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裴美娘

兩人到了襄寧伯府後院,蘇夫人已經從前頭回來,正和劉氏對着單子說事情,看到沈藏鋒卻不驚訝,道:“方纔藏暉也回來了,顧統領還真是用心良苦。”

沈藏鋒笑着道:“橫豎兩邊都有好處,母親現下可以支使的人不是又多了?”

蘇夫人笑罵:“你們也就是迎一迎賓客罷了,這樣的事情上還沒個能幹的管事頂用。”

“總歸能給母親分一分憂。”沈藏鋒和母親說笑,“再說孩兒還能給母親捏個肩捶個腿。”

“去去去!”蘇夫人攆他,“我正要寫單子呢,你過來一捏肩,看我就寫歪了。”就打發他,“你去前頭問問那邊的管事有沒有要幫忙的,後頭就別來添亂了。”

沈藏鋒又賠笑了幾句才被她趕走,打發了兒子,蘇夫人就問衛長嬴,“你孃家大姑姑回了帝都住,着人過來可是要你過去相見?”

衛長嬴忙道:“是有這個意思,但媳婦想,四弟這兒是終身大事呢,媳婦雖然年輕不懂這些,做不了什麼,可也能給母親和嫂子打打下手,這幾日哪裡走得開?而且大姑姑着來的人也說了,大姑姑叮囑過他,媳婦既然出了閣,自要以夫家之事爲重,讓媳婦空下來再過去相見。今兒個打發來的人只是過來邀一聲,也是告訴媳婦大姑姑與表妹們如今住在哪裡,倒不是讓媳婦趕着去見。”

蘇夫人聽她說要以夫家之事爲重,露出滿意之色,道:“聽你大嫂子說你這大姑姑是多年沒有見過的,骨肉之親,想也思念得緊。不過你也看到了,你們二嬸去的早,暉兒呢又是你們叔父的嫡長子,他的婚事不可輕忽,你雖然年輕才過門,但總歸是他嫡親嫂子!你們二叔也說你福氣好,許多事情還真離不了你幫把手。”

“媳婦可當不起母親的贊,這兩日若沒母親和嫂子悉心指導,媳婦真是像個木頭人一樣什麼都不知道呢。”衛長嬴抿嘴笑道。

蘇夫人笑着道:“誰都是這麼過來的,年輕時候跟着婆婆嫂子搭把手,一來二去的自己也就知道了。”又說,“你們底下弟弟妹妹還有好幾個,往後還有侄兒侄女的,我這把老骨頭可操持不了幾次了。以後總是交給你們辦。”

衛長嬴就看着劉氏笑:“媳婦人笨,還得求着大嫂子。”

劉氏雖然這兩日興致不高,但現在也勉強笑了笑,接口道:“我是跟着母親見識過大妹妹、二妹妹、二弟和你們的婚事,連四弟這場是第五回,然而沒有母親掌眼我現在也有許多地方吃不準的。”

蘇夫人看閒談已經耽擱了些功夫,就道:“學着學着就會了,頭一次操持你們肯定不能放心。但順着以前的做下來一回,就知道原來說難也不難……藏暉這裡也沒幾日就要到正日子了,等你們四弟妹敬了茶,你再往你大姑姑那兒去走動,到時候也不必掛着心。”

衛長嬴自是道:“母親說的是。”

這樣上上下下身上沒有忌諱的人統統被髮動了起來,個個忙得團團轉,總算到了六月初八,敲鑼打鼓的接了新人進門,齊齊鬆了口氣的姑嫂一起擁到洞房裡看新婦——沈藏暉喜氣洋洋的揭了蓋頭,就見花釵禮衣下的裴美娘人如其名,白生生的瓜子臉上遠山眉、水杏眼,眉心一朵梅花花鈿襯托得膚光勝雪,美豔照人。

沈藏暉成婚之前並沒有見過妻子,只聽大姐沈藏珠私下說過生得不錯,此刻裴美孃的容貌超過了他的預期,驚喜交加之餘,不禁心花怒放,盯着裴美娘不錯眼的發愣——惹得堂嫂們都笑了起來,沈藏凝笑嘻嘻的嚷:“之前還說三哥捨不得三嫂,不想離開洞房去席上敬酒呢,三哥那會哪有四哥現在看四嫂子看到了發呆的地步?”

