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收回特權

朝臣之中沒一個是傻子的,看眼前的情形便知道,這定是陛下授意而爲。

有心反抗,可是陛下手段高強。先將軍制改變,牢牢掌握軍權,又給百官提升俸祿以增體面。而後又拿出一個典型的反面士紳,狠狠的敲打一番,由鄉間常見的矛盾上升到了士紳與百姓的利益之爭。又拉上了勳貴與宗室爲榜樣,挑起與文官之間的矛盾,使之成爲助力。

尤其是朱載坖在這等新年大朝會上,突然襲擊以快打快,根本就不給百官任何拖延的機會。這一套組合拳打出去,就是亂拳打死老師傅,有理有利有節,拳拳到肉。將朝中衆大臣給打的都懵了。一時之間,大家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監查司的總管太監黃錦,這時遞與田義一份文書,而後輕輕退在一旁。

黃錦以前可是嘉靖身邊最親近之人,這時向田義送文書,顯然是遞交給陛下朱載坖的。

朱載坖取了文書,掃了幾眼,便讓田義給了徐階。

徐階只看了一眼這文書上的字跡,便立時變了臉色,雖然是大冬天的,可冷汗卻溼透了背心。

這文書只是一份材料,關於徐家的。也是年前之時,因松江府有七八個鄉民的田土被徐階之子徐琨侵佔,去徐家討要說法。結果徐家涌出上百家丁,將這七八個鄉民捆縛起來,從頭到腳給澆了糞便,甚至將糞灌入鄉民口中。

文書上甚至寫明,按大明律灌人糞一口者杖百。

雖然沒有死人,但是此事也極爲惡劣,可大可小。大者足夠朱載坖罷了徐階的官,抄沒他的家產,並處以流刑。小者,便是杖責徐階的兒子及其家丁,並責令交還田產賠償鄉民。

朱載坖只將這一紙文書交與了徐階,而沒有公之於衆,便是看在他表態支持自己的份上,網開一面。

徐階也知道,自己剛纔首先講出支持之言,是救了自己。若是有半句不配合,只怕今天就是自己倒黴的日子。

連打了幾個冷戰,徐階也很上道,自己便將那文書唸了出來。

底下的百官更是紛紛打了個激靈,陛下這是真厲害啊。

唸完文書之後,徐階躬身對朱載坖道:“陛下,臣未能約束家中之人,致有此等敗壞門風之事。臣請辭中極殿大學士之職,並請將逆子徐琨交與有司論處,並請返還所侵佔田產。”

殿上羣臣都安靜下來,其中尤以張居正最是驚異。自己的老師居然主動請辭,這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шшш◆тtκan◆¢O

朱載坖掃視了一眼殿中羣臣,淡淡的道:“徐閣老爲兩朝元老,爲我大明盡心竭力勞苦功高。雖家人有錯,然瑕不掩瑜。着其家人自赴有司領罪,而閣老仍須爲國操勞。心憂國事,且自律甚嚴者,莫過於徐閣老,理應爲衆卿之楷模。”

這也是朱載坖的平衡之道,他自登基那天起,除了自己親手打出來的權威,也要在羣臣之中搞平衡。

有徐階在,高拱這個最早的帝師,才能被壓一頭。而徐階與張居正是師生關係,這兩人是天然的盟友,因此朱載坖也沒讓張居正入閣,而是讓他做了吏部尚書。

即使這樣,徐階與張居正兩人的勢力也一樣有點過大,纔有了今日朱載坖這一紙文書。

至於次輔呂本,則是人單勢孤,根本用不着朱載坖敲打。

下面的六部尚書、侍郎、郎中等職官,一個個看到朱載坖拒絕了徐階請辭,便知道這是放了首輔一馬。或許是有了徐階這樣的榜樣,大家紛紛鬆了一口氣。

王崇古再次出列道:“陛下天恩浩蕩如海,天下臣民必會稱頌流傳,臣代那冤死的鄉民,謝陛下之恩情。”

明裡是謝恩,但是王崇古也是在催促朱載坖,請將士紳繳納賦稅之事定下來。

這個王崇古,前幾年與戚繼光同在東南抗倭。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朱載坖才提前將他召回京述職。順手交給他這麼一個差事,示意他在大朝會上演了這麼一出。

