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流言紛紛

乳母快步走到門邊往外看,再次確認外頭沒人,又打開窗子往外張望幾眼,方纔回來對春草說:“你別胡說八道了,澤哥兒纔多大的孩子?不過五歲,他能知道什麼?興許鴻哥兒是早就不好了,澤哥兒進屋正好瞧見,才被嚇着了呢?”

春草小聲說:“若是這樣,爲何他不告訴人去?就連鴻哥兒的乳母也……我瞧見了她在澤哥兒走後是進過屋子的,老夫人和我離開那院子時,我還看見她一臉蒼白地跑去跟?大奶奶身邊的姐姐說悄悄話……鴻哥兒沒了的消息,是剛剛纔鬧出來的,我隨老夫人從那邊回來,都快有一個時辰了!”

乳母也害怕起來,兩人對望一眼,都爲這裡頭可能蘊含的真相膽戰心驚。

趙瑩君在旁聽了個齊全,自然也思量上了。雖然不知道他們議論的這個“哥兒”、那個“哥兒”跟她這個身體是什麼關係,總之都是趙家的孩子。一個五歲的孩子進了另一個小孩子的房間,把其他人都趕了出來,屋裡只剩下他們二人獨處,不久之後,他就一臉驚嚇地跑出來了,也沒告訴人是爲什麼,乳母緊接着進屋去,也是一臉蒼白,還悄悄找了女主人的大丫頭說話,緊接着沒多久,那個小孩子就被發現死了,而直到太醫去診治之前,都沒人“知道”這件事——春草懷疑那個五歲的孩子跟這件事有關,還是很合邏輯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那個小孩子是什麼時候死的?死因是什麼?他的生母似乎沒有一直陪在他身邊,反而纏着正室要求請太醫來診治,由此可見,他應該是生病了,但病得不算重,那怎麼會忽然死了呢?

如果是在那個五歲的男孩澤哥兒離開後才死的,澤哥兒和乳母爲什麼看上去象是受了驚嚇的模樣?

如果是在澤哥兒進屋之前就死了,澤哥兒是被他的死嚇到,那麼一直守在屋裡的乳母爲什麼沒發現?

趙瑩君還在苦苦思考着,乳母已經嘆息出聲,嘆的是那個死了的孩子的乳母,雖然彼此的主人不和,但她們私下的交情還好,從前未嫁人時,也是曾在一處當差的小姐妹。她說:“她怎麼就如此倒黴?這事兒不管實情如何,她都是個死,只求夫人開恩,別牽連她家裡人才好,她的孩子還不到半歲大呢。”

趙瑩君被她提醒了,那個死了的孩子的乳母還真是難以逃脫罪責,如果孩子是澤哥兒進屋前死的,她負有不可開脫的失職之罪;如果孩子是被澤哥兒弄死的,把人放進屋來又離開的她同樣逃不脫罪責;即使孩子只是單純地死於疾病,她也是落不了好的。

春草與那個乳母沒什麼交情,此刻也沒心情同情別人,她更擔心的是這件事情本身:“好嫂子,你說我要不要把這事兒告訴老夫人?方纔老夫人也在那院裡,我怕他們使壞,要把這事兒怪到老夫人頭上。”

乳母想想還真有這個可能,但對於是否把事情告訴張氏,她又有不同意見:“不至於,老夫人又沒近鴻哥兒的身,也沒必要害他一個庶出的曾孫,他們想栽贓也栽不成,但以老夫人的性子,若知道了這件事,是一定會說出去的,殺弟可不是個小罪名,即使澤哥兒年紀還小,不懂事,也是要受罰的,到時候?大奶奶就知道是你告的狀了!”

春草果然嚇了一跳:“那怎麼辦?澤哥兒是?大奶奶的命根子,到時候她還不得撕了我?!”

乳母想了想:“咱們還是先看看吧,若他們栽贓給老夫人,你就把實情告訴老夫人,請她老人家定奪,若他們沒有栽贓,你就當作不知道這事兒。我聽說老夫人和二老爺打算分家出去了,你肯定是要跟着走的,那時候你就不是這府裡的人了,到時再告訴老夫人也不遲。”

春草猶豫了一會兒,就答應了,她還說:“橫豎鴻哥兒已經死了,他又是庶出,即便我把事情說出去,侯爺和夫人也不會要澤哥兒償命的。澤哥兒可是嫡長子嫡長孫,尊貴得很!若是叫外人知道他做了這種事,哪怕是他年紀小不懂事,他這輩子的前程也沒了,侯爺臉上也無光。想來他們就算知道了,也會幫澤哥兒瞞下來的吧?我何苦爲了無法改變的事,把自己給摺進去呢?”

