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古董走私犯

在民間,四川雅安縣高頤墓前的石獅子,就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石獅子,是東漢時期的遺物。

所以獅子在中國更多地是作爲一種神話中的動物出現的,和麒麟一起成爲中國的靈獸。

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拍賣師得意的介紹說:“這一對是清代尚書府角門的一對獅子,像這種雕刻精美,有年代和工匠落款的獅子可是不多見,起拍價,五萬,最低加價一萬元。現在開始。”

而現場的古董圈子裡面的幾個掌櫃的對這個事情倒是不怎麼樣的關心,獅子倒是開門到代,劉老六這一點倒是沒有說謊,但是,這種獅子也算不上什麼稀有、

什麼尚書府的獅子啊,江南的那些土財主門口未必就沒有這種獅子,只要是不逾制的話,你愛怎麼樣雕刻就怎麼樣雕刻。當然了,對圈裡面的人這東西不算稀罕、

、但是對那些富豪們倒是新鮮的很,這種漢白玉的獅子他們也是不多見,因此,幾個富豪叫價倒也是比較激烈。

一會這價格就到了十萬了,但是價格到了十萬之後,想往上升就難了。

這個時候陸青青好奇地問:“這獅子到底是什麼來歷啊。好像和我在一般的人家的門前見到的獅子是不一樣的。”

王海東哼了一下說:“當然是不一樣了。這對獅子應該是誰家的宗祠外面的東西,和一般的人家的東西當然是不一樣了。一般的來講,這種宗祠外面的石頭獅子雕刻多比較精美,這也是顯得我們中國人對老祖宗個尊敬知情。從那獅子上面的痕跡上來看,取下來的時間不超過兩個月,也不知道是哪個敗家子做的孽。”

因爲王海東坐的比較靠後,他自己可不是來買什麼古董的,說白了就是來砸場子的,因此自然是不會去做出頭鳥了。

坐在前排的不是爭奪十六鼎的三家,那就是幾個有錢人得意洋洋的坐在那裡。

幾個古董鋪子的掌櫃倒是坐的比較不顯眼。而且,那幾個富豪正在爭奪這對漢白玉的獅子,王海東這邊說話的聲音也是比較低的,因此,在這樣子的時候倒也是沒有多少人聽到王海東的話。

但是,金胖子在一旁倒也是聽的清楚,他立刻就說:“海東,這事情有點過,小心禍從口出啊,反正這東西的來歷你我心中明白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廂情願的事情咱們管什麼啊,若是你都管的了,保證你就算是宰相的肚量也裝不下這麼許多。”

在古玩市場,尤其是在這地下拍賣會,正經來的玩意確實不多,正經來的誰願意到這地方來拍賣啊。

因此,每一件古董都是有他自己的故事的。

王海東倒是知道輕重,瞪了陸青青一眼,那意思就是警告她不應該說話的時候不要說話,陸青青倒是一肚子的委屈,心中暗想,有疑問就不能夠問嗎?很了不起是不是,我還不稀罕問呢。

但是,到了第三件古董的時候,上來了是一件梅瓶,清代的百子圖青花梅瓶。陸青青終於還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再一次的問:“這玩意是做什麼用的,看上去怪怪的。”

不熟悉梅瓶的人看這玩意當然是感覺有點怪怪的了。王海東只有解釋說:“這件東西是梅瓶,古時候人們用來盛酒用的容器。”

陸青青一臉的不相信說:“這玩意盛酒,誰相信啊,怎麼樣把酒倒出來,不灑一地纔怪。”

王海東拍拍腦袋說:‘梅瓶到後來才變成這個樣子的,這樣子的梅瓶已經不是用來盛酒的了,而是一件觀賞用的東西。作爲拯救的梅瓶大約就像是現在你看到的梅瓶攔腰砍斷,只保留上半截那種形狀。”

王海東形容這樣子的事情雖然不是十分的準確,但是大約也是差不多了。

以前的梅瓶絕對不是這種樣子,倒是真的像是王海東說的那般。

只是到了後來,隨着時代的發展,梅瓶慢慢的變成了現在觀賞用的玩意了。

因此,也就是講究了曲線流暢,視覺舒服一類的特點了。

說來,要是言明這梅瓶像是一隻拉伸變形了的酒罈子的話,這個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的。

