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兩難之間(六)

?現在高建彬想的是李盛華爲什麼這樣優待他,這樣的舉動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就因爲他了解黃梨花木傢俱的歷史和價值?鬼也不信這種說法。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必然有其因果,禮下與人必有所求,但是現在還不知道李盛華究竟要從自己這裡得到什麼。但是自己的確給不了別人什麼,他和李盛華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不對等!服務員端來了紅酒,高建彬也大方的拿了一杯,與其在鬱悶中焦躁,還不如靜觀其變,謎底相信很快就可以打開。?

李盛華笑着對高建彬說:“小高書記一定在納悶今天爲什麼我單單叫你過來,按理說我該招待的是你的上司楊市長!”高建彬淡淡的說:“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我們之間沒有什麼利益牽扯,而且是初次見面,還是地位過於懸殊。”李盛華點頭說:“你考慮的很對,這樣的情形下一個就是利益,一個是實力,不妨來猜上一猜我的出發點在那裡。”?

高建彬腦子裡靈光一現,張文華書記就是來自京城的“紅色家族”,而且自己現在也算得上是張文華一系的成員,最近自己又在農業產業改革上借給了張文華東風,自然張文華要另眼相看。張文華是知道今天自己要和楊恩東去省城見省長的,如果他能算出楊恩東來碧泉山莊的話,那張文華的心機就太可怕了。自己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這個農業改革方案,看來張文華必定和李盛華是一條路子,自己那點動靜可能就是啓動上層博弈的導火索。?

想到這裡他開口說:“我只是一個剛工作半年的大學生,機緣巧合才走到了科級幹部的位置,能有今天的成功,張書記對我有知遇之恩。如果沒有他的賞識和支持,我的路會比現在坎坷的多,所以我判定是張書記的緣故,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因素。?

李盛華哈哈大笑道:“難怪文華兄對你讚不絕口,言談裡對你視如己出毫不避嫌,論起聰敏來還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不錯,今天上午我和他通過電話,所以我才單獨對你待以最高的禮遇。換了別的人我不是說大話,就算是部級領導來到我這裡,也不會讓靜靜親自陪伴。但是聽了你的話,我認爲值。文華大哥雖然比我大近十歲,但是我們私交卻極其親密,相信過不了幾天我們還會見面的。”?

高建彬吃驚的是李盛華居然已經快到四十了,看起來也不過三十四五歲的樣子。而李盛華身邊的鳳雪依卻是非常震驚,跟了他幾年了,很少能看到李盛華如此開懷的樣子,而且李盛華極度高傲,難得對一個後進的小幹部這樣嘉許。這個高建彬還真的是一個人物。想到這裡她極有興趣的看了高建彬幾眼。看得高建彬有些很不自然,好在身在溫泉裡,要不然下面那“小蒙古包”根本掩飾不住。柳靜靜卻有些擔心,她自己知道論起柔媚來鳳雪依是罕逢對手的。?

王湘民忽然問高建彬:“既然不是外人,小高不妨說說對國家農業的看法,你可是現在農業開發的佼佼者。”高建彬知道不顯示出自己的實力,就會被人看輕了。於是答道:“人多地少是我國土地的現狀,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唯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八個字,隨着城市的擴張和人口的增加,對於糧食和蔬菜及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但是可用的土地越來越少了,有的地方人均只有一分地,和沒有土地也差不多。土地的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土地沙漠化鹽鹼化又佔據了一部分份額,這樣就再次壓縮了農民的生存空間。因地制宜就是根據土地的鹽鹼程度,水利灌溉程度,氣候環境程度,勞力資源程度來選擇其種植的方式和方向。?

喝了一口紅酒,看幾個人都非常專注的聽他說話,於是繼續說:“我國是一個糧食需求大國,每年進口的糧食至少要五億噸之多。而我國的糧食生產卻出現了掠奪式生產的不良現象,爲了追求短期的生產量,對於土地和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隨着城市化的進度不斷增加,商品經濟也是一個大的方向,商品糧食的進口也減少了一部分對國內糧食的需求。”?

王湘民點頭說:“說的非常好,那麼你針對這種情況的策略是什麼?”李盛華示意服務員給高建彬填上酒,鳳雪依卻接過來親自給高建彬倒了杯酒。聽到王湘民發問,高建彬回答說:“一畝糧食的市價和一畝蔬菜的價值絕對不是相等的,那麼我們就需要調整農業的戰略方向,把單純的口糧生產和農業創收進行等量劃分,一方面保持產量區域的穩定和科技興農,這些土地優質並且種植面積大。另一方面把其餘的土地進行新農業產業開發,這些土地面積小而且人口多,而且土地中有大量的山地丘陵及鹽鹼化土地,可以進行蔬菜、果樹、林木、養殖等經濟開發。這也就是我爲什麼要進行新農業產業化改革的原因,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農民收入,還保護了環境不受侵害。”?

