流,學員畢業以後大部分人的前途是可以預期的,就因爲國家農業大環境的需要,各個地市都會把他們當成寶貝,第一批總是會佔便宜的。

而在東部新區黨鏽段時間的學習經歷,學員們也會銘記在心,作爲校長的高建彬,將會有一大批的學生分散到南江省各地市,論其人脈關係來,誰能有他厲害?

回到家的時候李麗已經做好了飯,看着餐桌上的四菜一湯,高建彬笑着說道:“今天晚上怎麼這麼豐盛?”李麗溫柔的笑道:“過兩天我就要回父母家,以後就只有你自己照顧自己了,趁着現在有時間,多給你做點好吃的補補身體,最近你可是消瘦了很多。”

高建彬輕輕的把她摟到懷裡,說道:“我就知道,這個世界上只有你對我最好!”李麗假裝生氣的說道:“你可是我將來的丈夫,我不對你好還能對誰好呢?”面對着如此的李麗,高建彬想到自己外面的那些情人們,心裡有些很不味,現在的關鍵是木已成舟了,就算是他也無法改變事。

就像高建彬對王湘民說的那樣,他感覺這樣的生活給了他很大的壓力,接受了人家女孩子的感情就要爲人家負責任,這是作爲男人來說最起碼的。但是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那個能力可以面面俱到的,最終肯定會傷害到某個人,這也不是他消看到的結局。

李麗的心思他非衝楚·她害怕回到父母家的這段時間會有競爭者趁虛而入·而從高建彬以前的表現看來,他對於美女向來是沒有什麼自制力的。李麗在上大學的時候就知道這個情況,現在有這樣的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反過來說要是她對此漠不關心的話,那纔是讓高建彬感到可怕的。

李麗說道:“我和父親說過去京都的事情·聽得出來他雖然批評我擅做主張,但是心裡面恐怕還是很高興的,能夠找到工作上的突破口,對他而言特別的重要,畢竟這樣的機會不是誰都能得到的。我爸爸還說要我在東部新區多陪陪你·家裡面也沒有什麼事,工作隨時都可以去報到,你現在的工作非常的重要壓力也很大,我應該盡到當未婚妻的責任。”老丈人在疼女婿啊,高建彬對於李昭南的話還是非常感動的,這裡面又何嘗沒有讓李麗看住自己的意思呢?高建彬笑着說道:“我倒是認爲未來老泰山的這句話非常有道理,說實話我可是真的捨不得你走·但是百善孝爲先,我們的時間還長着呢!”

區委黨校的大禮堂中,三千多個學員拿着筆記本和筆興奮的坐在座位上,安靜的等待着校長高建彬的到來。

在南江省很多年輕幹部的心目中,高建彬有着很高的威望和聲譽,簡直就如同是傳說一般的存在·以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慕起步的高建彬,帶領着石橋鎮的人民羣衆經過三年的艱辛努力,把南江省最貧困的鄉鎮變成了全國百強鄉鎮,從此石橋鎮的有機蔬菜種植和銷售名揚全國¨校軍訓完之後組織所有的學員教授們,專門到石橋鎮去參觀過,當大家看到那裡的老百姓們過的生活後,都驚訝的瞪大了眼睛·這比城市裡的大多數居民還要有檔次!

老百姓住的都是二層西式花園洋樓,面積當然要比城裡更大一些·家裡高檔的電器一應俱全,什麼液晶電視、微波爐還有空調·那都是標準的家庭配備,連老頭老太太也是這樣的。年輕人的家庭生活還要更現代化一些,電腦網絡的運用在石橋鎮非常普遍,還有了大量的家庭轎

在參觀中大家還發現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小公園,裡面不但有假山流水草地樹林,而且還有熱鬧的音樂噴泉和大屏幕電視,角落裡還有好多的健身器材供大家鍛鍊身體,黨校的特聘教授們都爲之感嘆,這是目前全國相比較來說,非酬美理想的現代化新農村,簡直就是全國農村發展的目標和典範,什麼叫做奇蹟,這就是奇蹟!

