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五章 薨天

歐陽氏曾是前朝有名的詩禮之家,可惜到了本朝,不但再無子孫入仕爲官,部分旁支甚至敗落到朝不保夕。

歐陽嬤嬤便是出自歐陽氏的旁支,她十二歲進宮,因爲她出自歐陽氏,識文斷字,便被安排在尚儀局,服侍司籍女官。她雖然年少,但是家道中落後飽經人間冷暖,比起同齡小宮女,更加老實持重,甚得司籍器重。五年後,司籍出宮,臨走之前向尚宮舉薦了她。

待到歐陽嬤嬤坐到司籍位子上時,恰好遇到了好機會。當時還是皇后的太皇太后時常幫助皇帝批閱奏章,便讓尚儀局挑選一名精通典籍、文筆工整的女官,尚儀局尚宮便推薦了時任司籍的歐陽嬤嬤。

也就是這個機會,歐陽嬤嬤便得了太皇太后的青眼,後來她到了出宮的年紀,太皇太后捨不得她出宮,先帝登基後,太皇太后住進了慈寧宮,讓她做了慈寧宮主管,尚宮是正五品,歐陽嬤嬤卻是正四品,比尚宮還要高出一級。

這些年來,歐陽嬤嬤亦不負太皇太后的恩典,傾盡所有心力爲太皇太后做事。

她十二歲進宮,父母早已與她陰陽永隔。有一次太皇太后問她可還有親人,歐陽嬤嬤言道她有一兄一弟,當年她進宮時小弟只有三歲,她最不放心的也是小弟。

太皇太后讓人去查,歐陽嬤嬤的兄長已經死去貧病,她的小弟僥倖活了下來。

歐陽嬤嬤對這個唯一的弟弟非常好,這些年她得到的賞賜幾乎都給了弟弟,還幫弟弟在京城裡開了三間鋪子。

這三間鋪子都是做的針線生意,在京城裡並不起眼,大戶人家也鮮少光顧,一個月裡倒有十來天是不營業的。可是實際上,這三間鋪子上面連着的是針工局,除了給針工局做宮中所需的門簾帳子,也接官服補子之類的活計。

生意雖然不多,但是每一筆都是穩穩當當,油水豐厚。

歐陽嬤嬤的弟弟爲了感激姐姐,將自己的次子給了歐陽嬤嬤,雖然名義上還是侄子,可是這孩子私底下卻是稱呼歐陽嬤嬤爲孃親的。

歐陽嬤嬤對這個侄子非常疼愛,時常對人誇獎他,並且託了關係,將他送進了國子監。

可是就在幾天前,聽聞衍聖公面聖痛斥錦衣衛在金陵的惡行,國子監的一羣半大不小的孩子便扯了條幅跑到街上,請求聖上懲治錦衣衛指揮使赫剛。

這些孩子當中便有歐陽嬤嬤的侄兒歐陽純。

衍聖公面聖,那是行聖人之禮;朝臣上摺子,那是行清正之事,可是一羣毛孩子上街拉條幅,那就是胡鬧,是聚衆鬧事了。

五城兵馬司出動把這羣孩子全都抓了起來,並且通知了各自的家裡,不到一天,這些人家要麼託關係,要麼使銀子,便把各自的孩子全都領回去了。

能進國子監的,家裡或大或小都有些門第,五城兵馬司自是不會難爲他們,也不過就是嚇嚇這些孩子,免得他們惹出更大的事非。

可是有一個人卻沒讓家裡人領走,那就是歐陽純。

這些孩子被抓進來以後,按例都要搜身,避免他們身上藏有兵刃。

歐陽家來領人的時候,五城兵馬司的人皮笑肉不笑地道:“按理說若只是小孩子們湊在一起胡鬧,那倒是也沒有什麼,誰家沒有孩子,誰家孩子不淘氣啊,可是......”

說到這裡,他臉上的假笑忽然收起,厲聲說道:“可是誰家的孩子也沒有膽大到非議聖上,妄論朝政!”

