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升龍城破

尹元衡可不敢答應王杲,讓建州女真人幫着他們共抗東瀛兵馬,只怕最後請神容易送神難。

王杲卻不以爲意,對尹元衡道:“你們出錢糧,我們出兵馬。若是朝鮮不行了,仍可派人來會寧找我。”

這一次尹元衡只是笑了笑,並沒再接對方方和話茬。

兩人在趙國忠的見證下,商定了會寧城的交接方式之後,便各自返回。

趙國忠將雙方之事,寫成奏摺上報給朱載坖,派人快馬送入京城。

得到了趙國忠的彙報,朱載坖便有些盤算。建州女真如今也發展的有些強了,若是不給他們一個對外展示的機會,怕是到時對於大明遼東會有些影響。

之前留着建州女真,便是要讓其牽制朝鮮。如今建州女真確實將朝鮮消耗的不輕,但是也不能讓他們閒下來。若是建州女真擁兵自重,大明對於這個向來比較順從的部族,也不好強行改土歸流。既然王杲有意派兵入朝,與東瀛作戰,這倒也是個消耗建州女真實力的辦法。

於是,朱載坖寫了一紙詔書,責令建州女真伺機入朝。具體時間,可由建州女真首領王杲自行決定。

王杲接到了朱載坖的旨意,心中盤算,這位大明皇帝也不簡單。對方如此安排,就是明擺着要消耗我建州女真的實力。可是這對於王杲來說,又非常具有誘惑力。

在王杲的眼中,大明是根本不能招惹的存在。要想讓建州女真人壯大發展乃至立國,就必須要打下一塊疆土來。大明的東北他連想都不敢想,一邊是遼東重鎮,一邊是海蔘重鎮。若是想要開拓領地,便只有去佔領朝鮮。這就是朱載坖的陽謀,愛去不去,大明有這個底氣。

這件事情,朱載坖也並沒通知朝鮮王李峘,完全沒必要。

而大明的西南,此時朱載坖也給戚繼光與顧寰、李天寵三人去了旨意。他令他們穩紮穩打,打下一塊州府,便要立時安排官員治理。以使百姓儘快恢復生產,減少戰爭帶來的損失。

戚繼光與顧寰兩人,手中的兵力都差不多。

只是顧寰這一線,相對道路和交通更方便一些。一接到朱載坖的旨意,便立時大舉推進,不到十日就已陳兵升龍城下。

鄭檢帶着兒子鄭檜登上城頭,看着城外三萬明軍,父子兩人憂心忡忡。

“檜兒,明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他們戰力極強。”鄭檢皺眉道:“此戰,怕是我們連升龍城也不好守住。”

鄭檜遠遠的便看到明軍的隊列,除了整齊排列之外,還有一面旗陣林立似乎遮擋着後面的攻城器具。

“父親,此戰兇險。不如父親先退回順化,我在這裡守城。”鄭檜道:“顧寰手下人馬雖然戰力強,但是這是我安南境內,他們天時、地利、人和全都不佔,也沒什麼好怕的。”

“檜兒,你想的太簡單了。明軍的火器之強,就是弗朗機人也自嘆弗如,只怕這升龍城保不住,你不如與我一同退去,將這升龍城讓與明軍便是。”鄭檢卻不答應,“明軍雖強,但畢竟人少。若是引得明軍深入,到順化我們使可拖死他們。”

鄭檜卻搖了搖頭道:“事情不是如此來算的,兒子若與父親一同退走,則我鄭氏在安南的軍心民心盡失了。即使不能戰勝,我也必須留在這裡,與明軍一戰。”

“檜兒,父親已經老朽,你若出了三長兩短,我在又有何意義。”鄭檢老臉抽動道:“還是你走我留吧。與明軍交戰,本就是我犯下的大錯,自當由我來承擔。”

“豈能讓父親留於險境,這不是陷兒子於不孝?”鄭檜急忙道:“我若戰死,對於安南軍無足輕重。若是父親有事,則三軍立刻崩潰。此事不用再議。我已經派了使者去明軍陣中拖延時間,還請父親速速離去!”

