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六章 託孤

文華殿裡,慶王閉目養神,耳畔傳來閣老們的爭吵聲,後黨和帝黨的人正在爭論不休,帝黨說當務之急必須要讓新主繼位穩定朝局,後黨則堅持不查明皇帝死因,太子不能登基。

慶王被他們吵得心煩,無奈睜開眼睛,卻發現福王歪着腦袋睡得正香,幾位侯爺也在打瞌睡。

慶王在心裡罵道,這幾個老油條倒是會置身事外。

可是壽王去哪裡了?

他伸手招來自己帶進宮的內侍,壓低聲音問道:“壽王爺呢?”

內侍指指窗外,果然,壽王如同一尊雕像佇立在窗外,慶王在心中冷笑,他幾乎可以想像出壽王那一臉茫然的樣子。

老壽王是被皇帝氣死的,所以壽王巴不得皇帝死吧,皇帝死了,他身爲皇親之首,又是宗人令,輔佐太子登基,勢必成爲太子最信任和倚仗的人,壽王府被壓制幾年,如今終於有機會揚眉吐氣。

可惜啊,關鍵時刻卻傳出皇后與殺害皇帝的兇手有關係,此時此刻,壽王一定比誰都要堵心吧。

這時,一名內侍急匆匆跑到壽王身邊,在他耳邊低語幾句,壽王便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慶王向自己帶來的內侍使個眼色,內侍立刻出去,很快便又回來,低聲說道:“太子在萬歲靈柩前哭暈過去了。”

慶王的嘴角抽了抽,那個蠢貨,這麼蹩腳的伎倆都用上了?沒有了那些東宮輔臣,太子就只能想出來這樣的應對之法?

本朝未設三師之職,因此所謂東宮輔臣,其實就是單指詹事府,眼下皇帝暴死,雖然皇帝的死訊早就被有心之人在宮外傳開,但是紫禁城裡卻是嚴防死守,太子也只能將詹事府詹事楊林急召入宮,其他人等至今還在宮外等候消息。

楊林是外臣,自他進宮之後,慶王便故意讓他跟在幾位閣老身邊,都在文華殿裡,也只是剛進宮之後見過太子一面,又何談出謀劃策。

慶王猜錯了。

太子並非裝暈,他是真的暈倒了。

這幾天他吃不下睡不好,又聽說查出了皇后身邊的白女史,便更加心慌意亂,跪得久了,猛的站起身來,晃了晃,便暈倒在地了。

壽王趕到時,太子已經清醒過來,正在喝參湯。

壽王看了一眼內侍捧着的蔘湯,沉聲問道:“太子急火攻心,怎能用蔘湯,這是太醫院讓用的,還是你們這些人私自端來的?”

眼下這個時候,無論皇后如何,只要沒有牽扯到太子,太子就不能有絲毫差池。

內侍連忙給了自己一個嘴巴,道:“是小的沒有見識,以爲蔘湯能調養氣血,就擅自給太子端來了。”

太子擺擺手,疲憊地說道:“不關他們的事,王爺不要動怒,孤只是一時頭暈,並無大礙。”

壽王環顧四周,見除了太子,還有三名年幼的皇子也在這裡,其中有兩個年紀小的,是由乳孃抱着在守靈。

壽王在心中嘆息,皇帝活着的時候,打死也想不到死後竟然這般淒涼吧。

這時,門外有太監尖利的聲音傳來:“滅憂大師到!”

壽王皺眉,這個妖僧爲何會在宮中?

自從玉淨寺燒燬,滅憂和尚便暫時住在大相國寺內,平日裡有傳召方纔進宮,眼下紫禁城宮門緊閉,除了必須要出去採辦的太監,就只有錦衣衛能夠出入,滅憂和尚不可能這個時候進宮,除非他一直在宮裡。

太子也是一頭霧水,皇帝剛死的時候,他便讓人去問過,滅憂已有四五日沒有現身了,怎麼這個時候,又突然出現了?

可是他們很快便明白了,因爲同滅憂一起進來的,還有赫剛!

