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燕州民變

被這自稱名爲也娜的狄女攔下來贈馬,這日衛長嬴與沈藏鋒就未能攜沈舒顏出城遊玩。倒不是說他們被這狄女糾纏住了,而是沒說三兩句話,滿頭大汗的迭翠關守將竟親自馳馬尋了過來,不及行禮,就遞上八百里加急的文書與沈藏鋒過目。

沈藏鋒知道事情不小,不宜於衆目睽睽之下打開,便下馬登車,才展開一覽。

這一看,沈藏鋒臉色瞬間鐵青!

衛長嬴因爲馬車裡地方有限,正掩着沈舒顏的眼睛不讓她去偷瞄文書內容,免得這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侄女看到了機密,年紀卻小,貿然泄露出去誤了正經事兒。才哄着沈舒顏閉上眼,轉頭見丈夫神色不對,看他沒有避着自己的意思,就側頭朝上頭看了一眼……這一看,她也是大吃一驚,及時舉袖掩嘴,才免得一聲驚呼出來。

一直到沈藏鋒吩咐人把也娜騎過來的紅馬“赤炎”收下,又令車馬迴轉別院,衛長嬴都緊緊摟着沈舒顏,有些恍在夢中:雖然說早就知道如今天下不太平,沈藏鋒私下裡也明確說過魏祚已衰……可作爲名門貴女,又嫁得門當戶對,一生養在錦繡叢裡,這亡國的兆頭出現了,由不得她不心驚。

——燕州民變!

在先帝之前,因爲僖宗皇帝好逸惡勞、沉迷美色,爲了安置當時多達數萬的後宮佳麗,幾次大興土木增建宮殿、挖掘林池。受命進貢建造宮殿林池之物與錢帛的各級官吏又抓住機會中飽私囊,縱然尋常富戶幾次被搜刮下來也陷入貧病之中……大魏這天下就漸漸的有些亂了。

之後先帝懿宗時,有過數年政治清明的辰光,算是略略扳回了局勢。

那是因爲懿宗繼位時年幼,其母恭敏太后出身貧家,對庶人疾苦深有體會,在代替幼子垂簾聽政的那幾年,下達了不少安撫黎庶的詔令。然而恭敏太后雖然同情黎民,卻因爲膝下只有懿宗一子,對這個唯一的兒子寵愛萬分。

懿宗從十二三歲起就步其父後塵,喜遊樂而厭朝政。恭敏太后勸說幾句,懿宗便推說御體欠安,太后一心疼,就任由他去了。如此等懿宗長大,一門心思撲進了嬉遊享樂之中,根本無心打理天下。

初倒是有恭敏太后起替他管着,只是太后究竟出身不高,雖然在宮裡磨礪出一身精明,可論到執政手段,如何能與底蘊深厚的士族比?再加上太后當時提拔重用了許多庶民,後宮之中也納進不少出身不高的妃嬪,引起了士族警醒。經過一番暗鬥,太后最終因爲沒有得到懿宗在關鍵時候的支持,黯然退居後宮,由士族代爲監國。

爲了鞏固手中的權柄,士族變着法子的哄着懿宗玩樂。天子玩樂豈能與常人相同?就沒有一樣不要銀子的!本來僖宗那會已經把國庫用空了,到懿宗這兒,更是雪上加霜,連邊軍都有許多發不出餉銀只好遣散的。士族固然富裕,也不可能搬自己的庫房來供聖上享樂。

那就只能打賦稅上的主意了。

賦稅一重再重,如今天下那十里幾十裡就能見到一窩的大大小小的盜匪,包括西涼的曹家堡,都是那會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好幹起不要本錢的買賣。

那會懿宗皇帝正在後宮之中與衆多美人嬉戲得忘乎所以,士族心照不宣,收買了宮人不使其知。到好些日子後,恭敏太后曉得了,匆匆過去提醒兒子,但……一心享樂的懿宗皇帝哪裡有心思追究到底?