隨後學校方面又安排大家到了石橋鎮新區看了看,面對着一座高起點的鄉鎮核心,就連大城市裡來的學員們都有些精神恍惚的感覺,這裡除了規摹一點外也不比都市差到那裡去,五星級酒店、大型的賣場和超市,高檔的奢侈品專賣店,這哪裡還是一個鄉鎮中心的能量〃家教授們也注意到了,這裡到處都是樹木和草坪,加上石橋鎮是種植有機蔬菜爲主要產業,這裡的空氣非常的潔淨清新,很適合人的居住。教授們注意到石橋鎮新區的房價居然不比都市裡低,都到了一萬多元一平,比起海州市的某些地方還要高出一截來。帶隊的黨徐導和大家說,這就是將來他們要建設的鄉鎮典範,高書記的目標是讓每個學員都能有這樣的成績!

教授和學員們都深切的感受到了,高建彬在這片土地的影響力之巨大,每個石橋鎮的老百姓對於他都會視若自家人一般,提到他的名字聲音是那樣的尊敬和親切,對於他離開石橋鎮是那樣的惋惜。聽到他們要成爲高建彬的學生,鄉親們都會認真的鼓勵他們好好跟着高書記學習,將來用學到的知識讓更多的老百姓過上這樣的幸跟活。

事實對於人的衝擊力纔是最大的,沒有人還敢懷疑校長的成績是偶然得來的,同時對於高建彬的講課也充滿了強烈的期待,以至於長時間沒有看到校長的時候,直接聯合起來向學校反映!他們要跟隨着高建彬的步伐,多學習一點農業改革工作中實際的新慕操作經驗,爲自己管轄區域內的羣衆做點實事出來,源於老百姓的認可和欣賞,是農業幹部們最好的評價!