事情似乎這就商量定了,兩人約定了絕不告訴第三個人,彼此發下誓言後,擡頭看見趙瑩君正坐在炕上,雙眼溜溜地瞪着她們,都嚇了一跳。

春草緊張地抓住乳母的手:“嫂子,大姐兒會不會聽見了?”

乳母倒是很快鎮定了下來,安撫地拍拍她的手:“沒事,她纔多大?即使聽見了,也聽不明白。”

她們哪裡知道,這大姐兒身體裡頭已換了芯子,早就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趙瑩君心裡忍不住吐嘈,這兩位大姐想的都是什麼主意?春草去那邊院子,被澤哥兒撞上,又不是秘密,至少澤哥兒跟死了的孩子的乳母是知情的,如果澤哥兒真的殺了弟弟,她身爲半個目擊者,不盡早把實話告訴主人家,是害怕人家不來滅口嗎?自己一個現代穿來的,都知道這種秘密是不能傳出去的,爲什麼兩位土著就想不到?

無奈趙瑩君現在是個剛滿週歲的小嬰兒,還不會說話呢,頂多就是叫幾聲爹媽,沒法給這兩位土著說道理,只盼着人家別太兇殘,夜黑風高摸上門來滅口,牽連她這小身板了。

趙瑩君所擔心的事沒有發生。趙鴻之死給人們帶來的震驚很快就平息了過去,他只是個剛滿月的小孩,這年代小孩子夭折是極常見的事,只有他的生母小錢氏哭鬧了幾場,話裡話外都在指責正室蔣氏,孩子是在她院裡養的,乳母也是她派的人,孩子沒了,自然是她的責任。蔣氏非常乾脆地在公婆面前承認了疏忽之責,但也爲自己辯解了一下,雖然孩子是養在她院裡,但卻是在小錢氏屋中,一應起居飲食都是小錢氏親自動手,連乳母也是小錢氏點了頭纔派過去的,她身爲嫡母有疏忽之嫌,卻不敢承擔故意害死庶子的罪過。

蔣氏有嫡長子趙澤在,孃家又給力,小錢氏雖然還有一兒一女,份量卻是遠遠比不上她的。雖然錢老姨奶奶有些不依不饒,但她兒子建南侯發了話,她也沒法再鬧了,蔣氏只是不痛不癢地被責備了幾句,連協助管家權都沒被剝奪。不過她爲了表示公正,以及對庶子之死的悲憤,命人將因失職而被關進後院的乳母給活活打死了,還將其家人通通趕出府去。

小錢氏不忿正室未受重罰,卻也沒法子,她還有別的孩子,總要爲他們着想,唯有哭哭啼啼地收殮了小兒子,送到城外家廟中,與郡公爺的靈柩擺放在一起。

孩子未滿月就夭折了,照規矩連家族墓地都是進不去的,小錢氏爲了小兒子,開始想辦法說服老姨奶奶,讓她去跟建南侯開口,讓孩子有個體面的葬身之地。

事情還沒成,趙澤也病倒了,他發起了高熱,還說胡話,他親生母親蔣氏擔心他這病是先前從他弟弟那裡過的病氣,命人將自己的院子封鎖起來,讓丈夫帶着小錢氏和庶子女們搬到別的院子歇下,把嫡女送到婆婆屋裡,她自己帶着丫頭婆子守在兒子牀邊,旁人一概不許靠近,如此精心照顧了兩日,孩子的病情纔有所好轉。

侯府裡開始興起傳言,指郡公爺捨不得孫子、曾孫們,因此想要帶走一個作伴,先是看上了焯二老爺家的大姐兒,接着是?大爺家的鴻哥兒,如今連澤哥兒也受罪了,幸好郡公爺心疼兒孫們,最終只帶走了鴻哥兒,這小曾孫是他去世後才降生的,他老人家沒見過,正稀罕呢,至於澤哥兒,還要留着頂門立戶的,郡公爺沒捨得。

這個傳言很快就傳遍了整座侯府,沒兩日,連京裡其他王公勳貴人家也知道了,甚至宮裡那位萬歲爺也過問了兩句。沒人再說鴻哥兒的死透着蹊蹺,反而認爲他死得再正常不過了,還很體面,因爲他得到了逝去的郡公爺的擡舉——若不是最心愛的小輩,老人家又怎會誰都不挑,只帶走了他一個庶出的?小錢氏但凡有一句異議,都要被人反駁回來,連趙?與錢老姨奶奶也不站在她這邊,她只好閉了嘴。

只是傳言傳着傳着,就有些變了味道,開始有人說,郡公爺身邊只有一個奶娃娃,也太寂寞了些,雖然孩子可以承歡膝下,卻無人侍候老人,郡公爺是不是該再帶走一個能侍候他的貼心人?