他隨便叫了一名大臣到後宮詢問:“聽說你們一再加重賦稅,如今天下已是民不聊生?”

那名大臣亦是士族一員,深知太后既在,好容易從太后手裡奪了這監國之權,萬不可落下把柄讓恭敏太后東山再起。當下毫不遲疑的回答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臣等雖然不敢自比自古以來的諸多賢德之臣,但也一直以前人風範爲楷模,每日追慕先賢,甘願爲聖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怎麼會做出搖動社稷之事呢?聖上是聽誰說的如今賦稅沉重?”

懿宗倒也沒有傻到出賣母親,道:“朕只是偶然聽聞,你不必管是誰。且說一說爲何會有人這麼說?”

那大臣道:“若要臣來說,還請聖上饒恕:臣以爲這個也不奇怪。因爲自商紂鑄鹿臺、寵愛妲己亡商以來,但凡人主,只要提出建造華美的宮殿林池或高樓,或納美人,總有一些人會堅決反對,認爲這樣就可以彰顯出他們的德行能夠與比干之流相媲美。實際上許多臣子、富戶家裡的林池樓閣,也是時常修築與更換的,卻鮮少有人會去說,這都是因爲人主尊貴無比,所以招嫉啊!”

說到此處,大臣嘆道,“說起來,聖上如今所居住享受的殿宇樓閣,大部分都是先帝所遺。而先帝也不過是見太祖、太宗時留下來的宮殿已經破敗,這才大肆修築了一番,結果卻引來無數人反對!以至於聖上您如今住在這裡,總也有些人看不過眼……告訴您賦稅沉重、民不聊生的目的,不正是希望聖上您少享受些,多勻出銀錢來撫慰黎民嗎?但據臣所知,如今天下連年風調雨順,豐收滿囤,區區賦稅,百姓負擔起來極是輕鬆。根本不可能供應不了聖上如今的供奉!”

懿宗好享受,厭惡清苦,大臣這番話算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裡——若是依了恭敏太后之言,他這個人主豈不是要削減自己的待遇了?懿宗打從心眼裡不願意!是以等大臣走後,就請了母后恭敏太后到跟前,委婉的拒絕她讓自己親自臨朝、明察乾坤的建議,道:“前朝諸臣都是有能力又忠心的人,母后這些年來一直爲兒臣操心,如今也該歇一歇、不要總是聽信宮人謠言、錯怪忠良了。”

這麼個糊塗兒子!恭敏太后差點沒被氣暈過去!

懿宗如此,恭敏太后曉得兒子沒指望,就如之前的顧皇后一樣,把指望放在了孫兒身上。如今的聖上在懿宗諸皇子中算不得居長,之所以能夠承位,倒是佔了其生母鄧氏在宮中地位不是很高,而且出身也不如懿宗的皇后及貴淑賢德四妃的光。

在奪權時輸給士族的恭敏太后因爲懿宗不像僖宗那樣只有懿宗一個兒子,即使她出身貧寒也做了太后,不得不選擇士族之女所出的皇子爲儲君,卻也硬挑了一個生母出身與寵愛相對來說最差的鄧氏,並且親自撫養了如今的聖上。

受恭敏太后的影響,聖上登基之前與登基最初的幾年倒是雄心勃勃想着滌盪宇內、振興大魏的。奈何好容易從鄧嬪熬成了鄧太后的太后娘娘可不這麼想!

僖宗時候宮人多達數萬,有封號有位份的妃嬪上千,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僖宗,或者只侍奉了一次就被冷落到死。懿宗時的後宮雖然不如乃父那麼人滿爲患,但正式的妃嬪也上百。鄧太后論出身論位份論寵愛在內中都不算什麼,也就佔着生下一位皇子,又是士族之女,在宮裡不鹹不淡的過着日子而已。

一朝懿宗駕崩,她母因子貴成了太后,卻是憋足了一口氣要好生享受一下無人壓制、不需要小心翼翼的日子!