這話說得衆人都不再掩飾,哈哈大笑起來。

沈藏暉與裴美娘都羞紅了臉,下意識的對望一眼,就有些彼此脈脈的意思……衆人打趣着讓他們行完合巹禮,催促沈藏暉出去敬酒,照例要逗弄裴美娘幾句。

然而這裴家小姐在丈夫走後就低着頭不作聲,任憑衆人如何打趣爲難也不說話,也不知道是羞澀是緊張還是惱了,衆人也怕喜事上頭掃興,就不說什麼了,看看辰光,賀了她幾句,就一起退出門。

還席的途中劉氏悄悄和衛長嬴議論了一句:“這四弟妹看着不是很大方。”

衛長嬴微笑道:“許是新嫁娘的緣故,不瞞嫂子,我當日也是怕得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

劉氏說裴美娘不怎麼大方,一來是裴美孃的沉默到底顯得小家子氣,而且也不給堂嫂們面子——畢竟劉氏爲了她進門忙了這麼多天,應景的逗她幾句連個話也不回未免叫人掃興;二來卻是多少有點覺得她的孃家裴氏不過是世家,而她們妯娌三個都是海內閥閱出身,相比之下裴氏的沉默彷彿是在妯娌跟前自卑一樣了。

現在看衛長嬴沒有附和自己的話,劉氏也就不說什麼了,只道:“我隨便吃點就要回去了,明兒還得預備着新婦敬茶,之後倒是可以好好休憩上幾日。這兩天三弟妹也累了罷?”

“大頭都是母親和嫂子您做的,我不過打一打下手。”衛長嬴謙遜道,“我倒還好。”

“過了明日你就可以去看你大姑姑了。”劉氏與她說着閒話入席……

次日一早,沈宣這一支再次聚集一堂,預備着新婦過來相認。

趁着沈藏暉和新婦還沒過來,沈宣先問了幾句子女們的學業,沈舒明因爲現在是唯一的孫兒,又是嫡孫,所以受到沈宣的格外重視,特意把他叫到身邊來提問功課。

然而沈舒明也不知道是由於劉氏這幾日都在襄寧伯府幫忙,疏忽了對兒子的管教,還是本來就不大上心功課,一篇百來字的賦文背得磕磕絆絆,讓沈宣頻頻皺眉——見這情形,他邊背邊向祖母蘇夫人投去求助的目光。

蘇夫人對女兒沈藏凝管得很是嚴厲,對長孫卻很是縱容,被沈舒明一看,就替他圓場,道:“藏暉他們就要過來了,你現在叫舒明背書,他惦記着看新嬸子,哪兒定得下來心思?晚上再考他罷。”

沈宣臉色很不好看,道:“你不必給他說話了,這篇賦文上旬就叫先生教了他,結果到現在都背不熟,一準是貪玩耽擱了。”就叫人取戒尺來,“舒顏才四歲,前人辭賦,大抵都能背誦,你身爲長兄,還不如妹妹,今兒不給你留個教訓,沒得慣出個紈絝子弟來!”

沈舒明一聽要拿戒尺就急了,扭頭朝父親沈藏厲叫道:“父親救我!”

衛長嬴心裡有點哭笑不得,心想若是你父親要打你,你找祖父救命也就罷了,如今是你祖父要打你,你找父親又有什麼用……然而沈藏厲還真出來說情,賠笑道:“父親莫要爲這小子生氣,本來他天資就不如顏兒……”

“就是因爲天資不如,所以纔要將勤補拙!”沈宣狠狠瞪了眼沈藏厲,怒道,“養不教、父之過!這麼大的人了你居然還慣着他,這是你親生兒子,你是惟恐害不了他嗎?”

沈藏厲被罵得一臉尷尬,劉氏擔心他繼續觸怒公公,一個勁的扯他袖子,只是沈藏厲着實寵愛兒子,還是掙開劉氏,硬着頭皮道:“孩兒知錯,但現在四弟和四弟妹就要來了……”

蘇夫人也再次開口:“你要打罵孩子,什麼時候不可以?偏揀着侄婦敬茶的辰光,這要是傳了出去,還道你對侄婦不滿意,堂堂大伯父,故意指桑罵槐給個晚輩看呢!好聽嗎?”

沈斂實、沈藏鋒等諸子也紛紛勸說,六公子沈斂昆與八公子沈斂恆一起把沈舒明拉到下頭去,如此好歹讓沈宣息了怒——也幸虧是這樣,衆人才把事情勸得平歇了,外頭就有人來報,道是沈藏暉已經領着裴美娘過了角門,正往這邊過來。

於是滿堂的人紛紛彼此打量裝束儀容,整理衣襟,蘇夫人又叫人把喝到一半的茶水都撤下去……等沈藏暉與裴美娘一起進來時,堂上自是整齊得緊。

一夜過去,從裴五小姐變成沈家四少夫人的裴美娘顯得大方了許多,雖然面上時不時還泛起羞怯的紅雲,然而再聽到妯娌打趣也不是一聲不吭了,多多少少回上兩句。本來劉氏等人經過了昨晚的冷場,曉得這弟妹不愛說話,現在只是場面上表示下親熱,隨口一取笑,居然被裴氏三言兩語堵了回來,都微微愕然:這四弟妹不像是靦腆得不敢說話的人啊?

