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

翻過雕陰前面的崎嶇蜿蜒的山道,穿過了不大不小的雕陰城關,繞過一片不密不疏的樹林,行行復行行,在隊伍的面前,終於出現了一條開闊的道路。

“這……”

記不得多少次在山路上喘息,多少次在荊棘灌木上踉蹌鉤破了衣角,跟着劉協一路而來的這些官吏,不由得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是的,不僅僅是劉協來了,還有一幫子大漢的官吏,在這其中,斐潛都不認得幾個,這些人就像是大漢的菟絲子,跟着大漢一同生長,纏繞在皇帝周圍,脫離了朝廷,遠離了漢帝,這些人估計就是無所適從了。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人毫無用處,不管怎麼說這些人都是處理政事的老手,不管是針對於行文承轉,還是民政協調,都是純熟無比,畢竟這些本事也是他們安家立命的本錢,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漢代,其實這些所謂的知識分子和那些純手藝工匠在某種程度也是有一定的相似度的,只不過工匠更多的是以手中的工具來製作物品謀生,而這些官吏則是通過刀筆依附在政權上來謀生。因此當劉協要來平陽的時候,有這麼一幫子的官吏也跟着過來,自然也就不足爲奇了。

“這是……”

視野驟然開闊,衆人看着眼前的道路,有些不敢置信。

這還是曾經印象當中的荒涼的並北麼?

這還是當年窘迫無比的被胡人劫掠導致治所都遷移的上郡之地麼?

呆立了幾秒鐘之後,這些人才相互看看,然後不由得都露出了一絲喜色。

沒錯,有了一點點的喜色。

原本以爲跟着劉協來肯定是要吃苦的……

有道是一次黑上癮,便轉一生黑。

文人相輕,似乎是千古流傳。樂於給他人評價定位,甚至不乏惡意的,隨意的,略顯得輕率的下定義,就成爲了這些漢代文人官吏之間僅有的娛樂和快意一般。

在他們的日常的言談當中,幷州是和垃圾產不多同概率出現的詞語。哪裡纔是大漢的繁華,自然只有長安雒陽,其餘的地方勉勉強強冀州豫州還算是不錯,其他地方麼……

都是垃圾。

就像是他們對待文章一樣,除了他們自己寫的,便都是垃圾,就連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儒,他們嘴上雖然不敢說,但是心裡也同樣未必服氣。

因此來幷州,對於這些人來說,這心裡也是如此,在他們的記憶裡,幷州除了胡人多,哪裡還有什麼好東西?荒涼,腥臊,蠻橫,死氣沉沉,便是原本幷州北部應有的樣子,哪裡會出現像這樣的充滿了工程美感和符合大漢規範的道路?

等等,或許還超出了大漢對於道路的一般規範。

這些人接觸並北的第一課,便從這一條路開始。

又往前走了一段。

着,真是好平的路!

衆所周知,幾乎沒有施加過任何硬化工序,也完全談不上什麼保養的天然泥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暴曬和雨水之間,不斷經歷着焦枯乾裂和泥濘深陷的輪迴之後,便會陷入一種極其古怪的狀態當中,硬的地方極硬,爛的地方極爛,突起的地方高高的凸起,凹陷的地方甚至深度超過了小腿……

如果是晴天多少還算是好的,但是隻要碰到下雨的時候,往來的行人,尤其是帶着需要加倍小心照料的大牲口和車子的商人也好,運輸軍隊所需的車隊也罷,在這樣的道路上,往往和走在危機四伏的沼澤地當中一般!

說不定什麼看起來平靜毫無波瀾的小水窪之下,掩藏的是一個巨大的陷下去便讓車輛再也爬不起來,讓人絕望的泥坑……

要想富,先修路。

雖然在漢代,對於這樣一句涉及多個方面,蘊含着深刻哲理的名言名句不是很熟悉和了解,但是哪怕任何一個人,都會喜歡一條平整的,至少不要那麼多陷阱的道路。

一條路,象徵着領地的水準,象徵着整個並北的精神面貌,這麼說,真是一點也不過分。就算是在京畿附近甚至是雒陽近郊,也只有在京都周邊的道路上才能見到如此相似的平整道路,而遠一些的地方,就算是大的縣城,恐怕也就是距離縣城十里左右纔有這樣平坦的道路,其餘的地方麼……