幾個人聽完高建彬的見解都給予了高建彬熱情的掌聲,尤其是王湘民,神情非常的激動。高建彬絕對是他的志同道合者。李盛華到此時才明白張文華爲什麼那麼看重高建彬,非要自己親自來接觸一個小科級幹部。這樣的人才如果能爲自己所用,絕對是一大助力。幾個女孩子更是美目放彩,對高建彬的印象出奇的好,高建彬的形象此刻也是非常的高大。這些女孩子們個個都不簡單,至少都是本科學歷,在校的學習也是拔尖的,要不然也來不了碧泉山莊。再加上又常年和政府高官社會顯貴打交道,見識遠超過一般的國家幹部,自然知道高建彬的話含金量相當的高。?

雖然高建彬年紀並不是很大,但是可以稱得上學識廣博才華橫溢,一個鄉鎮的科級幹部對於國內的形式居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對策,就是現在許多縣市級別的領導幹部也未必能有這樣的認識。看得出來他對於國家的政策和導向瞭解的非常清晰,與中央的步調是一致的。這樣的人天生就是當官的料子,也只有這樣的官員幹部才能真正會給老百姓帶來好的發展方向,帶領大家走上陽光大路。?

高建彬看到大家現在對自己印象非常之好,連忙對李盛華提出告辭。開玩笑,在說多了就要出醜了,在這裡的人那個見識會比他差?一旦興致上來問幾個深層的問題,那可怎麼回答?楊恩東還在牡丹閣等着呢,得意忘形不尊重領導可是大忌諱。?

李盛華笑着說:“今天我們也算是開了眼界了,談的非常好。但是沒有不散的宴席,你就去陪領導吧。”王湘民說道:“小高把手機號碼告訴我一下,大家有時間多聯繫,有時間的話我會去海州看看你的農業產業化改革的成果。”朱雲朝也收起輕視之心,主動說:“山水有相逢,我也和小高交換一下號碼,有時間到京城裡給我打電話,我的話絕對不是客套話,沒有摻雜水分的。”?

楊恩東氣定神閒的坐在座位上喝茶,這份養氣凝神的功夫讓孫祝看的暗暗佩服。由於和楊恩東關係不一樣,孫祝說話也就比起一般人大膽的多,他問楊恩東:“楊市長,高建彬這次單獨得到李盛華接待,對於這件事情我看不明白。”楊恩東平靜的說:“這對於高建彬來說是福分也是機遇,但是老子說福兮禍所依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能不能得到這個福分還要看高建彬的造化。李盛華可不是一般人,什麼樣的人物他沒有見過?不是一個僅僅剛出道,做出了一點成績的鄉鎮科級幹部,就可以入他的法眼的。這裡面深層次的東西暫時我還沒有想到。”?

實際上都知道,高建彬只是一個初涉官場的年輕人,儘管他的新農村農業產業化改革方案的確是超越了一般人,但是這還不足以是他能與京城“”交往的籌碼。李盛華何許人?那可是處於國家頂尖階層的家族嫡系核心成員,就算是省部級領導也不敢在他面前託大,這樣深厚背景的人單單厚待高建彬這的確讓他看不明白。與這樣的人交往必須要實力地位對等纔可以,這些人物看重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但是高建彬一條也不佔。作爲海州市的市長楊恩東想要和李盛華交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見了面打個招呼簡單交談還是可以的,但是深層次的交往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孫祝實際上對高建彬產生了嫉妒和敬畏兩種心思,嫉妒高建彬得到上級領導器重,還結交了京城的實力派人物。敬畏的是這麼多人看好他,那麼自己可千萬不能得罪他,這樣的主說不定什麼時候就飛黃騰達了,看現在的架勢也是前途不可限量。一旦得罪了他而且他又短時間成了自己的領導,那可就樂子大發了。別看現在自己威風八面,不過是靠着楊恩東這塊金字招牌在唬人,實際上只比高建彬高了半級,沒有什麼實權。而高建彬只要不出什麼大的紕漏,很快就能與自己平級甚至超過自己。以兩位領導對他的看重,絕對是實權職位。再說人家未來的岳父也是堂堂的市委常委、副市長。看不明白這些還當什麼領導秘書?

