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登高者,望遠

王肖敏在夏想還在壩縣時,就對他印象不錯。因爲有幾次陳風提出要調夏想回燕市,就讓他格外留意起夏想的一舉一動。後來壩縣打通山路,開發旅遊,經濟大步邁向了新臺階,表面上是李丁山的功勞,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是夏想在背後出謀劃策,壩縣有繁榮的今天,夏想功不可沒。

後來夏想調回燕市,他也斷斷續續在和陳風的聯繫中,聽到夏想的點滴。雖然不多,也沒有刻意關注他,但還是一聽到夏想的事蹟就放在了心上。此次他調任單城市任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是他的政治生命中一次重大的機遇。在單城市的市長任上,如果做出了政績,以他現在的年齡,再做一屆市委書記,還可以在退休之前,以副省級的級別到人大、政協養老。

在臨來單城市之前,王肖敏就仔細研究過單城市的歷史和現狀,也將單城市和燕市做了詳細的對比,就發現單城市近些年在經濟發展方面,已經遠遠落後於其他的兄弟城市了。

最早在燕省成立不久,排車牌號碼時,是按照當時的經濟規模排序,燕市第一,秦唐市第二,單城市第三。幾十年過年後了,單城市的車牌還是燕C打頭,但單城市的經濟在燕省已經排不到前三名了,去年排名第5,今年第6,明年能不能保住第6名還不好說……王肖敏在還沒有上任之前,就已經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單城市產業結構老化,全市輕工業落後——以前紅火一時的棉紡廠,現在一片凋零,都處於破產的邊緣。全市的重工業也不發達,當然也不能完全說不發達,單城市鋼鐵總廠號稱全國三大鋼鐵基地之一,總資產500多億元,職工2萬人,具備了年產500萬噸鋼的綜合生產能力。但單鋼龐大是龐大,但屬於國有企業,生產效率低下,投入產出比低,人員臃腫,負擔重,並不是王肖敏心目中的理想的重工。

應該說,單城市除了單城鋼廠以外,幾乎就沒有其他的重工業基礎了,再有比較拿得出手的企業還有一家酒廠和一家羽絨服廠,可以說,單城市的產業結構非常不合理,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幾乎沒有,基本上還是十幾年的產業結構,在南方發達省份早就完成了轉型之後,單城市還和燕省大部分地市一樣,沉睡不醒!

從夏想在燕市城中村改造小組的表現,到他在安縣任副縣長時,爲安縣招商引資,擴建景區,興建度假村,打通山路,等等,可見夏想出色的政治智慧和敏銳的商業頭腦,尤其是王肖敏在仔細研究了夏想經手的所有商業項目之後,大大地吃了一驚,因爲夏想看中的項目,全部贏利,達到了預定目標。

招商引資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在引進外來資金之後,能夠有持續的贏利點。

王肖敏今天十分想見夏想一面的真實用意就是,他聽到夏想是單城市人之後,就動了心思,希望夏想以一個單城人的角度,來闡述一下單城市今後的發展思路。

三人先是聊天,慢慢地王肖敏就步入了正題,說出了他真正的來意。

夏想聽了,低頭不語。

單城市的情況他也是心裡有數,不止單城市,整個燕省都是差不多的一種狀況,產業結構落後,人心思穩,進取不足,導致現在燕省在全國排名逐年下滑。正是因爲燕省的經濟狀況一年不如一年,纔在嶺南省的投資面前,硬氣不起來。

也正是邱家的眼光獨特,在犧牲了其他方面的巨大利益之後,終於力扶海德長入主嶺南省。海德長本來在有望在京城大部裡面任一把手,但在和邱家老爺子面授機宜之後,毅然決定前往嶺南省。在其他家族還沒有完全意識到,經濟領域正在慢慢地成爲改變政治格局的決定性力量之前,邱家已經搶先一步走到了前面。正是如此,海德長剛上任不久,就遇到了邱緒峰事件,只一出手就決定了勝負。