當然,如果按照後世的觀念來看,這條路還有好多不足的地方,就算是再寬容再糊塗在腐敗的國家機構,在驗收的時候恐怕也不敢在合格一欄上蓋章,多少也要表面上抹得光亮一些纔是,像這樣道路中間還明顯是一些碎石的,連柏油都沒有鋪一層的,真的就算是收了多少意思也不敢做出那個意思。

但是這樣一條在後世大可以將承包商拉出去槍斃的道路,在漢代卻顯得如此的完美,甚至有一種驚豔的感覺。

原本道路表面的出現的坑窪缺口都已用粘泥填充夯實完整,在道路一側堆放着的大塊的圓石和圓柱形的重木,一看就知道是用來夯實道路地面的,而且爲了使得道路在下雨天不再重蹈舊轍,不再積水,道路中央有意修建得微微隆起,高於兩側,利於排水,並且在道路最上面再鋪上一層小碎石,提高道路的耐磨度和給往來車輛提供更多的摩擦力……

充滿了工程美感的,象徵着人類勞動和智慧的道路,無疑就是最佳的語言,同樣也彰顯出整個並北,斐潛管轄之下的整體經濟實力。

並北這一塊地,真的已經是變得如此富庶了?

斐潛這個年輕的徵西將軍,竟然有如此大的本事?

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又是如何能夠做到這樣的地步的?

衆人不由得都轉頭望向隊列當中的三色旗幟,望向在那三色旗幟下的那個人影,心中盤旋着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同樣在盤算着一些其他新生出來的想法……

這一條路,原本就是秦直道。只不過秦朝之後,便逐漸的荒廢,沒有了維護和修整之後,道路就漸漸的退化成爲了雕陰之前山道的那副模樣,被雜草和灌木漸漸的侵蝕,原本的土基也漸漸的剝落,變成了坑坑窪窪的普通山間土路。

原本雕陰這邊,是沒有修復道路的。只不過因爲雕陰這裡,因爲關中的關係,地理位置越發的重要起來,往來傳遞的消息時效性也在日益的提升,所以便從北屈那邊的那條路開始,沿着原本舊有的土路重新進行翻修和整理。

因爲時間上和生產科技水平的關係,新型道路的延伸速度還是比較慢的,要想真正通往雕陰,甚至是沿着雕陰再往下,恐怕不光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還要花費鉅額的人力物力,所以現在暫時只是像南延伸了一截而已。

在道路的一側遠處,是跟着道路而進的一個勞役營地,在營地的後面可以依稀的看到堆放得高高的各種修葺道路的物資。一直運輸物資的小車隊似乎剛好抵達了這個勞役的營地,因此一羣衣衫襤褸的勞役正在監工的調配之下正在搬運這車隊運送過來的一些東西。

勞役無疑是最爲困苦的,也是整個社會最爲底層一部分人。他們負擔着最爲沉重的體力勞動,卻只能獲取與他們付出根本就不相符的一點點的吃食。

而這些勞役顯然已經是服役了一段時間了,雖然距離較遠,但是也看得出來這些勞役已經是精疲力盡,搖搖晃晃的孱弱不堪,身上的衣物也同樣破破爛爛,在山嵐的吹動之下,甚至還露出了一部分同樣是骯髒無比的肢體……

這是在封建社會很常見的一個情形,在相對來說生產力較爲低下的整體社會環境當中,只有通過大量的人力勞動,才能建設一些相應的工程,並且勞役這個事情,也是屬於封建領主的一項權利,只要是封建領主覺得需要的,自然就會徵集勞役進行建設,而這樣的制度,也一直持續到了後世……

當然,受限於山川、土質、距離、安全、勞動效率等等原因,大規模的征伐勞役其實也是一種對於領地之內正常農業活動的一種損害,所以絕大多數的士族子弟也都潛意識的認爲減少勞役,鼓勵農桑是一種德政。

相反的,眼下大量的勞役的情形,似乎展示出斐潛治理的一個巨大的問題……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東方未晞,顛倒裳衣。顛之倒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則莫……”官吏隊員當中有一個青年,見到了此情此景,不由得哦吟出聲。

此言一出,頓時引人有些側目。

詩經是漢代每個士族子弟的必修課,因此當年輕人一念出此段齊風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也都知道這段話在講一些什麼,因此不約而同的都偷偷瞄了一眼隊列當中的徵西將軍的大旗,然後下意識的從那個青年人身旁不露痕跡的扯開了半步,拉出一段不近不遠的距離。

年輕人,總是充滿活力的,當然這樣的活力有時候是好事情,有時候就未必了……

“……嗯,不其侯家風治學令人羨慕啊……學識淵博,有難得能夠悲天憫人,真是青年才俊啊……”一名官吏悄聲和另外一人說道。

“哦?爲何有此說法?”另一人有些不解。

“呵呵,方纔不其侯長子,伏德伏子正,一首齊風鏗鏘,甚是應景……”這名官吏捋着鬍鬚,嘿然說道。

“……不知是哪一首齊風?”