滅憂是赫剛從大相國寺裡押來的,但是滅憂執意要求去給皇帝上香,赫剛沒有拒絕,便押着他來到了乾清宮。

太子的心猛的一顫,大相國寺是太祖皇帝欽封的皇寺,是誰給了赫剛權利,讓他能到皇寺裡抓人的?

雖然無論是皇后還是太子,都與滅憂沒有瓜葛,但是現在看到滅憂被赫剛從皇寺裡抓過來,太子還是有種脣亡齒寒之感。

沒有了皇帝庇護的滅憂就是妖僧,就是過街老鼠。

滅憂的目光在殿中衆人臉上一一掃過,依然如往常那般的平和坦然,他雙手合什,在靈柩前念念有辭,誰也不知道他在禱唸什麼。

忽然,他重又擡起眼瞼,像剛纔一樣,目光掃向殿內的每個人。

只是這一次,他眼中的平和坦然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寒氣逼人。

“陛下乃如來座前羅漢轉世,此番來塵世歷劫,劫數已滿,終證果位,乃大造化也!”

太子險些再次暈倒,他還以爲滅憂會說出什麼大道理來,卻原來還是父皇在世時常說的那番話,只是這一次,多了終證果位四個字。

可是接下來,滅憂話鋒一轉,忽然說道:“陛下是被奸人加害,被奸人加害!”

一旁的赫剛冷冷一笑,再無半分耐心,大手一揮,幾名錦衣衛過來,將滅憂架起,出了乾清宮。

太子緩出一口氣,冷聲問道:“赫指揮使,爲何不讓滅憂把話說完,莫非赫指揮使不想查出真兇嗎?”

赫剛轉過身來,似笑非笑地看着太子:“殿下莫非認爲這個和尚真有通靈驅魔之能嗎?或者,殿下就不怕他胡說八道一番,把殿下您也牽扯進來嗎?”

太子倒抽一口冷氣,赫剛是在警告他,讓他不要參與此事。

但是很快,他心中又是一喜,這一切果然是太后的意思,太后也正如對自己說的那樣,是要保住他的。

只要和母后劃清界限,那麼母后害死父皇的事情就與他無關。

至於母后之事會否影響到他,那就是笑話了。一旦他能順利登基,誰又敢說三道四?

直到此時此刻,太子終於明白了太后的心意。

他轉身對壽王抱拳,壽王連忙側着身子避開,口中道:“殿下這是爲何,老臣擔當不起。”

“王爺,父皇去得太過突然,未能任命顧命大臣輔佐孤,若是他還健在,王爺定當是顧命大臣之首......雖然沒有父皇遺命,可孤便將王爺當成顧命大臣,孤身邊雖然詹事府,可是又有誰能如王爺這般德高望重,忠心赤膽,從今以後,孤便把性命託付王爺,還請王爺莫要推辭,受孤一禮。”

