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投資項目

趙啓軒來到二房老宅的時候,趙琇已經把滿滿三大張紙都寫滿了,笑嘻嘻又有些惴惴地遞到祖母張氏面前。張氏挑起了眉頭,盧媽直接看直了眼。

趙啓軒聽完事情原委後,自然是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但他看到那三大張紙,臉上的驚歎卻是掩都掩不住:“琇妹妹真真聰慧能幹!這都是從哪裡想來的?我自認不是個蠢材,當初也曾自負生意手段,可別說我在七八歲的時候了,即便是在十七八歲時,也想不到這麼多生意名目呢。”

張氏臉上的笑容頓了一頓,又恢復了正常:“你且細看看,她年紀小,能知道多少事?定有想得不周全的地方,有一出就想一出,得有人好生刪減一番,才能定下合適的行當。”

趙啓軒連忙應下,又仔細去看紙上所列出的清單。

第一項當然是種水蜜桃。這方面趙琇早就考慮過很久了,連果樹苗去哪裡弄都做好了調查研究,盧昌秀原本領了任務要去查訪懂得侍弄水蜜桃的人,如今他受了傷,所以事情就拖延了下來。但考慮到黃泥牆那邊有好幾戶人家都有桃園,張家就在松江落戶,這種事想必是不難辦到的。準備好的桃園用地有三十畝,祖母張氏說可以擴大生產,趙琇剛纔還回憶了一下那三十畝地周圍的田地都屬於哪些族人,思考着換地的可能性,若是不行,樑典那邊在現代似乎也有個很大的桃園,想必那裡的土地也是合適的。水蜜桃園。是最有可能實行的投資項目。

第二項則是房屋租賃。這種事做起來容易,只要派可靠的人買些質量好又地段有優勢的房屋,找中人幫忙推介出去就行了。之後只要按月收租子就好。南匯港那邊是個好選擇,但在其他大城鎮,同樣可以進行投資。不過要搞房屋租賃,需要在前期投入大筆資金,還得派出可靠的人去就近打理,否則二房不是當地人,很容易被租客反過來轄制。就會吃虧了。這個項目,基本上是個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又來錢比較慢、適合細水長流的投資項目。

第三項是辦絲場或織布工場。在江南地區,這兩種紡織作坊非常多。無論是絲還是布,銷路都極好,其中生絲或是絲織品還能賣給外洋客商,價格不菲。想要辦起來也不難。只要找到足夠多的熟練工人就行了。二房自己就有棉花田。若是辦織布工場,連原材料都可以自行解決一部分。但辦絲場或織布工場也有兩樣不便之處,一是奉賢的紡織業不如松江蘇州等地興盛,出產的布匹和織品也不如這些地區的好,跟這些地區的產品競爭,沒什麼優勢;二是辦絲場就得自己收生絲,辦織布場就得跟外六房爭棉花貨源,不太有利於團結族人。趙琇覺得。如果是辦絲場,還是到湖州、蘇州之類的地方去辦比較好。如果是辦織布工場,那還不如和外六房合作,請松江那邊的熟練工人織成優質布匹,再讓外六房的商號負責銷售。可這麼一來,二房能做的也就只有出錢了,興許很容易就被架空。

第四項是僱人尋找新的茶山。鹽茶都是暴利行業,鹽是官營,民間能染指的都是大鹽商,趙家就不必肖想了,茶葉倒還可以指望。但如今有名的茶葉產地都是有主的,背後不乏皇親國戚、高官勳貴做靠山,現在的趙家沒必要也沒底氣跟人去爭,還是尋找新的產茶地比較好。所謂新的產茶地,其實對趙琇來說也算是舊的了。她隱約記得幾種在後世頗有名氣的茶葉都是很晚才被發現研製出來的,什麼太平猴魁、泉崗輝白、惠明綠茶等等,產地也基本在鄰近的安徽、浙江兩地。雖然不知道現在這些地方能不能產出後世那樣出色的茶葉來,但派個人去探訪一下,其實也不費什麼事。當然,在尋找新的茶山之前,得先找到對茶葉瞭解比較多,又懂得種茶、採茶和炒茶的人才行。