說着,他便把一張紙拍到歐陽家來人面前,來人沒有看清楚上面的字,但是血紅的指印卻赫然在目,想來歐陽純是已經簽字畫押了。

歐陽嬤嬤得到消息時,已是次日,但是這消息卻不是從宮外得來的,而是常小貴悄悄告訴她的。

常小貴如今是明和帝身邊的大紅人,年紀雖小,可是自幼便在宮裡,早已是個老油條了。

當太監當到他這份上,是不會隨口胡言的。

歐陽嬤嬤知道他或許會誇大其辭,但是事情肯定是出了。

讓歐陽嬤嬤擔憂的不是出了這件事,而是這件事是從常小貴口中說出來的。

常小貴嘆了口氣,道:“嬤嬤啊,你說怎麼早不出事晚不出事,非要這個節骨眼上出事呢,皇上可正在氣頭上呢。”

歐陽嬤嬤的心沉了下去,可不是嘛,罵赫剛無所謂,反正皇帝也不待見他,可是罵皇帝可就是大事了。

歐陽嬤嬤在宮裡多年,一看今天的陣式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她沉聲問道:“什麼條件?”

常小貴嘻嘻一笑:“嬤嬤可是宮裡難得的明白人吶,瞧瞧,都沒用萬歲爺請您過去呢,您就都懂了。可不是我嚇您,即使不會抄家滅門,您侄兒的一條小命可也不保了。”

歐陽嬤嬤強忍着怒氣,問道:“如果讓我對不起太皇太后,我決對不會答應。”

常小貴臉上的笑容攸地不見了,他冷冷地道:“那您就等着您侄兒的死訊吧,可是說好了,宮裡可是不能燒紙拜祭,您是宮裡老人兒了,這個規矩您比我要懂。”

說完,常小貴一甩拂塵,轉身離去。

次日便是宮裡每三個月一次的會親日。所謂會親日,也就宮裡有身份的嬤嬤太監們,能夠與宮外的親人們見上一面。

歐陽嬤嬤見到了自己的弟弟,才三個月沒見,弟弟的頭髮都白了一半,他哆哆嗦嗦拿出一個匣子,裡面是半根手指。

手指上有個書繭,正是歐陽純的。

歐陽嬤嬤道:“別急,我去求太皇太后,一定有辦法。”

弟弟噗通就給她跪下來,哭着說:“不止是純兒被抓了,昨天夜裡,您大侄兒也被人抓走了,抓人的說了,若是您不肯答應,便兩個全都殺了,姐啊,我可求您了,我就只有這兩個兒子啊。”

歐陽純是給關在五城兵馬司,可是長子歐陽明卻下落不明,不知是被關在哪兒。

歐陽嬤嬤回到慈寧宮,幾次想把這件事告訴太皇太后,可還是忍下來了。這事是衝着她來的,只要太皇太后插手,歐陽純的性命或許能保住,可是歐陽明是死定了。

最終,她還是去找了常小貴。

五天後,太皇太后咯血而死!