第五五六章 甜蜜(一更)第二三二章 今夜雪,有梅花第九十四章 又見伊人如玉第七三四章 遺憾第四十五章 清泉石上流第四二三章 大帳第七二五章 沈彥青第二九五章 出現第四九九章 第一人第二六四章 後路第三三九章 故事第二八六章 傳言第二一一章 拜帖第七五三章 相遇第二八零章 輕舟第一三零章 橫豎各一刀第一二二章 一笑解千愁第二五一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九章 擬就王孫借十分第一三四章 城中相識盡繁華第六零四章 謝小笨番外三第四五二章 交換第四三一章 見面第六九八章 幸運第五一六章 屬意第四六四章 草原狼第五五五章 花轎第二八五章 有趣第二二九章 後路第五十五章 少年意氣與春爭第三三四章 我賠給你第六六零章 欲說還休第一三八章 不識愁第五八二章 慈寧第一一六章 身在禍難中第六五四章 劫數第一六三章 渾水第六零三章 西北第五一二章 逃亡第一二零章 只問知不知第一四六章 暗香盈盈去第七四三章 言盡第四零八章 徹夜長談第二五七章 頭白山僧遍識難第三八八章 送別第二七零章 莫問第六五零章 朝堂第二一零章 長公主第七一二章 西出長安第四九七章 姜先生第四十二章 水光瀲灩晴方好第二十五章 翠華搖搖行復止第一八三章 羅傑第七六五章 酒醉第七二零章 真相第六四九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一九六章 青梅第二章 風入四蹄輕第四五三章 託孤第七六六章 戰起第七五八章 合談第七四一章 小蘇第四六三章 加海第一四五章 看層林盡染第二十一章 不敢高聲語第一一零章 天子腳下第七一八章 壽王妃第三八三章 秘辛第二五五章 震驚第十七章 石磯西畔問漁船第三零六章 聞說第三一五章 謝先生第六四四章 一路跟隨第四二九章 難第一六五章 襁褓第二三六章 好兄弟,夠義氣第二三八章 九爺的眉毛第五九四章 奏摺第四五零章 阿力倫第三一八章 有女初長成第七零零章 豐臺市第五三一章 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第三九零章 田間偶遇第一六一章 女娃第三三七章 一杯茶第八十三章 舊年問米欲東流第五一九章 玉淨寺(二)第七一六章 玉殞第一八五章 跟蹤第一七七章 西府第二二九章 後路第六一六章 招了?第一零五章 停船暫借住第七二二章 匪夷第七一二章 西出長安第五一六章 屬意第三一二章 雪域第五六零章 回門第四一八章 屏風
第五五六章 甜蜜(一更)第二三二章 今夜雪,有梅花第九十四章 又見伊人如玉第七三四章 遺憾第四十五章 清泉石上流第四二三章 大帳第七二五章 沈彥青第二九五章 出現第四九九章 第一人第二六四章 後路第三三九章 故事第二八六章 傳言第二一一章 拜帖第七五三章 相遇第二八零章 輕舟第一三零章 橫豎各一刀第一二二章 一笑解千愁第二五一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九章 擬就王孫借十分第一三四章 城中相識盡繁華第六零四章 謝小笨番外三第四五二章 交換第四三一章 見面第六九八章 幸運第五一六章 屬意第四六四章 草原狼第五五五章 花轎第二八五章 有趣第二二九章 後路第五十五章 少年意氣與春爭第三三四章 我賠給你第六六零章 欲說還休第一三八章 不識愁第五八二章 慈寧第一一六章 身在禍難中第六五四章 劫數第一六三章 渾水第六零三章 西北第五一二章 逃亡第一二零章 只問知不知第一四六章 暗香盈盈去第七四三章 言盡第四零八章 徹夜長談第二五七章 頭白山僧遍識難第三八八章 送別第二七零章 莫問第六五零章 朝堂第二一零章 長公主第七一二章 西出長安第四九七章 姜先生第四十二章 水光瀲灩晴方好第二十五章 翠華搖搖行復止第一八三章 羅傑第七六五章 酒醉第七二零章 真相第六四九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一九六章 青梅第二章 風入四蹄輕第四五三章 託孤第七六六章 戰起第七五八章 合談第七四一章 小蘇第四六三章 加海第一四五章 看層林盡染第二十一章 不敢高聲語第一一零章 天子腳下第七一八章 壽王妃第三八三章 秘辛第二五五章 震驚第十七章 石磯西畔問漁船第三零六章 聞說第三一五章 謝先生第六四四章 一路跟隨第四二九章 難第一六五章 襁褓第二三六章 好兄弟,夠義氣第二三八章 九爺的眉毛第五九四章 奏摺第四五零章 阿力倫第三一八章 有女初長成第七零零章 豐臺市第五三一章 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第三九零章 田間偶遇第一六一章 女娃第三三七章 一杯茶第八十三章 舊年問米欲東流第五一九章 玉淨寺(二)第七一六章 玉殞第一八五章 跟蹤第一七七章 西府第二二九章 後路第六一六章 招了?第一零五章 停船暫借住第七二二章 匪夷第七一二章 西出長安第五一六章 屬意第三一二章 雪域第五六零章 回門第四一八章 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