這隻梅瓶如果是擺放在書房客廳中,倒也是很雅緻,至少那漢白玉的獅子你不能夠擺放在書房中不是。

十多萬買回去,擺放在門口?那就是燒包了。因此,這梅瓶的爭奪更加的激烈一點。

倒是孫少虎這傢伙最後不知道是抽風了還是怎麼樣,根本就沒有看李子敬這個狗頭軍師一眼,直接的十六萬吧這件梅瓶給拿到手了。

十六萬,這已經是市場價了,幾乎沒有什麼利潤了,因此,這個價格也就沒有什麼人願意和他爭奪了。

最後孫少虎用了十六萬把這件梅瓶給拿下了。

而且,這個時候孫少虎還得意洋洋地說:“老李,怎麼樣,我這一次出手值得吧。”

李子敬當然不敢說不值得了,連連點頭說:“這玩意確實有很大的升值空間,不錯不錯。”

隨後的幾件物品也沒有多少i人爭奪,基本上都是被前來湊熱鬧的大款給弄走了。

孫少虎等三方面的人卻是穩坐釣魚臺,他們本來就不是爲了這些古董過來的,因此,根本就沒有把這些東西給哦放在心上。

到了最後,嶽五羊有點不耐煩地說:“我看還是把那十六鼎給拿出來吧,大家等的不就是這樣子的一件寶貝。

能夠與十六個字的青銅鼎,那可是近年來少見的寶貝啊。”這句話倒是說出來了大家的心聲來。

雖然圈子裡面的人知道這樣子的一件東西不可能是自己弄到手的,但是,看一眼也是好的啊。像是十六鼎這樣子的寶貝,除了這一次之外,剩下的再想看的話估計也就是要去博物館看,毛公鼎什麼的了。

或者對江流市的古董商人來講,這是最後一次見到十六鼎的機會了。

這個時候劉老六倒是沉得住氣,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說:“大家不要着急,東西我一定是會帶來的。老貓,讓人把東西給帶上來。”

話音剛落,老貓這個傢伙推着一輛餐車走了進來,餐車上覆蓋的是一層紅色的綢子。

國寶嘛,總是要有國寶的架子的。

這一次是劉老六親自去把東西給打開,然後他得意的對大家說:“能夠在最後一次拍賣會上拍賣出來這樣子的一件寶貝,也算是給我這拍賣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了。

現在請大家過來鑑定一下東西。”

拍賣之前都是要別人看一看貨色是怎麼樣的,像是字畫,善本,珍貴的瓷器等等可能不會讓別人觸摸,但是,拿着放大鏡鑑定一下東西的真假,這樣子的事情還是一定要有的。

孫少虎第一個走上前去,可惜,他看十六鼎也是不可能看出來什麼門道,於是立刻招呼李子敬上來。李子敬這傢伙主要的是瓷器方面比較高明一點,但是,在青銅器上也是有點涉獵的。

他拿着放大鏡看了兩分鐘,這個時候嶽五羊有點不樂意了,沉下臉來說:“看看就成了,又不是沒有見到過,別人還看不看啊。”

孫少虎這傢伙其實也是那種虎人,根本就不把這樣子的警告給放在心上,等到李子敬收了放大鏡以後,兩個人才默不作聲的離開。

這也是古董行的一個規矩,你堅定出來就鑑定出來了,沒有鑑定出來也就算了,但是在這個時候不能夠把你的結果給說出來,免得在這樣子的時候影響到別人的鑑定。

而孫少虎這傢伙從頭到尾根本就沒有正經的看嶽五羊一眼,這可是把嶽五羊給氣的半死,一張臉漲紅的如同豬肝一般。但是現在也不是發作的時候,他怒氣衝衝的走上前去,也是非常的仔細的檢查了一邊這才滿意的退下來。

第三個勢力芙蓉看過之後,剩下的人才算是近距離的觀察了一下這傳說中的十六鼎。

這行家眼中一看就知道有沒有,孫少虎這傢伙看不出來什麼來,但是並不是說王海東這幫人也是看不出來什麼一二來。

十六個金石銘文,這樣子的東西倒是難不住王海東的。這上面記載的是魯王祭天的時候的一些場景。算是對當時的禮儀制度和祭祀方面的情況做了一些簡單的記載。這也是一件難得的歷史文物了。王海東回去之後,陸青青這丫頭迫不及待的拉着王海東,雖然是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在這樣子的時候王海東還是明白她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個時候大廳裡面的一些人都在悄悄的交談着。

而這個時候劉老六倒也是知道大家需要一些時間討論這個十六鼎,也沒有急着打斷大家。

尤其是孫少虎、芙蓉和嶽五羊三個方面的勢力,那可是衝着這十六鼎來的,看他們三個人的舉動,倒也是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但是劉老六還是爲他們感覺到悲哀。