第747章 點燃戰火第528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中)第591章 好懸啊第74章 新鎮規劃(六)第201章 新工作開始了第368章 黨校的開班儀式第294章 國有資產流失案第398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430章 村幹部學員的重要性第146章 兌現承諾第765章 考覈過關第523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下)第347章 到滬市前的準備第592章 啞巴老太爺第276章 意外的消息第842章 行爲風格反常的老闆第713章 絕對實力的震懾第601章 媒體吹風會第385章 調整孫雪麗的職務第73章 新鎮規劃(五)第246章 回到海州過新年第605章 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第859章 何止是出大事了第635章 莫家的女婿真難當第5章 上任前的準備(下)第815章 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第784章 兩件大事第854章 拆了戲臺子第627章 準備婚禮第409章 點石成金的手段第62章 兩難之間(十一)第706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上)第462章 副市長被批的昏倒了第775章 敲打的藝術第403章 再回石橋鎮(中)第402章 再回石橋鎮(上)第173章 暫時性聯盟第35章 新經濟園區宣傳(上)第251章 張文華的擔心第494章 我刨你家祖墳了嗎第845章 嶺河速度的誕生第519章 李家長輩的無奈第253章 省委黨校同學聚會第879章 聯手壓制第460章 風波平息第420章 腿肚子轉筋的副市長第683章 撲朔迷離疑雲重重第346章 給女朋友買寶馬第268章 思想動員與年度規劃第411章 李麗的領導潛質第447章 撲朔迷離的發展第528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中)第333章 深度開發的試點準備工作第693章 副省長候選人第824章 灰頭土臉第359章 舞吧再續前緣第580章 短兵相接刺刀見紅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第165章 離任前的談話第92章 回家(七)第96章 回家(十一)第232章 調走之前的安排第730章 誰在下臭棋第456章 停職檢查事件的延續第770章 談判和交換第859章 何止是出大事了第16章 秦惜月的遭遇第355章 最後的大贏家第672章 你不要臉我還要呢第284章 石橋鎮的幹部需要溝通第56章 兩難之間(五)第430章 村幹部學員的重要性第145章 特殊的考試第751章 算後賬第749章 兵敗如山倒第175章 得罪人了第293章 高建彬的人脈關係第545章 帶來的新消息第879章 聯手壓制第761章 佈局和交換第261章 第一把火的燃燒第298章 大學生當村幹部的商討第526章 我的就是我的第47章 秦惜月的想法第287章 政府工作的要點第239章 塵埃落定了第788章 關上門自己玩第82章 過年了(六)第154章 不放鹽的雞湯第449章 功成身退第13章 一點風花雪月的事第483章 活見鬼的第三次交鋒第76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437章 農業部領導的肯定第352章 牆角挖不得第79章 過年了(三)第216章 另一派的窩裡鬥第695章 學長學妹酒後的一夜
第747章 點燃戰火第528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中)第591章 好懸啊第74章 新鎮規劃(六)第201章 新工作開始了第368章 黨校的開班儀式第294章 國有資產流失案第398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430章 村幹部學員的重要性第146章 兌現承諾第765章 考覈過關第523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下)第347章 到滬市前的準備第592章 啞巴老太爺第276章 意外的消息第842章 行爲風格反常的老闆第713章 絕對實力的震懾第601章 媒體吹風會第385章 調整孫雪麗的職務第73章 新鎮規劃(五)第246章 回到海州過新年第605章 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第859章 何止是出大事了第635章 莫家的女婿真難當第5章 上任前的準備(下)第815章 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第784章 兩件大事第854章 拆了戲臺子第627章 準備婚禮第409章 點石成金的手段第62章 兩難之間(十一)第706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上)第462章 副市長被批的昏倒了第775章 敲打的藝術第403章 再回石橋鎮(中)第402章 再回石橋鎮(上)第173章 暫時性聯盟第35章 新經濟園區宣傳(上)第251章 張文華的擔心第494章 我刨你家祖墳了嗎第845章 嶺河速度的誕生第519章 李家長輩的無奈第253章 省委黨校同學聚會第879章 聯手壓制第460章 風波平息第420章 腿肚子轉筋的副市長第683章 撲朔迷離疑雲重重第346章 給女朋友買寶馬第268章 思想動員與年度規劃第411章 李麗的領導潛質第447章 撲朔迷離的發展第528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中)第333章 深度開發的試點準備工作第693章 副省長候選人第824章 灰頭土臉第359章 舞吧再續前緣第580章 短兵相接刺刀見紅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第165章 離任前的談話第92章 回家(七)第96章 回家(十一)第232章 調走之前的安排第730章 誰在下臭棋第456章 停職檢查事件的延續第770章 談判和交換第859章 何止是出大事了第16章 秦惜月的遭遇第355章 最後的大贏家第672章 你不要臉我還要呢第284章 石橋鎮的幹部需要溝通第56章 兩難之間(五)第430章 村幹部學員的重要性第145章 特殊的考試第751章 算後賬第749章 兵敗如山倒第175章 得罪人了第293章 高建彬的人脈關係第545章 帶來的新消息第879章 聯手壓制第761章 佈局和交換第261章 第一把火的燃燒第298章 大學生當村幹部的商討第526章 我的就是我的第47章 秦惜月的想法第287章 政府工作的要點第239章 塵埃落定了第788章 關上門自己玩第82章 過年了(六)第154章 不放鹽的雞湯第449章 功成身退第13章 一點風花雪月的事第483章 活見鬼的第三次交鋒第76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437章 農業部領導的肯定第352章 牆角挖不得第79章 過年了(三)第216章 另一派的窩裡鬥第695章 學長學妹酒後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