第五項是收購瓷窯,燒外銷用的瓷器。這完全是爲了滿足外洋客商的需求,基本就算是放棄國內市場了,因此燒出來的瓷器,可能大部分都要迎合西洋人的喜好。趙琇覺得以自己的欣賞水平,還有對後世外銷瓷的瞭解,應該可以做出一些符合洋人欣賞習慣的瓷器來。奉賢做這一行的人極少,本地的土質似乎也不大適合燒高質量的瓷器。因此趙琇覺得,要收購瓷窯,可能得往龍泉那邊去了,要遠距離指揮,很不利於瓷器生產。沒有技術出色的工匠,也很難保證能燒出好的瓷器來。也許在燒出讓客商滿意的瓷器之前,就得先賠上些時日。因此趙琇覺得,這個選項的可行性不算太高。

第六項是養殖珍珠。這是一個長期項目。人工養殖珍珠,原理說來簡單,但要實驗成功,還得花不少時間,沒個三五年都不可能見到成效,不過一旦能成功養出人造珠來,獲利之豐簡直不用人質疑。選址方面也不必太擔心,奉賢本就在海邊,距離現代著名珍珠產地諸暨不過是五百多里路的距離,大不了在諸暨開珠場好了,不過這個項目得有耐心,還得有可靠的人去操作,對目前的二房來說,可行性也不高。

趙啓軒看到這裡,已經汗流浹背了,前面幾項都還好,但茶山與珍珠養殖這兩項,卻讓人看得心驚。雖然趙琇並沒有在紙上寫明新的茶山地址和珍珠養殖之法,但看那語氣,似乎是很有把握的,莫非這是小二房所掌握的機密?

他期期艾艾地問趙琇:“妹妹所寫的茶山與珍珠之事,其實是說笑的吧?”

趙琇眨了眨眼,笑說:“怎麼會是說笑呢?堂兄,我是真有把握才這麼寫的。古往今來有那麼多的書,那麼多的遊記或是名人秩事,總要提一提誰在什麼時候去了哪座名山大川遊玩,嘗得什麼野茶味道清香,比外頭的名茶還要好。只是傳世的名茶,統共也就那幾十種,還有許多茶都不爲世人所知,必定會有滄海遺珠。咱們就當是派個人四處尋訪一圈,能找到固然好,找不到也沒什麼。至於珍珠養殖之法,我隱約記得好象是在哪本古籍裡看到過……”

她其實只是想尋個藉口糊弄過去,沒想到張氏竟然替她解圍了:“這個我也聽說過,宋時有一本《文昌雜錄》,就曾記載當時朝中一名姓謝的禮部侍郎,懂得一種養珠法,把假珠投入珠蚌中,過兩年就能養出真珠來。明末時,也有玉工和珠戶想出了養珠之法,比宋時流傳下來的法子還要好些。南海屈紹龍(注:即居大均)有過一本《廣東新語》,裡頭寫了許多嶺南之地的風土人情,看着頗爲有趣,當中就曾記載過人工育珠之法,記得好象幾個月就能得珠,比明末那時又有所改進了。琇姐兒若有意於此,讓人去試試也沒什麼,我這裡既有《文昌雜錄》,也有《廣東新語》,只管細查去。”

趙琇大喜,她萬萬沒想到,原來古代早有人工養珠之法了,祖母的藏書裡竟然還有相關的書籍,真是省了她好大的功夫。如果書裡有清楚的養珠步驟就更妙了!

見到孫女如此興奮,張氏臉上也露出了笑意:“你也是走運,這些原都是閒書,我都放在京城宅子裡了,前不久才運了一些回來,當中恰好就有這兩本。若非如此,你還得讓人去京城找書呢。”她神色有些恍然:“《文昌雜錄》倒罷了,這原是我從孃家陪嫁過來的,《廣東新語》卻是你祖父在時,偶然聽人說起,輾轉託人弄了來,只爲了給我解悶的,我閒時翻翻,不過是作個消遣,沒想到還能派上這等用場……”

見她面露傷感,衆人都不敢說什麼,趙琇拉着祖母的手輕撫安慰,趙啓軒沉默了一會兒,見張氏臉色有了迴轉,便小心翼翼地說:“叔祖母若覺得這養珠之法可行,侄孫兒願作馬前卒,到諸暨去尋人試一試養珠。少則一年半,多則三年,總會有個準信的……”

張氏淡笑道:“你又來了,成天想着不着家,若叫你媳婦知道,心裡定要埋怨我的。你要替我管事,自然是好的,但不許擅自離家這麼遠。”

趙啓軒也不敢多說了。

張氏將那三大張紙接了回來,草草翻看了一下,把後面那些什麼養羊、養鴨、養魚之類的通通否了:“在莊子上養些給自家吃就罷了,養這許多拿出去賣,叫人說起來,什麼好名聲?”