那麼昨兒個晚上不肯答話,莫不是故意的?

這麼想着,端木氏一邊伸手扶裴美娘起來,一邊笑着道:“昨兒個看弟妹一直不理咱們打趣,咱們還以爲弟妹是個不愛說道的。今兒才發現弟妹好一張巧嘴,昨兒個可把咱們都騙過去了。”

裴美娘聞言,不假思索的道:“昨兒個我太累了。”

端木氏等了一等,見她沒有加一句“怠慢了嫂子們”之類賠罪的話,只得強笑:“那可是嫂子們的不是了,沒想到你出閣也是極累的,卻還要引着你說東說西,怪道你不怎麼開口呢。”

這時候照着客套話,裴美娘應該說比如“二嫂子這話說的,也是我自己不中用,人一累,心思就轉不過來,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嫂子們好,又怕說差了話不好,故此才沉默”,好給端木氏下臺。但裴美娘大大方方的、神情坦然的,道:“二嫂子不必擔心,我沒有怪嫂子們。”

“……”端木氏沉默了。

劉氏捏緊了帕子,暗想虧得這話不是自己問也不是對自己說的,不然她真的要當場給出臉色來看了——端木氏因爲沒有兒子,所以只在沈宙請求嫂子和侄媳們過府幫忙的次日陪着去了半日,劉氏可是與婆婆一起從頭忙到尾的啊!

她還不像衛長嬴過門未久,以前也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所以只能打打下手,做點不緊要的事。劉氏從出閣以來經歷了夫家五件嫁娶,雖然她嘴上謙虛着說還是不敢獨當一面,實際上早就能夠單獨主持起來了。

這一點蘇夫人也清楚,是以這幾日,除了蘇夫人自己就數劉氏自己最忙碌——這不,忙得連獨子的課業都沒功夫顧了,叫沈舒明在祖父跟前丟了這麼大的臉,鬧得全家一起上陣勸說才圓了場!

付出這麼多,不求裴美娘過門之後千恩萬謝,好歹也說句暖心話罷?然而這四弟妹一句“我沒有怪嫂子們”,要不是劉氏的長女好歹也有十歲,到底是後院裡經久歷練的人了,她真想指着裴美孃的鼻子問一句:“你憑什麼怪我們?!”

衛長嬴也有點無語……

其實她一開始聽說裴五小姐很靦腆很怕羞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孃家的三嬸裴氏——那個因爲出身不如鳳州衛所以生怕旁人說她不配做閥閱媳婦的嬸母,當時還想過這樣性情的裴美娘往後可怎麼做沈宙那一支的冢婦喲!

然而現在看來,這裴美娘與裴氏固然是同族,卻根本不是一個類型的。這位主兒慢說會在門楣高於孃家的夫家人跟前覺得自卑了,她自我感覺簡直好極了……

雖然裴美娘一句話把三個堂嫂差不多都得罪了下,可現在,這上有長輩下有晚輩、新婦過門頭一日來敬茶的時候,再看她的丈夫沈藏暉,也不知道聽沒聽見這兩句話,柔情萬千的注視着妻子,一副惟恐敬茶把她累壞了的模樣……端木氏默默嚥了口血,道:“多謝弟妹了。”

有她這麼個例子,等到衛長嬴時,暗道一句這次真是謝謝二嫂子做了榜樣給出教訓——衛長嬴提都不提昨兒個的事情,中規中矩的賀了他們幾句,叫人拿出賀禮,便把他們打發了過去。