說完,鄭檜便跪下,對着鄭檢重重的叩了三個頭。

“檜兒啊,何至於此!”鄭檢老臉上流下兩行濁淚。

“鄭氏並非只有我一子,只要父親還在,我鄭氏在安南便穩如泰山。”鄭檜堅決道:“請父親離開,否則我便直接從城頭跳下去!”

鄭檢對於兒子的執着,不得不屈從。但是對於大明的恨意,卻前所未有的深刻。

升龍城的南門洞來,一隊人馬護送着鄭檢離去。

而這時去與明軍陣中,與明軍講和的使者也回了城。

“大公子,明軍說講和可以,但是鄭氏一族必需盡數被押解入明國的京城。”那使者戰戰兢兢的道。

鄭檜淡淡應了一聲道:“倒是辛苦你了,果然不出所料啊。”

猛的一揮手,又道:“來人,擊鼓!”

戰鼓一起,便代表着大戰將起,也代表着,鄭檜拒絕了明軍所提出的要求。

顧寰在軍陣之中,聽到升龍城中的戰鼓,便搖了搖頭,什麼叫負隅頑抗,這就是。

“來人,命令火炮準備。”顧寰吩咐道。

明軍陣列中的旗林散開,閃出後面所隱藏的精鋼大炮。雪亮的炮管上,一點鏽跡都沒有,顯然時時擦拭保養很好。

炮隊軍官手中舉旗,喝令裝填彈藥。

城頭上的鄭檜,也看到明軍的火炮,心中一陣驚懼。他倒是不想面對明軍火炮,可是他若一走,安南守軍絕對會崩潰。明知必死,也只能在這裡硬挺着,替父親爭取時間。

隨着明軍火炮轟鳴,升龍城上升起陣陣的埃塵,很快便看到高聳的城樓坍塌崩壞。

雖是大戰,卻虎頭蛇尾。從開戰到明軍佔領升龍城結束,前後不到一個時辰。

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79章 工匠還要讀書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497章 扎哈羅沃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334章 兵至孟養司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517章 阿克託比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44章 景榮錢莊第226章 收回特權第225章 衆卿選一個吧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475章 一點心意第197章 你不用以爲第383章 不可逆第211章 是李總兵第171章 實心的第577章 不動如山第372章 真成了待宰羔羊第601章 輕輕放過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552章 還不算完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71章 讓他辯無可辯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103章 塞外風雲起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406章 恭喜第313章 攀比之心第561章 伊凡面聖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564章 以利誘之第383章 不可逆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557章 重鎮失守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265章 幸會幸會第300章 斯派克的主意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461章 自豪之氣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277章 威逼利誘第537章 閣下可以去大明第47章 衆人皆驚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2章 本王瞧瞧第64章 此人不可留第487章 昌迪加爾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513章 他們意欲何爲第18章 不似人君第151章 不勞而獲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65章 這等魄力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63章 一套一套的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478章 直布羅陀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396章 無法改變結局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425章 沒有極限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229章 濃煙烈火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557章 重鎮失守第226章 收回特權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468章 委託你們代管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26章 大明病了第452章 兵臨城下第516章 這種好事很難找第448章 打一場硬仗
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79章 工匠還要讀書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497章 扎哈羅沃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334章 兵至孟養司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517章 阿克託比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44章 景榮錢莊第226章 收回特權第225章 衆卿選一個吧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475章 一點心意第197章 你不用以爲第383章 不可逆第211章 是李總兵第171章 實心的第577章 不動如山第372章 真成了待宰羔羊第601章 輕輕放過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552章 還不算完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71章 讓他辯無可辯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103章 塞外風雲起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406章 恭喜第313章 攀比之心第561章 伊凡面聖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564章 以利誘之第383章 不可逆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557章 重鎮失守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265章 幸會幸會第300章 斯派克的主意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461章 自豪之氣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277章 威逼利誘第537章 閣下可以去大明第47章 衆人皆驚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2章 本王瞧瞧第64章 此人不可留第487章 昌迪加爾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513章 他們意欲何爲第18章 不似人君第151章 不勞而獲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65章 這等魄力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63章 一套一套的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478章 直布羅陀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396章 無法改變結局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425章 沒有極限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229章 濃煙烈火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557章 重鎮失守第226章 收回特權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468章 委託你們代管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26章 大明病了第452章 兵臨城下第516章 這種好事很難找第448章 打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