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神臂牀子弩

陳瞎子知道這是墓中的伏孥發動之兆,瞬息間便會萬箭齊射,他能統領天下盜賊,自是有過人之處,臨此險境反倒鎮定了下來,自知衆人若是亂逃亂躥,都是有死無生,只有固守待便,尋個破綻,或許還有生機,顧不得再同羅老歪仔細分說,急忙打聲胡哨,招呼羣盜穩住陣勢,豎起藤牌草盾防禦?

羣盜齊發聲喊,在方陣四周豎起藤牌,陣內的則將藤牌草盾舉在頭頂遮攔,古墓中伏火毒煙十分常見,卸嶺器械無論是梯是盾,都用藥水浸過,能防水火,當下將陣勢收緊,護了個密不透風。?

羅老歪帶着幾名工兵離了方陣,他們看到羣盜豎起藤牌,將那陣勢護得猶如鐵桶一般,又聽城頭機簧之聲層層密密,也知道大事不好,飛也似地往陣中逃去,陳瞎子也指揮羣盜向他們靠攏,幾乎就在同時,四面城牆上的亂箭就已攢射下來。?

箭雨飛蝗,有幾名工兵腳底下稍慢了些,當場就被射翻在了地上,羅老歪是在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人物,見得勢頭不妙,便專往人縫裡頭鑽,把手下幾個弟兄當做活盾牌,總算掙扎着逃回了卸嶺羣盜的四門兜底盾牌陣,竟沒傷到半根毫毛。?

陳瞎子被羣盜護在中間,聽得四下裡箭出如雨,射在藤牌上紛紛掉落,箭簇孥矢雖然年代久遠,可那勁力仍是驚人,他暗自叫苦,轉念又想。??這陣箭雨雖是厲害,但將盾牌護住了四周,便是水潑也不得進,只消拖得片刻,城上機括總有耗盡之時,若不是卸嶺羣盜人多勢重、器械精良,恐怕也難脫此厄。?

不料剛有這些許僥倖的念頭。??就覺得火氣灼人,原來有些箭矢中藏着火磷。??迎風即燃,城中累累白骨中又藏了許多火油魚膏,頓時被引得火勢大作,如同烈焰焚城,羣盜陷身火海,不由得陣角一陣大亂,陳瞎子急忙讓外邊地弟兄只管擋住亂箭。??裡面的把“蜈蚣掛山梯”探將出去,推開衆人身邊的白骨,將火牆推遠,就這麼稍微一亂,盾陣露出間隙,立刻有幾名盜夥中箭帶傷,尖簇都是倒刺,入肉便無法拔出。??疼得殺豬般叫個不停。?

卸嶺羣盜雖然將附近的骨骸推遠,可腳下仍是着起火來,原來地下埋着易燃的油磚,但這種油磚中的火油已經揮發了許多,燃燒的勢頭並不強烈,饒是如此。??也足能燒黑了腳底板,陳瞎子大罵:“元狗恁般惡毒,真想趕盡殺絕啊!”眼看火頭愈烈,灼得衆人連喘息都覺艱難,好象嗓子裡面快冒出火灰來了,只要羣夥中有人膽子稍怯亂了心神,陣勢就會散開,那麼進入甕城地羣盜有一個算一個,誰也跑不脫,就算不被燒死。??也得被活生生射成刺蝟。??眼下能不能固守一時三刻,就是生死存亡的關鍵。??當即不敢怠慢,連忙吆喝一聲“衆兄弟聽我號令,扎樓撇青子!”?

羣盜被烈火逼得難耐,好似一羣熱鍋上地螞蟻,正要一陣大亂,忽聽盜魁下令架起“竹梯塔”來,幸得羣龍有首,忙不迭的將數架“蜈蚣掛山梯”撐在一處,在那火勢最弱的大石槨上方,搭起了一個簡易的“竹塔”,陣勢收圓,各自手舉藤牌,頂着亂箭攀在梯上,離那灼熱的地面稍遠一些,驚慌失措的盜衆才漸漸穩了下來,但如此一番騰挪,又不免折了數人?

這時箭雨都集中在排列棺槨的區域,對準這處火勢最弱地地方攢射不停,好在機孥角度固定,摸清規律後盡能抵擋得住,然而“蜈蚣掛山梯”架成的竹塔四周,都是一片大火,羣盜好似被困在了火海中的一座孤島之上,陳瞎子藉着火光,趁機向敵樓上望了一眼,不看則可,一看真個是面如死灰。?