第十七章 劉若玉第一百十三章 張憑虛第二十一章 衛鄭鴻第十一章 請安第一百零九章 陸顥之第一百七十章 伯侄和好第七章 天倫之樂第二百零六章 端木弱眉第六十二章 施家第六十八章 兩道噩耗第十一章 走水第十九章 紛紛擾擾第七十三章 懊悔的蘇夫人第四十一章 玄水城破第二章 探病第一百零九章 陸顥之第一百十六章 鄭三伢第一百章 小叔子們第一百四十九章 哪一種皇后第十三章 端木八小姐第九十四章 不是還有公子您嗎第九十八章 待客第九十三章 張家第一百十六章 大事!第七十一章 請叫我善良朵!第四十一章 師父人選第三十七章 作繭自縛第四章 準太子妃之憂第四十章 舊僕第五十七章 約相見第一百二十四章 教導第一百九十章 拒絕第一百四十五章 顧柔章第二章 婚禮第三章 沈抒熠第二十五章 比翼棲連理枝血玉簪第一百三十五章 洶涌中的安寧第一百三十五章 價碼第一百二十二章 辭行第七十七章 解家酒肆第七十二章 母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慌第八十六章 下聘第十一章 誰該爭氣第一百八十三章 簡單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二章 挾持第五十二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腸癰第一百十五章 幽州第四十八章 閒話家常第三十九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一百十三章 重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塵埃終定第二十一章 衛鄭鴻第四十四章 蒙山幫第一百十七章 外放第九十三章 張家第七十二章 衛高岸第十八章 其實家學淵源第五十章 告辭第四十五章 竹葉青第二十七章 走與不走?第一百零一章 孝順第五十一章 鸚鵡和魚第五十八章 戰馬第一百十八章 奪情第五十五章 突圍(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子申博第十七章 祖母真面目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位公主第四十五章 驚聞第四章 被騙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好徒弟(下)第四十九章 金錘第六十七章 宴後(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配對第二十九章 劉若耶第一百七十四章 爲性命計(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太子大婚第十一章 平息爭端(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喪訊第一百十九章 宋含露第五十七章 理論第一百五十三章 鄭翠葉第七章 知本堂第二十九章 滿城春色豈相干第十四章 後手第八章 歲月無聲第一百二十章 驚疑第五十三章 老夫人的眼力第一百零四章 奇山堡第八十九章 倪薇漪第三十九章 垂釣第五十章 投奔第三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八十三章 興平元年第十八章 夫妻爭執第九十七章 可憐的神醫第四十章 峰迴路轉第二十三章 晚歸
第十七章 劉若玉第一百十三章 張憑虛第二十一章 衛鄭鴻第十一章 請安第一百零九章 陸顥之第一百七十章 伯侄和好第七章 天倫之樂第二百零六章 端木弱眉第六十二章 施家第六十八章 兩道噩耗第十一章 走水第十九章 紛紛擾擾第七十三章 懊悔的蘇夫人第四十一章 玄水城破第二章 探病第一百零九章 陸顥之第一百十六章 鄭三伢第一百章 小叔子們第一百四十九章 哪一種皇后第十三章 端木八小姐第九十四章 不是還有公子您嗎第九十八章 待客第九十三章 張家第一百十六章 大事!第七十一章 請叫我善良朵!第四十一章 師父人選第三十七章 作繭自縛第四章 準太子妃之憂第四十章 舊僕第五十七章 約相見第一百二十四章 教導第一百九十章 拒絕第一百四十五章 顧柔章第二章 婚禮第三章 沈抒熠第二十五章 比翼棲連理枝血玉簪第一百三十五章 洶涌中的安寧第一百三十五章 價碼第一百二十二章 辭行第七十七章 解家酒肆第七十二章 母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慌第八十六章 下聘第十一章 誰該爭氣第一百八十三章 簡單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二章 挾持第五十二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腸癰第一百十五章 幽州第四十八章 閒話家常第三十九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一百十三章 重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塵埃終定第二十一章 衛鄭鴻第四十四章 蒙山幫第一百十七章 外放第九十三章 張家第七十二章 衛高岸第十八章 其實家學淵源第五十章 告辭第四十五章 竹葉青第二十七章 走與不走?第一百零一章 孝順第五十一章 鸚鵡和魚第五十八章 戰馬第一百十八章 奪情第五十五章 突圍(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子申博第十七章 祖母真面目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位公主第四十五章 驚聞第四章 被騙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好徒弟(下)第四十九章 金錘第六十七章 宴後(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配對第二十九章 劉若耶第一百七十四章 爲性命計(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太子大婚第十一章 平息爭端(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喪訊第一百十九章 宋含露第五十七章 理論第一百五十三章 鄭翠葉第七章 知本堂第二十九章 滿城春色豈相干第十四章 後手第八章 歲月無聲第一百二十章 驚疑第五十三章 老夫人的眼力第一百零四章 奇山堡第八十九章 倪薇漪第三十九章 垂釣第五十章 投奔第三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八十三章 興平元年第十八章 夫妻爭執第九十七章 可憐的神醫第四十章 峰迴路轉第二十三章 晚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