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鯨吞

伊凡雷帝在白天的接觸戰中,用犀利的火器消滅了不少的波蘭翼騎兵,這讓他有點輕視了敵人。

所以,在斯特凡凌晨偷襲的時候,沙俄軍隊並沒有足夠的警惕性。

這個小失誤所產生的直接後果,就是沙俄軍隊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在夜色中,面對二十萬人的偷襲,這簡直就是災難。

如果不是伊凡雷帝和安德烈兩人都有很多經驗,只怕這一晚,就會成爲他們的最後一戰。

在經過大營被破,拼力抵抗,還有不分敵我的一陣火炮亂轟之後,沙俄軍隊終於穩住了軍隊。

但是伊凡雷帝也發現,能聚集在他與安德烈麾下的沙俄士兵們,也已經不超過五萬人。

斯特凡親自督陣,雙方以沙俄的大營爲戰場,展開了拉鋸般的廝殺。

在伊凡雷帝穩住軍隊之後,戰局的天平也終於艱難的向着沙俄開始傾斜。

安德列看着處於暴怒當中的伊凡雷帝,他建議今天的這一戰,就要當成與波蘭立陶宛王國的決戰。

伊凡雷帝想也沒想就答應下來,他雖然狂怒,但也分得清形勢。

現在沙俄軍隊的大營被攻破,損失的物資數量相當巨大。如果不能在這一戰當中拿下決定性的勝利,那麼沙俄軍隊就必須要撤退了。

所以,爲了勝利,爲了畢其功於一役,伊凡雷帝都不會再拖下去。

在另一方的斯特凡國王,此時雖然想撤退回到盧布林城內,但是卻發現沙俄軍隊已經不肯放鬆。

沙俄軍隊的攻擊,如同潮水一般洶涌,一次次的衝擊着波蘭立陶宛軍隊的陣形。

由於沙俄軍隊的武器非常犀利,所以波蘭立陶宛軍隊抵抗起來分外艱難。

最可怕的就是沙俄軍隊的火炮,每一軟轟擊,都會在波蘭立陶宛軍隊的陣形上打開缺口。

斯特凡此時,也已經感覺到了沙俄決戰的決心。而且他也看出來,波蘭立陶宛軍隊已經處於弱勢。之所以還沒有潰散,是因爲之前的偷襲還算成功。

一旦之前偷襲的成就感消失,那就是自己敗退之時。

正當斯特凡在想着,要如何才能挽回頹勢的時候。他突然就聽到側前方火槍之聲大作,一支沙俄騎兵衝到了波蘭立陶宛軍陣的側翼,不斷的開火射擊。

這支沙俄在偷襲中倖存下來的騎兵,只有不到五千人。但是這五千人,就成了壓垮波蘭立陶宛軍隊的最後一根稻草。

隨着不斷倒下的波蘭立陶宛士兵,斯特凡發現自己的軍隊正在緩緩的後退。即使手下的將領們大聲喝斥,可是也無法阻擋這龐大的人潮涌動。

很快波蘭立陶宛軍隊的後退就演變成了潰敗,士兵們扔掉武器全力的奔逃。

甚至有些士兵開始脫去身上的鎧甲,因爲這些東西已經降低了他們的逃跑速度。

沙俄軍隊士兵們的心中都憋着一口氣,明明自己的敵人並不是很強,可是卻對方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這種事情給誰,都會忍不住要生氣的。很多戰友的死亡和失蹤,也引發了他們的極大仇恨。

因此沙俄軍隊對於潰敗的波蘭立陶宛士兵們,並沒有多少仁慈之心,逃得慢的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條。

盧布林之戰落下帷幕,此戰當中,波蘭立陶宛二十萬軍隊逃散了一半,被殺掉的也差不多有一半人。而沙俄軍隊也是慘勝,最後雖然找回來了一部分被偷襲打散的士兵,但是損失也有四萬餘人。

原本是十二萬人的沙俄軍隊,如今只有八萬人左右。

伊凡雷帝分外的心痛,那可是自己親自帶出來的士兵。裝備雖然在打掃戰場的時候都找了回來,可是兵力的損失,卻讓他扼腕不已。

“陛下,所有的羅斯人都是您的臣民,我們眼前的目標,可不是停下來感傷。”安德烈面對伊凡雷帝勸說道。

伊凡雷帝看了一眼西方,點點頭道:“我明白的,華沙已經近在眼前。即使斯特凡逃了,也註定他失敗的命運。”