只見城頭上架滿了機孥,後邊站着無數木人,那些木人都和常人一般高大,構造十分簡單,身上罩的盔甲袍服都已朽爛了,木樁般的腦袋上,用油彩繪着面目,瞪目閉口,神情肅然,分做兩隊,不斷重複着“運箭裝孥、掛弦擊射”的動作,敵樓中有水銀井灌輸爲機,那些水銀一但開始流傳,就會循環往復不休,直到弓盡矢絕,或是機括崩壞爲止。?

陳瞎子先前聞到敵樓中氣息有異,正是那樓中藏有水銀井的緣故,可未及細辨,就已觸發了機關埋伏,原來在修仙煉丹的黃老之術中,鉛汞之物必不可少,歷代求仙地皇帝之所以選擇瓶山作爲煉丹之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辰州盛產硃砂,辰州砂可提煉最上等的水銀,湘西盛產水銀,但畢竟洞夷雜處,自古以來就多有民變發生,道君皇帝擔心仙丹煉出來被亂民奪去,所以秘駐禁軍鎮守,經營久了,就在山腹裡造了一到關隘。?

宋代重文輕武,指揮使都是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在軍事上沒什麼真實見識,只求應付皇差,哪裡去管這道城關是否能發揮什麼軍事作用,而且宋徽宗自認是赤腳大仙下凡,平生最喜歡方技異術,御前有個受寵的多寶道人,自稱擅長機簧之術,效仿諸葛武侯的木牛流馬,發明了許多機關器械,都被皇帝用於軍中。?

又因元代貴族最忌怕被人倒鬥,墓主和盜墓者之間不共戴天,是一場死人與活人之間地殘酷較量,說是決鬥也不爲過,因爲誰落到誰手裡都沒好下場,墓主屍體被卸嶺之輩得了,必是“敲齒掏丹、裸身刮玉、剝皮擼環、摳腸尋珠”,縱是焚體之刑,也無如此之酷;而墓主設下的防盜機關,也多是陰險狠毒,細數那些“伏火焚燒、流沙活埋、巨石碎骨、腐液毒噬”的機關埋伏,此中何曾有些許容情之處??

那一時期非常流行虛墓疑冢。??所以元代多有“移屍地”之說,實際上都是迷惑盜賊耳墓的假丘,造得也是力求亂真,棺槨明器不惜工本,一但被破,就以爲墓主早已飛昇仙解了,也就無人再去追究真正地墓室位置。?

瓶山地門中的墓道。??直通這陷阱般的甕城,如果盜墓賊憑藉牛牽馬引挖到此處。??不是大隊人馬根本難以做到,就將這道拱衛仙宮的城關造正了虛墓,隔絕了與真正墓室連接的通道,利用原本的機關加以改裝,竟成了護陵地鬼軍,務求將膽敢進來倒鬥地賊人一網打盡,是一處陰險的虛墓陷阱。?

陳瞎子又並非真正能掐會算。??而且他過往地經驗,都無法用在瓶山這道觀仙宮改建的墓穴裡,他便是猜破了頭,也想不到竟是如此,此時若有所悟,不禁覺得骨頭縫裡都冒涼氣,那些木人機孥雖是死物,但皆能活動。??孥機一盡,就有木人運箭裝填,也不知城上儲了多少箭矢,射到幾時方修,城中火勢蔓延,困在竹塔上時間一久。??就只這灼熱的氣流便教人難以承受。?

這些亂箭火海的機關埋伏,在真正的戰陣攻守中,也許並不能起任何實際作用,可卸嶺羣盜進來是盜墓的卻不是來攻城拔寨的,再加上事先全未料到,一上來就失了先機,難免落了下風,百餘號人被困在竹塔上苦苦支撐。?

此時羅老歪也定下了神,他本是悍勇狠辣地太歲,可是眼見四面城上。??都是怒目圓睜的木人。??他又哪裡知道什麼機簧作動之理,還以爲真是墓中守陵的陰兵來攻。??額頭上冷汗直冒,但悍匪的性子發作,怎管它許多?就算真進了森羅殿,也欲做困獸之鬥,便命手下對着城頭開槍射擊,他自己也抽出雙槍左右開弓,一時間槍聲大作,子彈橫飛。?