第336章 背叛的端倪第371章 大學生村幹部的意義第20章 來到省城(中)第460章 嶺河市國有企業的困境第653章 機場迎賓第454章 絕對不妥協第32章 給老百姓算賬第115章 約定第380章 三人點評高建彬第217章 方誌海帶來的消息第956章 資源分配權的爭奪第270章 投資開發區的打算第70章 新鎮規劃(二)第898章 我們也是被逼的好不好第44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上)第214章 上帝欲使人死亡,必先使其瘋狂422章 參觀經濟開發區第178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609章 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後孃養的第295章 來了撐腰的人了第870章 好重的手啊第243章 對此如何不淚垂第307章 精神文明從教育抓起第632章 原來是內鬥第942章 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第632章 原來是內鬥第880章 意外的考題第256章 另類的談話第90章 回家(五)第582章 苦盡甘來第590章 攝製組出事了第456章 停職檢查事件的延續第541章 出院回家第57章 兩難之間(六)第762章 露西傳遞的消息第899章 微服私訪(一)第756章 一個人表演第868章 再次動手術第776章 適度放手第267章 上下級的對話第263章 又出狀況了第179章 尷尬的管委會主任第329章 企業文化和網絡評論第80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412章 石橋鎮的啞巴團隊第460章 風波平息第146章 兌現承諾第389章 常委會上的交鋒第5章 上任前的準備(下)第665章 對抗第842章 行爲風格反常的老闆第134章 海州的幹部變動第215章 石橋鎮小圈子談話第592章 啞巴老太爺第727章 可怕的思維和佈局第847章 調整前的攤牌第478章 又和副省長掐起來了第333章 深度開發的試點準備工作第855章 發出警告第661章 對家人的警告第847章 調整前的攤牌第163章 石橋鎮會議第380章 三人點評高建彬第57章 兩難之間(六)第724章 精神蒼白和感情沙漠第951章 資源爭奪戰序幕第318章 楊恩東倒臺了第219章 羅馬皇宮的放縱第213章 京都夜生活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793章 關上門自己喊口號第950章 星光幕後426章 醉酒事件的背後第237章 杜天宇的招攬第627章 準備婚禮第155章 得償所願第872章 防患於未然第977章 不唱高調的愛情觀427章 高建彬嚇得落荒而逃第377章 陳錫坤的要求第640章 文史委的副主任也叫官第609章 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後孃養的第731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944章 突如其來的大檢查第301章 領導幹部必須要成家第892章 來個了斷吧第673章 還嫌自己死得不夠快第49章 新經濟園區副主任(中)第492章 高市長的第一把火第951章 資源爭奪戰序幕第392章 奇蹟般的場面第517章 圈子聚會第895章 意外的安排第757章 嶺南大調整第586章 抓住機會陰一把第670章 要當副省長了!第862章 雷霆暴雨震陽西第786章 看誰笑到最後第319章 韓月瑤帶來的麻煩
第336章 背叛的端倪第371章 大學生村幹部的意義第20章 來到省城(中)第460章 嶺河市國有企業的困境第653章 機場迎賓第454章 絕對不妥協第32章 給老百姓算賬第115章 約定第380章 三人點評高建彬第217章 方誌海帶來的消息第956章 資源分配權的爭奪第270章 投資開發區的打算第70章 新鎮規劃(二)第898章 我們也是被逼的好不好第44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上)第214章 上帝欲使人死亡,必先使其瘋狂422章 參觀經濟開發區第178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609章 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後孃養的第295章 來了撐腰的人了第870章 好重的手啊第243章 對此如何不淚垂第307章 精神文明從教育抓起第632章 原來是內鬥第942章 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第632章 原來是內鬥第880章 意外的考題第256章 另類的談話第90章 回家(五)第582章 苦盡甘來第590章 攝製組出事了第456章 停職檢查事件的延續第541章 出院回家第57章 兩難之間(六)第762章 露西傳遞的消息第899章 微服私訪(一)第756章 一個人表演第868章 再次動手術第776章 適度放手第267章 上下級的對話第263章 又出狀況了第179章 尷尬的管委會主任第329章 企業文化和網絡評論第80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412章 石橋鎮的啞巴團隊第460章 風波平息第146章 兌現承諾第389章 常委會上的交鋒第5章 上任前的準備(下)第665章 對抗第842章 行爲風格反常的老闆第134章 海州的幹部變動第215章 石橋鎮小圈子談話第592章 啞巴老太爺第727章 可怕的思維和佈局第847章 調整前的攤牌第478章 又和副省長掐起來了第333章 深度開發的試點準備工作第855章 發出警告第661章 對家人的警告第847章 調整前的攤牌第163章 石橋鎮會議第380章 三人點評高建彬第57章 兩難之間(六)第724章 精神蒼白和感情沙漠第951章 資源爭奪戰序幕第318章 楊恩東倒臺了第219章 羅馬皇宮的放縱第213章 京都夜生活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793章 關上門自己喊口號第950章 星光幕後426章 醉酒事件的背後第237章 杜天宇的招攬第627章 準備婚禮第155章 得償所願第872章 防患於未然第977章 不唱高調的愛情觀427章 高建彬嚇得落荒而逃第377章 陳錫坤的要求第640章 文史委的副主任也叫官第609章 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後孃養的第731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944章 突如其來的大檢查第301章 領導幹部必須要成家第892章 來個了斷吧第673章 還嫌自己死得不夠快第49章 新經濟園區副主任(中)第492章 高市長的第一把火第951章 資源爭奪戰序幕第392章 奇蹟般的場面第517章 圈子聚會第895章 意外的安排第757章 嶺南大調整第586章 抓住機會陰一把第670章 要當副省長了!第862章 雷霆暴雨震陽西第786章 看誰笑到最後第319章 韓月瑤帶來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