沙俄軍隊在盧布林只休息了一天,便全速向着三百多裡外的華沙猛撲過去。

現在伊凡雷帝算是清楚了明軍當初的感覺,只要不出太大的失誤,攻擊敵人基本上就是席捲。

當沙俄軍隊出現在華沙城外的時候,逃走的斯特凡還落在沙俄軍隊的後方。

斯特凡看到華沙城下的沙俄軍隊之後,他便立時帶着自己的護衛們,逃向了自己的老巢特蘭西瓦尼亞。

只有逃到自己老巢,斯特凡覺得自己纔能有活下去的自保之力。

沙俄軍隊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將華沙城給攻佔下來。到了這時候,波蘭立陶宛王國國王斯特凡失蹤,國都被攻破,基本上已經可以宣佈波蘭立陶宛王國的解體。

一直在關注沙俄的李成樑,此時也開始出動了。他帶着手下的十萬明軍,先趕到了斯摩棱斯克,而後從這裡越過邊境,向着明斯克進軍。

沙俄軍隊在伊凡雷帝的指揮下,開始南下。他們佔據了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相鄰的克拉科夫城、波茲南,還有波羅地海的出海口旦澤。

至於東北方李成樑所帶領的明軍的動向,伊凡雷帝與安德烈就當沒看到。

他們之前或許認爲明軍是個難纏的敵人,可是在帶領全明械的沙俄軍隊作戰之後,就懂得了明軍的可怕。

但是在他們所佔據的這些領土之中,還有一個被包圍的領地,普魯士公國。

這是日耳曼風起源之地,也是神聖羅馬帝國主體民族的祖地。

但是伊凡雷帝與安德烈兩人,對於日耳曼人並沒有好印象,雙方之前就是敵人,沒什麼好客氣的。

沙俄軍隊橫掃普魯士公國,都城柯尼斯堡一夜之間換了沙俄旗幟。

普魯士公國被覆滅的消息傳到了神聖羅馬帝國,帝國皇帝馬克希米連二世大怒。沙俄的這種行爲,代表他們對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極度蔑視。

而神聖羅馬帝國所屬的巴伐利亞大公、勃蘭登堡大公薩克森大公等實權人物,紛紛向馬克希米連二世施壓,要求神聖羅馬帝國對沙俄開戰。

恢復普魯士公國,並且毀滅掉沙俄,這才能平息大家的怒火。

在地中海的另一端,張元德接到了楊洪義的信,便派出艦隊帶着兩萬明軍,去接收奧斯曼帝國的北非部分領土。

對於明軍來說,北非的力量根本不堪一擊。本就爲數不多的抵抗勢力,在明軍的打擊之下,很快就被平息下來。

到了這個時候,整個龐大的奧斯曼帝國,也已經被大明鯨吞。

戰報用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京城的紫禁城中。而這個時候,朱載坖也剛剛見到了來自教皇國的使者格里高利。

第571章 不要輕易挑釁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210章 見聞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253章 如此軍功第7章 不敢多想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鬚第275章 西歸第196章 永定門破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332章 京都落雪第415章 大勢已去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440章 天大的玩笑第4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08章 討要白象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424章 真是該死的第91章 臣也附議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68章 勉爲其難第159章 終於來了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251章 巴里坤湖第138章 或可招安第549章 這是不行的第561章 伊凡面聖第94章 就這樣第542章 向您表示敬意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251章 巴里坤湖第531章 很有可能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86章 初立營盤第92章 等於黑吃黑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442章 豁然大開第500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192章 臣應無罪第398章 援軍入朝第184章 主動上奏第36章 不敢亂講第203章 整頓京營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343章 現在不殺你第360章 不做白不做第563章 景郡王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24章 陳情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475章 一點心意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338章 帶上幾百斤回去第381章 答案在書中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366章 百姓皆苦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564章 以利誘之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461章 自豪之氣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86章 初立營盤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處第276章 海蔘建城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58章 環環相扣第209章 不可相提並論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571章 不要輕易挑釁第343章 現在不殺你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47章 衆人皆驚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31章 有信有義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
第571章 不要輕易挑釁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210章 見聞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253章 如此軍功第7章 不敢多想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鬚第275章 西歸第196章 永定門破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332章 京都落雪第415章 大勢已去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440章 天大的玩笑第4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08章 討要白象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424章 真是該死的第91章 臣也附議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68章 勉爲其難第159章 終於來了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251章 巴里坤湖第138章 或可招安第549章 這是不行的第561章 伊凡面聖第94章 就這樣第542章 向您表示敬意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251章 巴里坤湖第531章 很有可能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86章 初立營盤第92章 等於黑吃黑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442章 豁然大開第500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192章 臣應無罪第398章 援軍入朝第184章 主動上奏第36章 不敢亂講第203章 整頓京營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343章 現在不殺你第360章 不做白不做第563章 景郡王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24章 陳情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475章 一點心意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338章 帶上幾百斤回去第381章 答案在書中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366章 百姓皆苦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564章 以利誘之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461章 自豪之氣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86章 初立營盤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處第276章 海蔘建城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58章 環環相扣第209章 不可相提並論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571章 不要輕易挑釁第343章 現在不殺你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47章 衆人皆驚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31章 有信有義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