如果海德長早入主嶺南省兩年,邱緒峰也可以藉助嶺南省經濟發達的東風,在安縣就能做出一番不小的政績出來。雖然海德長爲了當上嶺南省的省委書記,在京城中等了一年多,但目前看來還是非常划算的事情。海德長當上省委書記不久,就接連出手,利用經濟優勢,替邱家挽回了不少劣勢。

可以預見的是,邱緒峰到寶市之後,可以更好地利用嶺南省的優勢,拉來投資和資金,一改在安縣的束手束腳的劣勢。和政治力量有時無法達到每一個地區的影響力相比的是,經濟力量,卻能在任何一個地方顯示出巨大的威力。就在前天,夏想已經介紹了邱緒峰和曹永國見了面,他也私下裡告訴曹永國,邱緒峰能爲寶市帶來投資,儘可能讓市長在安排分工的時候,讓邱緒峰分管經濟。

再說到目前的現狀是,就如燕市的鋼廠和藥廠一樣,說是超大型國企,實際上也是處於虧損的狀態,只不過爲了保持國企形象,爲了幾萬工人的生計,國家每年補貼大量資金,年年用銀行貸款衝抵虧損,才勉強不倒。如果一切按照市場規律,燕市鋼廠和藥廠早就倒閉了。

但國情就是國情,必須要照顧一些老舊的大型國企,否則很容易引發社會問題。照顧老舊國企的政策夏想也可以理解,但他不能理解的是,爲什麼發達省份可以成功地轉型,而燕省的老舊國企要麼靠吃老本,要麼靠銀行補貼,要麼只有倒閉一條路可走?

難道就不能真正地面對市場,到市場的大潮之中搏擊一番?

不是不能,是不敢,是責任不明確。

作爲保守的省份,因爲思想傳統的原因,在國企擔任領導職務的人不是在經營企業,而是在作官。歸根結底,還是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經理人,而是當一個政府官員。他們擔任領導職務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升官,爲了下一步提升一級,而不是想方設法把企業做大做強。

企業是不是效益好和他們能不能升遷沒有必然的聯繫,誰還有心思去用心經營企業?反正熬上幾年資歷,再換個好地方升上一級,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漲工資,漲待遇,至於他走之後國企的死活,與他一點干係也沒有。

燕省當年不是沒有好企業好產品,在90年代中期,曾經一家手錶廠全國聞名。當時錶廠拍了一個傳誦一時的廣告,從直升飛機上扔下手錶,在十幾米的高空墜落到地,手錶安然無恙,依然正常走時,結果轟動一時,成爲國內的知名品牌。

還有當時名動全國的宇環牌電視機,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名牌,銷量供不應求,許多人爲買一臺彩電,還要託人情排號,可見當時的熱銷情景。

可惜的是,時過境遷,當年著名品牌的手錶,如今連廠房都賣了。而全國聞名的宇環電視,現在已經淪落爲配件廠,成爲新興品牌的附屬品。

想想就讓人痛心。

夏想還了解到的事實是,在期刊市場還沒有興旺之前,燕省的報刊雜誌也是領先全國,有一本青春類的雜誌發行量曾經在同類雜誌中排名第一!還有一份時政類的報紙,期發行量也高達20萬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讓同行羨慕不已。

然後自90年代初,全國的期刊市場開放之後,南方許多報刊異軍突起,憑藉新奇和全新包裝,迅速佔領了市場。而燕省的青春類雜誌,由最初的80萬的發行量,迅速萎縮到8萬,甚至到今天已經不足3萬!更可笑的是,青春類的面對青年的雜誌,主編竟然是一個50多歲的老頭——以老年人的思維辦青春雜誌,能把握市場脈搏就怪了!