她覺得桃園可行,而且今明兩年就能實施了;房屋租賃最簡單,明日就能派人去找房屋;絲場不予考慮,但織布工場卻有很高的可行性,她孃家是松江人,松江許多官宦人家都涉足織場,並不丟人,所以她天然就偏向織布行當,託孃家兄弟尋幾十個技術好的織工,根本就不難,紡出了好布,要賣掉也容易,這方面可以託給外六房,二房就不必出面行商了;茶山可以打發人去尋,珍珠也可以讓人去試養;至於瓷窯,張氏否決了趙琇專燒外銷瓷的提議,認爲自家弄個小窯,燒點自家用的瓷器就好,閒來弄些獨家產品,無論自用、待客還是送人,都是極體面的。

趙琇張張口,又閉上了嘴。祖母挑出了好幾樣有可行性的投資項目,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雖然添了燒瓷器的花銷,卻不能轉換爲利潤,還有些浪費了他們家靠近南匯港,方便和外商做生意的優勢,但事情總要一步步來,不是嗎?

她還是先考慮賬面上可以用於投資的流動資金吧。(未完待續。。)

第114章 遺孀第106章 親戚第285章 嫌疑人第341章 求助第414章 中舉第500章 聚首第482章 賞燈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300章 養子第540章 計劃第18章 審問第360章 內情第99章 逃奴第326章 招工第424章 冷茶第516章 市恩第295章 賠禮第18章 審問第465章 回絕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87章 質問第23章 一場鬧劇第426章 避難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80章 私房話第201章 葛衣第471章 傳言第35章 暗涌第460章 暫別第493章 進展第237章 露餡第362章 憂慮第50章 新年第517章 困惑第563章 杏榜第593章 帖子第21章 好戲第475章 大案第94章 招供第213章 圖紙第403章 利益第164章 找補第624章 因果第72章 疑點第615章 兄弟第326章 招工第599章 臂膀第174章 勸食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548章 關門第74章 意外來客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472章 死纏第278章 消息第237章 露餡第585章 女官第529章 影響第37章 許諾第327章 嫌棄第73章 左右搖擺第302章 告密第310章 擴散第193章 擦肩第271章 告誡第356章 堅決第403章 利益第521章 忌憚第540章 計劃第13章 救人自救第18章 審問第181章 尋親第312章 圖書館第612章 波瀾第368章 警告第255章 雀金呢第269章 賞雪第349章 丘家第2章 老姨奶奶第82章 進言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428章 相邀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565章 驚歎第458章 啓發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204章 贈衣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511章 信第537章 白目第235章 舊僕們第454章 離開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609章 扣下第362章 憂慮第564章 做媒
第114章 遺孀第106章 親戚第285章 嫌疑人第341章 求助第414章 中舉第500章 聚首第482章 賞燈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300章 養子第540章 計劃第18章 審問第360章 內情第99章 逃奴第326章 招工第424章 冷茶第516章 市恩第295章 賠禮第18章 審問第465章 回絕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87章 質問第23章 一場鬧劇第426章 避難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80章 私房話第201章 葛衣第471章 傳言第35章 暗涌第460章 暫別第493章 進展第237章 露餡第362章 憂慮第50章 新年第517章 困惑第563章 杏榜第593章 帖子第21章 好戲第475章 大案第94章 招供第213章 圖紙第403章 利益第164章 找補第624章 因果第72章 疑點第615章 兄弟第326章 招工第599章 臂膀第174章 勸食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548章 關門第74章 意外來客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472章 死纏第278章 消息第237章 露餡第585章 女官第529章 影響第37章 許諾第327章 嫌棄第73章 左右搖擺第302章 告密第310章 擴散第193章 擦肩第271章 告誡第356章 堅決第403章 利益第521章 忌憚第540章 計劃第13章 救人自救第18章 審問第181章 尋親第312章 圖書館第612章 波瀾第368章 警告第255章 雀金呢第269章 賞雪第349章 丘家第2章 老姨奶奶第82章 進言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428章 相邀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565章 驚歎第458章 啓發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204章 贈衣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511章 信第537章 白目第235章 舊僕們第454章 離開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609章 扣下第362章 憂慮第564章 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