王崇古雖然也是讀書人,但是常年帶兵,見慣了民間疾苦,因此對於朱載坖的意思非常支持,這纔有了今日的事。

朱載坖微微點頭,“孟淮一案交付有司,侵佔田土販賣人口逼死同鄉,極爲惡劣宜,從重論處。着徐卿與內閣擬定章程,待朕批覆後即可明發天下。大明境內各州府自接到文書之日起,便須釐清各地投獻之田產,使之歸於原主,並丈量士紳之田畝上報納稅。若有違逆者,當嚴懲之。有相護者,自有監查司上報,交付有司罷職論處。”

於是乎,朱載坖藉着提升俸祿等一系列操作。給了百官甜棗之後,又是當頭一棒,爲大明拿回了無數土地賦稅。雖然看上去,只是將土地的收稅權力拿回,但這就是封建王朝給儒家弟子的最大特權。也是他們的經濟支柱,和根本的基礎。

一但收回了這個最大的特權,其餘的特權便也不是問題。

接下來,羣臣繼續向朱載坖上表道賀,以示新朝之隆盛可期。

朱載坖大赦天下,無論是否死罪,皆徙於河套、歸化城、威寧城、遼東諸新拓之地。以擴充當地的人口,使得大明之人佔有絕對的優勢。

有了這個人口基礎,便可實行教化,使之永爲大明之土。

其實,在此之前已經遷移了不少軍戶過去,但是相對於那些土地來說,這人口還是少。這纔有了朱載坖,藉着大赦天下之機,再送一批人過去。

除此之外,朱載坖下旨封李成樑爲寧遠伯,以許其一敗打來孫汗,二敗俺答汗之功。

到這個時候,朝中衆臣才知道,李成樑早就是陛下的人了。而且在先帝尚在之時,便已經將打來孫汗給打殘遁逃。

第152章 兩個好處第132章 我說你是第603章 科尼亞城破了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433章 難以及時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第111章 何林重炮第606章 鯨吞第52章 官錢私造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318章 當場淚崩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32章 一條退路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21章 真是好險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595章 羅斯人的英雄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70章 想到同一處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220章 鋪墊第403章 退往報恩郡第475章 一點心意第28章 嗤之以鼻第59章 全面鋪開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522章 直至伏爾加河畔第482章 過來容易回去難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47章 衆人皆驚第90章 越界了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321章 請大人孤身進城第168章 主動出擊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159章 終於來了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475章 一點心意第577章 不動如山第238章 已經見過了第49章 心如撞鹿第587章 選擇方案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606章 鯨吞第110章 這小子很坑啊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482章 過來容易回去難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271章 沒這麼折辱人的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38章 大亂將起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224章 請陛下三思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357章 升龍城破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78章 景王吐血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433章 難以及時第127章 寶船圖紙與海圖第21章 真是好險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292章 大遷徙第109章 壯哉鐵嶺衛第358章 不信明軍不可戰勝第466章 兩敗俱傷的結果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86章 初立營盤第320章 光榮之事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119章 不會虧待你們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584章 一支孤軍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147章 女真覺昌安第457章 給大明製造一些麻煩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473章 崩潰與毀滅的邊緣
第152章 兩個好處第132章 我說你是第603章 科尼亞城破了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433章 難以及時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第111章 何林重炮第606章 鯨吞第52章 官錢私造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318章 當場淚崩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32章 一條退路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21章 真是好險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595章 羅斯人的英雄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70章 想到同一處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220章 鋪墊第403章 退往報恩郡第475章 一點心意第28章 嗤之以鼻第59章 全面鋪開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522章 直至伏爾加河畔第482章 過來容易回去難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47章 衆人皆驚第90章 越界了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321章 請大人孤身進城第168章 主動出擊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159章 終於來了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475章 一點心意第577章 不動如山第238章 已經見過了第49章 心如撞鹿第587章 選擇方案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606章 鯨吞第110章 這小子很坑啊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482章 過來容易回去難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271章 沒這麼折辱人的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38章 大亂將起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224章 請陛下三思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357章 升龍城破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78章 景王吐血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433章 難以及時第127章 寶船圖紙與海圖第21章 真是好險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292章 大遷徙第109章 壯哉鐵嶺衛第358章 不信明軍不可戰勝第466章 兩敗俱傷的結果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86章 初立營盤第320章 光榮之事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119章 不會虧待你們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584章 一支孤軍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147章 女真覺昌安第457章 給大明製造一些麻煩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473章 崩潰與毀滅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