而時政類的報紙,自從換了一個主編之後,發行量每年下降一萬,到現在市場份額已經只有8萬份的發行量了。對於一份報紙來說,8萬份的發行量,基本上就要降到了生死線上。而主編從來沒有覺得是他的原因,還要琢磨如何更進一步,到燕省日報當一個主任。

夏想每每想起燕省在市場大潮中,和發達省份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就不免心痛。只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也只是空想而已,影響不了任何人的決定。

甚至在後世燕市好不容易又出了一個全國性的知名企業——四牛集團。四牛集團是集奶牛飼養、乳品加工、科研開發爲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產銷量一直高居國內同行業之首,卻突然間出現了尿素奶粉事件!結果一夜之間,四牛集團跌落塵埃,再也沒有恢復到全盛之時的盛況,原先收購的許多中小品牌也四分五裂。

太多的經驗教訓,太多的血淚事例,只是在夏想在基層爲官時,一心撲在基層的建設之上,很少想到全局想到整體。現在在省委辦公廳工作,在信息處接觸到了大量的信息和材料,又和王肖敏面對面坐在一起,讓未來的單城市的市長開口問他對單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看法,再聯想到最近京城中上層對燕省的不滿和敲打,夏想心中沉澱許久的許多想法都浮現腦中,就有了一種厚積薄發的感慨。

果然是登高者,望遠!

不過想到自己的身份,顯然站在一個市長的高度來對單城高的經濟指手畫腳,是非常不合時宜的。王肖敏再客氣,再對自己表現出親近,他畢竟也是一市之長。他向自己請教,是沒有市長架子是平易近人的表現,如果自己誇誇其談指點江山,就是不識時務自高自大的作派。

夏想就謙虛地說道:“王部長問我,相當於問道於盲了。我在基層最高做到常務副縣長,現在也只是信息處處長,不管是資歷還是境界,都達不到縱觀全局的層次,讓我對單城市的發展發表看法,恐怕要讓您失望了。再說,單市長對單城市的瞭解,遠在我之上,更有高屋建瓴的大局觀……”

王肖敏和單士奇對視,二人會心地一笑。

單士奇感慨說道:“小夏,平心而論,我和曹書記雖然不算至交好友,但也算一見如故,現在也是有些交情,對於你,我也是當成晚輩看待。你在燕市城中村改造小組的所作所爲,在安縣做出的成績,別人或許不清楚,卻瞞不過我和王部長。我和王部長趁今天你弟弟結婚的日子來和你見面,有些事情不說大家也心裡清楚,是爲捧場……但那些不是主要的原因,而是因爲我覺得這樣的機會,大家坐在一起,可以放鬆可以不論身份,輕鬆地聊天。你別當我是單城市長,也別當王部長是組織部長,就當我們二人是你的長輩,當然,是朋友也行,就是隨意說說話,談談對目前局勢的看法。”

王肖敏顯然和單士奇的圓潤不一樣,他板起了臉色,不快地說道:“小夏,謙遜是好事,但要分人。你和陳書記的關係就不用說了,我和陳書記也是多年的交情了,要不我們也不會坐在一起。你有多大本事,有多高的眼光,我心裡有數,否則我也不會開口和你討論單城市的經濟結構問題。我上任市長以後,身邊還會缺少經濟方面的專家?我之所以和你討論,是看重了你與衆不同的眼光,還有對市場的準確的把握。當然,如果你覺得和我見外,不說也沒有關係,我不強求。”

王肖敏的話幾乎是冷冰冰的,不帶一點感情色彩。單士奇就有點尷尬,見氣氛不太友好,就想打圓場。

夏想卻笑了:“王部長見笑了,我不是矯情,也不是和您見外,而是確實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單市長擔任單城市市長多年,應該也是心裡有數,單城市和燕省的其他地市一樣,保守而缺乏進取精神,倒也不能完全怪政策上的原因,和燕省人的性格也有關係。燕省人一向保守,寧肯在家中受窮,也不願意出去打工或創業。就算做生意小有所成,也是小富則安的思想……”

夏想就從他所瞭解到單城市的現狀,以及和燕市現狀的對比,再結合他記憶中燕市和單城市各自不同的發展軌道,發表了自己的淺見。

因爲單城市是他的家鄉,夏想對後世的單城市的發展還算記憶深刻,基本上單城市一直是四平八穩地向前發展,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相反,單城鋼廠的效益卻年年下滑。儘管國內隨着汽車行業的興起,對鋼鐵的需要求量增大,但由於新興鋼廠的崛起,單城鋼廠的競爭力下降,人員老化,設備陳舊,以及管理效率低下,最主要的是,生產成本過高,嚴重地阻礙了單城鋼廠的市場佔有率。

同等情況下,別家的鋼材要比單城鋼廠便宜百分之十左右,誰會當冤大頭,非單城鋼廠的鋼材不買?