張氏對這種流言自然是不屑一顧的,不是因爲她不信鬼神,而是她所知道的郡公爺趙柱是個真正心疼孩子的人,絕不會僅僅爲了要有人陪伴自己,便斷了兒孫們的性命,趙鴻不過是小兒夭折,其他孩子生病也是因天時之故,所謂的流言,根本就是胡編亂造的。

可錢老姨奶奶不怎麼想,她開始害怕晚上,睡覺都睡不好,整天神神叨叨的,還偷偷找了和尚尼姑,詢問驅鬼之法,建南侯趙炯得了消息,差點兒沒發火。這種事傳出去,不是落他的面子嗎?他的生母怎麼就不能跟繼母一般省事呢?!

但牛氏不怎麼想,她總覺得這件事透着古怪:“這流言是怎麼在府裡流傳起來的?才兩日就傳得外頭都知道了,分明是衝着老姨奶奶去的,莫非是老太太使的詭計?”

“她那性子,哪裡做得出這種事來?”趙炯不以爲然,“老姨奶奶平日裡乾的讓人沒臉的事,也不止這一件了,但凡她聰明些,也不至於鬧得滿城風雨!”

牛氏瞥他一眼,挺直了腰桿:“不管怎麼說,分家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大姑太太一家昨兒已經離京,咱們明兒就把事情辦了吧!”

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14章 幸運得救第60章 書主人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434章 選擇第570章 苦心第340章 求情第390章 正經事第553章 盤算第90章 拉攏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81章 棄僕第448章 移居第102章 詭狀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355章 警告第198章 診治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76章 待客第549章 處置第449章 不甘第22章 當衆揭穿第266章 知不知第554章 生恨第325章 把柄第530章 擴散第431章 告狀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580章 不忿第39章 朱氏麗嬪第172章 喪鐘第370章 傳聞第396章 投契第203章 聽聞第203章 聽聞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83章 告狀第310章 擴散第345章 備宴第78章 白玉炕屏第440章 出發第227章 歸來第196章 信第297章 背約第217章 新店第295章 賠禮第147章 回京第14章 幸運得救第153章 求教第297章 背約第454章 離開第382章 怒火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61章 提點第449章 不甘第361章 來訪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227章 歸來第603章 勸母第200章 送冰第306章 宣傳戰第433章 失落第441章 行船第517章 困惑第262章 夜笛第171章 驚聞第241章 小丫頭第14章 幸運得救第128章 將至第187章 新皇第456章 申斥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239章 誤會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361章 來訪第582章 傳遍第372章 失態第592章 請求第14章 幸運得救第170章 暈倒第416章 起意第357章 厚聘第216章 戰果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380章 緣由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592章 請求第511章 信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183章 逼迫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363章 密摺第433章 失落第442章 遊趣
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14章 幸運得救第60章 書主人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434章 選擇第570章 苦心第340章 求情第390章 正經事第553章 盤算第90章 拉攏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81章 棄僕第448章 移居第102章 詭狀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355章 警告第198章 診治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76章 待客第549章 處置第449章 不甘第22章 當衆揭穿第266章 知不知第554章 生恨第325章 把柄第530章 擴散第431章 告狀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580章 不忿第39章 朱氏麗嬪第172章 喪鐘第370章 傳聞第396章 投契第203章 聽聞第203章 聽聞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83章 告狀第310章 擴散第345章 備宴第78章 白玉炕屏第440章 出發第227章 歸來第196章 信第297章 背約第217章 新店第295章 賠禮第147章 回京第14章 幸運得救第153章 求教第297章 背約第454章 離開第382章 怒火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61章 提點第449章 不甘第361章 來訪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227章 歸來第603章 勸母第200章 送冰第306章 宣傳戰第433章 失落第441章 行船第517章 困惑第262章 夜笛第171章 驚聞第241章 小丫頭第14章 幸運得救第128章 將至第187章 新皇第456章 申斥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239章 誤會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361章 來訪第582章 傳遍第372章 失態第592章 請求第14章 幸運得救第170章 暈倒第416章 起意第357章 厚聘第216章 戰果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380章 緣由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592章 請求第511章 信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183章 逼迫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363章 密摺第433章 失落第442章 遊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