這名官吏左右看看,湊了過去,低聲說道:“……東方未明……”

另外一名恍然大悟:“哦……東方未明啊……”

如此的情形在隊列當中悄無聲息的傳播開來,而當事人卻毫無所知,不過就算是知道了,也未必懂得其中的利害關係。

對於此事,處於隊列當中的斐潛卻還未察覺,他正在煩惱這劉協這一行人到底要怎樣的安排。

那一日,劉協當着百官的面說是要來並北,要去陰山,自然遭到了楊彪和種劭的共同反對,不過劉協的態度出乎意料的強硬,堅持不改,而斐潛又不好說什麼,畢竟他自己之前還一副正經模樣說了一大堆的天下都是劉協的話語。

僵持不下的時候,伏完出面了,說皇帝巡狩四方也是應有之意,並從三皇五帝時講起,說黃帝就有東巡岱宗,周公也有封泰山,巡河南的行爲,而本朝當中武帝就不說了,就連恆帝也有從雒陽巡狩到了長安的事蹟……

這一下,纔算是給了臺階。

皇帝劉協並不是遷都,也不是要在平陽長久定居,只是巡狩而已,這樣自然比起皇帝跟着斐潛走要更讓楊彪和種劭接受。

因此,種劭帶着一些人返回長安,繼續和楊彪所任命的京兆尹趙溫或許還要卿卿我我相愛相殺一番,而楊彪則是帶着一些大漢官吏前往了雒陽……

當然,還有爲數不少的官吏跟着劉協的身邊,這其中,還有種劭的兒子種劼,楊彪的兒子楊修!

種劼就罷了,反正斐潛在腦海當中似乎沒有多少印象,但是這個大名鼎鼎的雞骨頭楊修……

特喵的,號稱揣摩人心獨一無二,煽風點火技能滿級,這樣的小子,自己要不要像曹操一樣,找個什麼藉口啊哈一下……

不過也就是想想罷了。

因爲楊彪和種劭做出這樣的行爲,實際上就跟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質子差不多,也等於正是承認斐潛暫時性的平級甚至高於他們二人的一種態度表示。

多少也算是一種示好吧。當然,在這其中也有其他的意思,比如幫忙盯着劉協,有時候隱蔽的拖拖後腿什麼的……

關鍵是斐潛當下還必須接受!

總不能立時一拔刀子,說老子只要皇帝,嗯,和皇后,其他的人全數滾蛋?

不過現在,很是煩惱啊……

斐潛坐在馬背上,閉着眼,搖搖晃晃。

自己原本的官吏系統就屬於比較扁平化的模式,現在忽然加進來這麼一堆自成系統的傢伙,感覺真的就像是原本運作良好的齒輪當中加進了一把沙子……

唉,這樣到底要怎樣處理纔好?