後來由於國際上鐵礦石的漲價,導致單城鋼廠的效益大幅滑坡。因爲單城市深入內地,交通不便,遠不如沿海城市在鐵礦石的運輸上有便利條件。一噸礦石,沿海的鋼廠至少要比單城鋼廠少幾百元的運輸費用,折算下來,單城鋼廠光是成本就比人家的銷售價格還高,怎麼和別人競爭?

痛定思痛之餘,單城鋼廠纔開始投入巨資興建自己的專用鐵路線,由單城市直通黃驊的渤海港口,以解決燃眉之急。但在當時的國際和國內大環境的兩重影響下,單城鋼廠已經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正是由於有運輸優勢和港口城市的便利條件,位於連雲港的鞍鋼分廠逐漸強大起來,成爲國內的鋼鐵產業的支柱企業之一。

單城鋼廠正是看到了鞍鋼將分廠建在連雲港的成功先例,才痛下決心修建一條救命鐵路,直達燕省的沿海城市黃驊港,以便可以減少在運輸環節的巨大費用,獲得成本上的優勢。只不過已經比別人晚了一步,失去了市場的先機。

“就象單城鋼廠,目光有就點短淺了。”夏想心想既然讓他說,索性就將單城鋼廠現在的弊端說出來,不管單士奇和王肖敏是不是接受,也算了了他一樁心願。他也不願意看到家鄉的鋼廠,再次重蹈燕省許多大型國企的覆轍,因爲運輸成本的問題,漸漸失去市場。

夏想的話一出口,單士奇的臉色立刻凝重起來:“小夏,但願你不是故作驚人之語,以我看,現在的單城鋼廠,在國內的影響力還算不錯,目前的效益也還可以,是單城市的利稅大戶,你怎麼就說單城鋼廠目光短淺了?”

王肖敏也是一臉驚訝,不過他的態度比單士奇稍有護短不同,而是饒有興趣地問道:“說說看,怎麼個目光短淺了?照我看,無非就是一些大型國企的通病罷了,比如人員臃腫,人浮於事,除此之外,單城鋼廠的市場前景還算不錯,我也比較看好……你一開口就點出單城鋼廠這個單城最大的企業,肯定是比我目光長遠,看得更深入了,說來聽聽。”