第410章 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力第696章 合理利用第685章 表現自己第156章 忘恩負義第265章 一時迷惑第378章 你錯了第256章 我不幹第147章 安全第一第205章 唐刀(一)第110章 林瘋子第328章 恩怨第196章 老子有錢第239章 一顧聚寶閣第527章 眼光不同第416章 規矩第86章 清代漢白玉獅子第488章 心裡不舒服第231章 上樑不正第8章 金絲楠木第446章 利益問題第84章 過江龍第70章 修復液第七百一十三 燙手的山芋第63章 兩件廢品傢俱第203章 根深蒂固第673章 角度不同第370章 我也有好處第371章 負責任第655章 深入瞭解第296章 有價的叫磚家第142章 賭石、運氣第118章 來頭不小第438章 是不是有意的第276章 氣勢第182章 老四的經歷第239章 一顧聚寶閣第45章 賣掉翡翠第534章 厚黑學的用處第196章 老子有錢第443章 已經不錯了第115章 當個託如何?第28章 偷樑換柱第384章 疏忽了第49章 玩古董的心態第253章 折中的辦法管用嗎?第155章 我自願才成第612章 有來歷第19章 一碗水端平第554章 無可奈何第691章 不管我的事情第716章 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619第171章 賺錢之道第76章 十六字鼎第259章 悲催的宋江風第503章 狗孃養的歷史第454章 立場問題第544章 誰貪誰廉第712章 自己明白就成第596章 不瞭解情況第333章 不爲賺錢第676章 真正的好處第33章 硯臺上的詩句第156章 忘恩負義第38章 古董地第653章 死不承認第225章 外行和內行第632章 自己的堅持第1章 古董市場的騙子第460章 商人沒有道德底線第9章 去拍賣公司看貨第395章 利益交換第290章 回來了第629章 手段堅決第175章 冷靜不了第557章 異同之處第207章 做贗品的學問第478章 有能力第108章 芙蓉起青根變成鬼臉第111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386章 值當的嗎?第690章 我就是一商人第32章 端硯第115章 當個託如何?第665章 功勞第91章 小媳婦第118章 來頭不小第234章 考察團來了第671章 不瞭解情況第644章 取信於人第422章 有必要第516章 成功和失敗的學問第530章 妥善處理第474章 利益交換的學問第15章 拍賣會上的託第424章 規矩第298章 金縷玉衣的來歷第137章 蘇裱第566章 隨時改變立場第87章 古董走私犯
第410章 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力第696章 合理利用第685章 表現自己第156章 忘恩負義第265章 一時迷惑第378章 你錯了第256章 我不幹第147章 安全第一第205章 唐刀(一)第110章 林瘋子第328章 恩怨第196章 老子有錢第239章 一顧聚寶閣第527章 眼光不同第416章 規矩第86章 清代漢白玉獅子第488章 心裡不舒服第231章 上樑不正第8章 金絲楠木第446章 利益問題第84章 過江龍第70章 修復液第七百一十三 燙手的山芋第63章 兩件廢品傢俱第203章 根深蒂固第673章 角度不同第370章 我也有好處第371章 負責任第655章 深入瞭解第296章 有價的叫磚家第142章 賭石、運氣第118章 來頭不小第438章 是不是有意的第276章 氣勢第182章 老四的經歷第239章 一顧聚寶閣第45章 賣掉翡翠第534章 厚黑學的用處第196章 老子有錢第443章 已經不錯了第115章 當個託如何?第28章 偷樑換柱第384章 疏忽了第49章 玩古董的心態第253章 折中的辦法管用嗎?第155章 我自願才成第612章 有來歷第19章 一碗水端平第554章 無可奈何第691章 不管我的事情第716章 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619第171章 賺錢之道第76章 十六字鼎第259章 悲催的宋江風第503章 狗孃養的歷史第454章 立場問題第544章 誰貪誰廉第712章 自己明白就成第596章 不瞭解情況第333章 不爲賺錢第676章 真正的好處第33章 硯臺上的詩句第156章 忘恩負義第38章 古董地第653章 死不承認第225章 外行和內行第632章 自己的堅持第1章 古董市場的騙子第460章 商人沒有道德底線第9章 去拍賣公司看貨第395章 利益交換第290章 回來了第629章 手段堅決第175章 冷靜不了第557章 異同之處第207章 做贗品的學問第478章 有能力第108章 芙蓉起青根變成鬼臉第111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386章 值當的嗎?第690章 我就是一商人第32章 端硯第115章 當個託如何?第665章 功勞第91章 小媳婦第118章 來頭不小第234章 考察團來了第671章 不瞭解情況第644章 取信於人第422章 有必要第516章 成功和失敗的學問第530章 妥善處理第474章 利益交換的學問第15章 拍賣會上的託第424章 規矩第298章 金縷玉衣的來歷第137章 蘇裱第566章 隨時改變立場第87章 古董走私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