歐陽嬤嬤得知太皇太后薨天的消息後,一條白綾懸樑自盡,追隨太皇太后而去。

明和帝傷心之餘,下令慈寧宮所有人爲太皇太后殉葬。

第六七五章 輾轉第二四五章 過年第四七二章 後續第三四九章 強攻第五二三章 正月初四第五一七章 京城地第一零二章 相逢相遇人誰識(新春快樂)第九章 錢來自有方第七六二章 墜馬第五八八章 進京第五九三章 找人第二三八章 九爺的眉毛第八十四章 心如明鏡第七十八章 車聲上路合第二五一章 敲山震虎第六九零章 不回第二九零章 笑了第一六六章 羅傑第三零八章 太后第二一零章 長公主第七四七章 斷枝第一七三章 送禮+番外一、二第二零七章 說書第五一零章 回憶第三四八章 攤牌第七零零章 豐臺市第六八八章 美人第七四二章 小心思第六九二章 野花第二五二章 鼻子第六四二章 另一張臉第四三八章 又見第四二零章 古珍軒第七五七章 金旗飄揚第一五三章 帝心第五九四章 奏摺第二三三章 莫相問第六三一章 掖庭第五八五章 暗算第二四八章 鑿冰第五四五章 京城第七三二章 西望長安第一零六章 天下歸一未歸一第一五九章 驚訝第三七一章 重傷第七三零章 無計可施第四七四章 死訊第一五二章 鬥法第十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二四四章 關外第五六九章 助力第七一八章 壽王妃第三三八章 相約第五一一章 斷鳶第三零四章 小夜第四三零章 花香第二零六章 神力第三八九章 走馬燈第二五一章 敲山震虎第一八九章 小猴兒第五六三章 追尋第二零七章 說書第四十四章 明月鬆間照第四七九章 攜手第六九二章 野花第三七三章 飛刀第五零二章 玉淨寺第三五二章 鬥嘴第一零九章 京城地第八十二章 車轔轔,馬蕭蕭第七零九章 大牢第六三四章 張靜第九十七章 有醫自遠方來第六九二章 野花第六五八章 操心第一四一章 正當少年第七四零章 出路第四五一章 燕娘第七二六章 大軍第六四六章 逃第四八三章 玲瓏骰子安紅豆第六六零章 欲說還休第八章 誰能財有餘第三二三章 兩女第三二一章 爲敵第十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五四八、第五四九章 我家有女已長成(兩章合一)第六六二章 相看第四八四章 吳家第七七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四八四章 吳家第七零零章 豐臺市第一一零章 天子腳下第三一二章 雪域第七二六章 大軍第二六七章 小楓第六一二章 當浮一大白第三一四章 夢幻第三十一章 蕙心堪怨
第六七五章 輾轉第二四五章 過年第四七二章 後續第三四九章 強攻第五二三章 正月初四第五一七章 京城地第一零二章 相逢相遇人誰識(新春快樂)第九章 錢來自有方第七六二章 墜馬第五八八章 進京第五九三章 找人第二三八章 九爺的眉毛第八十四章 心如明鏡第七十八章 車聲上路合第二五一章 敲山震虎第六九零章 不回第二九零章 笑了第一六六章 羅傑第三零八章 太后第二一零章 長公主第七四七章 斷枝第一七三章 送禮+番外一、二第二零七章 說書第五一零章 回憶第三四八章 攤牌第七零零章 豐臺市第六八八章 美人第七四二章 小心思第六九二章 野花第二五二章 鼻子第六四二章 另一張臉第四三八章 又見第四二零章 古珍軒第七五七章 金旗飄揚第一五三章 帝心第五九四章 奏摺第二三三章 莫相問第六三一章 掖庭第五八五章 暗算第二四八章 鑿冰第五四五章 京城第七三二章 西望長安第一零六章 天下歸一未歸一第一五九章 驚訝第三七一章 重傷第七三零章 無計可施第四七四章 死訊第一五二章 鬥法第十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二四四章 關外第五六九章 助力第七一八章 壽王妃第三三八章 相約第五一一章 斷鳶第三零四章 小夜第四三零章 花香第二零六章 神力第三八九章 走馬燈第二五一章 敲山震虎第一八九章 小猴兒第五六三章 追尋第二零七章 說書第四十四章 明月鬆間照第四七九章 攜手第六九二章 野花第三七三章 飛刀第五零二章 玉淨寺第三五二章 鬥嘴第一零九章 京城地第八十二章 車轔轔,馬蕭蕭第七零九章 大牢第六三四章 張靜第九十七章 有醫自遠方來第六九二章 野花第六五八章 操心第一四一章 正當少年第七四零章 出路第四五一章 燕娘第七二六章 大軍第六四六章 逃第四八三章 玲瓏骰子安紅豆第六六零章 欲說還休第八章 誰能財有餘第三二三章 兩女第三二一章 爲敵第十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五四八、第五四九章 我家有女已長成(兩章合一)第六六二章 相看第四八四章 吳家第七七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四八四章 吳家第七零零章 豐臺市第一一零章 天子腳下第三一二章 雪域第七二六章 大軍第二六七章 小楓第六一二章 當浮一大白第三一四章 夢幻第三十一章 蕙心堪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