第1271章 陣列也有優缺點第1513章 一條路第1564章 雪茫茫第2553章風吹曹動有毛用第2999章與魔鬼談交易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一二四章 被攪動的襄陽政壇第3286章 排外和排位第1865章 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唯求小康第七零五章 牛輔新習慣第七六四章 繞道而來的軍隊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1070章 劉協的第一次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2909章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第七三八章 顛覆觀念的地圖第1342章 九空第六八七章 借雞下蛋第四九六章 道友請啓程第3278章 舊傷患第1556章 各出手段第3139章 當擺平遇到擺爛第3437章 門下武夫第九十三章 平荊襄三策第2472章東漢奧利給第1352章 戲子第2267章有病就要治,現在正當時第三五七章 昕水河畔一槍東來第2725章最簡的木牘第2253章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果第1259章 借問貴人何處去第2274章堅骨硬骨牛骨豬骨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2020章土之基業,人之市場第2257章我看的你看的他看的第1176章 人才引進第1947章商會馴化,拙劣計謀第2107章兵卒的差距第1514章 一把火第九七零章 心思第3012章無餘無語也無虞第1213章 誰也無法避免第二二一章 中伏第3177章 埋雷隱雷終有爆發之刻第1026章 春秋第2271章汝危矣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3463章 前後第八四八章 風雅頌(一)第2310章搏殺的意義,黑暗的時刻第2333章任何選擇都不容易第五零二章 頭湯第1254章 講農學社第3383章 不具秕稗第1127章 亂第九四六章 是團隊還是團伙第2648章證明之中血光第2274章堅骨硬骨牛骨豬骨第1739章小竹林老亭子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2502章變一步第2844章泥中第1970章傾動三國,獨衆胖胖第五五八章 絕世的黃忠箭術第2790章 上下左右夠不着,前後周邊挨不上第2059章風向新變,士林內卷第五四十章 那一片脫離樹梢的殘葉第二二一章 中伏第1763章 教化第1498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1468章 千百年未變化的主題第1622章 大雪崩第2947章彼此名言絕,誰能事通達第1537章 怎麼肥四第八八三章 不速之客(八)第2957章意欲捕鳴蟬,忽見蟬後螳第2034章涼州之兵,南郡之援第四二七章 撤離第四四零章 深夜中深思第3369章 這個那個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1382章 夜宴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2027章說的做的,姓劉姓蔡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3258章 要什麼第1228章 從何裡來與到那裡去第1945章來而不往,所非禮也第2945章鹹魚要開掛,死亦爲鬼雄第2812章交通運輸多思量,戰馬駑馬分培育第七零三章 期盼和絕望第2079章生死計劃,計劃生死第3126章 核心力量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1600章 四方烽火人第3170章 這個意思還是那個意思第1514章 一把火第2321章腳底下的黑暗
第1271章 陣列也有優缺點第1513章 一條路第1564章 雪茫茫第2553章風吹曹動有毛用第2999章與魔鬼談交易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一二四章 被攪動的襄陽政壇第3286章 排外和排位第1865章 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唯求小康第七零五章 牛輔新習慣第七六四章 繞道而來的軍隊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1070章 劉協的第一次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2909章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第七三八章 顛覆觀念的地圖第1342章 九空第六八七章 借雞下蛋第四九六章 道友請啓程第3278章 舊傷患第1556章 各出手段第3139章 當擺平遇到擺爛第3437章 門下武夫第九十三章 平荊襄三策第2472章東漢奧利給第1352章 戲子第2267章有病就要治,現在正當時第三五七章 昕水河畔一槍東來第2725章最簡的木牘第2253章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果第1259章 借問貴人何處去第2274章堅骨硬骨牛骨豬骨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2020章土之基業,人之市場第2257章我看的你看的他看的第1176章 人才引進第1947章商會馴化,拙劣計謀第2107章兵卒的差距第1514章 一把火第九七零章 心思第3012章無餘無語也無虞第1213章 誰也無法避免第二二一章 中伏第3177章 埋雷隱雷終有爆發之刻第1026章 春秋第2271章汝危矣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3463章 前後第八四八章 風雅頌(一)第2310章搏殺的意義,黑暗的時刻第2333章任何選擇都不容易第五零二章 頭湯第1254章 講農學社第3383章 不具秕稗第1127章 亂第九四六章 是團隊還是團伙第2648章證明之中血光第2274章堅骨硬骨牛骨豬骨第1739章小竹林老亭子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2502章變一步第2844章泥中第1970章傾動三國,獨衆胖胖第五五八章 絕世的黃忠箭術第2790章 上下左右夠不着,前後周邊挨不上第2059章風向新變,士林內卷第五四十章 那一片脫離樹梢的殘葉第二二一章 中伏第1763章 教化第1498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1468章 千百年未變化的主題第1622章 大雪崩第2947章彼此名言絕,誰能事通達第1537章 怎麼肥四第八八三章 不速之客(八)第2957章意欲捕鳴蟬,忽見蟬後螳第2034章涼州之兵,南郡之援第四二七章 撤離第四四零章 深夜中深思第3369章 這個那個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1382章 夜宴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2027章說的做的,姓劉姓蔡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3258章 要什麼第1228章 從何裡來與到那裡去第1945章來而不往,所非禮也第2945章鹹魚要開掛,死亦爲鬼雄第2812章交通運輸多思量,戰馬駑馬分培育第七零三章 期盼和絕望第2079章生死計劃,計劃生死第3126章 核心力量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1600章 四方烽火人第3170章 這個意思還是那個意思第1514章 一把火第2321章腳底下的黑暗