比起單士奇的吃驚,王肖敏反而是虛心接受的態度。

第1165章 繼往開來,有所期待第843章 正面,獨攬大權第1648章 風一吹,火就急第456章 再戰第433章 不知天高地厚第955章 推手第1695章 收穫不小第509章 狹路相逢第1104章 敬我一尺,還你一丈第2088章 動了底線第498章 風波再起第1490章 戰端第734章 亂中有序第670章 麻煩第612章 平衡點第833章 機遇,即將破局第579章 純屬意外第262章 着名女主持人第281章 激烈碰撞第1512章 就此上演第612章 平衡點第325章 博弈第1131章 意外再起,隱患再留第1178章 突發事件,高下之間第921章 決心,發作第1220章 先有小勝,再起大風第280章 各方雲動第2202章 驚喜不斷第304章 訂親前夕第922章 第一把火第2164章 風動人心第559章 兩種態度第455章 應對之策第254章 和厲潮生第一次過招第494章 決戰第二局,含沙射影第1579章 開始了……第288章 肖佳在京城第1465章 歡送,歡場第867章 風聲,不破不立第1165章 繼往開來,有所期待第1212章 一舉三得,各個擊破第1711章 唯夏想一人而已第302章 難得和梅書記談工作第773章 步步驚心第2085章 艱難的政治之路第36章 小規模衝突第49章 功夫在書法之外第1079章 出人意料的重大調整第1864章 新的角力點第942章 風大雪急第1549章 等待一個契機第635章 樂極生悲第1779章 全部在此一舉第1537章 真要下注了第214章 常委會上的玄機第1251章 再次交手,未雨綢繆第1604章 養虎爲患,還是農夫和蛇第749章 敲響喪鐘,埋下炸彈第878章 蔓延,大火滔天第1802章 複雜的人事第1275章 周折,結果第1968章 猛烈碰撞第1941章 生死一線第1877章 兩處開花第1975章 路還很長第1201章 狼狽收場,隆重登場第321章 利益決定朋友第1494章 各有人生豪賭第126章 第一步,許之以利第2194章 管閒事第446章 應戰第643章 只差一步第955章 推手第137章 直白和含蓄兩種風情第1650章 漁翁夏想第2050章 已然大變第44章 可憐之人的可恨之處第1298章 醞釀第760章 褒貶自有春秋第1537章 真要下注了第546章 還手第1068章 皮不休可以休矣第623章 支點第380章 各取所需的結果第1585章 末路狂花第255章 美女書記的往事第689章 紛亂的常委會第2062章 岌岌可危第180章 在市長家留宿兼偷情第1329章 胃口不小,步子太大第921章 決心,發作第1033章 最後一輪較量第125章 李丁山的精心安排第399章 新的關係,新的資源第990章 打擂臺第1330章 打蛇要防被蛇咬第1657章 最後一個問題了第222章 28歲的女縣委副書記第1218章 多說無益,手下高低第1517章 後手之後,還有後手
第1165章 繼往開來,有所期待第843章 正面,獨攬大權第1648章 風一吹,火就急第456章 再戰第433章 不知天高地厚第955章 推手第1695章 收穫不小第509章 狹路相逢第1104章 敬我一尺,還你一丈第2088章 動了底線第498章 風波再起第1490章 戰端第734章 亂中有序第670章 麻煩第612章 平衡點第833章 機遇,即將破局第579章 純屬意外第262章 着名女主持人第281章 激烈碰撞第1512章 就此上演第612章 平衡點第325章 博弈第1131章 意外再起,隱患再留第1178章 突發事件,高下之間第921章 決心,發作第1220章 先有小勝,再起大風第280章 各方雲動第2202章 驚喜不斷第304章 訂親前夕第922章 第一把火第2164章 風動人心第559章 兩種態度第455章 應對之策第254章 和厲潮生第一次過招第494章 決戰第二局,含沙射影第1579章 開始了……第288章 肖佳在京城第1465章 歡送,歡場第867章 風聲,不破不立第1165章 繼往開來,有所期待第1212章 一舉三得,各個擊破第1711章 唯夏想一人而已第302章 難得和梅書記談工作第773章 步步驚心第2085章 艱難的政治之路第36章 小規模衝突第49章 功夫在書法之外第1079章 出人意料的重大調整第1864章 新的角力點第942章 風大雪急第1549章 等待一個契機第635章 樂極生悲第1779章 全部在此一舉第1537章 真要下注了第214章 常委會上的玄機第1251章 再次交手,未雨綢繆第1604章 養虎爲患,還是農夫和蛇第749章 敲響喪鐘,埋下炸彈第878章 蔓延,大火滔天第1802章 複雜的人事第1275章 周折,結果第1968章 猛烈碰撞第1941章 生死一線第1877章 兩處開花第1975章 路還很長第1201章 狼狽收場,隆重登場第321章 利益決定朋友第1494章 各有人生豪賭第126章 第一步,許之以利第2194章 管閒事第446章 應戰第643章 只差一步第955章 推手第137章 直白和含蓄兩種風情第1650章 漁翁夏想第2050章 已然大變第44章 可憐之人的可恨之處第1298章 醞釀第760章 褒貶自有春秋第1537章 真要下注了第546章 還手第1068章 皮不休可以休矣第623章 支點第380章 各取所需的結果第1585章 末路狂花第255章 美女書記的往事第689章 紛亂的常委會第2062章 岌岌可危第180章 在市長家留宿兼偷情第1329章 胃口不小,步子太大第921章 決心,發作第1033章 最後一輪較量第125章 李丁山的精心安排第399章 新的關係,新的資源第990章 打擂臺第1330章 打蛇要防被蛇咬第1657章 最後一個問題了第222章 28歲的女縣委副書記第1218章 多說無益,手下高低第1517章 後手之後,還有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