鄧太后對於把持朝政倒是興趣不大,關鍵是太后也沒那個能耐去垂簾聽政。但太后對於加恩孃家很有興趣。

這天下就這麼大,海內六閥,各大世家,彼此的勢力範圍心照不宣。鄧太后想擡舉鄧家,少不得也要與閥閱諸家互相試探、妥協、約定……關鍵是,太后的孃家也是士族,聖上欲效仿祖母恭敏太后用大力提拔庶民以及廣納庶民之女來打壓士族的勢力,在鄧太后這裡就過不了關!

聖上到了大婚的年紀,鄧太后立刻就將自己的侄女立爲貴妃——要不是爲了鄧家考慮,想得到閥閱默認鄧家發展壯大的態度,本朝的第一位皇后肯定就是鄧皇后而不是劉皇后了!

……總而言之,從如今的聖上算起來,大魏接連三代都不是明君。別說明君了,跟明君之間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

自僖宗以來,聖上算是最好的一位。至少他沒有廣建宮室、沒有修築林池也沒有大肆納人……三代君主皆可稱昏庸,大魏的底子早就腐朽了。

但燕州是什麼地方?

北接北戎,東倚東胡,西連瀚海。三地糧草,皆出於燕州。

歷代輜重大本營所在地,長年囤有二十萬精兵駐守!

這樣的地方如何能民變?如何會民變?如何又民變得出來???

因爲幽燕之地自古出俠勇之士,本朝悍卒,除了長年烽火不斷的東胡劉家軍與西涼沈家軍外,公認最剽悍最精銳的就是此地招募的士卒了。燕州軍戶既多,鄉里鄉親的難免照顧些個,算是大魏上下賦稅比較輕的地方之一了。

按說這民變,怎麼也不該從燕州發生啊!

即使燕州被搜刮得民怨沸騰了,但現放着二十萬精兵在,敢在二十萬大軍的眼皮子底下折騰,這不是找死是什麼?就算是餓傻了又一肚子氣的庶民,犯了這個糊塗,可怎麼會民變得起來?豈不是一發生就會被撲滅?

亂民跟軍隊到底是兩回事,更何況燕州駐紮的,還是精兵!

衛長嬴怎麼都想不明白,大魏上下盜匪爲患,尚未有過足以讓帝都以八百里加急發來消息的規模的民變,怎的……被潛在裡認爲最不可能、至少也是最後纔會出問題的燕州,頭一個出了問題?