城頭的那些木人,木質緊密異常,構造又十分簡單,木料歷久不朽,且不易損毀,就算被子彈擊中,也難對其行動產生太大影響,而且局面混亂不堪,羅老歪等人在槍林箭雨中一通射擊,也難判斷有沒有擊中目標,但他紅了雙眼,頃刻間就將兩支轉輪手槍的子彈打光了,又自咬牙切齒地裝彈開槍,結果動作幅度稍大了些,頭頂的軍帽被城上一箭射落,嚇得他急忙縮頸藏頭,大罵那些陰兵鬼軍的祖宗八代。?

陳瞎子按住羅老歪,讓他不可造次,擡眼瞥見城上敵樓,料定銷器總樞都在其中,心中一轉,只有將那敵樓中地水銀機括毀了,止住這陣箭雨,纔能有脫身之機,但要在亂箭中攀上城頭,卻又談何容易,就算避得開一陣緊似一陣的飛蝗箭雨,可城內到處是烈火升騰,誰有本事飛過火海??

陳瞎子看了看腳下的“蜈蚣掛山梯”,心中有了些計較,他逞一時血勇,正待冒死一試,卻忽然被啞巴崑崙摩勒拽住,原來這崑崙摩勒並不是天聾地啞,他口不能言,但耳聰尚在,又追隨在陳瞎子身邊多年,見了首領的神態,已明其意,連忙打個手勢,要替陳瞎子赴湯蹈火,攀到城頭上毀了那灌輸水銀的敵樓,他用巴掌拍拍胸膛,瞪眼吐舌,做勢抹個脖子,他那意思大概是說——啞巴這條命就是盜魁的,死有何防??

陳瞎子知道崑崙摩勒是山中野人,其身手矯捷異常,不是常人所及,要是他去,或許能有成功地機會,他可以撐着竹梯縱身越過火海,只要到得城牆底下,便是孥擊射不到的死角,此刻腳下已是灼熱難當,事不宜遲,就對啞巴點了點頭,命他捨身上城。?

可還沒等啞巴崑崙摩勒有所行動,忽聽得四周高處傳來一陣絞弦之聲,木人張機搭孥的絃聲雖然密集,都沒這般劇烈,羣盜附在竹塔上聽得心中寒顫起來,不知又是什麼作怪??

驀地裡一聲繃弦巨響,尖銳的破風聲呼嘯而來,衆人擡眼一張,都驚得呆了,一支人臂粗細的大箭,來如流星,勢若雷霆,夾着一股金風,從城頭的一架巨孥中射出,奔着羣盜聚集的竹塔直貫下來。?

盜衆裡有博物的,識得那是古時軍陣上使的“神臂牀子孥”,就連夯土牆也能射穿,可羣盜在烈火亂箭中根本無法躲閃,而且牀子孥勢大力沉來得太快,看見了也來不及閃躲,那一支巨孥眨眼間就到了身邊,首當其衝的一個盜夥,猛然見了這等聲勢,連叫都來不及驚叫一聲,只好硬着頭皮以藤牌硬接。?

藤牌防禦普通地孥矢攢射尚可,但對射城用地巨型牀子孥而言,無異於螳臂擋車,三楞透甲錐的箭頭將藤牌擊碎,貫得那名盜夥對穿而透,餘勢未消,又將他身後地兩名工兵穿了,血肉破碎中射做一串釘在地上,竹塔上硬是被豁出了一道血衚衕,亂箭射入,接連有人中箭摔下竹梯滾入火中,啞巴崑崙摩勒也中了數箭。?

餘人駭得呆了,被射穿的那幾具屍體,濺得羅老歪滿臉是血,不等羣盜堵上被強孥射穿的缺口,城上又是連繃數弦,幾支“牀子孥”應弦飛出,分別從不同的方向勁射而來,羅老歪臉上都是熱呼呼的人血,剛抹了一把,就見眼前寒星一閃,還沒等他看得清楚,那硬孥破風,早已經射至面前。?

“牀子孥”是古時戰爭中的利器,孥架形狀如同木牀,分置“前、中、後”三到強弦,孥牀後有兩道絞輪拽弦,勢大力沉,專射那些在“寨柵、盾陣、土牆”後藏身的頂盔貫甲之輩,北宋的死敵金國兵將,對此類硬碰硬的強孥尤其懼怕,皆稱其爲“神孥”,喪在其下者難以計數,不過神臂牀子孥絞輪作動緩慢,所以比普通的孥機慢了一陣,但此刻四周城牆上隱藏的十餘架“神臂牀子孥”,逐個被機括灌輸發動,幾支神力孥呼嘯着射將下來,頓時就將卸嶺盜衆勉強支撐的陣勢擊潰。?