只可惜文書上沒有詳細寫明,看着沈藏鋒鐵青了臉色後,凝眉深思的模樣,衛長嬴咬了咬脣,把想仔細問問的話嚥了下去。

第一百零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九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三十五章 歸來第七章 沈家諸人第二十七章 衛長歲第八十五章 太子廢第七十章 裴美娘第一百二十九章 安排第六章 敬茶第五十九章 設路真乞丹第七十一章 定議第九十二章 曙光第五十章 野菱角第一百二十五章 端木醒第九十五章 胡宮女第九十三章 索性除掉!第八十章 黃淺岫第一百零三章 衛盛仙第八十五章 重封公主第七十一章 挨訓第三十九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九十八章 何子勇第五十八章 姑嫂之間第一百零一章 大事化小第一百四十八章 信任第四十章 舊僕第一百零七章 爲難第一百零一章 大事化小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你索性回去吧第一百十三章 劉敬第一百四十七章 單貴妃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六十二章 榴花第一百十二章 徹查第一百四十三章 前朝宮闈第二章 不認錯不許起來第十二章 聖上第三十五章 慕艾第一百十七章 仇氏第一百零五章 誠意第七十四章 孩子的心第八十二章 行家一出手第十七章 再次衝突第二章 父子心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見縫插針第二十章 憂來鶴第八十五章 明瞭心跡第一百二十一章 《詠玉蘭花》第一百三十章 王爵!第四十三章 鳳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教導第一百二十五章 蘇魚麗第一百零四章 莫點點第一百七十五章 爲性命計(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顧夫人第七十七章 煙雨第九十一章 遷居第九十章 疫情第四十三章 鸚鵡真相(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做次好人第七十九章 隱瞞第一百四十章 柳容第七十三章 驚恐第一百四十五章 顧柔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層層疊疊第五十二章 坦白第一百零五章 新仇第三十章 衛新詠病倒第五十章 投奔第一百零九章 玫瑰糕第九十六章 好孩子,有志氣!第七十章 裴美娘第十七章 無心之語第一百十六章 大事!第六十章 斷後第五章 夜話第六十二章 我姓衛第六十章 斷後第一百十六章 大事!第七十四章 街角第九十五章 胡宮女第八章 大事第三十八章 小竹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魚麗出閣第七十六章 戮胡之劍第二十九章 劉若耶第一百九十八章 魯誠第一百零八章 一步閒棋第十三章 告密第一百八十六章 公主的婚事(上)第九十一章 我很厲害的!第七章 天倫之樂第七十九章 也死了第一百十五章 幽州第四十一章 蘇屏展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淆第五十九章 設路真乞丹第十七章 劉若玉第二章 父子心計第五十七章 理論
第一百零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九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三十五章 歸來第七章 沈家諸人第二十七章 衛長歲第八十五章 太子廢第七十章 裴美娘第一百二十九章 安排第六章 敬茶第五十九章 設路真乞丹第七十一章 定議第九十二章 曙光第五十章 野菱角第一百二十五章 端木醒第九十五章 胡宮女第九十三章 索性除掉!第八十章 黃淺岫第一百零三章 衛盛仙第八十五章 重封公主第七十一章 挨訓第三十九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九十八章 何子勇第五十八章 姑嫂之間第一百零一章 大事化小第一百四十八章 信任第四十章 舊僕第一百零七章 爲難第一百零一章 大事化小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你索性回去吧第一百十三章 劉敬第一百四十七章 單貴妃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六十二章 榴花第一百十二章 徹查第一百四十三章 前朝宮闈第二章 不認錯不許起來第十二章 聖上第三十五章 慕艾第一百十七章 仇氏第一百零五章 誠意第七十四章 孩子的心第八十二章 行家一出手第十七章 再次衝突第二章 父子心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見縫插針第二十章 憂來鶴第八十五章 明瞭心跡第一百二十一章 《詠玉蘭花》第一百三十章 王爵!第四十三章 鳳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教導第一百二十五章 蘇魚麗第一百零四章 莫點點第一百七十五章 爲性命計(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顧夫人第七十七章 煙雨第九十一章 遷居第九十章 疫情第四十三章 鸚鵡真相(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做次好人第七十九章 隱瞞第一百四十章 柳容第七十三章 驚恐第一百四十五章 顧柔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層層疊疊第五十二章 坦白第一百零五章 新仇第三十章 衛新詠病倒第五十章 投奔第一百零九章 玫瑰糕第九十六章 好孩子,有志氣!第七十章 裴美娘第十七章 無心之語第一百十六章 大事!第六十章 斷後第五章 夜話第六十二章 我姓衛第六十章 斷後第一百十六章 大事!第七十四章 街角第九十五章 胡宮女第八章 大事第三十八章 小竹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魚麗出閣第七十六章 戮胡之劍第二十九章 劉若耶第一百九十八章 魯誠第一百零八章 一步閒棋第十三章 告密第一百八十六章 公主的婚事(上)第九十一章 我很厲害的!第七章 天倫之樂第七十九章 也死了第一百十五章 幽州第四十一章 蘇屏展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淆第五十九章 設路真乞丹第十七章 劉若玉第二章 父子心計第五十七章 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