第14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66章 鬼帽子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16章 底艙第6章 五尺道第56章 在劫難逃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23章 神筆第59章 超自然現象第26章 十八亂葬第22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35章 山有三香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30章 肚仙第34章 水深火熱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27章 龜眠地第69章 物極必反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19章 螺中含珠(下)第7章 老吊爺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29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14章 龍上水(上)第70章 起源第34章 觀山太保第54章 過龍兵第15章 蚰蜒鉤第57章 啓示第36章 燒餅歌第52章 生離死別第22章 硨磲(下)第56章 救命第34章 編號是“0”第29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3章 盜墓往事第48章 龍穴第39章 標本儲藏櫃第49章 秉燭夜行第26章 十八亂葬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上)第40章 有筋無骨第14章 騰雲駕霧第9章 古狸碑(上)第36章 燒餅歌第41章 湘西屍王第63章 沉默的朋友第32章 藏寶盒第49章 焚風第25章 乾坤一跳(下)第28章 惡魔第21章 食人蚌(上)第22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24章 地中有山第46章 剝龍陣第37章 夜幕第17章 潮汐(上)第62章 天怒第24章 地中有山第22章 孤燈(上)第39章 標本儲藏櫃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22章 孤燈(下)第17章 甕城第5章 耗子二姑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41章 湘西屍王第45章 奇遇第34章 水深火熱第6章 鬼衙門第38章 白猿第3章 夜擒(下)第41章 屍鬽第31章 羣鯊第9章 古狸碑(下)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20章 巴山猿狖(下)第20章 無間得脫第31章 恐懼鬥洞第43章 奔月第34章 觀山太保第25章 乾坤一跳(下)第41章 湘西屍王第9章 航海禁忌(下)第9章 空襲警報第4章 吞舟之魚第59章 超自然現象第6章 五尺道第44章 南海僵人第9章 航海禁忌(下)引言第37章 觀山盜骨第38章 白猿第26章 歸墟第19章 隱士之棺(上)第50章 刮蚌採珠第5章 搬山填海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34章 水深火熱
第14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66章 鬼帽子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16章 底艙第6章 五尺道第56章 在劫難逃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23章 神筆第59章 超自然現象第26章 十八亂葬第22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35章 山有三香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30章 肚仙第34章 水深火熱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27章 龜眠地第69章 物極必反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19章 螺中含珠(下)第7章 老吊爺第1章 盜墓祖師爺第29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14章 龍上水(上)第70章 起源第34章 觀山太保第54章 過龍兵第15章 蚰蜒鉤第57章 啓示第36章 燒餅歌第52章 生離死別第22章 硨磲(下)第56章 救命第34章 編號是“0”第29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3章 盜墓往事第48章 龍穴第39章 標本儲藏櫃第49章 秉燭夜行第26章 十八亂葬第13章 金毗盧水神炮(上)第40章 有筋無骨第14章 騰雲駕霧第9章 古狸碑(上)第36章 燒餅歌第41章 湘西屍王第63章 沉默的朋友第32章 藏寶盒第49章 焚風第25章 乾坤一跳(下)第28章 惡魔第21章 食人蚌(上)第22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24章 地中有山第46章 剝龍陣第37章 夜幕第17章 潮汐(上)第62章 天怒第24章 地中有山第22章 孤燈(上)第39章 標本儲藏櫃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22章 孤燈(下)第17章 甕城第5章 耗子二姑第23章 欺山莫欺水(上)第41章 湘西屍王第45章 奇遇第34章 水深火熱第6章 鬼衙門第38章 白猿第3章 夜擒(下)第41章 屍鬽第31章 羣鯊第9章 古狸碑(下)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20章 巴山猿狖(下)第20章 無間得脫第31章 恐懼鬥洞第43章 奔月第34章 觀山太保第25章 乾坤一跳(下)第41章 湘西屍王第9章 航海禁忌(下)第9章 空襲警報第4章 吞舟之魚第59章 超自然現象第6章 五尺道第44章 南海僵人第9章 航海禁忌(下)引言第37章 觀山盜骨第38章 白猿第26章 歸墟第19章 隱士之棺(上)第50章 刮蚌採珠第5章 搬山填海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34章 水深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